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配伍禁忌表最新版,属牛女与十二生肖婚配

常见的中西药配伍禁忌

一、药理学方面的配伍禁忌

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

1.中药麻黄、桂枝等解表发汗药不宜与APC、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合用,以免发汗过多,引起虚脱。

2.含麻黄的中成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如地高辛、西地兰等并用,因麻黄中所含麻黄碱能兴奋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甙的作用,引发心率失常;与氨茶碱同用,有协同平喘作用,而毒性增加,可产生头痛、头昏、心率失常等,故合用时宜减少剂量。罗布麻、夹竹桃、蟾酥等含强心甙成分的中药与强心甙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易引发洋地黄中毒,应避免合用。

3.中药石决明、石膏、瓦楞子、龙骨、牡蛎等含钙离子的中药能与强心甙协同加强心肌收缩力,抑制Na+-K+-ATP酶活性,使强心甙毒性增加。

4.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丸等中成药不能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他们合用可使心跳骤停而发生危险。

5.含甘草次酸的中成药(如快胃片、补中益气丸、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当归丸、牛黄上清丸、安神补脑液、复方甘草合剂)及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成药如鹿茸等与激素类、水杨酸类衍生物长期合用,均具有胃肠道刺激性,增加胃肠溃疡的发病率;与利尿酸、氢氯噻嗪等排钾利尿药联用,常发生低血钾;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能使体内钾离子浓度降低,导致心脏对强心甙的敏感性增高而引起中毒。

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1.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催眠剂同用,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麻黄碱可对抗催眠药的作用(但巴比妥可减轻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使其疗效降低;与氯丙嗪合用,可使血压下降过低,因麻黄碱能促进肾上腺能神经介质的释放,对β受体、α受体都有兴奋作用,而氯丙嗪具有α受体阻断作用,同用时,麻黄碱的.血管收缩作用将被拮抗,血管扩张作用单独表现出来,产生降压效果。

2.含甘草的中成药及含鹿茸的制剂(如健脑补肾丸、乳癖消、鹿胎膏、参茸安神丸等)不宜与降血糖药胰岛素、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等合用。因前者均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可引起血糖上升,抵消降血糖药的部分降糖作用,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3、含淀粉酶较多的六曲、麦芽组成的中成药(复方青黛丸、脑立清、小儿至宝丸等)与抗生素(尤其是口服抗生素)、水杨酸钠、阿司匹林、烟酸并用时,可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如必须联用,至少要间隔2小时。

增加毒副作用

1.含氰甙成分的桃仁、苦杏仁、银杏、枇杷仁等组成的中成药,不能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止咳药如可待因、吗啡、杜冷丁、阿片制剂、苯巴比妥、利眠宁、安定等联用,它们合用会引起延髓呼吸中枢抑制甚至呼吸衰竭,并损害肝功能。含桃仁的步长脑心通胶囊,含杏仁的蛇胆川贝液等复方制剂与此类西药合用时也应注意,密切观察病情。

2.雷公藤与氯霉素长期合用,两者都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产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含牛黄的中成药与苯巴比妥、吗啡、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物合用时,因牛黄会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故西药应减量服用。

4.大活络丹、九分散、半夏露冲剂等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呋喃唑酮、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前者所含的麻黄碱可促使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后者可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不被酶破坏,造成上述神经递质蓄积于神经末梢中,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溢血。

二、化学方面的配伍禁忌

含金属离子的中成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1.含钙较多的石膏、龙骨、龙齿、牡蛎、珍珠、蛤壳、瓦楞子等中药所组成的中成药,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由于这类西药为氢化并四苯的衍生物,其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能与钙离子形成络合物而降低其溶解度,使四环素类药物的疗效降低。含铁、镁、铝、铋较多的磁石、代赭石、赤石脂、自然铜、礞石等所组成的中成药,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在体内也可生成难吸收的络合物,使血药浓度下降,抗菌作用降低。

