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克乘侮的内容,五行相生相克
【摘录】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 和相克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 性。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协调平衡被破坏 后的相互影响。这就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作用(图1、图2)。图1五行生克规律示意图 1即资生、助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末^、土、金、水之间^在着有 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因此•对相生的关系.不能误解为五行 之间存在着无序的双向相互资生的关系。五行之间依次递相资生的次序是: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复生火。循环不息,亦即木火土金 水.依次相生。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 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子关系.因此五行相生 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 故“我生”者为土。因此,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木和火是母子关系,火和 土也是母子关系。相克 又称“相胜”。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 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关系。因此,对相克的关系,也不能误解 为五行之间存在着无序的双向相互克制、制约关系。五行之间递相克制的次序 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复克土,循环不已。即木火土 金水,隔一相克。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 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故《内经》把相克称为“所胜”“所 不胜”关系。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木,土为木之“所胜”。由于 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五行学说认为.相生相克是事物之间正常关系的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无生 则生化无源,无克则亢而为害。相生与相克的对立统一,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协调 平衡。此外,就五行生克的关系而言,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例如:木生火,火生 土,土生金,而木又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而水乂能生木•火又能 生土。如此按木、火、土、金、水的排列次序,依次为生,生中有克,隔一为克,克中 有生,生克制化,无有穷尽。故《类经图翼•运气上》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 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相乘 乘,凌也,即以强凌弱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 过度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 乘木。引起五行之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所致的相 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一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 其所胜一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异常。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 况下,木克土,若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土本无不足.但亦难以承受木的 过度克制,导致土的不足,这种“相乘”现象,称为“木乘土”。不及所致的相乘■是 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 更显虚弱。仍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才能制约土,若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 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受木的克制.因而导致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 更显不足.这种“相乘”现象称为“土虚木乘”。•‘相乘”与“相克”尽管在次序上相 同,但两者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关系,相乘则是 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故又称“克”而谓之“乘”。 相侮 又称反侮,侮有欺凌、欺侮之意。五行相侮丰某一行对其所不i 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 土,土侮木。引起五行之间相侮的原因,同相乘一样,也有“太过”和“不及”两个 方面。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 仅不能来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气过于亢盛,其所不胜一行金不 仅不能来克木,反而被木所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这就称为“木 侮金”。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 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一行的“反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 度虚弱时,则不仅金来乘土,而且土也会因木衰弱而“反克”之。这就叫作“土 侮木”。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均为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 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可由五行中任何一行的“太过”或“不及”引起,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是:相乘是按五行之间递相克制的次序出现,相侮则是 逆着五行相克的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现象。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 同时发生相侮;在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实际上相乘和相侮是密切相 关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五行相克详细资料大全
