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卦算出乾卦,占卜到乾卦

周易 乾卦

乾卦,大吉大利(用蓍草、铜钱等,得出六个一)。初九(第一爻):潜藏,不能有所作为。 九二(第二爻):龙显田地,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人。 九三(第三爻):居重要位置(君子受人尊重),天天谨慎,夜夜反省,化解危机。 九四(第四爻):知退善隐,没有危机。 九五(第五爻):天时地利人和,龙跃在天,造福天下。 九六(第六爻):龙已极致,物极必反。 用九(用蓍草占卜可能会是七、九阳数,乾卦全部是九,故称用九),龙不见首(有知柔顺变之意),大吉大利。 原文: 略(有兴趣可查度娘 周易  乾卦)。

第一卦 乾卦解析(中)

【解易】【原文】《文言》(1)曰:“元者善之长也(2),亨者嘉之会也(3),利者义之和也(4),贞者事之干也(5)。君子体仁足以长人(6);嘉会足以合礼(7);利物足以和义(8);贞固足以干事(9)。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译文】《文言》说:“所谓元,是指开始众善之首;所谓亨,是指美好事物的汇集,所谓利,是指事物间的和谐;所闻贞,是指事物的根本是正直坚固。君子把“仁”作为行为准则就足以做人的首领,聚集美德就足以符合“礼”的要求,对万物有利就足以使之和谐,正直坚固就足以办好事情。君子应该按照这四种美德处事,因此乾卦列元、亨、利、贞四德。” 【注释】 (1)文言:文,文饰。文饰《乾》、《坤》两卦的言辞。 (2)元者,善之长也:开始是众善之首。 (3)享者,嘉之会也:亨通是嘉美的荟萃。 (4)利者,义之和也:义,适宜。有利是事物适宜的和谐。 (5)贞者,事之干也:正直坚固是事物的根本。 (6)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体仁,把“仁”作为行为准则。君子把“仁”作为行为准则就足以做人的首领。 (7)嘉会足以合礼:嘉美荟萃就足以符合“礼”的要求。 (8)利物足以和义:对他人有利就足以使万物和诸适宜。 (9)贞固足以干事:正直坚固就足以办好事情。 【原文】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1)曰:“龙,德而隐者也(2)。不易乎世,不成乎名(3);遁(dun,4)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4);乐则行之,忧则违之(5);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6)。”【译文】初九说:“潜龙勿用。”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潜龙是有品德而隐居的人。他不被世俗所改变,也不被功名所迷惑。逃避世俗,不感到苦闷,不被人称赞,也不感到苦闷,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就去做,自己感到忧虑的事情就不去做,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 【注释】 (1)子:孔子。 (2)龙,德而隐者也:龙是有品德而隐居的人。 (3)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易,改变。他不被世俗所改变,也不被成就功名所迷惑。 (4)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遁世,逃避世俗。无闷,不感到苦闷。见,被。是,称赞。 (5)乐则行之,优则违之: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就实行,自己感到忧虑的事情就不实行。 (6)确乎其不可拔:确,坚定。拔,转移,动摇。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 【原文】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1)。庸言之信,庸行之谨(2),闲邪存其诚(3),善世而不伐(4),德博而化(5)。”《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6)。” 【译文】九二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见龙是有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他平时的言语守信,行为谨慎。防止邪恶的言行,保存诚真的心灵,对世人有好处而不自我夸耀,品德广博而能感化人。《周易》里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出现大人”,是说明出现具备君王品德的贤人。” 【注释】 (1)龙,德而正中者也:龙是有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 (2)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庸,平时,平常。他平时的言语守信,他平时的行为谨慎。 (3)闲邪存其诚:闲,防止。防止邪恶的言行,保存诚真的心灵。 (4)善世:对世人有好处。伐:夸耀。 (5)德博而化:品德广博而能感化人。 (6)君德也:君王的道德。 【原文】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1)。忠信(2),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3),所以居业也(4)。知至至之(5),可与言几也(6)。知终终之(7),可与存义也(8)。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9)。故乾乾,因其时而惕(10),虽危而无咎矣。” 【译文】九三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君子要增进道德,修建功业。忠实守信能够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修饰言辞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诚信,以诚信蓄积功业。知道自己所要实现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它,这样的人可以与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微兆。他们知道该终止的时候就终止,能够保持适宜的道义。因此,处于上位而不骄做,处于下位而不忧愁。始终保持强健振作的状态,并根据时机的变化保持警惕性,这样即使处在危险之中也不会有灾害。”                                                                【注释】 (1)君子进德修业:君子要增进道德,修建功业。 (2)忠信:忠实守信。 (3)修辞立其诚:修饰言辞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诚信。 (4)所以居业也:以诚信蓄积功业。 (5)知至至之:前一个“至”是要达到的目标,后一个“至”是努力实现这目标。 (6)可与言几也:几,几微。可以与他商量几微要务。 (7)知终终之:知道该终止的时候就终止。 (8)可与存义也:存,保留。义,适宜。 (9)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因此,处于上位而不骄做,处于下位而不忧愁。 (10)乾乾:强健振作。因其时:随时,顺应时机的变化。 【原文】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1)。进退无恒,非离群也(2)。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3),故无咎。” 【译文】九四说:“或跃在渊,无咎。”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一个人位置的上升、下降没有恒常的规律,并不是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和隐退没有恒定,并不是脱离群众。君子提高道德修养,是想抓紧时机建功立业,所以没有灾害。” 【注释】 (1)上下无常,非为邪也:位置的上升、下降没有恒常的规律,并不是出于邪念。 (2)进退无恒,非离群也:进取和隐退没有恒定,并不是脱离群众。 (3)欲及时也:是想抓紧时机建功立业。 【原文】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1);水流湿, 火就燥(2);云从龙,风从虎(3)。圣人作而万物睹(4)。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5),则各从其类也。” 【译文】九五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声音相同的事物会互相呼应,气息相同的事物会互相求合;水流向潮湿的地方,火烧向干燥的地方;云跟从着龙,风跟从着虎。圣人振起而万物可见。根本在天上的亲近上天,根本在地下的亲近土地。这就是各从其类的道理。” 【注释】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声音相同的互相呼应,气息相同的互相求合。 (2)水流湿,火就燥:水流向潮湿的地方,火烧向干燥的地方。 (3)云从龙,风从虎:云跟从着龙,风跟从着虎。 (4)圣人作而万物睹:作,起。圣人振起而万物可见。 (5)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天者指动物,本乎地者指植物。根本在天上的亲近上天,根本在地下的亲近土地。 【原文】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1),贤人在下位而无辅(2),是以动而有悔也(3)。” 【译文】上九说:“亢龙有悔。”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尊贵却没有权位,高高在上却没有(管不到)人民;贤能的人处于下等的地位,高高在上的他却无人辅佐;因此一旦轻举妄动就会招致灾祸而有所后悔。” 【注释】 (1)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尊贵却没有权位,高高在上却没有人民。 (2)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能的人处于下等的地位,高高在上的人却无人辅佐。 (3)是以动而有悔也:因此轻举妄动就会有所后悔。 【注】2023年初,机缘所致,拜狮吼门掌门人何东为师,开始学习《周易》。现将自己学习《周易》的过程、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中谨遵师父的立派宗旨“学易即是学道,算卦即是悟道,解卦即是布道”。如能以《易》会友,将不甚欣喜,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共同切磋学习。