2.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五味子、女贞子、山楂、山荣草、乌梅等组成的中成药,与西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药物同服,由于酸碱中和,使中西药均失去疗效;与红霉素同服,可使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的杀菌力大大减弱,甚至使化学结构遭到破坏,降低生物利用度,影响疗效。

3.含有碱性成分硼砂、碳酸氢钠的中成药与左旋多巴同服,可使相当部分的左旋多巴分子降解,生成无生物活性的黑色素,降低疗效。

4.含生物碱的川乌、黄连、黄柏、槟榔、马钱子等组成的中成药与含碘离子的碘喉片、碘化钾、碘化钠同用,在胃酸作用下,碘离子能沉淀大部分生物碱,降低疗效;与重金属盐类的西药如次硝酸铋、硫酸亚铁、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硫酸镁联用,也可产生沉淀反应,疗效降低。

5.含甙类的人参、黄芩、大黄、龙胆草等所组成的中成药,与酸性较强的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胃蛋白酶合剂等合用,在酸性过强的条件下,可使甙类分解成甙元和糖,使中成药疗效降低。

6.含丹参的中成药,与胃舒平同用时,丹参酚与胃舒平中的铝离子结合,生成丹参酚-铝络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丹参注射液与细胞色素C混合静滴,丹参酮中的酚羟基可与后者所含铁离子形成络合物,使药液混浊,致使两药的作用降低。

7.含有柴胡、桑叶组成的中成药,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片、硫酸镁、硫酸亚铁、次硝酸铋等合用,能产生络合物而降低疗效。

8.含有朱砂的中药如朱砂安神丸、人丹、七厘散、紫血丹、苏合香丸磁朱丸等不宜与溴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朱砂所含的汞离子可被还原产生溴化汞、碘化汞等有刺激性的沉淀物,引起药源性肠炎。

9.含有雄黄的中药如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酶制剂合用,这些中药中所含砷化物可结合酶制剂中的活性基团而使酶失活,降低疗效。上述中药也不宜与硫酸镁、硫酸亚铁等同服,因雄黄所含硫化砷易被氧化而增加毒性。

中西药相互作用影响吸收

1.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服,可减少抗生素的吸收,降低抗菌活性,影响疗效。

2.含颠茄类生物碱的药物(如洋金花、天仙子、曼佗罗、华山参、颠茄酊、颠茄合剂)不宜与强心甙类药物同服,同服将使强心甙类药物的吸收增多,诱发中毒。

3.含生物碱的中成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碳酸氢钠合用,会降低生物碱类药物的溶解度,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中西药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分布

硼砂及其制剂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合用将增加脑中的药物浓度,使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加强。

中西药相互作用影响药物代谢、排泄

1.含有碱性成分硼砂、碳酸氢钠的中成药,与弱酸性西药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消炎痛、呋喃坦啶、抗菌增效剂、头孢菌素、羟氨苄青霉素同服,可使这些药物离子化程度增高,肾小管对其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血药浓度降低,影响疗效;与奎尼丁同服,因碱性中成药能碱化尿液,增加肾小管对奎尼丁的重吸收,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引起奎尼丁中毒。

2.含钾离子高的中药如泽泻、金钱草、白茅根不宜与保钾类利尿药安体舒通(螺内酯)、氨苯喋啶等合用,合用将引起钾离子排泄减少,导致高血钾等副作用。

3.山楂、乌梅、生脉散、五味子丸、保和丸等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因这些药物能酸化尿液,使尿中的磺胺类药物结晶析出,引起泌尿道出血。

属狗林姓女,缺金缺木起什么名好,

五行属金木的名字林纤茹林春茵林宣若林如芹林双芊林瑞芩林新旭林朝兰林纾筝林柔菲林谕棋林承皎林绚奕林兮麒林钰欣林佩绢林铄玉林帧菡林千英林宠莉林绱匀林舒葆林素茜林施婕林聪芙林琮薇林成琦林姗君林锦柯林綝蓉林阡嘉林宸梓林镇纭林妁谷林衫芳林辛佳

