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书年卦表,皇极经世值年卦对照表
皇极数的易学简介
皇极数来源于《皇极经世》一书。严格说是铁板神数组成部份。但近几年来的把她单独来使用,所以分而用之。皇极经世书分观物篇、观物内篇,合共12篇卷。她将天地万物归于天数之中,以数为为太极点而论事。一.皇极经世,内容庞杂,号称万里数。他是用:1.元会运世年月日时规律起数法。2、动植物的通数、体数、变数。3、卦《值》气。4.吕律声音,字韵5,河图天地全数。5.先后天象数。6.大小运数。其它象数,各有专书论之。它的主数计算,元会运世法是:一元12会、一会30运、一运12世。其实就是年月日时天象扩大数,在这里反应了一个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全息理念。 二.卦值气1.一年24气节,以12位定24气节。12年12个小会。皇极经世书,是以中气为先,不是一般的建月,是按立春、雨水等,而是以冬至始:子会——冬至——小寒,辰会——谷雨——立夏,申会—— 处暑——白露等法。2.推年卦,每六十年甲子一轮,其甲子起巽卦。按先天易二进制法倒退至恒卦止一轮。 3.值月卦,是以24气节为主,每月值五卦,以冬至子月起首,从复卦顺至震卦。如:冬至、小寒——子月,复、颐、屯、益、震;大寒、立春——丑月,噬嗑、随、无妄、明夷、贲。余推之。4.值时卦,一日为一小元,统十二时时辰为12小会,一时辰为一小会,时卦以子时开始、同月冬至子月一样。 三.元会运世数序皇极之数有元会运世之分,但其有四组变换方式。 1.元、经会、运、世。 2.会、经元、运、世。3.运、经元、会、世。其第一组只用寅卯辰三会,不是推算个人之事。第二组是用于个人一生大事,皆可称之为日月星辰。日主乾为元,月主兑为会,星主离为运,辰主震为世。 4.月是会,但并不是纯指出生之年的年月日时之月,而是指元会运世在会中所列数字,为第一个基本数字。5.月即是指年月日时之月,月下为运。故此子平术以大运从月柱而出。当然内有数理在内,一生之在运细节,皆以月之基数而统计出来,故铁板神数加则法诀中有,兑为后少女,集中一网收之语。 四.以元经会大小运数元即始。会运世皆始于元。元有两种,生天地之始者为太极,卦象者乾元,至归者坤元。乾卦由姤卦天阳始生,坤卦自复卦地阴始生。这便是天根地窟。故以太极而观天地。天地虽大乃形气之凝结也。五.以会经运生物用数一会三十年运,当一月三十日,共十二会。而大小二运长消进退之数尽其也。于十二之中,三分不用而用其九。64卦上下体为三百八十四爻,多当策数,其全体皆是。去乾坤坎离四卦24策,分主四时24气,为用数者360策,用数则270。 六.以运经世观物理数以运经世,已具以会经运在中。一会统五卦,卦各分六爻、分六运,通五、六三十运。一运小分六卦,各随六卦之爻变为卦。一卦管十年,三十年为一世,则六十年为二世。周一纪六甲。64卦只用60卦,则360爻,当期之日。天地交泰,不交则否,天地之气,运否而随,随而泰,自北而南则治,泰而盈、盈而否,自南而北则乱,乱久复治,循环消长,验之历代天行此运,人事此理,经世之要尽在其中。易数无穷,与天地之数为始终,天地三十六、六数二十四,合而成六十,而总始六六者,天三乘二,地二乘三,六而合之,则十二日,十二时。一年12月,运12世,元12会。古往今来,无不包括,从时推日,日推月,月推年,年推十二万九千六百之全数,不外月30日,世三十年,会30运,周六十甲子而衍伸之,衍伸何穷?周于全数,则亦必有终。 七.声音唱和万物通数物有性情形全,则有声音,在声音,则有吕律,有唱和。声音唱和与万物数通,举正音而声在其中,律数而吕在其中。声音之道根于四象,四象之立本于极数,极分阴阳,阳数天一,一衍而十,数起十干;阴数地二,于衍十二,数起十二支。合阳刚太少,数得四十。合阴柔太少,数得四十八,是为四象体数,四乘四十,阳得160,四乘四十八,阴得192。声阳属天,天干十,律阳从声,音阴属地,地支十二,凡十二音,吕阴从音,行至于九而止,其后三数,则无声无字。声本天而以吕地,唱地音;音本地而以律天和天声,于天之用声。分平上去入,为112。皆以开发闭音和之。于地之用音,分开发收闭为152,皆以平上去入之声唱之。唱和之通用,律吕之调匀,阴阳之交济,皆天地自然之吹而万应四方
皇极经世书的年表
