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花字香,六壬上香咒
六壬法派主要传承的内容是什么?
六壬法派六壬法派是道教其中有个流派,乃是中国文化其中的一类,源远流长,创派祖师为清朝时期高州府电白县的谢光明祖师。长久以来,学习道教六壬法派的每一个教级时间需要49天,六壬法派共分有7个级别。1名字由来编辑中国阴阳八卦的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元素先有水,故说:天一生水,之後有土,故说:地一生五,一加五其数为六,这个六实包涵天地之意, 卦中代表乾卦,乾为天,为阳,壬为十个天干中的其中一干,其五行为水,因为天一生水之故,所以取壬,而壬水的临官在亥,亥纳於乾卦,所以壬水寄宫於乾,五德中以水为智,五行中亦只有水,可以为液体,可以为气体,亦可以为固体,水亦无一定之形态,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缘变化,壬水寄生於乾卦,而先天的乾卦则寄宫於後天的离宫,离为於南方,为纯阳之紫火,人们常说的:天南地北中的〔天南〕,便是指先天八卦中的乾,寄临於後天八卦的离,而且因为先天壬水,寄後天的乾,因此,亦即是先天的坎水,与後天的离火产生交合,道教六壬法坛是为〔水火既济〕也;先後天交合则为道,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壬字有三划,代表天,地,人三才之气,中间一划贯穿天地人,最上的一划由上而向左,八卦中的左方是震卦,震卦的方位为东,故壬字上划向左,象徵紫气东来。从前的符咒技艺,必须是正式皈依道教的弟子,在受籙之後,方可学习,但因受清朝的道光皇帝,他深恐那些学了符咒技艺的汉人,那怕某一天,会用来对付他们,於是召当时天师入朝,明令下昭,以後不可以再传授符籙,当时天师府的道长们,忧虑这些符咒技艺会失存於世,於是乎趁著云游十方时,挑选一些与道有缘的俗家众生,将符咒技艺传授给他们,从此以後,符咒技艺便落在民间流传。. 六壬法派从清朝的谢光明祖师创教派後一直长久在高州府流传,再向东方传谢光明祖师创立的六壬法派至客家族群, 客家人中代代传承,而且是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婿,其他籍贯的人,只可以学习一般应用的六壬符咒,如果想学至传教师傅的级别,简直比登天还困难,直至70年代在才打破这个传统,现在的六壬法派可谓是百花齐放,以经达到有教无类的程度。基本上现代人学习六壬符咒,只要人品正直和入门後不骗财骗色也都可以入门学习,但有禁忌就是道教是不准吃牛肉...(右边你这个坛图是妙公一脉的坛图,平公一脉略有不同,就是没有中间的五雷大将军和白莲真教主)长久以来,学习道教六壬法派的每一个教级时间需要49天,但不论学多少天,都是以49天为一教....学满3周年又得师父在坛前亲自放行後才可收徒...六壬法派共分有7个级别(注:这些分级乃是六壬法派传到港台后,港台师傅给分出的,大陆原始六壬仙教没有这些级别之分),分别是:1)小教2)中教3) 大教4)三山教5) 五山教6) 五香教7)五雷教以上共7个级别的六壬法派,是清朝时期高州府电白县谢光明祖师创立六法派时所定的, 真传真吐的传下来,至於共7个级别的五雷教,亦是只传过在高州府电白县的几位弟子而已,因此亦可以说是本门最高级别的教门,在六壬符咒系统中,有些法门必须一定用上僮身的武教,否则该些法门内的功能是不会开启的,但不论学员学至那一个级别的教门,都可以有防身保命的功能,随著不同级别的内容,有不同的法门技巧,整体上而言,分有8个不同范筹功能的神功法门,所有六壬神功的一切法门,都离不开上僮身的法门科目.....上僮身,一切能量及神通,都必须透过神明上身之後方能产生,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中国国内和东南亚各地都有跳神及过火碳路和上刀梯等的神功表演...但是在一些公众场所,或在某些人来说,比较不太适合及不方便;其实神功的真正面貌,是需要请神明上身,只要懂得真正符诀及咒语,便可行符差令,役使鬼神,法施於人,真正达到用之即显,收之即藏之目的。
六壬治鬼的?
