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象39卦,39卦详解图
易经第三十九卦念什么
易经第39卦是水山蹇卦,蹇念jian(简)第三声。六十四卦,按周易古经顺序排列1.乾卦:读qián——2.坤卦:kūn——3.屯卦:zhūn——4.蒙卦:méng——5.需卦:xū6.讼卦:sòng——7.师卦:shī——8.比卦:bǐ——9.小畜卦: xiǎo xù——10.履卦:lǚ11.泰卦:tài——12.否卦:pǐ——13同人卦:tóng rén—14大有卦:dà yǒu—15谦卦:qiān16.豫卦:yù——17.随卦:suí——18.蛊卦:gǔ——19.临卦:lín——20.观卦:guān21.噬嗑卦:shìhé—22.贲卦:bì—23剥卦:bō——24.复卦fù——25.无妄卦:wú wàng26.大畜卦:dàxù—27.颐卦:yí—28.大过卦:dàguò—29.坎卦:kǎn——30.离卦:lí31.咸卦:xián——32.恒卦héng——33.遁卦dùn——34大壮卦dà zhuàng——35晋卦:jìn36.明夷卦míng yí—37家人卦:jiā rén—38睽卦:kuí—39.蹇卦:jiǎn——40.解卦:jie41.损卦:sǔn——42.益卦:yì——43.夬卦:guài——44.姤卦:gòu——45.萃卦:cuì46.升卦:shēng——47困卦:kùn——48.井卦:jǐng——49.革卦:gé——50.鼎卦:dǐng51.震卦:zhèn——52.艮卦gèn——53.渐卦:jiàn——54归妹卦:guī mèi—55.丰卦:fēng56.旅卦:lǚ——57.巽卦:xùn——58.兑卦:duì——59.涣卦:huàn——60.节卦:jié61.中孚卦:zhōng fú——62.小过卦:xiǎo guò——63.既济卦:jì jì——64.未济卦:wèi jì
易经损卦
《易经》中的损卦和益卦有什么区别? 《损》《益》之易道寓心 《帛书周易?要》之第四章,叙述孔子研易至《损》《益》卦,顿时感叹不已。告诫弟子说:“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门)也。……《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而君者之事已。是以察于《损》《益》之变者,不可动以忧。故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天地之心,此谓《易》道。” 对此,《淮南子?人间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子,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说苑?敬慎》中亦有同样的传说:“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藏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与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由此可见,《损》《益》之中包含着易道之深远。《损》卦兑下而艮上,其《彖》曰:“损,损下而益上,其道上行。”李光地有案语:“下能益上,则道上行矣。上能益下,则道大光矣。如此则道字方有意味,而于两卦诸爻之义亦合。”(《周易折中?卷十?彖传下》)《损?彖》中还有“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程氏易传》阐释为:“损刚益柔有时,刚为过,柔为不足,损益皆损刚益柔也。必顺时而行,不当时而损益之,则非也。或损或益,或盈或虚,唯随时而已,过者损之,不足者益之,亏者盈之,实者虚之,‘与时偕行’也。”其《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杨时曾有评论:“‘损’,德之修也。所当损者,唯‘忿’‘欲’而已。故九思始于视听貌言,终于忿思难,见得思义者,以此。” 《易经?序卦》有言:“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程氏易传》云:“盛衰损益如循环,损极必益,理之自然,《益》所以继《损》也。”《益》卦巽上而震下,寓意雷风,含相益之象。其《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其《象》言:“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朱熹曾通过其注释来发挥其意义,“风雷之势,交相助益。迁善改过,益之大者,而其相益亦犹是也。” 益象所含风雷之势,可交相助益。对此李光地曾有“案”说:“雷者动阳气者也,故人心奋发而勇于善者如之;风者散阳气者也,故人心荡涤以消其恶者如之。”何楷亦有评论:“咸言速,心之德通于虚也。……恒言久,心之德凝于实也,不益不实,迁善改过,益之又益,充实而成其为恒。”(《周易折中?卷第十二?象下传》) 在《益》卦之经文中,有“心”字两用,其九五爻辞中有“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上九爻辞中有“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益卦震下而巽上,上九以阳爻居益之顶端,求益而不益得,故爻辞有莫益而或击之。于是,上九爻辞之“立心勿恒,凶”乃戒占者也。其易理含......>> 易经 损卦上九 感情 此卦是吉利之占。从卦象看:你俩感情甚好。女性格温顺随和,白净,微胖。男刚健硬朗,略瘦。如果入赘更为吉利。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太少。