常见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

常见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 你知道常见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有哪些吗?你对常见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常见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1、物理性配伍禁忌 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即改变了原先药物的溶解度、外观形状等物理性状,给药物的应用造成了困难。物理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有4种,即分离、沉淀、潮解、液化。 2、化学性配伍禁忌 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改变了药物的性状,更重要的是使药物减效、失效或毒性增强,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等,化学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现象有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 3、药理性配伍禁忌 药理性配伍禁忌即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理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属于本类配伍禁忌的药物很多,如中枢神经兴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氧化剂与还原剂、泻药与止泻药、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等。 4、抗生素类药物配伍 抗生素类药物临床常见注射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其中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去甲肾上腺、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使用,青霉素G钾比青霉素G钠的刺激性强,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可致高血钾症而使心跳骤停等;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氯丙嗪、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民B1、50g/L葡萄糖、葡萄糖生理盐水配伍使用;头抱菌素忌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联合使用,不可与生理盐水或复方氧化钠注射液配伍;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遇pH值较低的酸性溶液易析出沉淀,除可与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ml/L甘醇、硫酸镁注射液配伍外,与多种药物均为配伍禁忌。 5、盐代谢平衡药物配伍 盐代谢平衡药物这类药物较多,其有,9g/L氯化钠、50g/L葡萄糖,100g/L葡萄糖、复方氯化钠、葡萄糖氧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见一上述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可使新霉素变色、影响其抗菌活性,因此不宜与新霉素混合使用。 6、维生素类药物配伍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1不宜与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邻氯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维生素B1在临床上未见与任何药物配伍禁忌的报道,维生素K,不宜与巴比妥类药物、碳酸氢钠、青霉素G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配伍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故不宜与碱性较强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另外不宜与钙剂、氨茶碱、氨苄青霉素、头抱菌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混合注射。 7、强心剂临床常用药物配伍 强心剂临床常用的有安钠加、洋地黄毒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洋地黄毒甙注射液性质不稳定,易被酸、碱水解,故单独使用为好。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强、快,剂量过大可导致心率失常,重者可发生心室颤动,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病畜使用过氟烷、水合氯醛和酒石酸锑钾时,心脏有器质性病变的动物不可使用本品;同时本品禁止与洋地黄、钙剂等配合使用,以免发生心跳停止。不宜与安钠加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硫酸卡那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等。 8、小结 药物是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用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临床如果合理选择、正确配伍可使许多病畜起死回生、转危为安、早期康复;如果用药不当,则适得其反,疗效不显,甚至促使病情恶化,造成死亡等不良后果。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临床兽医工作者最好养成经常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的习惯,对于最常用的药物配伍禁忌一定要牢记。另外,注射液配伍后出现的物理化学配伍禁忌,受注射液的PH值、浓度、时间以及注射液中的辅料的影响,所以不同的生产单位与批号或配伍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故配伍时应注意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应用。 ;

五行缺木,喜金,怎么取名啊。

八字: 戊 戊 庚 壬戌 午 午 午[戌亥空]丁戊辛 己丁己丁己丁 官枭劫 印官印官印官 四支旺衰: 衰 沐 沐 沐当月节气:芒种(6日1:30);中气:夏至(21日13:8)命局分析:本命属狗,平地木命。正官格。庚日干生午月,处沐浴之地,得令而不得力,正官临旺地。天干偏印透出,得令,地支有强根而旺。天干食神透出,不得令,且地支无强根,食神无力。地支午火正官,得令而旺。印旺身弱,取比劫化印为用神。(金)建议金+金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你错过可就找不到了!收藏一下吧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

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其至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应避免。

1、水溶性维生素注+kcl

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

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VitB6

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VitB6 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kcl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Vitc+vitk1