六壬是用来占卜的,并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么能降魔除妖,但是用来算卦可是挺准的
什么是六壬,怎么学习六壬?
本文回答来自 六壬网文章中所有学习研究的六壬书籍在 六壬网 里均有下载六壬之根本是神灵(高级进化者)六壬之成就高低要看是否受神灵眷顾命中是否是神灵的使者六壬为何能占鬼神六壬为何有天狱,地狱。人门,鬼户。明白么六壬在高级生命体位面,就类似人类的百度地图搜索引擎,应该叫银河系地球区搜索引擎。当然六壬要比现在的科技高端的多科技的出现阻碍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唯物是邪路唯心才是正途学六壬有如打井打一口有水源的井井水源源不断不应该是挖池塘不要挖个很大的池塘四处求水,杂而无源。今日自省体察内心发现已经好久没因自己之事占卜了就算客户求测非紧要之事我也会拒之门外思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忽然一句话跳出心间善易者不卜是啊对生死没有疑惑对未来没有焦虑对名利不挂心头不被私欲所牵绊左右这样的心怎么会去占卜呢以前认为易是术数原来易是天道是天理是良知是真我是初心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内心应该是充满幸福富足,中正而平和,这样才是悟道。如果没有,那便是消极慵懒,懦弱颓废而放任自流。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古往今来,历代先贤。或教人仁义礼智,行善之学。或教人狡诈无耻,厚黑之术。时至今日两种观点也没分个高低。不知是古人愚昧,还是后来人未曾领悟古人思想真谛。今日读书到此处,小有感慨。我非圣贤,但对天道也有所明了,就唠叨几句。天地间万事万物皆为天道,都逃不出天理。一张太极图便是天理,更是万事万物之理。万物之本源就是炁,炁化阴阳。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生生不息,孕育万物。善恶本是同体。人心就是阴阳交割处的s线,必须不偏不倚中正方可。教人一心行善?全阳无阴,有如有昼无夜,只拉屎不摄入。教人厚黑之术,满足私欲不择手段。全阴无阳,有如有夜无昼,只摄入不拉屎。大到万物小到个人,如此行事岂不荒唐。善恶一体,善就是恶,恶就是善。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有善有恶,乃心不中正,意之所动。所以无论是有心行善还是做恶,都是着了象。例如那些每天都会扶老太太过马路的佛教徒,你们懂的。善恶一体不可分离,有贼才有兵。有夜才有昼。没死过就没活过。没穷过就没富过。没恨过就没爱过。阻力便是动力,动力便是阻力。福祸相依。可以解读万物,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了这么多,既无善恶,那又该如何处事呢?为人当合天理,就如太极图中s分割线。内心中正,不偏不倚。不会因外物私欲导致内心偏离,保持阴阳协调。遇阴阳制,遇阳阴制。事无绝对,灵活多变。今日之阳又为明日之阴。阴阳双鱼并非两物,而是一体,能量之转变。阴阳同体,便是知行合一。切勿思多行少,行而不思。阳为善意,阴为恶意。中间s分割线为内心,只要内心中正,阴阳善恶只要过界内心便明了。如何保持内心中正,只要克掉私欲便可,收起放纵的内心。何为私欲?饿了要吃是天理,穷尿血了非吃龙虾就是私欲。遇见美女喜欢看是天理,还想睡人家就是私欲。亲人去世悲伤是天理,哭晕过去就是私欲。自己吃素是天理,不让别人吃肉是私欲。当你有颗中正平和的心,念头一来便知道何为私欲。中正之心为何会厌恶私欲,并不是怕你去害人,而是在保护你。当你有中正之心,就会明辨善恶之意,不仅可以映照自身,也可以映照他人,映照万事万物。他人对你如何,他人的优点缺点,他人的好恶,有如人类俯视蝼蚁,一览无遗。合天理,妙用无穷。欲将六壬修得神乎其技只需修心无限近道以先天诚明之灵沟通月将只此而已别无他法最初接触六壬的时候以为六壬只是术用来占卜的工具而已其实六壬是道是道术唯有心境合道者六壬方可大成不然就算研究一辈子也不会入门可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归正各种情欲 文章中所有学习研究的六壬书籍在 六壬网 里均有下载六壬道法六壬仙师是正法吗
