性格上的疾病,什么性格就得什么病
性格如何决定健康?不同性格可能易患的疾病
你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可能首先会说,我是一个内向的(或者外向的人)。内外向是每个人最显著的性格特质,而且这种特质对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很大影响。
性格内向的人较为谨慎、退缩,他们更关注内心的想法而不是社会关系。性格外向的人则更善于交际,更加友善并且更愿意与外界沟通。一般情况下,你即便不做测查也能界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也能区分你的家人和朋友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这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某些人格特质会增加疾病患病几率?
人格特质不仅可以预测他人的行为,还跟疾病有一定的联系。性格是如何导致疾病的呢?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如果一个人长期、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就极易患病。健康心理学中将这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根据统计,人类所患的疾病中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归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跟人所承受的压力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具有A型人格的人最容易犯心脏病。什么是A型人格呢?A型指的并不是血型,而是指一种特定的性格类型,最早由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和罗斯曼两人提出。他们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人,发现可用4个单词来概括他们的特性:易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急躁(Impatience)。这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AIAI,其中有2个A字,因此这种性格特质被命名为“A型性格”。
弗里德曼和罗斯曼两人都是心脏病学家,根据早期研究和临床观察,他们概括出了A型人格的行为模式,包括六种特征:一是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目标感,二是热衷于竞争性活动,三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并超越自己,四是不断制定或接受具有最后期限的任务,五是习惯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六是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过分敏感。他们相信这些特定的行为模式与胆固醇的不断升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的临床现象密切相关。
是不是非A型人格的人会更加健康呢?研究者接着设计了一个对照组,其特点与模式A完全相反,被称为模式B。B型人格的人不具备以下这些特征: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的压力。
研究者通过大公司和大企业寻找到了A型和B型两种类型的人员各83人,其中A组的平均年龄为45岁,B组的平均年龄为43岁。访谈和测试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临床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在A组中,有28%的被试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发病迹象,而B组中只有4%有明显的迹象,而且这三名被试都不具有典型的B型行为模式。罗斯曼等人通过后续的研究还发现,在排除年龄、胆固醇水平、血压或吸烟习惯等原因的影响以后,A型行为模式仍然能够独立地预测人们是否会换冠心病。
为什么A型人格的人容易犯心脏病呢?这是由他们特定的性格特点决定的。A型性格的人爱生气,他们办事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从不罢休。他们多数人处于领导地位,比如是公司的总经理、或者业务带头人。由于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他们常忽视个人健康,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经常处于紧张和压力当中。这些人的大脑皮层总是受到强烈持久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心脏病。
弗里德曼和罗斯曼最早系统提出,个体的某些行为模式能够大大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的患病几率。他们也因此而开创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那就是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比如,A型人格的提出就使得预防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首次发作成为可能。
怎样评判自己是不是具有A型人格呢? 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行为表现:比如,经常同时做几件事情,喜欢催促别人并习惯很快结束谈话,遇到交通堵塞或排队的状况非常急躁,讲话的时候有很多手势,比赛时总是想赢,说话做事经常不耐烦,等等。如果你具备以上这些特征中的几种,就有可能是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走上更为健康的生活道路。特别严重而不能自拔的A型人格者,还可以求助于有经验的医生或心理学家,以便为自己做一个更仔细的评估,为严重疾病的发生做尽早的干预。
克服性格弱点 活得更健康
心理学家表示,由于不同性格的人在压力面前的反应不同,他们患各类疾病的几率也不同。研究发现,从胃溃疡、病毒感染到老年痴呆,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
攻击型的人容易发生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风险。 害羞型的人容易发生病毒感染。 乐观型的人平均寿命长。较少发生器质性病变和慢性疼痛。 忧伤型的人容易发生情感问题,但他们却抑制自己的情感,因为容易得癌症和心脏病。 悲观型的人这种性格向来被认为最不利于健康。与乐观型相比,悲观型的早亡风险高19%,容易发生帕金森综合症。 神经质型的人易得嗜睡、头痛、胃溃疡和心脏病。 冲动型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是胃溃疡。 焦虑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3倍。
专家指出,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人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不断地适应新环境。了解性格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什么样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一般情况下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精神敏感的人,有心理创伤、有家族史,社会阶层较低的人是比较容易得抑郁症的。易患抑郁症的人群主要包括新产妇、偏执性人格、内向性性格、童年存在阴影的人、身体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另外精神压力过大的人都非常容易患上抑郁症。抑郁症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情绪激动、等症状,主要因为自我封闭造成精神抑郁。得抑郁症的原因很多,比如个性比较懦弱,家庭环境不好,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伴侣和自己的情感不和,生活上的一些不顺利,遭遇很多挫折等都会容易患上抑郁症,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以及个人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无论在性格方面还是在适应能力方面,都要有针对性的或者有效的进行自身素质调整和提升,并释放自己的压力,避免或降低发病。