分析:VitK1可被Vit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VitK1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Vit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是有利的。

不能配伍原因:Vit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Vit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VitK1疗效降低。

6、胰岛素+VitC

分析: VitC有较强的还原性,与胰岛素混合使用,导致胰岛素失活。

7、头孢曲松+葡萄糖酸钙

分析:头孢曲松与含钙药物(包括含钙溶液)联用有出现头孢曲松钠—钙盐沉淀可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故不宜将两者混合或同时使用,即使是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给药方式,且在使用头孢曲松48h内不宜使用含钙药物。

8、vitk1+kcl

分析:有报道维生素K1与氯化钾有配伍禁忌,氯化钾可使维生素K1含量下降30%多。

9、氨茶碱注+氨溴索注+α糜蛋白酶

分析:氨茶碱PH近9.6,碱性较强,氨溴索在PH>6.3的溶液中可导致氨溴索游离碱沉淀。α糜蛋白酶注水溶液以PH3~4时最稳定。氨茶碱+氨溴索、氨茶碱+α糜蛋白酶注不宜混合配伍。

10、Vitc+肌苷

分析:理化配伍禁忌,同瓶混合输注,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

11、葡萄糖酸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

分析:葡萄糖酸钙含2价钙离子,地米为地塞米松磷酸钠, 磷酸盐与钙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不能混合滴注。

12、奥美拉唑+vitC

分析:奥美拉唑具有亚硫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具弱碱性。在酸性条件下很不稳定,易变色或聚合沉淀。本品配制的溶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中合用。

13、奥美拉唑+5%GS

分析:奥美拉唑具有亚硫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具弱碱性。在酸性条件下很不稳定,易变色或聚合沉淀。宜用NS做溶媒。

14、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分析: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15、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 ,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

1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 ,防止毒性加强。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

17、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混合 时可导致相互失活而降低疗效,连续输注时应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冲管。同时这两类药联合常可使肾毒性增加。

18、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 时,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使其浓度降低;而烟酰胺、抗抑郁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药均可使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升高,使之易出现毒性反应。此外,抗躁狂药锂盐、抗精神病药硫利达嗪与卡马西平合用时,易致本品出现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卡马西平也可减弱抗凝血药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可发生阴道大出血及避孕失败。故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19、抑制肠道菌群的药物 可抑制硫氮磺吡啶在肠道中的分解,从而影响5-氨基水杨酸的游离,有降效的可能,尤以各种广谱抗菌药物为甚。

20、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 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21、四环素类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及其他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 ,以防发生络合反应,阻滞四环素类的吸收。牛奶也有类似的作用。

22、可待因类中枢镇痛药与中枢抑制药合用 ,可产生相加作用。

23、右美沙芬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可致高烧、昏迷,甚至死亡。

24、麻黄碱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可引起血压过高。

25、吗啡禁与氯丙嗪注射液合用。 哌替啶不宜与异丙嗪多次合用,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可引起兴奋、高热、出汗、神志不清。芬太尼也有此反应。

26、抗抑郁药不宜与MAOI合用。 因二者作用相似,均有抗抑郁作用,合用时必须减量应用。另外,也不宜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合用。抗抑郁药可增强拟肾上腺素药的升压作用。

27、曲马多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因二者作用相悖,相互抵消。

28、左旋多巴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麻黄碱、利血平及拟肾上腺素药合用。 卡比多巴不宜和金刚烷胺、苯扎托品、丙环定及苯海索合用。

29、西咪替丁不宜与抗酸剂、甲氧氯普胺合用, 如必须合用,应间隔1小时。此外,也不宜与茶碱、苯二氮卓类安定药、地高辛、奎尼丁、咖啡因、华法林类抗凝药、卡托普利及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

30、酶类助消化药不宜与抗酸剂合用, 否则,使其活性降低。

31、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不宜与抗胆碱药合用, 作用相互抵消。

32、思密达 可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如必须合用时,应在服用本品前1小时服用其他药物。