《皇极经世》“经世”,始于公元前2577年,止于公元1023年,时间跨度为3600年。其中有人事标注者,则始于公元前2357年“唐尧”,止于公元963年宋太祖建隆四年,时间跨度为3320年,此即邵雍所谓之“中间三千年”。可用下表简要概括《皇极经世》“以运经世”的内容:巳会 180运— |— 2149世(公元前2577年——2548年)||—2155世(公元前2397年——2368年)||—2156世——甲午(公元前2367年)||||—甲辰(公元前2357年)“唐帝尧肇位于平阳……”||—癸亥(公元前2308年)唐尧五十年|—2157世——甲子(公元前2337年)“唐帝尧二十一年”||—癸巳(公元前2308年)唐尧五十年|—2158世——甲午(公元前2307年)“唐尧五十一年”||—癸亥(公元前2278年)虞舜八年|—2159世(公元前2277年——2248年)|—2160世(公元前2247年——2218年)午会 181运— |—2161世——甲子(公元前2217年)“夏王禹八年”||—癸巳(公元前2188年)“夏太康”······|—2266世——甲午(公元934年)“后唐闵帝从厚元年”||| ·||—己未(公元959年)“周征契丹……赵匡胤近位检校太傅”||—癸亥(公元963年)|—2267世(公元964年——993年)|—2268世(公元994年——1023年)这“中间三千年”的历史大事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纠正了前史中的一些错误。司马光向皇帝进《资治通鉴》,时当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已是邵雍去世后七年。邵雍与司马光过从甚密,二人必当于学术方面有所切磋。邵雍的《皇极经世》对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当有一定的影响,而皇帝准许司马光借用之龙图、天章阁、三馆、秘阁书籍,邵雍亦当引为参考。邵雍《安乐窝中一部书》及《书皇极经世后》之诗作于公元1072年(邵雍时当62岁),由这几首诗可知《皇极经世》成书时间及其大致内容。至于今见《皇极经世》中“以元经会”及“以会经运”之内容,我们亦可整理作两张简表:“以元经会”简表:日(元)甲 1月(会) 子1 星(运) 甲1 至亥10 辰(世)子1 至亥120甲11 至亥20 辰(世)子121至亥240甲21 至亥30 辰(世)子241至亥360丑 2 星(运) 甲31 至亥40 辰(世)子361至亥480甲41 至亥50 辰(世)子481至亥600甲51 至亥60 辰(世)子601至亥720寅 3 星(运) 甲61 至亥70 辰(世)子721至亥840甲71 至亥80 辰(世)子841至亥960 开物星己76甲81 至亥90 辰(世)子961至亥1080卯4 星(运) 甲91 至亥100 辰(世)子1081至亥1200甲101 至亥110 辰(世)子1201至亥1320甲111 至亥120 辰(世)子1320至亥1440辰 5 星(运) 甲121 至亥130 辰(世)子1441至亥1560甲131 至亥140 辰(世)子1561至亥1680甲141 至亥150 辰(世)子1681至亥1800巳6 星(运) 甲151至亥160 辰(世)子1801至亥1920甲161 至亥170 辰(世)子1921至亥2040甲171 至亥180 辰(世)子2041至亥2160午 7 星(运) 甲181 至亥190 辰(世)子2161至亥2280甲191 至亥200 辰(世)子2281至亥2400甲201 至亥210 辰(世)子2401至亥2520未 8 星(运) 甲211 至亥220 辰(世)子2521至亥2640甲221 至亥230 辰(世)子2641至亥2760甲231 至亥240 辰(世)子2561至亥2880申9 星(运) 甲241至亥250 辰(世)子2881至亥3000甲251 至亥260 辰(世)子3001至亥3120甲261 至亥270 辰(世)子3121至亥3240酉10 星(运) 甲271至亥280 辰(世)子3241至亥3360甲281 至亥290 辰(世)子3361至亥3480甲291 至亥300 辰(世)子3481至亥3600戌11 星(运) 