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说和“五行相胜”说,本来是古代思想家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朴素唯物论的理论,在战国末期,被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附会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每一个朝代都受一种五行之德的支配,朝代的更替,正是五行相克、五行相胜的结果,因而提出了“五德终始”说和“五德转移”说,陷入了历史唯心论。《春秋繁露》有《五行相胜》篇,解释五行相胜的道理,并附会了一些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五行相克 类别 :中医药术语 解读,中医套用, 解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中医套用 1、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仅可用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引起五脏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脏过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二是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如以肝木和脾土之间的相克关系而言,相乘传变就有“木旺乘土”(即肝气乘脾)和“土虚木乘”(即脾虚肝乘)两种情况。由于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反之,先有脾胃虚弱,不能耐受肝气的克伐,而出现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等表现时,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是反向克制致病。形成五脏相侮亦有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侮和不及相侮。太过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过于亢盛,导致其所不胜无力克制而反被克的病理现象。例如: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 不及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虚损,导致其所胜之脏出现反克的病理现象。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虚水侮”。 总之,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五行学说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如清·徐大椿《难经经释》说:“邪挟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按照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如《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 由于五行生克规律不能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而五脏间病变的相互影响也难完全以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说明。《素问·玉机真藏论》已有“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的论述。故对于疾病的五脏传变,不能完全受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的束缚,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把握疾病的传变。 3、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五行学说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由于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皆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主色”和“客色”的变化,以五行的生克关系为基础,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为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反之,“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五行学说还将色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即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而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为逆,预后不佳;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为顺,预后较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4、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掌握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调整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同时又要依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将其作为刻板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5、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而且还以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人体五脏相克关系异常而出现的相乘、相侮等病理变化的原因,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不及”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须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并侧重于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若一方虽强盛而尚未发生克伐太过时,亦可利用这一治则,预先加强其所胜的力量,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肝气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乘土”,治疗应以疏肝平肝为主。又如木本克土,若土气壅滞,或脾胃湿热或寒湿壅脾,不但不受木之所克,反而侮木,致使肝气不得疏达,称为“土壅木郁”,治疗应以运脾祛邪除湿为主。抑其强者,则其弱者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脾胃虚弱,肝气乘虚而入,导致肝脾不和之证,称为“土虚木乘”或“土虚木贼”,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又如土本制水,但由于脾气虚弱,不仅不能制水,反遭肾水之反克而出现水湿泛滥之证,称为“土虚水侮”,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临床套用时,应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抑木和扶土法有所侧重。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若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若属肝火亢盛,左升太过,上炎侮肺,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证,当清肝平木为主,兼以滋肺阴以肃降肺气为治。