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是卦的构成要素吗,卦名与其含义

易经八卦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

传说上古伏羲氏创造八卦,后又发展为六爻卦,夏时称为《连山》,商时称为《归藏》,周文王时则称为《周易》。这套筮法由各代巫师掌握,传续下来的主要是筮法,《连山》、《归藏》有没有卦爻辞不得而知,但延续卦爻辞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周文王是借筮法写兴周灭商的纲领,内容上具有独立性。单就看“易”字,上为日,指君王;下为旗(《说文解字》解勿为旗),是旗帜。通俗讲,易就是君王的令旗,他指引着臣民的发展方向,加上“周”字,就是为周国臣民制定的路线和策略。由于周文王处在商纣王的监禁中,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只能借助于卦象规则,而只有精通筮卦之人才能知其所言,六十四卦的排序是明的,卦爻辞的写作规则是暗的,《序卦传》讲的卦义规则连商纣王都能看懂,还能叫周易吗?如果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研究周易,破解卦象之谜也就不难了。卦象是解开卦爻辞的钥匙,破解卦象首先要了解其基本要素和六爻之象。一、周易卦象的基本要素:筮卦是由阳爻 和阴爻 组合而成,三爻组成一个八卦,两个八卦组合成六爻卦,周易是有六十四个不同形式的六爻卦组成。阴阳表达了筮卦的哲学属性;八卦表达了由自然而至生活的社会属性;六爻表达了不同层次的阶级属性。这些属性是卦爻辞写作的环境和前提,是解读卦爻辞必不可分的。① 阴与阳。它们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反映在卦爻辞中,主要取对立因素。阳爻为大人、君子、为正义、为新生力量;阴爻为小人、子女、妻妾、为财、为万物,在上又代表颓败力量。阴阳二爻通过在六十四卦的六个爻位中不同的排列,能够多角度地反映出事物的多面性,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征。动与静。按爻性讲,阳爻为动爻,阴爻为静爻;按爻位讲,初、三、五爻属奇数,为阳爻正位,为动位;二、四、上爻属偶数,为阴爻正位,为静位。 既济卦是阴阳全部正位卦, 未济卦是阴阳全部反位卦。刚与柔。它一般表现在内卦和外卦相交的第三爻,三爻为阳,则强而盛;三爻为阴,则弱而有吝;阳爻势盛的卦中三爻为阳则有凶险。④ 聚与散。相同的爻聚在一起则有力,被间隔开则力量松散。如咸卦 ,阳爻聚在上互卦的位置,为有力,故言“咸”;涣卦 ,阳爻被阴爻间隔开来,力量散乱,故言“涣”。⑤ 同类呼应。《乾凿度》以初与四应,二与五应,三与上应,刚与柔应,用此理论解卦是解不通的。阴与阳在筮卦中是对立的两方,只有同类才会相应,同类之爻连则聚,分则应。如 屯卦九五、初九是君与民互应,才有“元亨利贞”的断辞。⑥ 寡与多。周易除了《乾》《坤》为全阳全阴卦外,其余六十二卦都是阴阳相间。数量少的一种爻贵而无势,数量多的一种爻不贵而得势。⑦ 升与降。阳爻为升,阴爻为降,主要体现在《乾》《坤》两卦中,其它卦无升降之理。爻位。每卦有六个爻位,由下向上数,初爻为下,上爻为最上,自下而上,依次相序,其象征面包括自然、社会、人的身体部位以及思维等。如乾卦,初九“潜龙”,九二“在田”,九五“在天”,上九“亢龙”,各爻由下向上定位于相应的空间位置。艮卦,初六“艮其趾”,六二“艮其腓”,六四“艮其身”,六五“艮其辅”各爻都由下向上定位于相应的身体部位。思维方面,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上,如解卦,上六老而有智,故有解决纠纷之能;睽卦,初九少而无知,故看问题多与他人不同。⑨ 上与下,取八卦之象以分上下,是周易六爻卦的主要卦象之一。居上位者贵,居下位者贱,反映了奴隶制社会严格的等级观念。⑩ 内与外,取八卦之象以分内外。在下面的八卦称为内卦,上面的八卦称为外卦。内与外,是周易六爻卦的主要卦象之一,它表达了强烈的敌我意识。二、周易卦象的六爻之象1、爻位的含义。前人对爻位含义多有总结,如《乾凿度》曰:“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爻象是《周易》创作的基础,也是六十四卦分类创作的标准之一。通过对爻辞归纳综合,六爻爻位的具体含义是:*初爻位最下,从少、足、始、动,为低贱阶级;*二爻为内卦之中,从静,为内卦之主,也可表示家庭、妇女、农田等;*三爻尚武,从武士从动;*四爻从上、外、静,为文、娱、祭祀、历法之类;*五爻为卦主,位尊,从大人,其爻辞一般可体现卦辞的主旨;*上爻贵居庙堂,位虚而不实,从首,又有年老之象。这些爻象含义有的明确写在爻辞中,有的没有明确写出来,但它是爻辞的主体或客观条件,在具体解卦中,首先看卦辞表达的主旨,再把卦辞主旨放到各爻的具体环境中,纲举目张。如《睽》卦 ,卦象上面五个爻皆阴阳错位,唯有初九爻位正,卦辞写“睽”,意在批评那些错误的而又自以为是的世界观,爻辞通过对各阶层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维的夸张描写,凸显了错误观点的危害性。