甲301至亥310 辰(世)子3601 至亥3720甲311 至亥320 辰 (世)子3721至亥3840 闭物星戌315甲321 至亥330 辰(世)子3841至亥3960亥12 星(运) 甲331至亥340 辰(世)子3961至亥4080甲341 至亥350 辰(世)子4081至亥4200甲351 至亥360 辰(世)子4201至亥4320“以会经运”简表:寅会之中“开物” 始76运(901世公元前40017年)——90运卯会 91运——120运辰会 121运——150运巳会 151运——180运至180运2149世始以干支纪年,至2156世甲辰(公元前2357年)标注“唐尧”,2158世甲辰“洪水方割命鲧治之”、癸丑“徵舜登庸”、乙卯“荐舜于天命之位”、丙辰“虞舜 正月上日舜受命于文祖”,2159世癸未“帝尧殂落”、丙戌“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2160世丙辰“荐禹于天命之位”、丁巳(公元前2224年)标注“夏禹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至2160世末癸亥(公元前2218年)为禹七年。午会 181运——210运其中181运2161世——190运2280世末为干支纪年,人事标注始2161世癸酉(禹十七年)“舜陟方乃死”,止2270世丁巳(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邵雍去世年)。191运——210运只列运数。未会 211运——240运申会 241运——270运酉会 271运——300运戌会 301运——315运(戌会之中“闭物”,始公元46384年)《皇极经世》卷一、卷二“以元经会”的内容只列世数而不及年。每世为一列,两卷内容总4320列。自2157世列下记“唐尧二十一”至2270世列下记“宋仁宗三十二”,为有帝王纪年内容。如果继续往后推:1894年为2298世之始,当清光绪二十年,1924年为2299世之始,当中华民国十三年,1954年为2300世之始,当中华人民六年,1984年为2301世之始,当中华人民三十六年……《皇极经世》“以会经运”内容的时间跨度为86400年(公元前40017年——公元46383年),人事标注自公元前2357年“唐尧”至公元1077年“宋神宗十年”,时间跨度为3434年。“开物”至“闭物”之始总计86400年,“开物”前有27000年,“闭物”后有16200年,合计129600年。显然,有了邵雍元会运世之说,以“以运经世”的内容即可反推出“以会经运”及“以元经会”的内容。其间人事纪录都是起于唐尧肇位而终于后周显德六年。只不过纪时有长短、纪事有详略之不同而已。我们从邵雍的有关诗中得知,其所谓的《皇极经世》的内容是“中间三千年”的历史大事记。又从其弟子张岷的记述(《张岷述邵雍行略》:先生治《易》、《书》、《诗》、《春秋》之学,穷意、言、象、数之蕴,明皇、帝、王、霸之道,著书十余万言,研精极思三十年。观天地之消长,推日月之盈缩,考阴阳之度数,察刚柔之形体,故经之以元,纪之以会,始之以运,终之以世。又断自唐、虞,迄于五代,本诸天道,质以人事,兴废治乱,靡所不载。其辞约,其义广;其书著,其旨隐。)邵雍“著书十万余言”,则进一步得知原本《皇极经世》必不是今见之冗长版本,除却《观物篇》(程颢《邵雍先生墓志铭》:有《问》有《观》,以饫以丰。)数万字之外,原本《皇极经世》也只能是“经世”的“三千年”历史大事记内容。由此可见,今见之《皇极经世》中之“以运经世”及《观物(内)篇》是为邵雍亲笔著述内容,而其余则为其子邵伯温辑入并有所扩展之内容。四库馆臣谓邵雍之书“能明其理者甚鲜”,其原因则在于“其书浩繁”,而邵雍弟子张岷则称邵雍著述“其辞约,其义广”,显然矛盾。究其根本,“浩繁”的原因就在于邵伯温的整理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其祖父的声音律吕之作,又扩展了“以元经会”及“以会经运”的版面,遂使得是书积板达“千三百余板”。如此,焉能不“浩繁”?《四库全书总目·皇极经世书提要》《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宋邵雍撰。