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若由于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应以泻心火为主;若因肾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则应以滋肾水为主。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宅,肾阴虚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称为水不制火,这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中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总之,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可以确立有效的治则和治法,指导临床用药。但在具体运用时又须分清主次,要依据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行全面考虑。或以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治子为主,兼顾其母。或以抑强为主、扶弱为辅;扶弱为主,抑强为辅。如此,方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6、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7、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中国的老祖先自古以来就对五行有研究,五行说的道理就是万物相生相克,不管什么都有相互克制的现象,下面是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1 1、相生规律: 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 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 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 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 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 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 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 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 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克害火气(图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之(所不胜),火来侮之(图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2 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之间是相互资生、促进、助长,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 相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顺次孳生,循环不已。从这相生规律,可见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以火为例,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火生土,则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木、火、土三者的关系是:火之母为木,其子为土。又如土生金,金生水,土为金之母,水为金之子,可以说五行的相生关系是“母子”关系。 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抑制、克服,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五行相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相克与五行相生一样,是循环不已的。 在五行相克规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和“克我”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我的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相克关系又称“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木、土、水三者的相克关系来举例:木克土,木对于土来说是“所胜”方,土对于木来说是“所不胜”方,土克水,则土对水来说是“所胜”方,水对于土来说是“所不胜”方。 从以上生克关系举例可以看到,五行中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克关系,以土为例:生我者(母)是火也,我生者(子)是金也,我克者(所胜)是水也,克我者(所不胜)是木也。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发展。因此,事物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运行不息。如木克土,但土生金以制木,木有金制,就不会对土克之太过,反之,土有木制,就不会对金生之太过。 古人就曾有:“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的见解。概括而言,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是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同时又以木、土、水、火、金的相克顺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不断运动变化。 五行生克关系失去协调发生异常改变时,便会引起事物反常的发展和变化,出现“相乘”和“相侮”两种生克异常的表现。 所谓“相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约制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而金又无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克制,亢盛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更虚。 相侮,是恃强凌弱之意,相克的反向,又称“反克”或“反侮”即被克方强于克方,而反过来产生对克方的抑制。例如:正常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过来侮金。 五行学说在气功中亦被广泛运用,掌握好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对于正确运用不同的功法,以祈达到疗病强身的目的,大有裨益。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3 1、相生 相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为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构成“母子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因为金生水,水生木,故水的“生我”者为金,水的“我生”者为木,金为水之母,木为水之子。 2、相克 相克即制约、克制、抑制之意。木、土、水、火、金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称为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两个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以水为例:因为土克水,水克火,故水的“克我”者为土,水的“我克”者为火;土为水之“所不胜”,火为水之“所胜”。