初九描写无知的小子会深受其害;九二描写无礼的家奴;六三描写无知人对赶牛车刑人的错误认识;九四描写刚出道的孤儿易被假象所迷惑;六五描写蚕食宗亲的懒惰之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上九描写上流社会的虚伪与无知。可以看出,卦辞根据卦象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六个爻则根据不同的爻位展开论述。2、爻辞的组成。《周易》三百八十四个爻,各爻辞的字数不尽相同,有的较多,《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不算爻题共有二十七个字;有的爻辞仅有二三个字,如《否》:“六三包羞”。;还有的只有断词而没有具体内容,如《恒》:“九二悔亡”。不管爻辞字数多少,都应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爻题,二是爻辞部分,三是断辞。⑴关于爻题。爻题就是各爻的称谓,如初九、初六、九二、六二等,从《左传》《国语》所记载的有关占筮例子看,没有爻题之说,如:《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文中并不提“上六”之辞,只用“《丰》之《离》”就代替了爻题,似乎当时还没有爻位一词。《易传》中也没有写。许多人认为,《周易》原文是没有爻题的,爻题乃汉朝学者的创造。高亨又言:“爻题当是晚周人所加”(《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但我们想一想,当时已广泛用数字纪年、月,用六十甲子纪日、时,而用数字表示次序,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岂能会省略?《左传》所载,显然有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卖弄知识之嫌。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六个爻题的名称,如筮得 屯卦,爻题有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筮者会根据对卦象的认识逐爻予以讲解。另一种可能是,周易确实没有写爻题,因为不需要书写。负责筮卦的都是史、巫等专职人员,当蓍得某一卦,蓍者在解卦时是用语言向卦主讲解,六个爻就要有六种不同的表达语句,“初六”“九二”“九三”等,或是用其它名称。写出来就是用文字的形式加以提示,不写出来也会用语言的形式加以提示。这里重点提出爻题问题,是因为解卦时不能没有爻题,六个爻次各有不同的属性,它划定了爻辞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且爻题在很多爻辞中是作为虚拟的主语使用的,不加上爻题这个因素,爻辞根本无从去解。如《同人》:“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爻题九四给予的客观环境,从地域讲是外卦,或是在国外;特性是静中有动。在这种客观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主观行为吉,什么样的主观行为凶,就有了写作的依据。从句子结构看,这段爻辞没有主语,谁乘其墉?谁吉?应该是九四代表这个虚拟的主语。⑵叙事主体部分。卦辞(卦名部分)是爻辞所述内容的纲,依据各爻题显示的爻位特性和阴阳属性,用某种主观行为作为假设,论述卦辞的主题思想。如《同人》卦六二爻表示柔弱,卦象显示出一种柔弱的环境,卦辞“同人”的意思是团结才有力量。爻辞“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乘其墉”是说将战车排开象城墙一样,用于抵御敌人的进攻,是一种静的形态;九四在外卦,在外遇强敌,众志成城,以静制动,表现了昂扬的斗志,这就是静中有动。敌人虽然强大,但我们有“同人”的力量,就没有谁能够战胜我们。⑶断辞,即爻辞的结论部分,是在爻题表示的客观环境中实施某种主观行为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断词有亨、吉、凶、悔、吝、厉等,前面所讲的“同人”之“吉”就是“乘其墉”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不采取“乘其墉”的行为,就违背了卦辞“同人”的主题思想,可能会出现“凶”的结果。有的在爻题后面直接写断辞,没有假设主观行为,这样的爻辞给解卦者留出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如《恒》:“九二悔亡”,居中而动,则不会有悔恨之事发生,动是指要象“恒”一样的动。但如果不动,或不能象“恒”一样的动,则要有“悔”矣。还有的只有叙事,没有断辞,这种情况往往是卦辞所反映的主题思想与爻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依然可以动态地作出吉凶判断。这样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卦象决定卦辞,卦辞和爻象决定爻辞。在具体的解卦中,首先要根据卦辞来确定六爻的主题思想,再根据每一爻的爻位和阴阳属性来确定该爻的具体含义。爻辞所表达的一般都是现实世界的事物、行为和思想,通过断辞的吉或凶,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