邵子数学本于李挺之、穆修,而其源出于陈抟。当李挺之初见邵子于百原,即授以义理性命之学。其作《皇极经世》,盖出于物理之学,所谓《易》外别传者是也。其书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起于帝尧甲辰至后周显德六年己未。而兴亡治乱之迹,皆以卦象推之。朱子谓“《皇极》是推步之书”,可谓得其要领。朱子又尝谓“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又谓“康节《易》看了,却看别人的不得”。而张岷亦谓此书“本以天道质以人事,辞约而义广,天下之能事毕矣”。盖自邵子始为此学,其后自张行成、祝泌等数家以外,能明其理者甚鲜,故世人卒莫穷其作用之所以然。其起而议之者则曰,元会运世之分无所依据;十二万九千余年之说近于释氏之劫数;水火土石本于释氏之地水火风,且五行何以去金去木?乾在《易》为天,而《经世》为日,兑在《易》为泽,而《经世》为月,以至离之为星,震之为辰,坤之为水,艮之为火,坎之为土,巽之为石,其取象多不与《易》相同,俱难免于牵强不合。然邵子在当日用以占验,无不奇中,故历代皆重其书。且其自述大旨亦不专于象数,如云“天下之事,始于重犹卒于轻;始过于厚犹卒于薄”,又云“治生于乱,乱生于治。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又云“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于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于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类皆立义正大,垂训深切。是《经世》一书,虽明天道而实责成于人事,洵粹然儒者之言,固非谶纬数家所可同年而语也。
宋代易学大师邵庸的《皇极经世》一书中,时间计时的“元会”相当于多久...
元会也是一套计时系统的名称,元会这一词本身不具有具体的时间长度属性,长度应等于一元乘以一会。ሼ在八卦里怎么读(发音)?
这个字念壬,是天干的第九位,表示顺序的第九。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共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顺序搭配,形成六十个干支。干支可以纪年、记月、记日和纪时辰,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地球自转一圈是十二个时辰。1984年是甲子年,1985年是乙丑年,1986年是丙寅年,从1984年起的59年后,就是2043年,称为癸亥年。接下来的一年,2044年又是甲子年,2045年是乙丑年,2046年是丙寅年,2047年是丁卯年。在干支计时里,纪年和纪日是基本的,甲子日的十二时辰的干支,是甲子时到乙亥时,接下来的乙丑日的十二时辰,是丙子时到丁亥时,接着,丙寅日的十二时辰,是戊子时到己亥时。邵雍奇书《皇极经世》,解密元会运世,万物开始到世界毁灭的奥秘_百度知 ...
《以元经会》篇的元会运世表
1元=1日=129600年
1会=1月=10800年
1运=1星=360年
1世=1辰=30年
1年=12月=360天=4320时辰
1月=30天=360时辰
1天=12时辰
1元=1日=12会=12月=360运=360星=4320世=4320辰=129600年
详解《以会经运》
《以会经运》排列的是12会中的360运,也就是12个月中的360星。360星包含着4320个辰,1个辰就是1个世,里面包含着30年。在月巳6的最后一个星癸180中,“经世之子2149”出现了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年——甲子。难道说这是人类发明时间的起点么?同时,我们还发现了第一个对应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历史事件,在“经辰之未2156”的甲辰中,出现了“尧”,这个甲辰年应该是中国历史中尧帝登基的年份。
