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损卦对疾病的暗示,山泽损卦占身体

损卦预示着什么

损卦的结构和卦爻辞的图中有三个箭头,表示主客之间存在三种和谐关系。第一个箭头,从第四爻指向第一爻,表示行动方面的和谐关系 ,这两条爻都当位,既当位又有应,是对主方有利因素,主方可以利用客方消极被动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大力扩张自己的利益。第二个箭头从第五爻指向第二爻,这两条爻都不当位,不当位而又有应,是对主方不利因素,表明,主方可能遭受损失。如果换一种思维,主方是否能够以自己的暂时损失换取更多利益呢?因为存在前一个有利因素,主方可以做到如此,也就是说,以自己的损失为诱饵,从双方关系获取更多利益。这恰恰是此卦的主题思想。第三个箭头从第三爻指向第六爻,表示在态度方面存在主客之间的和谐,这两条爻都不当位,既不当位而又有应,是对主方不利因素,是主方受到客方制约。而换一个角度考虑,主方可以以柔克刚 ,加之以利为诱,主方有可能获得更多利益。

卦爻辞进一步说明损卦的主题。“损”在爻辞中都是用作动词,而且,其后都有“之”或“其”,可见,“损的意思是损伤客方,而不是损伤自己。然而,损伤客方必须适当,“酌损之”,并且要适时,“损其疾”,甚至,不损伤客方,反而给客方利益,“弗损益之”,甚至,给予很多利益,“或益之十朋之龟”。也要注意不要让第三方干扰主客双方关系,“三人行则损一人”。