《易经》中的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有什么区别,什么意思

易经中的卦名是上下二个单卦组合在一起的名称,如上巽下坤叫风地观卦。而卦辞是指这个组合在一起卦的意思,如观卦有观察,观望,等待。。。。而爻辞是指这个观卦每个爻动变之后所代表的信息提示。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带详细答案

要想在国学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平时做好试题很重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希望对大家的国学知识竞赛有所帮助。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 1、先秦时代, 教育 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 成语 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书法中的 草书 ,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B )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18、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C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1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C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2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A)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22、( 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24、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 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D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25、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B )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 26、 国画 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7、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28、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C ) A、天子 B、陛下 C、可汗 D、大王 2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 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 A、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31、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A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厦门大学 D、东南大学 32、“ 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33、“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A ) A、罗振玉 B、王国维 C、董作宾 D、郭沫若 34、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C ) A、唐朝 B、五代 C、南宋 D、明朝 35、下面有关佛教 故事 的画卷是( D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36、中书令是唐代的重要的中央官员,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安史之乱后,下列哪位曾经担任过中书令( A ) A.郭子仪 B.杨炎 C.牛僧孺 D.李德裕 37、“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 B )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38、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C )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39、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 春节 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 B ) A.宋 B.明 C.清 D.民国 40、曾在厦大任教的史学家顾颉刚,不但是“疑古派”的代表,在 其它 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曾于30年代创立了( B ) A.史地学报 B禹贡学会 C.史料学派 D.甲骨学派 41、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D ) A.册府元龟 B.太平御览 C.太平广记 D.佩文韵府 42、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 A. 彖传 B谷梁传 C象传 D文言传 43、下面哪个不是卦的构成要素:( B ) A. 卦形 B卦名 C卦辞 D卦爻 44、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45、将《孟子》由子部入经部的人物是谁?( D ) A孙复 B韩愈 C王安石 D朱熹 46、《春秋繁露》里,提倡的“张三世”不指下列哪个选项( A ) A传闻 B所闻 C所见 D所识 47、下面哪句是道家语( B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8、唐代著作《五经正义》出自( C ) A韩愈 B孙复 C孔颖达 D程颐 49、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A ) A庄子与慧施 B庄子与公孙龙 C公孙龙与慧施 D孔子与颜回 50、“桑之未落,其叶若沃。”出自 ( D ) A、《王风· 黍离》 B、《小雅 ·鹿鸣》 C、《小雅·采薇》 D、《卫风 ·氓》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提升篇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A《诗经》 B《唐诗三百首》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 B艾青 C郁达夫 D朱自清 3、李白的诗风是(B) A沉郁、雄浑 B豪迈、奔放 C通俗、易懂 D狂傲、不训 4、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B ) 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 5、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汉书》 6、《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A断代史 B编年体 C纪传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儒学从哪个朝代被正式确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 宋朝 8、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 10、“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11、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12、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3、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3.被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 A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 B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 C元朝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 D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 14、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 1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是 ( A )的家庭思想。 A. 儒学 B. 佛学 C. 道学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三国时期( B ) A.曹操 B.刘备 C. 孙权 17、 重阳节 ,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重阳的风俗主要是登高、赏菊、饮酒,以避不祥。新时期,我国重阳节已演变为( A ) A 敬老节 B 教师节 C 植树节 1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 A )提出的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19、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20、《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B )。 A.孙思邈 B.李时珍 C.韩非子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C ) A、《孟子》 B、《易经》 C、《论语》 D、《中庸》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 A、射 B、御 C、礼 D、武 6、“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7、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8、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9、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10、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1、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13、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5、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6、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7、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8、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B )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19、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C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2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C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21、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A )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23、( 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B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25、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D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26、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B )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 27、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8、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2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 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 A、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看了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还看: 1.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 2. 国学知识题库及答案 3. 传统知识竞赛题库 4.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5.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

八卦的卦名和口诀分别是(八卦口诀什么意思)

1.八卦卦诀:乾:八卦的首卦,天、阳物也,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2.坤:八卦之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 3.坎:八卦之代表水,习坎,重险也。 4.离:八卦之象征火,离,为火,为日。 5.震:八卦之雷之象,万物出乎震。 6.震,东方也。 7.艮:八卦之代表山,方位名。 8.东北方。 9.艮为小石。 10.巽:八卦之代表风,巽为木,为风。 11.东南方。 12.兑:八卦之又六十四卦之一。 13.象征沼泽、西方。 14.古人认为兑为西方之卦,故亦用以称西方。 15.为羊。 16.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17.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18.六十四卦卦诀: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19.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20.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21.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22.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23.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卦的构成要素

卦面(符号),卦名,卦辞,爻辞。卦名后面的一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如乾后面有“元亨利贞”四个字,此就为乾卦卦辞。一般在卦画的后面,如乾卦,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如乾卦这个卦画六个符号皆为阳,故乾有刚健之义,在乾、坤两卦中,除了有形的六爻之外,还有无形的“用九”“用六”两爻。这是例外,在其他各卦,都只有“初”到“上”的六爻。

卦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卦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卦名。

广象是广泛象征的物象,《周易·说卦传》介绍了一些,北宋邵雍《梅花易数》介绍了一些,当代张延生《易象延》三册数十万字,介绍很多。因为内容太多,这里不宜多占篇幅。

所谓卦,其实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

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古代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所谓八卦,应该是在地之八方测量结果的记录。

基础卦象:

宇宙观上: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家庭观上:乾父也,坤母也,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动物观上: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身体观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运动观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权力观上:乾为君,坤为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