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1、五行相乘 乘,凌也,即以强凌弱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 一: 是五行中某一行过度亢盛(太过),对其“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使其虚弱。以木克土为例,木过度亢盛,而土虽不虚,但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造成土的不金足,此为木亢乘土的相乘现象。 二: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及),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而更加虚弱。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克土,以维持木土之间的相对平衡。 如果土自身不足,木虽然属于正常水平,但也会乘土之虚而克之,这种相克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程度,将会使土更虚。 2、五行相侮 侮,为欺侮、欺凌之义。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乘的方向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相侮的原因,也有“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其“所不胜”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以木为例,金原是克木的,但由于木过度亢盛,则金不仅不能去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制,使金受损 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的一行的“反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衰弱时,土乘木之衰而反侮。 相乘和相侮均是五行间生克制化的异常,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强克制,相侮是发生与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但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 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气过亢时,不仅会过度克制其所胜之土(相乘),而且可以恃已之强反向克制己所不胜之金(相侮);反之,木气虚弱时,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其所胜之土也乘其虚而反侮之。 受损。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的一行的“反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衰弱时,土乘木之衰而反侮之。生活中怎样利用五行理论
五行的理论在中医及生活中都是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到五行的吗?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生活中的五行,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活中利用五行理论 中医的五行理论,是祖先从老百姓生活中总结来的。用五行理论来保健养生很有必要,举个例子,有一些人有些脾虚,叫脾虚之人。脾虚之人怎么能够保健脾?让它不能老虚,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中医的脾在五行里,主土,脾土。在五色里面脾是黄的,主黄。你在生活中,你就要吃从土里面出来的黄色物质,这个东西就一定健脾。我们老祖宗多么伟大,这个叫同气相求之说。脾虚的人要吃什么?土豆、白薯、山药、芋头,都是从土里出来的黄色物质,从土里面出来的黑色物质别吃,不健脾,黄色物质健脾,很有意思。这就是平时生活中用五行理论给我们提出保健、养生、延寿,一些具体的方法。同样,你这人肾不好,我为了保证我的肾,我们餐桌上什么黑吃什么。多喝黑米粥、多吃黑木耳,我们的黑豆,种出来的黑豆,你拿铁锅炒一炒,炒十分钟。刚刚开皮,行了放在一个瓶子里。看电视时候抓一把炒黑豆,坚持吃,你的肾一定会好。因为黑豆属黑,入肾。这就是我们说的五行理论和人体的五脏关系十分密切。 五行学说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1. 诊断诊断 诊断包括诊察与推断疾病。中医学在四诊之中,根据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整体观念,按照“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依据,对内在脏腑病变反映到体表组织,表现在色泽、形态、声音、脉象等病理变化,运用五行归类表与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诊断病情,往往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如患者面青、喜食酸味、脉弦,可以诊断为肝病;患者面红,舌赤、口苦、脉洪数者,可断为心火亢盛。从五行生克看色脉是否相合,也是古人判断疾病顺逆的一种根据。例如,脾病色黄,为本脏色,色赤,为心火旺,母来顾子。肝病色青脉弦,为色脉相符,以上皆为病顺。色脉不符,已现其色,不得其脉则逆。但又有得生则生,得克则死之分。如肝病色青,得沉脉则生,因沉脉为肾水滋养肝木之象,而得浮脉则死,因浮脉为肺金克乘肝木之象。 2. 指导治疗 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主要表现在确定治则治法、诊断脏腑用药、指导情志疗法等方面,现分述如下。 (1)确定治则与治法 ①按相生规律确定治则与治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包括“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前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虚弱之证;后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俱实之证。 根据相生规律制定的具体治法有: 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培土生金法:又称补脾养肺法。指通过培补脾气以助肺气的方法。 金水相生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指通过肺肾同治以纠正肺肾阴虚状态的治法。 益火补土法:又称温阳健脾法,通过温阳以补助脾胃。应当指出,这里的阳,原本指心火,但自从命门学说兴起后,随着对肾的重视,临床上多将此专指为肾阳或命门之火。 体现“实则泻其子”治则的具体治法有: 肝旺泻心法:是指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 肾实泻肝法:是指用泻肝火以治疗肾功能偏亢的方法。应当说明的是,古代医家强调“肾无实证”,肾实主要是指相火偏亢。 ②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引起相乘相侮的原因,不外乎一方过强,表现为机能亢进;另一方偏若,表现为机能不足。因此,治疗就是“抑强”、“扶弱”。所谓“抑强”,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所谓“扶弱”,即扶助虚弱之脏,从而纠其偏颇,使双方力量对比恢复均衡。全面解析: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五行相生相克 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融化金属。
五行相乘 相乘,即乘虚侵袭之义。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倍克”。
五行相乘,实为五行之间过度的“相克”,故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克异常而出现相乘的原因一般有三: ①所不胜行过于亢盛,因而对其所胜行的制约太过,使其虚弱。如木行过亢,则过度克制其所胜行土,导致土行虚弱不足,称为“木亢乘土”。临床上所见的剧烈的情志变化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一般属此种情况。