第四十一卦 损卦

我是郑宏鹏,樊登读书会隰县分会会长,每天一篇文章之093。损卦是《易经》第四十一卦,在解卦之后,也就是解除艰难之后要减损。因为困难解除、矛盾缓解后容易懈怠,就会造成损失,所以解卦之后是损卦。损卦告诉我们要减损自己去增加别人,和后面的益卦构成一对关系。损卦是减少自己,益卦是增加别人,一个是减少、一个是增加,叫损益之道。“损”和“益”往往是连在一起讲的,如损卦《彖传》说“损益盈虚”,《黄帝内经》有“七损八益”,《道德经》也讲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还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就是损、减少,“补不足”就是益、要增加,这就叫“损益有道”。要减损什么呢?要减损私欲、过多的财富、多余的东西,这样才能有益于别人。我们来看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要减损自己,首先要有诚心、决心、信心,从一开始就吉祥,或者说抓住本元就吉祥,没有灾祸,可以守持正道,有利于继续前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用什么来表示呢?可以用两个竹编的盆子来献上祭品。“簋”字前面已经讲过了,是竹编的盛器,比如坎卦六四爻“樽酒,簋贰”,意思是一樽酒,两簋食物,这都是指简陋的祭品。古代祭祀一般用八簋、六簋、四簋,很少用两簋,所以“二簋”就比喻微薄、很少的东西,用很少的东西祭祀祖先和神灵本来是不恭敬的,但是心中有诚信,就不在乎物质有多少了,食物再少也没有关系,这就体现了减损之道。所以减损最重要的是“有孚”,心中要虔诚。现代社会想做到“损”很不容易,现在人都追求多,越多越好,包括财富、名声等等,比如很多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越做越大,结果最后死掉了;人也是这样,都想多得,在饮食方面,什么好东西都想吃,吃得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人还是团队,最后都是撑死的,而不是饿死的。所以要懂得“损”,也就是“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这句话谁都知道,但做起来却不容易,换种说法叫“有损有益,无损无益,小损小益,大损大益”,这都是一个道理,最关键的是要真正去做。《彖传》解释: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是要减损下面的,增加上面的,也就是要向上奉献,这样的话道就向上行走。为什么要减损下面的增加上面的?因为损卦是“山泽损”,上面是山,下面是泽,从客观来说,沼泽是少的,因为大地是平的,沼泽低于大地,大地减少后凹下去就变成沼泽了;而山要高于大地,所以它是增加的。从损卦的形成来看,损卦是从泰卦变来的,泰卦上面是大地,下面是天,叫“地天泰”,泰卦的第三根爻本来是阳爻,现在到损卦里变成了阴爻,表明九三爻已经减损了,然后用减损掉地去增加最上面那根爻,泰卦最上面的爻是阴爻,现在变成阳爻了,这就叫“损下益上”。从这句话的含义来看,“损下益上”是减少自己增加别人,为什么呢?就自然现象来说,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人是站在下面的,所以下面是人,这就是说要减少人类的、个人的行为或私欲去增加有利于天下人的事情,要向上(天道)奉献,做符合天道的事情,为了天道而减少自己,所以说减损之道实际体现了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彖传》一开始解释就是“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卦辞说“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曷”是“何”,有什么用处?用两簋的食物做祭品就可以了。《彖传》解释这句话说“二簋应有时”:用两簋盛着食物去祭祀祖先一定要符合时机,强调了“时”;接下来又强调了“时”,“损刚益柔有时”:减损阳刚增加阴柔也要符合时机,这里的“损刚益柔”实际就是损多益少。在《易经》尤其是《易传》里,很多卦《彖传》的解释里都提到了“时义大矣哉”,就是要符合时机、时势、时令,这个“时”就是天时,是天道的一种表现形式。“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要增加还是减少,要盈满还是虚亏,都要符合时机、与时俱进。“损益盈虚”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有损有益,有盈有虚;第二种,“损”作动词,减少,“损益”即减少多的;“盈”也作动词,是增加、填满,“盈虚”即把虚空的东西给增加、填满了。两种解释都可以,总之都要“与时偕行”,所以最后这句话连续用三个“时”,两个“有时”,一个“与时”。在后面益卦的《彖传》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话经常被领导人引用,意思是是增益之道要与时偕行,在下一讲益卦的讲解中,我会重点解释。类似的表达在谦卦的《象传》里也说到了,叫“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裒多益寡”就是减少多的,增加少的;“称物平施”是使得事物公平均匀,这样就和谐了。这就是天道,天道是公平的。损益之道是最符合辩证法的,它告诉我们有损一定有益,有往一定有来,有盈一定有虚,只要符合时机就可以了。也就是该损的时候一定要损,该益的时候一定要益,该盈的时候一定要盈,该虚的时候一定要虚。虚的同时就盈了,盈的同时也就虚了,损的同时也就益了,益的同时也就损了,这就是相关的、相反相成的关系。《象传》解释: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山下有泽,损”:《象传》从形象来看这个卦,损卦的形象是山在上面,泽在下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减损下面沼泽的土来增加上面的山,山就会越来越高,沼泽就会越来越低,这就是减损的一种情景;我们还可以来想象一下:山在上面,沼泽在下面,山会慢慢往下陷,被减损了,而沼泽就会被慢慢填满,这样山越来越低、沼泽越来越高,慢慢就平衡了,所以减损是互相的。君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应该怎么做呢?“君子以惩忿窒欲”:要抑制愤怒、控制私欲,也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把私欲、愤怒等多余的东西减少、控制住,也就是减损不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减少了,好的心态、情绪、品德就增加了。