但此时我发现,在《以会经运》中的历史事件都是非常简略的记录,那么详细的记录在哪里?我试着翻开最后一篇《以运经世》,终于出现了非常详细的历史事件记录。但是,在本篇《以会经运》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来解答。我们先暂且把元的起点到底是公元前多少年放一放,为什么《以会经运》中是从第3个会,月寅3开始写呢?从书中看,并没有月子1,邵雍记载月寅3为开始,这和我们干支计时的以寅月为正月算是一个道理。
在《邵子易数》中关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讲解,“先天八卦从乾1到震4,从巽5到坤8,皆自南而北,自上而下,为顺。而后天八卦自乾一之八至坤八之八卦,皆自北而南,自下而上,为逆。邵雍讲到,天地之运,不顺不行。天地支交,不逆不生。顺而行所以生物,逆而生物所自生。后天八卦的地气右转而逆,超于丑寅之间。”注意关键点,是超于丑寅之间。
在月寅3中写到“开物始月寅之中”,然后出现的第1个星是星己76。最后1个星是星癸90。也就是说在月寅3中只有15个星,貌似还差15个,只有1半。我们继续看,在月卯4中,是从星甲91都星癸120,我们发现是30个。往后,月辰5是30个。一直到月酉10都是30个星。在最后一个月戌11中星戊315是最后一个,月戌1只有15个星,结尾最后一句话“闭物,经月戌之终”。月寅3,15个星;月戌11,15个星。月卯4到月酉10,都是30个星。合起来8*30=240。此时有记载的星的总量为240个,这个数量与360个星对不上。
我们回顾一下在《邵子易数》中的话,后天八卦地气右转而逆,超于丑寅之间。很明显,超过了丑寅,但如果完全超过了寅,就应该说是从卯开始,为什么没说卯,是因为地气开始的起点还在寅,正好是寅的一半。我们来看,月寅3的总量,从76到90,正好15个星。此时就验证了地气超于丑寅之间的由来。但是我们发现,开始物始于月寅的一半,为什么没有出现干支纪年呢?直在月巳6的最后一个星癸180中,“经世之子2149”才出现了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年——甲子。
在月寅3中的第一个星是星己76,那也就是说假设有月子1、月丑2的话,应该经历了75个星。我们可以这么假设,月子1有30个星,月丑2有30个星,月丑2的最后一个星肯定是60。那么假设月寅3的第一个星是61,从61到75正好是15个。加上现有的15个,正好是30个,只不过邵雍并没记载这75个星。
但毋庸置疑的是,既然月寅3从星己76开始写,便可以证明之前肯定是从星甲1开始起数的。同理,加上这75个星是315个星,如果把月亥12的30个星和月戌11中少的15个星加起来,就是360个星。所以这么看,我们之前分析的比例关系肯定是没问题的。没写不代表没有发生,否则在月寅3中的起始可以写星甲1,而邵雍写的是星己76,便可以证明星肯定是从1到76。
但问题是,没写的它代表什么?之前没写的也许代表万物还没有开始?往后没写的也许代表万物已经终结。是这个意思么?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推演。
#皇极经世书#
六十甲子配卦表
谁知道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及它们的卦术和卦运?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先天图,与十二地支为基础.但六十四卦比六十甲子多四个,其中乾,坤,坎,离之後的一卦是不用的,分别是ィ覆,蒙,贰.地支的子,与六十四卦的坤,皆为至阴居北方,以甲子配坤卦为起始,顺数五子,得丙子配颐,戊子配屯,庚子配益,壬子配震. 五子之後,顺数五丑,得乙丑配噬嗑,丁丑配随,己丑配无妄,辛丑配明夷,癸丑配贲. 五丑之後,顺数五寅配先天卦,一直配到五亥为止.如下 如按六十甲子次序重排,则得下表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怎样配? 甲子,甲午,甲庚子,庚子,庚子,庚申,庚申。 周易六十四卦有没有配合六十甲子解释 有的,古人早就详细解释了,而且版本还有几个,很多不一样。不说对错,着眼点不一样。最著名的就是宋.邵雍《皇极经世》,讲的就是《六十四卦圆图》。