②所胜行过于虚弱,其所不胜行则相对偏亢,故所胜行也受到其所不胜行的加倍的制约而出现相乘。如木行虽然没有过亢,但土行已经过于虚弱不足,木对土来说属相对偏亢,故土行也受到木行的较强的克制而出现相乘,称为“土虚木乘”。临床上所见的慢性胃病因情绪变化的发作,多属此种情况。推荐: 金多克木,五行金多的女人命好吗?
③既有所不胜行的过于亢盛,又有其所胜行的虚弱不足,两者之间的力量的差距拉大,则出现较重的相乘。如既有木行的过亢,又有土行的虚弱不足,则两者之间则出现更为严重的相乘。一般称为“木乘土”。临床上所见的肝气郁结或亢逆,而脾胃功能早已虚弱不足,则易发生较重的“肝气乘脾”病理变化,病人的病情也较重。
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肝属木,脾属土,在五行当中木克土。《难经。53难》有“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之说:肝传脾。就是说肝会把病邪传给脾的,为了防止这种传递现象,在治疗肝病处方时,一定要加味实脾,脾实了,肝就不能把病邪传递给脾了。也就是防止次生灾害。曹颖甫在《伤寒发微》里讲的非常透彻。
五行相侮 相侮,有恃强凌弱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制约,又称“反克”。
引起五行相克异常而产生相侮的原因,一般也有三: ①所胜行过于亢盛,不仅不受其所不胜行的制约,反而反向克制其所不胜行,因而出现相侮。如木行过于亢盛,不但不受其所不胜金行的制约,反而反过来欺侮金行,一般称为“木亢侮金”,或“木火刑金”。临床上常见的“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即属此种情况。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有讲究的,而且大部分的讲究都是随着我们的发展慢慢的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内容,以下了解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1所不胜行虚弱不足,而其所胜行则相对偏亢,故所不胜行必然受到其所胜行的反向克制而出现相侮。如金行虚弱不足,而木行相对偏亢,金行不但不能制约木行,反而被木行反向克制,一般称为“金虚木侮”。临床所见的慢性肺病(如肺痨)常因情绪剧烈变化而加重或发作,即属此种情况。
既有所胜行的过于亢盛,又有其所不胜行的虚弱不足,两者的力量差距拉大,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相侮。如既有金行的虚弱不足,又有木行的过于亢盛,两者差距拉大,相侮则较为严重。一般称为“木侮金”。临床所见的既有慢性肺病长期不愈,肺精气已虚,又有较为强烈的情绪刺激,肝气正亢,因而发作为较为深重的'病证,一般属于此种情况。
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相乘与相侮的概念,皆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对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的发展。相乘与相侮,都属于不正常的相克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相侮则是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异常。
两者的联系在于:发生相乘时,有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发生相侮时,有时也可同时伴有相乘。两者皆用于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既指出了五行相乘与相侮的产生原因,又说明了相乘与相侮之间的关系。
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肝心脾肺肾肝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推荐:史上最全最实用的行业五行分类表
五行相克,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肝脾肾心肺肝
2、相乘相侮
五行相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即相克的顺序)
引起相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理]过于强盛,可造成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使被克的一行虚弱,引起异常;如“木乘土”即木强克土太过。第二种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虚弱,使克制它的一行相对增强,本身就更虚弱了。如“土虚木乘”,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2五行中,如何界定相乘相侮,相生相克
《归藏易》关于五行相生记载
五行相生:
(1:瀛鸯2:鸠烛代表金)金生(5:蝎夔6:介赑代表水)水,
(5:蝎夔6:介赑代表水)水生(3:蛊羽4:犀婴代表木)木,
(3:蛊羽4:犀婴代表木)木生(7:丝咫8:雾餮代表火)火,
(7:丝咫8:雾餮代表火)火生(9:赉渫0:澞塬代表土)土,
(9:赉渫0:澞塬代表土)土生(1:瀛鸯2:鸠烛代表金)金。
现代人对五行相生的理解: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在《连山易》关于五行相克记载
五行相克:
(1:紫嵇2:峚峞代表金)金克(3:攰攱4:翟氒代表木)木,
(3:攰攱4:翟氒代表木)木克(9:斗饕0:萤觚代表木)土,
(9:斗饕0:萤觚代表土)土克(5:牂牃6:翰道代表水)水,
(5:牂牃6:翰道代表水)水克(7:爜爝8:龏鸮代表火)火,
(7:爜爝8:龏鸮代表火)火克(1:紫嵇2:峚峞代表金)金。
现代人对五行相克的理解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含义3五行相生相克婚配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销熔生水;水生木:水润泽生木;木生火:木干暖生火;火生土:火焚木生土;土生金:土矿藏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木桩可插进土里;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溶解金属。
1980年庚申属木(猴)1981年辛酉属木(鸡)1982年壬戌属水(狗)1983年癸亥属水(猪)1984年甲子属金(鼠)1985年乙丑属金(牛)1986年丙寅属火(虎)1987年丁卯属火(兔)1988年戊辰属木(龙)89年己已属木(蛇)1990年庚午属土(马)1991年辛未属土(羊)1992年壬申属金(猴)1993年癸酉属金(鸡)1994年甲戌属火(狗)1995年乙亥属火(猪)
五行相生相克夫妻命
男木女火:能成双木火相烧似旺运,儿女双全好风光,夫妻之间都安康。
男火女火:喜洋洋两火之间有高强,人人都说相应好,到老总是不安康。
男火女金:亦不良二人针尖对麦王,男女到老无依靠,离合悲惨悔断肠。
男火女土:是守财福禄鸳鸯笑颜开,夫妻共床红维帐,青梅竹马总是强。
男火女木:似可成相互愿谅福终生,有了贵子贵孙旺,富能鸳鸯保安康。
男火女水:相应好相戏两鱼两鸳鸯,财粮好衣多多进,二女双全好风光。
男土女土:好夫妻婚姻和好与齐全,男女穿金又带银。百年夫妻不离分。
男金女水:志高强夫妻相和寿命长,五男二女金银满,手中有钱又有粮。
男水女水:共平衡二人欢乐在一处,各水溪派虽是浅,虽不吉利但又钱。
男水女金:好夫妻二人欢乐在一处,男女穿金多富宜,皆把福德传儿孙。
男水女火:不成双水火相逢似虎狼,男火女水便可成,有事钱财受损伤。
男水女土:不相配夫妻言语斗争强,生儿育女多辛苦,相互原谅成吉祥。
男水女木:多相好华财五弟自然亲,同床金发相合好,田园垛码满仓顶。
男木女木:两相当两亩相比不一样,若是夫妻随心愿,心然相克受损当。
男木女金:不相配半路吵架奔它乡,结合一处不安康,子女希少不妥伤。
男金女金:好处多夫妻恩爱乐呵呵,儿女随心又满意,晚年康乐福寿多。
男金女木:合得来二人合好笑言开,如果成双在意起,五男二女有续延。
男土女金:合得来二人合好与齐全,男女两当富贵府,前生配对好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