也只能解读出这些。 如果需要,可以将双方姓名告诉我,我再帮你详细看看 谈易经之损卦:为什么会恩中招怨 但有弊病。 易经损卦测学业想问孩子考试能否通过 不能通过。 损卦和恒卦 去甲 比较耗费,有风险 去乙 安全有保障。 损卦是什么意思视频 解卦有多种方法,最适用的还是六爻选用神法。单纯用卦名准确性低。以损卦论,占吉~不吉,占拆除损坏却是好卦。 本卦复卦之卦损卦看近期的运势和未来的财运,求高人解答 这要看你个人的八字会更准确。 《易经》第四十一卦 损 山泽损 艮上兑下 占事恋爱 事业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损卦》象征减损:内心有诚意,最为吉祥,不会招来祸患,可以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用什么祭祀神灵呢?两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有两个耳子)粗淡的食物就足够了。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译文:《象辞》说:《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渐深而高山愈来愈高,象征着减损;按照这一现象中包含的哲理来做人,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的欲望,也就是摒弃格调不高的低级趣味,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译文:初九,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快前去助人,就不会有灾难临头,损已助人时要再三斟酌把握分寸。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译文:《象辞》说:“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快前去助人”,处在尊位的柔弱之辈正需要帮助,地位卑下的阳刚之士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立刻牺牲自己的事业而成人之美,表现出尊贵者心心相印的关系。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译文:九二,利于坚守正道,主动出击会有凶险;几乎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尊贵者受益。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象辞》说:《损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利于坚守正道,是因为处在不高不下的适中位置上,本身地位又不很稳固,不宜于积极行动。只有持不偏不激也不过于保守的中庸态度,作为始终不变的志向,才能够使他人受益。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译文:六三,三个人一同前进,由于互相掣肘会使一个人受到伤害;一个人独自行动,就会专心一意地寻求伙伴,最终必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译文:《象辞》说:一个人前去无牵无挂,目的明确,可以顺利地得到接应,取得成功。三个人一齐前去,则会相互猜疑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说明损下益上不能不分情况地一窝蜂上,而要审时度势,讲求实效。 *** ,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译文: *** ,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准备迎接马上到来的喜庆,不会有任何灾祸。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象辞》说:“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弱点”,意思是说,本身很柔弱,又处在比较尊贵的地位上,不可能通过自我减损来使他人受益。只有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等待接受别人助益。但无论哪种减损,哪怕是这种减损克服自身弱点的举动,也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译文:六五,有人送来价值十朋(古时候货币单位,双贝为一朋)的大宝龟,想推辞都不行,大吉大利。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译文:《象辞》说:《损卦》的第五爻位(六五)之所以获得大吉大利,完全是上天保佑的结果。因为六五爻本身阴柔,居于尊位,仍想着自我减损而使他人受益。这样不但得到大众的广泛助益,也搏得了上天的好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有攸往,得臣无家。 译文:上九,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没有一点灾患,占卜的结果十分吉利,前去行事,定能获得天下万民归心。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象辞》说:“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是因为处在损卦最高位置,损极必反,本身所获取的大量的助益,使得能够不用自我减损就可以有益他人,这当然是损卦损已益人的最高境界,因而使得损已益人的心意得到极大的满足。...>>