最容易被心理疾病困扰的七种性格
最容易被心理疾病困扰的七种性格 大家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性格可不止会决定我们的命运,它还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下面的七类人群是最易生病的。 自我防御型 这种性格的人总对别人疑心重重,充满敌意。他们极易把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样的人很可能发展成心脏病患者。研究表明,对别人怀有敌意、处处提防的人内心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导致体内一种叫C3的蛋白质含量骤升,该蛋白质和心脏病、糖尿病有很大关系。 自暴自弃型 如果你的生活没有目的,那么你的生命也随之缩短。《身心医学期刊》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有强烈生活目标的老人在未来5年内死亡的几率降低了50%。另一些研究也显示,有目标的人压力激素水平、免疫系统和心脏健康都有较大改善。 烦躁紧张型 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停地担心并且意志消沉的人,要比同龄人过早地离开人世。一项针对1800名男性长达30年的调查显示,烦躁不安的人最易通过吸烟安抚心态,但是这样短暂的缓解和香烟造成的长期危害相比,并不值得。 意志薄弱型 约会迟到,制定的计划无法按时完成,这些貌似无害的习惯也会损害健康。20多项研究均证实,自律性、组织性强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员认为,能控制自己的'人不容易染上抽烟、酗酒的恶习,所以他们寿命更长。 焦虑不安型 焦虑好比给大脑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一遇到担心的事情就会发作。研究表明,举止成熟大方、性格开朗的人相对于焦虑者患痴呆的几率大大降低。 忧郁羞怯型 忧郁、害羞的人不但在社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身体素质也大打折扣。研究表明,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外周动脉疾病,早亡的几率更大。因为他们更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而忽略快乐的感受。 压力重重型 长期的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流感和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另外工作升迁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你的精神压力随之升高,而看病时间却越来越少。 我们现在就可以用上面的标准来自查一下自己的性格,如果想身体健康,不好的性格需要自己及时的纠正。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内向和自卑的人一般容易得抑郁症,因为这类人很容易钻牛角尖,自我感觉被社会抛弃。什么样的性格就容易得什么样的疾病
人类关于性格与疾病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早有专家提出,共患某种疾病的人,其性格有类似之处。性格决定你的疾病人们一直认为,一个人如果表现为充满敌意、争强好胜、缺乏耐心的A型性格,更容易得心脏病。但是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从胃溃疡、支气管哮喘到老年痴呆症,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是专家们列出的各种性格特征与常见疾病的对应关系。从某个角度来说,性格决定疾病,性格决定健康,培养良好的个性对于防治心身疾病非常重要。急躁易怒——原发性高血压排除富贵病的不良生活因素外,高血压病人被发现更容易具有趋向好斗和急躁易怒、要求过高过急、A型性格等特点。A型性格的特点为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同时临床还发现,A型行为与冠心病、中风、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争强好胜——消化道溃疡这个病与心理、情绪、性格的关系相当密切。病人常常具有以下特点,如争强好胜,即使休息仍不能松弛;个性太过认真严谨,同时认死理太执着,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情绪易波动,但惯于克制,喜怒不形于色;虽然人际关系正常,但自我控制强,而并非天生热情、喜好社交等。心理冲突——糖尿病排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原因后,生活与工作中的重大变故、挫折和心理冲突等可以诱发和加重病情。曾经有医生提出“糖尿病人格”,认为他们容易有性格不成熟、被动依赖、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特点,但后来发现,这些人格也见于其他慢性病人。情绪不稳——头痛最常见的有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长期情绪紊乱、精神紧张容易造成紧张性头痛。而偏头痛与心理、血管、生化三方面有关,在性格和情绪方面,患者容易有情绪不稳定、过分因循、对问题处理欠灵活、极端关心身体,偏于抑郁、悲观,易于不满等性格特点。幼稚敏感——支气管哮喘作为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患儿的性格趋于内向,有悲观倾向,多为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遇事退缩,自信心不足,情绪比较不稳定,甚至较小的事情也能够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精神紧张——神经性皮炎本病是多种不良刺激的综合结果,其中精神刺激、情绪因素、压力太大无法宣泄、过度劳累是重要的原因。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幼年时期缺乏母亲通过抚摸和拥抱等方式给予足够的皮肤刺激,就可能会导致本病。过分压抑——癌症某些个性特征可以称做是癌症易感性行为模式,即C型性格。C型性格的特点: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对别人过分耐心,忍让,屈从于权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这种所谓的“好性格”是压抑出来的,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恰恰相反,它可能诱发癌症,和皮肤病、哮喘、溃疡病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性格孤僻——老年痴呆症性格倾向在老年痴呆症中的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属于缄默寡言和抑郁型性格。专家分析称,由于这种性格的人不善与外界交往,感情交流少,经常处于信息低负荷状态,所以容易患上痴呆症。孤僻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
什么样性格的人最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1、无力性格。这种人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述说躯体不适,有疑病倾向。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精神。这种人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可诱发心理疾病。2、不适应性格。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3、偏执性格。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4、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5、爆发性格。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6、强迫性格。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性格的人,易发展为强迫症。7、癔症性格。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丰富而不深刻。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为癔病。8、攻击性格。性格外向,好斗。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