建议你找来看看。不过,你要看出点名堂,估计得几年。 给你看其中一个60甲子配64卦的口诀: 甲子甲午坤乾见,乙丑乙未嗑井连. 丙寅丙申家人解,丁卯丁酉损咸先. 戊辰戊戌履谦是,己巳己亥壮观焉. 庚午庚子恒益在,辛未辛丑讼夷联. 壬申壬寅师同出,癸酉癸卯渐妹添. 甲戍甲辰蹇睽到,乙亥乙巳晋需天. 丙子丙午颐大过,丁丑丁未随蛊坚. 戊寅戊申丰涣好,己卯己酉节旅田. 庚辰庚戌泰否卦,辛巳辛亥有比连. 壬午壬子巽震会,癸未癸丑困贲前. 甲申甲寅未既济,乙酉乙卯遁临钱. 丙戍丙辰艮兑现,丁亥丁巳豫畜眠. 戊子戊午屯鼎内,已丑己未妄升天. 庚寅庚申离坎聚,辛卯辛酉孚过先. 壬辰壬戍大畜萃,癸巳癸亥诀剥前.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配六十干支数 六十甲子配卦口诀 甲子开蒙「坤」卦起,丙子「颐」卦「屯」戊子,庚子坐临「风雷益」, 壬子雷声「震」天地。乙丑「唑嗑」丁丑「随」,「无妄」配就已丑支,辛丑「明夷」癸丑 「贲」,五牛配卦当须记。甲寅「水火既济」局,丙寅「家人」戊寅「丰」,庚寅「离」火 上下照,壬寅「同人」又连气。乙卯逢「临」丁卯「损」,已卯守「节」不失志,「风泽中 孚」见辛卯,癸卯又合「归妹」意。火泽「睽」中见甲辰,丙辰泽国「兑」生之,戊辰合「 履」庚辰「泰」,壬辰「大畜」其连理。乙巳「水天需」卦气,丁巳「小畜」风依依,已巳 「大壮」辛巳「有」,「泽天」来合癸巳。甲午南天「乾」卦起,丙午「大过」戊午「鼎 」,庚午卦位「雷风恒」,壬午「巽」风吹微微。「水风井」中藏乙未,丁未宫中「山风蛊 」,已未「升」堂「讼」辛未,癸未又被「泽水困」。甲申「未济」丙申「解」,戊申「风 水涣」迟迟,庚申「坎一窃听器 水一片,壬申原来」「地水师」。乙酉「遁」藏丁酉「咸」 ,已酉行「旅」火山地,辛酉「小过」癸「癸渐」,金鸡一唱天下知。甲戌「蹇」卦丙戌「 艮」,戊戌「谦」虚亦自微,庚戌是「否」当须辨,壬戌尽「萃」方为美。乙亥泰「晋」丁 亥「豫」,已亥「观」之辛亥「比」,癸亥配卦「山地剥」.| 这个口诀,用了六十个卦,[泽火革,天风,山水蒙,地雷复]四卦不见了,邵子的皇极经世书,将乾坤 坎离四卦抽离,其馀的六十卦配六十干支,虽然言之成理,但个人认为总是美中不足,盖六十四卦 384爻,均有数理存在,一个六十四卦周期要配一甲子六十干支,如在罗P圆周上度数由0到360度, 干支由1到60,六十四卦由1到64,一个干支也不能省略,一个卦也不能缺少,才能真正模拟天地日 月的运行,否则人为的取舍,卦序明明有64,甲认为乾坤坎离为四正卦可抽离,乙认为坎震离兑可 省,也有的乾坤坎离四卦不用,而将易经卦序(屯,蒙,需,颂,师,比,小畜,履,...)拿来用的. 干支既然配年月日时,都是连续不断,卦序六十四,也当连续不断,例如乾,,有,壮何以是1234? 古人有所谓[加一倍法],就是每一卦从上爻往下看,凡阴爻取数,阳爻不取数(为0),上爻 1,五爻2,四爻4,三爻8,二爻16,一爻32,将一(初)到六(上)爻得数加总,最後再加上1,就是邵子圆图 的六十四卦卦序了,乾0+1=1, 1+1=2,有2+1=3, 壮1+2+1=4,革1+16+1=18, 离2+16+1=19,丰1+2+16+1=20, 坎1+4+8+32+1=46,坤1+2+4+8+16+32+1=64, 兑1+8+1=10,震1+2+8+16+1=28, 巽4+32+1=37,艮2+4+16+32+1=55;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八纯卦序数如除去九最後都是1.所以 六十四卦不能任意除去四个卦,图示如下: --- ---1 上六 --- ---2 五 --- ---4 四 --- ---8 三 --- ---16 二 --- ---32 初一 坤 (1+2+4+8+16+32)+1=64 6+4=10. 1+0=1 --- ---1 --------0 --- ---4 --- ---8 --------0 --- ---32 坎 (1+4+8+32)+1=46 4+6=10, 1+0=1而卦序代表了方位,阴阳,节气,日缠,时间等等。...>> 卦气六十卦次序表是怎么排出来的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先天图,与十二地支为基础.