41、损 山泽损 艮上兑下

山高水深之象 以德报怨之意 编码:100011(推车掉耳,下中卦) 卦辞:时运不至费心多,比作推车受折磨。山路崎岖掉了耳,左插右安安不着。 推断:时运不遂,不可胡为,交节换月,自然夺魁。 大象:山高水深,各得其所,因损得益之象。 运势:现况诸事不顺,有破财之象,虽先损失,但后反而得益,因祸得福。 爱情:不利女性之卦。以诚信待人,可得成功,不宜斤斤计较。 疾病:现况病情虽重,积极治疗可愈。身体较衰弱,注意肠胃、咽喉、贫血等疾。 失物:不能寻回。 诉讼:有斗争之象,损失破财,和解反而获益。 周易卦爻辞原文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周易卦爻辞解文 《损卦》象征减损:内心有诚意,最为吉祥,不会招来祸患,可以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用什么祭祀神灵呢?两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有两个耳子)粗淡的食物就足够了。《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象辞》说:《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渐深而高山愈来愈高,象征着减损;按照这一现象中包含的哲理来做人,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的欲望,也就是摒弃格调不高的低级趣味,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 初九,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快前去助人,就不会有灾难临头,损已助人时要再三斟酌把握分寸。《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象辞》说:“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快前去助人”,处在尊位的柔弱之辈正需要帮助,地位卑下的阳刚之士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立刻牺牲自己的事业而成人之美,表现出尊贵者心心相印的关系。 九二,利于坚守正道,主动出击会有凶险;几乎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尊贵者受益。《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象辞》说:《损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利于坚守正道,是因为处在不高不下的适中位置上,本身地位又不很稳固,不宜于积极行动。只有持不偏不激也不过于保守的中庸态度,作为始终不变的志向,才能够使他人受益。 六三,三个人一同前进,由于互相掣肘会使一个人受到伤害;一个人独自行动,就会专心一意地寻求伙伴,最终必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象辞》说:一个人前去无牵无挂,目的明确,可以顺利地得到接应,取得成功。三个人一齐前去,则会相互猜疑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说明损下益上不能不分情况地一窝蜂上,而要审时度势,讲求实效。 六四,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准备迎接马上到来的喜庆,不会有任何灾祸。《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象辞》说:“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弱点”,意思是说,本身很柔弱,又处在比较尊贵的地位上,不可能通过自我减损来使他人受益。只有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等待接受别人助益。但无论哪种减损,哪怕是这种减损克服自身弱点的举动,也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六五,有人送来价值十朋(古时候货币单位,双贝为一朋)的大宝龟,想推辞都不行,大吉大利。《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象辞》说:《损卦》的第五爻位(六五)之所以获得大吉大利,完全是上天保佑的结果。因为六五爻本身阴柔,居于尊位,仍想着自我减损而使他人受益。这样不但得到大众的广泛助益,也搏得了上天的好感。 上九,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没有一点灾患,占卜的结果十分吉利,前去行事,定能获得天下万民归心。《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象辞》说:“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是因为处在损卦最高位置,损极必反,本身所获取的大量的助益,使得能够不用自我减损就可以有益他人,这当然是损卦损已益人的最高境界,因而使得损已益人的心意得到极大的满足。 六爻卦象图 卦爻辞注解 《损》卦:得俘虏,大吉,无害。占问可行。有所往,有利。 倒数第一阳爻:祭祀的事要快去参加,无害。有时酌量减损它的祭品。 倒数第二阳爻:占问有利。出行,凶。不能减损,要增补他。 倒数第三阴爻:三人同行就损一人,一人独行就得到他的朋友。 倒数第四阴爻:减轻他的病,使他快好,可喜,无害。 倒数第五阴爻:有人赐给他价值百贝的大龟,不能拒绝,大吉。 最上阳爻:不能减损,要增益他,无害,占问吉。