《易经》39卦蹇卦赏析(三)
今天,我们接着赏析第39卦蹇卦的第三、四两爻。【蹇卦第三爻】 爻辞:九三:往蹇,来反。 释义 反:同“返”。 本爻辞的意思是:前往有灾难(上卦为坎),返回来灾难就没有了(艮)。 九三爻给人的提示是:形势仍无转机,往则入险,返回则有生机。 从卦象上看,九三爻以阳爻居刚位,处于可进可退之际。它有上六正应,所以有上进之心。但是,面临的是上卦坎,坎为险,所以又返回来了(处在艮卦之中)。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往蹇来反”,内喜之也。这里指出:“前往有灾难,又返回来了。”这样内部的力量(初六、六二、六四)必会喜欢地来依附于己,上六也会把它当大人培养(利见大人)。 九三处于下卦最上端,又在互离之中,下面是两个阴爻,九三是它们的顶梁柱。在蹇难之时,阴柔之爻不能自立,而要依赖九三的力量。九三本想上进,可是遇到困难回来了,两个阴爻自然内心(离在身为心)十分高兴,乐于依附。 【蹇卦第四爻】 爻辞:六四:往蹇,来连。 爻辞释义 连:是指联合。 本爻辞的意思是:如若前往必有险阻,只有返回来联合其他的力量,才有可能解救危难。 九三这一爻给人的启示是:处蹇难之时,应建立统一战线壮大自己的力量。 从卦象上看,六四是阴爻居柔位,自己无力渡过险阻(又处于互坎之中),如想渡过,就要想办法联合其他力量。六四与九五亲比,又与九三阴阳相合,处在互离的中间,所以可以得到上下援助,走出危难。 《象》中分析道:“往蹇来连”位当实也。“只有联合其他的力量,才有可能解救危难”,是指这一爻所处的位置(阴爻阴位当位)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去做。 这一爻的启示,与三国时期蜀国的做法相似。刘备去世后,蜀国折兵损将,同时又面对魏国伐交之后的多路大兵压境,一时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在这国家蹇难之时,诸葛亮深知单打独斗加硬拼不行,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建立统一战线,及时恢复与东吴的联盟关系。由于统一战线的建立,变劣势为优势,抵住了魏军对蜀国的多路侵犯,诸葛亮再无后顾之忧,得以放手南征,七擒孟获,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及时稳固了政权。《易经》第四十一卦 损卦启示:少损则益,宁俭勿奢
《易经》第四十一卦 损卦 山泽损 艮上兑下 损卦卦辞: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he)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卦辞释义: 孚:诚信。元:大。曷:意思同“何”。簋:祭祀时用的食器。 本卦辞的意思是:心怀诚意,可获吉祥,不会招来麻烦,可以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用什么祭祀神灵呢?两簋粗淡的食物就足够了。 损卦人生启示:少损则益,宁俭勿奢 损卦位于解卦之后,《序卦》中这样解释道:“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解卦在缓和了困难之后,一定会因松懈而造成损失,所以接着就出现了损卦。 损卦是异卦相叠。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兑为泽。兑下艮上,说明山下有泽。泽水由下向上渗透,滋润山上万物生长,但是却使泽水减少。所以被命名为含有减少之意的“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艮上兑下,山上泽下,意味着大泽浸蚀山根。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度会损伤国基。应损则损,但必量力、适度。少损而益最佳。损卦象征着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 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因为滋润山上的万物而减损自己,这就是损卦的含义。 从卦象上进行分析,损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兑为泽,山下有泽便是损卦的卦象。湖泽因为滋润山上的万物而减损自己,这就是损卦的含义。也就是说,山下的沼泽增大,山的面积便会减少;山下的沼泽减小,山的面积就会增大。山与泽互相减损,一方受损,则另一方受益。从卦变来讲,损卦是从泰卦变化而来,即泰卦的九三与上六互换便成为损卦,其表示的含义是减损下面一个阳爻增益到上面,也就是说“损下而益上。损卦象征着减损,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私欲,多做点有益于大家的事情。 损卦给人的启示是:减少和增加、充实和空虚在不同条件下会转化的。但是,不论如何,人们一定要坚守正道,心怀诚信,这样才会吉祥。 占得此卦者,在事业上,不必过于计较利润的多少,获利即可。诸事皆应有节度,切忌欺诈、贪婪。真诚与他人合作,彼此信任,助人为乐,资助他人,而自己要宁俭勿奢。如此,诸事都会十分顺利。《易经》第三十九卦 蹇卦启示:知难而止、守持正固