33、铁剂不宜与含钙、磷酸盐类、鞣酸的药物及抗酸剂和浓茶合用 ,否则,可形成沉淀,影响其吸收;与四环素类合用,可相互影响吸收。

34、维拉帕米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否则,会产生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停搏。

35、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两者联合应用,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以防意外。

克拉霉素 可使地高辛、茶碱、口服抗凝血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三唑仑均显示更强的作用,对卡马西平、环胞素A、己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也可有类似的阻滞代谢而使作用加强。此外,氟喹诺酮类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

二、孕妇用药禁忌一览表

孕妇用药, 有一些药物是可以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流产、胎儿畸形,先天性疾病,甚至导致胎儿死亡等。 因此,妊娠期用药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 FDA )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类

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类

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类

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类

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类

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

1、抗组胺药: 扑尔敏( B )、西米替丁( B )、苯海拉明( B )、异丙嗪( C )

2、抗感染药:

1 .驱肠虫药:龙胆紫( C )

2 .抗疟药:氯喹( D )

3 .抗滴虫药:甲硝唑( B )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 C )、庆大霉素( C )、卡那霉素( D )、新霉素( D )、头孢菌素类( B )、链霉素( D )、青霉素类( B )、四环素( D )、土霉素( D )、金霉素( D )、杆菌肽( C )、氯霉素( C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B)、多粘菌素 B ( B )、万古霉素( C )

5 .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 B )、异烟肼( C )、利福平( C )、对氨水杨酸( C )

6 .抗真菌药:克霉唑( C )、咪康唑( C )、制霉菌素( B )

7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 C )、阿糖腺苷( C )、病毒唑( X )、叠氮胸苷( C )、无环乌苷( C )

3、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 D )、环磷酰胺( D )、瘤可宁( D )、顺铂( D )、阿糖胞苷( D )、更生霉素( D )、噻替哌( D )、柔红霉素( D )、阿霉素( D )、氟尿嘧啶( D )、氮芥( D )、马法兰( D )、氨甲蝶呤( D )、长春新碱( D )

4、植物神经系统药:

1 .拟胆碱药:乙酰胆碱( C )、新斯的明( C )

2 .抗胆碱药:阿托品( C )、颠茄( C )、普鲁苯辛( C )

3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C )、异丙肾上腺素( C )、间羟胺( D )、多巴胺( C )、多巴酚丁胺( C )、间羟舒喘宁( B )、羟卞羟麻黄碱( B )

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1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 B )

2 .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 C/D )、非那西丁( B )、水杨酸钠( C/D )

3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B/D )

4 .镇痛药:可待因( B/D )、吗啡( B/D )、阿片( B/D )、哌替啶( B/D )、纳洛酮( C )

5 .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 C )、戊巴比妥( C )、苯巴比妥( B )、水合氯醛( C )、乙醇( D/X )、安定( D )、硝基安定( C )

6 .安定药:氟哌啶( C )、氯丙嗪类( C )

7 .抗抑郁药:多虑平( C )

6、心血管系统药物 :

1 .强心甙:洋地黄( B )、地高辛( B )、洋地黄毒甙( B )、奎尼丁( C )

2 .降压药:可乐宁( C )、甲基多巴( C )、肼苯达嗪( B )、硝普钠( D )、哌唑嗪( C )

3 .血管扩张药:亚硝酸异戊酯( C )、潘生丁( C )、二硝酸异山梨醇( C )、硝酸甘油( C )

7、利尿药: 双氢克尿噻( D )、利尿酸( D )、速尿( C )、甘露醇( C )、氨苯蝶啶( D )

8、消化系统药: 复方樟脑酊( B/D )

9、激素类:

1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 D )、倍他米松( C )、地塞米松( C )、氢化泼尼松( B )

2 .雌激素:乙烯雌酚( X )、雌二醇( D )、口服避孕药( D )

3 .孕激素:孕激素类( D )

4 .降糖药:胰岛素( B )、氯磺丙脲( D )、甲磺丁脲( D )

5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 D )、他巴唑( D )

三、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静脉滴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许多静脉滴注药物之间存在着配伍禁忌,需要药师朋友们掌握并应用到工作中!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并收藏哦!