有所往有利,得到一个单身奴隶,没有家属。 卦爻卦辞诗 山泽损 挖泽堆山山益增 虔诚能改损为盈 问求无碍应积极 祭祀何须奉厚牲 损卦的互卦是地雷复 (互卦是本卦的2、3、4爻与3、4、5爻组成的卦) 第41卦损卦的变卦有六个,分别是: 山水蒙 (动初爻)、 山雷颐 (动二爻)、 山天大畜 (动三爻)、 火泽睽 (动四爻)、 风泽中孚 (动五爻)、 地泽临 (动上爻) 损卦的错卦是泽山咸 (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 损卦的综卦是风雷益 (综卦是将本卦颠倒后而得到的卦) ================================================================ 【原文】 损①:有孚,元吉,无咎,可贞②。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③,可用享④。 【译文】 损卦:筮遇此卦,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注释】 ①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有大泽浸蚀山根之象。所以卦名曰损。用以警戒社会:剥民则损害国基,损人则伤于德行,损益之问,不得不慎。②孚,同俘。贞,卜问。可贞,称心的卜问。③曷,高亨说:“借为饁,馈食也。”簋(guǐ),盛饭的圆器,如同饭 盆。④卦辞记录三占:有孚。稠有佼往。曷之用二簋。虽事不相关,但主题统一,表示损中有益,同属吉利。 【原文】 《彖》曰:损,损下益上①,其道上行。损而“有孚②,元吉,无咎,可贞③。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注释】 ①损下益上,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彖辞》以山比喻统治者,以泽比喻下层群众。它认为剥损人民奉养统治者,是天经地义之事。下文“损刚益柔”其义与此同。②孚,信,中。这里当指适中而言,即节度。与经意不同。③贞,《彖辞》释为中正,犹言稳定。 【译文】 《彖辞》说:损,征赋于百姓而奉养贵族王公,这是国家法度,由统治者制定而广泛施行。征赋百姓,但能“有所节度,则大吉大利,太平无事,可以稳定社会。有所举动必获其利。祭祀鬼神,也可以只用两簋食品,因为这是依丰歉而定”。征赋百姓,奉养王公贵族,虽然是国家法度,但有时也裁抑王公贵族的利益,而赈济民困。总之损上益下,损下益上,应因时制宜,制衡得当。 【原文】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欲。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泽水浸蚀山脚为戒,从而制止其忿怒,杜塞其贪欲。 【原文】 初九:巳事遄往①,无咎。酌损之②。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译文】 初九:祭祀大事,得赶快去参加,这才不会有灾难。祭品过丰,可以酌情减损。 《象辞》说:“祭祀大事,得赶快去参加”,这是体现了敬畏鬼神的心意。 【注释】 ①巳,《释文》:“巳,虞作祀。”《集解》本作祀。遄(chuán),《释文》:“遗,速也。”②酌损之,此当针对祭品而言,祭品过丰,即剥民过甚,酌损之,亦属无咎。 【原文】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 九二:吉利的卜问。征伐他国则凶。因为这样作对于他国非但不能损伤,反而有利。 《象辞》说:九二爻辞讲的吉利的卜问,因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行事以处正守贞为心。 【原文】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①。 【译文】 六三:三人同行,难免意见分岐,必有一人被孤立。一人独行,孤单无助,则主动邀人作伴。 《象辞》说:一人独行,凡事自作主张,事无掣肘。三人同行,遇事各持己见,滋生疑惑。 【注释】 ①—人行,高亨说:“行上疑脱志字。志行,谓其主张得以实行。疑,谓主张分岐,不得不实行,意见相对。”可备一说。无“志”字与文义亦无碍。 【原文】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①,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 六四:要消除疾病,赶快求巫祭神,病就会有好转,必无灾难。 《象辞》说:“求巫祭神消除疾病”,也是可喜之事。 【注释】 ①使,使人祭祀。李镜池说:“卜辞说使人于某,是使人往祭之意。如‘使人于沚’(《乙1355》), ‘使人于河’(《粹36?46》)。”有喜,高亨说:“古人谓病愈为有喜,因其为可喜之事也。” 【原文】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①,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译文】 六五:有人送给他价值十朋的大龟,这不能拒而不收,得龟用于占卜这是大吉之事。 《象辞》说:六五爻辞讲的大吉大利,因为上天保佑他,赐以灵龟,所以大吉。 【注释】 ①朋,朋贝,即钱币。其时以贝十枚为一串,称朋,十朋,即贝一百枚。十朋之龟,言价值昂贵。 【原文】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①。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 上九:不要减损,不要增益,一任其旧,没有灾难,卜问得吉兆。筮遇此爻,有所往则必获利,将得到一单身奴隶。 《象辞》说:不要减损,不要增益,公允执中,如此行事,平生志愿当能实现。 【注释】 ①臣,这里指奴隶。铜器铭文每说锡臣多少家,知奴隶以家计算。无家,当为单身奴隶。