《易经》第三十九卦 蹇jian卦 水山蹇卦 坎上艮下 蹇卦卦辞: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卦辞释义:本卦辞的意思是:利于向西南行动,不利于去东北。此时利于出现大人物,只要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就一定可以获得吉祥。 蹇卦人生启示:知难而止、守持正固 蹇卦位于睽卦之后,《序卦》解释说:“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前面的睽卦表示家道衰落,俗话说“家贫百事哀”,家道衰落会带来百事不顺,在睽卦的乖离之后,一定会出现艰难险阻,所以睽卦的后面是蹇卦。 蹇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艮为山,上卦为坎为水。为高山上积水之表象,山高水深,象征艰难险阻,陷入困境,难以前进。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 从卦象上分析,蹇卦的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便是蹇卦的卦象。大山本已构成险阻,但山中又有水流重重,所以山重水复,险象环生,使人举步维艰。艮卦又有停止的意思,所以此卦还有行人被前面险阻所困,进退两难的含义。蹇卦启示知难而退、知难而止的人生哲理。处于蹇卦,适宜顺守而不必冒进。西南为坤位,为和顺大地;东北为艮位,为大山险阻,所以说“利西南,不利东北。“ 蹇,就是艰难,因为险境就在前面。看见险境而能停止不前,是很明智的!蹇卦对于向西方有利,这样前往就能合宜适中;对于东北不利,往东北走必将路困途穷。利于出现大人,说明前往济蹇必能建成大功;居位适当,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可以摆脱蹇难使国家走上正路。 占得此卦者,在事业上可能出现了险阻。行动不可冒险,必以柔克刚,待机候时,量力而行。此时,应该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要注意结交贤人,相互帮助,坚守中正之道。会遇到贵人相助,会有好的结果。
解读易经(第三十九卦)——蹇卦
三十九、蹇卦
蹇,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十九卦,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上有水,山石嶙峋,水流曲折。山高水险,喻人行路艰难,修业不息,所以卦名曰“蹇”。阐明涉济艰难的道理。
蹇卦 *** 有两阳爻都处于不利地位。“九五”之尊陷于坎险之中,难以自拔;“九三”之阳爻在艮卦之上,居互坎之中,亦处于险境。阳刚受小人包围和欺凌,处于涉济艰难之境地。这时需要有个德高望重之人率领渡过难关,故“利见大人”。“利西南。不利东北”,多解为:西南是坤方为顺、为众、为利,东北是艮方为止、为不利。可卦象并没有坤,又无法与爻辞相衔接,不能自圆其说。从卦辞“利见大人”和卦中“六二”与“九五”的关系上来看,此卦说的是文王以韬晦之策事殷之事。
周原是商的一个附佣国。文王因扩张实力引起纣王不满,被囚在羑里达七年之久。文王大臣闳天等求得美女、奇物、良马进献,才被赦免,并封之为西伯。文王对纣王毕恭毕敬,“上贡必适,祭奠必敬”,纣王让他征讨殷之叛国。文王就借此机会不中断扩大自己的,连伐戌、密、邗、崇数国。周在殷都朝歌西南,而文王所征伐的地方也在殷西南,故卦辞说“利西南”。“不利东北”是与西南相对而言的,商在周东北,故有此说。这也就是坤卦辞所说的“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殷西南属中原兵家必争之地,得之则可为伐商做预备,从战略上来看,这是有利于周长远发展的。
39.1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白话
蹇卦:筮遇此卦,利西南行,不利东北行。利见贵族王公,获吉祥之兆。
解读
蹇,卦名。蹇,《彖辞》“难也。”蹇的原意是跛(bo),走路不方便,引申为前进不便、困难的意思。指明要克服困难需要伟大人物协助,而且必须坚持正道,才能得救。屯卦因动而生难,蹇卦因止而发现难。两者的含义完全不同。
39.2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白话
《彖辞》说:蹇,艰难的意思。蹇的上卦为坎,坎为险;下卦为艮,艮为山。“险阻在前”是蹇卦的卦象。见险而能休止不前,这是明智之举。蹇卦辞说:“利于西南行”,由于西南为坤方,坤为地,地平坦,西南之行是行于正道。卦辞说:“不利于东北行”,由于东北为艮方,艮为山,山险峻,东北之行则困穷不通。卦象又显示,“会见贵族王公则有利”,所往有功。六二之爻与九五之爻各居阴阳之位,有得位之象,像君臣各正其位,各持中正祥和之德,从而国家能得到治理。蹇的卦义是见险而止,进止得时,在生活中意义是重大的。
解读
“见险而能止”二句,本卦上卦为坎,坎有险义;下卦为艮,艮有止义。所以蹇卦体现了见险能止的义蕴。知,借为智。当位贞吉,此以六二,九五爻象、爻位为据。六二阴爻居阴位(第二位为阴位),九五阳爻居阳位(第五位为阳位)是为得位。贞,《彖辞》释为“贞正”,以配六二,九五之爻象,与经意不符。
《彖传》在这里解释了坚守正道的道理。为什么要向西南方向走,而不向东北方向走呢?就是要想有利的方向前进,不能走向绝路。要有利于见大人,获得成功。说明只有坚守正道才可获得吉祥。从而使国家的治理才能走向正轨。因此,蹇卦的实际意义真的伟大。
39.3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予以反身修德。
白话