但六十四卦比六十甲子多四个,其中乾,坤,坎,离之後的一卦是不用的,分别是ィ覆,蒙,革.地支的子,与六十四卦的坤,皆为至阴居北方,以甲子配坤卦为起始,顺数五子,得丙子配颐,戊子配屯,庚子配益,壬子配震. 五子之後,顺数五丑,得乙丑配噬嗑,丁丑配随,己丑配无妄,辛丑配明夷,癸丑配贲. 五丑之後,顺数五寅配先天卦,一直配到五亥为止.如下 如按六十甲子次序重排,则得下表 六十甲子配什么数子 六十四卦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地理大全入门要诀》卷之六中“纳音五行”篇指出:“纳音,是根据金属敲之有声来命名。一为火,二为土,三为木,四为金,五为水。甲己子午属九,乙庚丑未属八,丙辛寅申属七,丁壬卯酉属六,戊癸辰戌属五,巳亥归四。这种方法就是将干支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多少,然后用五去除,所除得的余数,剩一就属火,剩二就属土,依此类推。因此,甲子是二九一十八属木,乙丑是二八一十六属火,纳音总数是三十四,除以五余数为四,四为金,所以纳音属金” 。 明人谢肇J的《五杂组》也有“六十甲子之有纳音也,盖本于六十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之说。” 诸如此类之说,在唐宋笔记之中已为多见,这里告诉我们纳音事实上是与乐律、历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不同于我们常规的对天干地支的单独认识,这是在接触纳音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六十甲子八卦寻。 猜生肖,并解释 属 九宫八卦与六十甲子如代入49个数 需要查一下现在这个时辰在哪个旬.戊午时,属于甲寅旬.看甲寅癸在地盘九宫中模型就如代数式一样,把想预测之事的相关符号代入奇门模型中进行分析,便可 求签解签大全 伏羲八卦验精灵 六十甲子推五行 宝镜团圆似月明。琴瑟和谐畅我情。婚姻商贾皆如意。登科一举状元名。【解说】宝镜庆团圆,不但没有损坏,还像月亮那么光明。琴瑟合奏,奏出和谐美妙的声音,足以表达出欢畅融洽的心情。问婚姻或求财,都能如愿以偿。问功名,不但金榜题名,还有中状元的希望呢!抽到此签,表示运气已经转好,正是苦尽甘来的时候。诸凡经商营谋求财皆有利,婚姻可成,并得美满幸福。问考试,有金榜题名的希望,应该充满信心,更加用功,以便一举而中状元,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问疾病,有痊愈的希望,只要静心疗养,健康会复元的。如果问迁移、合伙、职业变更,以年轻人较佳,老年人不吉。问诉讼,理直气壮,有理必得直,若被冤枉,亦得 *** 的希望。 伏羲八卦最精灵。六十甲子排五星。暗室亏心天地见。举头三所有神明。【解说】伏羲文王的八卦,灵验得很,配合六十甲子,推算金木水火土五星,可以知道你的一切!因此,一个人居暗室不可做亏心事,因为其所做所为,天地都看得见。每个人为善为恶,举头三尺都有神明监视者。这首签诗,在暗示当事人不可妄求。俗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可以为自己为善为恶,无人知道,其实天知地知,岂可谓无人知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日未到。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要想有好的收获,先要多播善因,自得善果。抽得此签,若问营谋作事,要看你平日的为人,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必可成功。若平日好高鹜远,好大喜功,须防失败。问婚姻,不要太勉强,若无缘份,何必强求?对方若无意,再找有缘的对象,所谓“何处无芳草,只要多追寻。”问功名,可能准备不够充分,好好再用功,下次再来,一定有希望。问运途,只要平日不做亏心事,可保安泰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