四、中西药配伍禁忌一览表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即改变了原先药物的溶解度、外观形状等物理性状,给药物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改变了药物的性状,更重要的是使药物减效、失效或毒性增强,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等。

中西药配伍禁忌一览表,请收藏!

药物配伍禁忌一览表

你说的是中医还是西医?中医 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早在《本经•序例》的“七情”中就有:“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论述,这也是后世配伍禁忌的基本依据。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并各有不同。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些药物通过减低其某些性能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副作用而更有利于病情,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所以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配伍,则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五代后蜀韩保升在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后人所谓“十八反”之名,实源于此。相畏在中药“七情”中的含义,已如前节所述。但自宋代以来,一些医药书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七情”中“相畏”的原义有异。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附: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五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附: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逆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太凡修合看顺逆,炮[zhk8]监炙煿莫相依。 以上所列十八反、十九畏的药数,是根据金元以来比较流行的歌诀统计出来的,故为多数医家所遵从,但在本草文献中有关相反、相畏的药物并非只有此数。一般十八反多超出此数,而十九畏则少于此数。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遵信者多;持异议者,亦复不少。亦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对于沉疴痼疾,只要运用得当,往往可收奇效。 近年来对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开展了一些药理实验研究。但由于十八反、十九畏牵涉的问题较多,由于研究者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存在差异,实验结果相差甚大。有些用毒性试验的方法,产生互相矛盾或负的结果。早期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全盘否定;近年来,观察逐渐深入,“不宜轻易否定”的呼声渐高。此外,还有的实验证明,十八反、十九畏药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大小,与药物的绝对剂量及相互间的相对剂量有关。 总的说来,对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若无充分的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配伍使用。西医的:序号 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 氧氟沙星 混浊 2 青霉素 氨茶碱 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 碳酸氢纳 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 葡萄糖 分解快 5 青霉素 阿拉明 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 新福林 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 庆大霉素 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 