「六壬仙法 」其後,李淳风仙师退隐於房公山 ,立教扬道,号「六壬」,传法授徒 ,信徒者众,当中盛名者有李道兴,李惠举等人。至仙师飞升後, 其弟子为延续法门香火,奉仙师为法主, 门人薪火相传,以静修、书符、 诵文、念咒、科仪等科目,作为修行及济世的目标 ,後世称为「六壬仙法」。「六壬」,本是中国古代的占卜法之一 ,其名取自阴阳学说中「天生一水,地六成支」,即是以十天干中的 阳干「壬」配十二地支中的阳支「子、寅、辰、午、申、戌」,便称为「六壬」。而「六壬」的名词在「六壬法门」中其含意是变化无穷;「仙法」,是指道教中的神仙所显应出来的特异功法。六壬:「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壬仙师 诞(农历): 三月十八日(诞辰) 六月廿二日(千秋)六壬仙法概述(注:本篇全文所述的六壬仙法是指伏英馆支系,纯属本人经验而撰,不等於其他/她人士的立场和理解。)「六壬仙法」辗转流传至今,已分为「群英馆」、「风火院」、「伏英馆」三个支系。伏英馆,承传於符咒法事科目派系,其主义是行善积德、趋吉避凶、护己助人等的善道精神,籍著玄功持法修行,达至灵修的境界。六壬法门学法楷梯简介六壬法门级别大致可分成四级:「中教」、「大教」、「三山教」(或名「三山大教」)、「五雷教」(或名「五雷魂游教」)。第一级:「中教」-(当中已包含了一个「小教」在内,小教-只能作为护身自保、防邪等功能之用。)学习使用一般的止血、化骨、治熨伤、驱邪、止痛等各类的咒语及花字。第二级:「大教」-学习灵修等之功法。第三级:「三山教」-学习书符及法事等。第四级:「五雷教」-为顶教级别,学习各类法科及传教事宜。六壬解析
这位朋友,以下是详细的换算方法,你自己试着算一下吧.算不出来你再问.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干支的一个循环干与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萌芽於西汉,始行於王莽,通行於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干支纪年与西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资料来源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时间科普网站制作的日梭万年历网路版。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干支纪日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於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干支纪日与格里历的换算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 8, 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 1, ......, 10, 11 等序号,那麼: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干支纪时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 (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早子时 0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丑时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晚子时 23时—24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甲子时
解析大六壬预测
希望你看得懂,我是完全根据你上面分析以下:请仔细看来课体:遥克,蒿矢,六仪,三交,龙战。课义:蒿矢三交,昼虎难逃,干上及末,少解煎熬。解曰:午火发用克干,课名蒿矢。三传俱仲,谓之三交。皆因交合之中,致生不交。昼将上乘白虎相射,凶恶难逃。幸干上乘亥,末传见子,能制虎鬼,可以稍解熬煎也。断曰:四上脱下,根断源竭,尊上则利,卑下难堪。午冲子,冲神乘破发用,为之冲破格。主道路驱驰,男女争构。射神临于闭口,不宜一切求谋。又午加卯为用,托人多失节难成。天时:水运乎上,天罡指阴,子克午火,不能即晴。家宅:日渐破败,伤脱难免。仕宦:白虎作催宫使者,功名指日可得。求财:财爻临宅,财可坐致。婚姻:课名三交,占婚不吉。胎产:胎与支刑,必有所伤。疾病:肝胆受病,中传酉金作羊刃,乘丁伤干,或为金刃所伤,冬占即愈。出行:水陆两途皆不吉。行人:可以立至。兵战:师劳财匮,未见其利。毕法云:人宅受脱俱遭盗。占验:甲申五月申将巳时占兵困,曰:城必无虞,不日围解,盖因支干休囚,旺气在内,用时同克日干,格合罗网。初传鲁都作虎鬼,彼兵虽凶无害。缘末传游都将星,冲克初传,以凶制凶故也。蛇 雀 合 勾 申 酉 戌 亥 贵 未 子 龙 后 午 丑 空 巳 辰 卯 寅 阴 玄 常 虎 后 常 虎 勾 午 卯 寅 亥 卯 子 亥 庚 妻财 壬 寅 虎 官鬼 巳 阴 兄弟 丙 申 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