山泽损卦,求解

山泽损【推车掉耳】〔卦辞〕:时运不至费心多,比作推车受折磨。山路崎岖掉了耳,左插右安安不着。〖推断〗:时运不遂,不可胡为,交节换月,自然夺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可以帮助你,请采纳谢谢

山泽损卦象之解读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四十一卦,损。损,顾名思义就是损失的意思,很好理解。损失有什么好讲好琢磨的么?有的,损失也有好有坏。在《易》看来,万物皆有道理,损也有当损不当损之别,也有深刻的道理。我们先来看本卦的名字是如何得出的。损,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兑为泽,这卦其实是下卦的乾和上卦的坤互相交换了一个第三爻,好比阳刚的乾自损一爻去帮助柔弱的坤,这样一来相相当于损失根基去迎合上者,表面上看是下损上得,其实上下都遭受了损失,故曰“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根基毁了,上面再富丽堂皇也是空中楼阁,不能长久,所以说上下俱损。统治者拼命搜刮民间财富,鼎铛玉石,弃之逦迤,表面上看富甲天下,其实把民间都折腾穷了,统治的根基也就越来越薄弱,统治也就越来越危险。《阿房宫赋》对此有鲜明描绘,秦始皇穷奢极欲,置身于声色犬马奇珍异宝之间,好像不可一世,其实民间的怨怒已经不可自抑,统治随时可能倒台。成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就是损卦告诉我们的意义。我们也干过这样的事,建国国初期,为了扶植工业,国家利用政策制造“剪刀差”,拼命压低农产品价格去哺乳新生的工业体系,损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去扶植工业和工人。几十年过去了,贫富的差距,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大。当我们沾沾自喜自己的工业体系迅速建立健全并成长起来的时候,人们可曾想到这后面农业和农民付出了多大的损失和牺牲。贫富差距拉大必然导致社会不平衡,导致分化和动荡。现在国家到了反哺农业和农民的时候了,仅仅停收农业税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做好三农工作。一个国家,三分之二以上的都是农民,把这部分人的福祉抛掷脑后无动于衷,仅仅照顾剩下的三分之一,还想长治久安人人都歌功须德?我想,有一两脑壳的人恐怕也会好好思考一下。当然,这些国家大事不是咱小人物评论的,我们们接着看卦。 “损,有孚,元吉,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这是损卦的总述,什么意思呢?如如果损之当损,并能把这种损让天下人都理解都支持,则并无过失。损,合乎时宜,损所当损,为多数人所相信,符合人心和公理,就没有什么坏处,甚至还能得到吉利。比如在战争年代,为了抵御外侮,需要从民间筹集经费和军力,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当然也是一种损失,但这种损却是损所当损,老百姓甘愿献出钱财和子女而无怨无悔,这样做就不会有坏处。若是纯粹为了统治者的个人需求,那么最好不要过分搜刮,不要竭泽而渔,要损而就中,别弄得太不像话。损,毕竟是一种伤害,只要点到为止能达到目的就行了,不能过火。好比祭祀最看重心诚,用几个簋(因规,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礼器)并不重要,关键看你是否诚心。文过饰非其实就是虚伪,统治也不在于就一定要搞多大排场,关键看你是否真的为民所想,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其本质都是腐败,根源就在于此。靠损收集的东西本来就不好,再用来挥霍浪费,怎么可能得到吉利?!我们来看本卦的具体解读。 第一,“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做完了事就迅速撤离则没有过错,留恋不舍则会有损失。遄,音传,迅速走动的意思。这一爻是对那些在下者说的。什么意思呢?损,在许多时候是种必须,是一种必然,作为老百姓你做完了贡献就应该迅速离去,不要居功自傲,不要整天喋喋不休自己做了多大多大的功劳,不然是不利的。损后即走,不居其功,则无咎。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你向哪个朋友借了一次钱,他到处炫耀自己怎么怎么接济你帮助你,好像你离开他就注定一事无成的样子,你知道了心理会舒服吗?不要骂人容易忘恩,这是人之常情,放在上也是样。建国初的“高岗事件”就是一个最佳例解,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有时候不做就是最好的做,不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这里面的关系很微妙,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比如,有的君子会故意端着架子让君主去请,去拜见,甚至提出一些无礼的要求让君主为难,表面看上去君主是折了面子掉了身价,实际是故意如此,为的塑造君主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正面形象,从而让君主的高大形象更得人心,这就是曲线救国了,呵呵,这样做有时候比趋之若鹜更能帮君主的忙。