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 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 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 降效 11 青霉素 氢化可的松 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 黄岑注射液 沉淀 13 青霉素 黄连注射液 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 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 5%碳酸氢钠 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 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 氨甲苯酸 沉淀 18 阿洛西林 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 阿米卡星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 小诺霉素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 庆大霉素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 头孢唑啉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 地塞米松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 肌苷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 诺佳 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 0.5%甲硝唑 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 庆大霉素 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 5%或10% GS液 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 0.5%甲硝唑 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 小诺米星 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 环丙沙星 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 甘利欣 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 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 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 碳酸氢钠 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 头孢噻肟钠 甲硝唑 4h后瓶底有少量气泡且溶液颜色变深 40 头孢噻肟钠 氟康唑 延迟混浊、变色 41 头孢噻肟钠 5%GS 白色混浊 42 头孢曲松钠 复方氯化钠 乳白色混浊 43 头孢曲松钠 氨茶碱 PH变化、降效 44 头孢曲松钠 氟康唑 沉淀 45 头孢曲松钠 万古霉素 沉淀 46 头孢曲松钠 莪术油葡萄糖 液体变为棕色 47 头孢曲松钠 氨基糖甙类 混浊 48 头孢曲松钠 速尿 混浊 49 头孢曲松钠 葡萄糖酸钙 混浊 50 头孢他定 维生素C 维生素C含量下降 51 头孢他定 氟康唑 沉淀 52 头孢他定 5%碳酸氢钠 降效 53 头孢拉啶 止血敏 混浊 54 头孢拉啶 莪术油葡萄糖 液体变为棕色 55 头孢拉啶 氨茶碱 分解失效 56 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 培氟沙星 白色混浊 57 头孢匹胺纳 培氟沙星 白色混浊、沉淀 58 头孢呋辛钠 氨基糖甙类 有理化配伍禁忌 59 头孢哌酮钠 5%碳酸氢钠 4h后变色沉淀 60 头孢哌酮钠 0.5%甲硝唑 4h后变色沉淀 61 头孢哌酮钠 奋乃静 变色、沉淀 62 头孢哌酮钠 哌替啶 变色、沉淀 63 头孢哌酮钠 环丙沙星 乳白色混浊 64 头孢哌酮钠 西米替丁 混浊 65 头孢哌酮钠 拉贝洛尔 变色、沉淀 66 头孢派酮钠 氨基糖甙类 沉淀或降效 67 头孢哌酮钠 止血敏 混浊 68 头孢哌酮钠 氟哌酸 乳白色混浊 69 头孢哌酮钠 葡萄糖酸钙 混浊 70 头孢哌酮钠 氧氟沙星 白色混浊 71 头孢哌酮钠 莪术油葡萄糖 液体变为棕色 72 头孢哌酮钠 培氟沙星 白色混浊、沉淀 73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阿米卡星 沉淀或降效 