《象辞》说: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石磷峋,水流曲折,是蹇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悟行道之不易,从而反求诸己,修养德行。
解读
《象传》主要是将士与人相比,得出正确的道理。《彖传》主要是从整个卦理来讲的,《象传》与《彖传》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蹇卦告诉大家,碰到困难时,应该如何看待困难,怎么样聚集力量,解决困难,走出困境。
39.4
初六:往蹇来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白话
初六:出门艰难,归来安适。《象辞》说:出门艰难,归来安适,知难而退,坐待时机。
解读
“初六”以阴柔处蹇之始,上无所应,居艮之下受阻,进则入坎之险地,因此诫之“往蹇来誉”,即在这艰难之时不妄动待时为佳。文王骗取了纣王信任后,纣王“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服”,“来誉”即是说文王得到了信任,获得了征讨的大权。
39.5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白话
六二:王臣之所以屡犯艰难,并不是为自身私利。《象辞》说:王臣出以公心屡犯艰难,其自身始终没有过失。
解读
蹇,难。蹇蹇,前一蹇字为动词,犹言犯难,冒险。后一蹇字用如名词,艰难。蹇蹇犹言屡犯艰难,冒险履难。匪,当读为非。
“六二”以柔顺居中得正,顺应“九五”之尊,是一个中正君*以信任的大臣,故称之为“王臣”。“九五”陷于坎险之中唯有“六二”能够解难。“六二”以阴柔而担此重任,有些力不从心,难度很大,故“蹇蹇”。这里用了两个“蹇”,是分属王和臣的。“九五”陷于坎险之中是“蹇”;而“六二”居艮卦之中,前是坎险,又与上下爻互为坎险,亦是“蹇”。但他却“匪躬之故”,即不顾个人得失,鞠躬尽力,竭力救主。爻辞没有断吉凶或成败,意为能这样做就难能可贵了!
39.6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白话
九三: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象辞》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解读
反,高亨说:“借为昪。昪,喜乐也(昪与忭同)。”九三爻是说去时艰难,但回来时不艰难。
“九三”处两体之中,前往虽与“上六”相应,但下艮为止,上坎为险,“往蹇”则难,还是“来反”,安心下比“六二”,不要妄进。
39.7
六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白话
六四:出门行动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
《象辞》说:出门行动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由于六四阴爻居阴位,像人才正当其位,德符其名。
解读
连,《集解》引虞翻曰:“连,辇也。”《周礼?地官?乡师》:“雄师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郑注:“辇,挽车也。”《说文》:“连,负车也。”连、辇有相通之处。沙少海先生说:“来辇,犹言来时乘车。”
“六四”以阴居柔得位,上承“九五”,似与“六二”一样的大臣。想往顺承于“九五”,可四居上坎之下,与五均陷入在上坎之中,故“往蹇”亦难。然四又下乘“九三”,“来连”则顺从于三,而三又与二与初相连,结成同志,共救“九五”之尊。
39.8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白话
九五:经历了非常多艰难困苦,终予获得大利。《象辞》说:大难当前,得到友人相助,由于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节操贞正自能获救。
解读
朋,这里指朋贝。朋来,犹言赚了钱。《象辞》解“朋”如朋友,与经意有别。
“九五”陷坎险之中,与下二爻互为离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犹如文王被囚而蒙大难,故说“大蹇”。初、三、上三爻都是“往”有难,可五却不往还有大难,何也?因他被囚于坎险之中,失去了人身自由,想动也动不得。但五与二相应,二“匪躬”来救,三又联合二及初众阴相济,“朋来”拯己于水火之中。“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仍赦西伯”(《史记·殷本纪》)。
39.9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白话
上六:出门困难重重,归来欢喜跳跃。筮遇此爻,吉祥,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象辞》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欢喜跳跃,说明志气高昂,奋勇取胜。爻辞说: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说明追随贵人,必获福利。
解读
硕,汉帛书《周易》作石。硕,石均借为跖。高亨说:“硕,借为跖。《说文》:‘跖,楚人谓跳跃曰跖。’《方言》一:‘跖,跳也。楚曰跖。’(此朱骏声说,见《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硕字下)来跖,谓其来跳跃而行,喜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