严子陵垂钓富春江,到死不做刘秀的官,表面上是不买老同学的帐,实际上“桐江一丝,系汉九鼎”,他毕生都在帮老同学的忙啊。 第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这句话很有意思,三个人在一起就一定会损失一个人,若是一个人则会得到朋友,什么意思呢?天地万物都是由一生二,然后由二生一,多了少了都不行。三个少一个,一个得一个,都必须要凑成二(其实就是阴阳两仪)才能最终吉利。这句话其实是从哲理的角度说的。放在人事上用三角恋爱解释最恰当不过。男女就是人世中最显著的阴阳两仪,一男一女则成佳偶,一男两女或一女两男都不是良缘。 第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改掉毛病才能进步,也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意思。四爻以后都是上卦,是受益的对象。别人来益自己,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是首先要去除自己的不足,这样进步起来才能迅速,不然别人益了也是白益。好比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调到一个硬件设备很好师资力量很好教学质量很高的名牌学校就读,如果他贪玩厌学的毛病不改,也很难学业有成,必须自己首先改掉坏习惯坏毛病才能最终学业进步 第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作为君主(五爻般指君主,这里泛指统治者),能否自损以益人十分重要。因为天下人都来益自己,自己受益的机会和渠道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统治者能虚中自损,自觉减少铺张浪费和穷奢极欲,自觉与民同乐,即使面临很大的诱惑(十朋之龟,古代极其贵重的宝贝,这里借指极大的诱惑)也不改其志,自然能得到吉祥的后果。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人的本性都是这样,统治者爬上统治的位置以后,鲜有不腐化堕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统治的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失去人心的缘故。个别精明理智的统治者能自觉压抑自己的欲望,与民同乐,自然能得到大众的爱戴和支持,当然也会青史留名,不过这样的君主实在是少之又少,作者这里不过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 最后,“弗损益之,无咎。利有攸往,得臣无家。”不损人而利己,此乃君子之为,最终能得天下之心。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本来可以轻易从社会上赚到更多的钱财,但这个时候更多的金钱对他来说意义已经不大,转而从事一些公益或慈善事业,这就是“弗损益之”,他就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得到更多人的爱戴和崇敬。成功的富豪多喜欢慈善事业除了需要要一些名誉以外,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六爻身处损卦的最上端,已经没有退路了,不能再损,只有益之。损卦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尤其对于社会财富的调节和再分配指导意义巨大。一个社会不能总是“取之于民”,也要把“取之于民”的东西想办法再“用之于民”,而且要公平合理地返还给社会,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平安稳定。如果老是“取之于民”,甚至把这些东西都用到一些见不得阳光的地方,时间长了,肯定会丧失人心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也不用嘴上漂亮,究竟做了多少利国利民或祸国殃民的事大伙心里都明白着呢,等时机到,自然会给你算清楚细账,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历史发展的一再规律,不相信就算了,呵呵。如果真得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自然是极大的吉利。

本卦山泽损之卦火泽睽问事业请问怎么解

螣蛇发动,主疾病、惊恐、怪异之事。父母爻旺相,工作在大机构、大企业。官旺兄动,为官清正,行事正义,意识形态好。兄弟爻发动,防减薪,不利于竞争,缺乏机遇,不利于求财。感觉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为盼!采纳后,可问他事应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