74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沐舒坦 白色混浊 75 阿米卡星 全静脉营养液 1h即出现脂肪乳的破乳现象 76 阿米卡星 铂化合物 肾毒性增加 77 阿米卡星 林可霉素 增加药物毒性反应 78 阿米卡星 两性霉素B 肾毒性增加 79 阿米卡星 多粘菌素 肾毒性增加 80 阿米卡星 速尿 耳毒性增加 81 阿米卡星 清开灵 混浊 82 小诺米星 右旋糖酐 毒性增强 83 小诺米星 强利尿剂 耳毒性增加 84 奈替米星 维生素C 降效 85 奈替米星 速尿 肾毒性增加 86 环丙沙星 青霉素G钠 1h内形成大块沉淀 87 环丙沙星 氨茶碱 沉淀 88 环丙沙星 林可霉素 沉淀 89 环丙沙星 肝素 不相容 90 环丙沙星 氨苄西林钠 乳白色絮状沉淀 91 环丙沙星 复方丹参 立即产生黄色沉淀 92 环丙沙星 红霉素 沉淀 93 环丙沙星 速尿 混浊 94 环丙沙星 磷霉素 乳白色混浊沉淀 95 环丙沙星 碳酸氢钠 白色混浊 96 环丙沙星 阿米卡星 变色、沉淀 97 诺氟沙星 氨苄西林 沉淀 98 诺氟沙星 苯唑西林 沉淀 99 培氟沙星 青霉素G钠 1h内沉淀,降效 100 培氟沙星 复方丹参 混浊 101 氟罗沙星 氨茶碱 严重不良反应(何种反应资料未注明) 102 氧氟沙星 复方丹参 混浊、聚结成块状物 103 氧氟沙星 速尿 混浊 104 左氧氟沙星 维生素C pH升高,维生素C微细结构光谱改变 105 左氧氟沙星 三磷酸腺苷 显著变化,不能配伍 106 左氧氟沙星 复方丹参 乳白色混浊 107 左氧氟沙星 速尿 混浊 108 小诺霉素 右旋糖苷 毒性增加 109 小诺霉素 强利尿剂 耳毒性增多 110 小诺霉素 清开灵 混浊 111 磷霉素 止血敏 变色、降效、PH值改变 112 磷霉素 复方丹参 混浊 113 磷霉素 葡萄糖酸钙 沉淀 114 红霉素 维生素C 降效 115 红霉素 生理盐水 析出结晶、沉淀 116 红霉素 林可霉素 拮抗作用、交叉耐药性 117 表阿霉素 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 不溶物呈红色漂浮状 118 表阿霉素 5%或10%GS液 降效 119 表阿霉素 17-氨基酸 降效 120 表阿霉素 甲硝唑 降效 121 阿昔洛韦 5%或10%GS液 变色 122 阿昔洛韦 5%GNS液 变色 123 阿昔洛韦 门氡氨酸钾镁 白色絮状沉淀 124 阿昔洛韦 低分子右旋糖酐 变色 125 氟康唑 两性霉素B 延迟混浊,沉淀 126 氟康唑 氨苄西林钠 延迟混浊,沉淀 127 氟康唑 葡萄糖酸钙 延迟混浊,沉淀 128 氟康唑 头孢呋新钠 沉淀 129 氟康唑 琥珀氯霉素 气体生成 130 氟康唑 克林霉素 沉淀 131 氟康唑 红霉素 沉淀 132 氟康唑 氧哌嗪西林钠 呈胶状 133 氟康唑 速尿 延迟沉淀 134 氟康唑 安定 沉淀 135 双黄连粉针 阿米卡星 沉淀 136 双黄连粉针 氨苄西林 颜色加深 137 双黄连粉针 妥布霉素 混浊 138 双黄连粉针 白霉素 混浊 139 双黄连粉针 阿奇霉素 混浊 140 双黄连粉针 西乐欣 混浊 141 炎琥宁 白霉素 白色凝固 142 炎琥宁 维生素B6 胶冻状 143 炎琥宁 氟罗沙星 白色混浊 144 穿琥宁 白霉素 乳白色混浊 145 穿琥宁 维生素B6 乳白色混浊 146 穿琥宁 阿米卡星 沉淀 147 穿琥宁 氧氟沙星 沉淀 148 穿琥宁 西索米星 沉淀 149 穿琥宁 妥布霉素 沉淀 150 穿琥宁 庆大霉素 混浊 151 穿琥宁 环丙沙星 沉淀 152 穿琥宁 培氟沙星 沉淀 153 穿琥宁 沐舒坦 白色混浊 154 穿琥宁 葡萄糖酸钙 混浊 155 复方丹参 氯化钾 混浊 156 复方丹参 甲氰咪胍 混浊 157 复方丹参 阿奇霉素 混浊 158 复方丹参 维生素B6 混浊 159 复方丹参 抗癌药物 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 160 复方丹参 细胞色素C 颜色变深、混浊、降效 161 复方丹参 培氟沙星 混浊 162 欧贝 甘利欣 混浊 163 欧贝 头孢拉啶 混浊 164 欧贝 速尿 混浊 165 欧贝 复方丹参 混浊 166 欧贝 5-氟尿嘧啶 混浊 167 欧贝 肌苷 混浊 168 速尿 洛美沙星 混浊 169 速尿 米力农 沉淀 170 速尿 甲硝唑 沉淀 171 肌苷 沐舒坦 混浊 172 5%碳酸氢纳 培氟沙星 白色混浊 173 5%碳酸氢钠 西咪替丁 混浊 174 地塞米松 非那根 白色混浊 175 地塞米松 心律平 混浊 176 维生素K1 维生素C 维生素K1失效 177 维生素K1 格利福斯 鹅绒黄色混浊 178 洛赛克 复合氨基酸 混浊 179 FDP 碱性溶液或钙盐 可能有理化配伍禁忌 180 尿激酶 碱性药物 沉淀 181 吗啡 氯丙嗪 呼吸抑制 182 胃复安 阿托品 拮抗 183 林可霉素 磺胺嘧啶钠 沉淀 184 肾上腺素 洋地黄类 易中毒 185 葡萄糖酸钙 洋地黄类 毒性增加 186 氨茶碱 酸性药物 有沉淀析出 187 庆大霉素 肝素钠 沉淀 188 布比卡因 碱性药物 沉淀 189 泰能 含乳酸钠的溶液 不相容 190 黄芪 维生素B6 混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