我今天算了一卦是乾卦不知道是好是怀

乾为天。上上挂。祝贺你。

周易六十四卦乾卦怎么解?

研读周易,其中心课题就是六十四卦。周易包罗万象,天地人物一切事理尽在其中。这样广大而完备的一部经,实际就在六十四卦。至于经中的系辞十翼等,那都是六十四卦的注解。六十四卦来自八卦,八卦来自太极。孔子在系辞上传里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在系辞下传里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何谓太极,先儒解释不一。虞翻说:「太极,太一也。」韩康伯说:「太极者,无称之称。」孔颖达说:「太极即是太初太一也。」苏子瞻说:「太极者,有物之先也。」朱晦庵说:「太极者,理也。」来知德说:「太极者,至极之理也。」焦循说:「太极犹言大中也。」各家注解虽不相同,其实都以太极为天地人物的本有之体,简称为本体,此体圆含无穷的形象与无尽的功用,本体形象功用不相分离。不学周易,不明易理,则不知吾人本有此体,不知万物皆备于我,以致凡事舍本逐末,向外驰求,造成一己与群众的种种灭祸。学易明理,则能趋吉避凶。凶之最大者为生死问题不能解决,吉之最大者即是学为圣人。欲学圣人,必须先求解决生死问题。论语记载,子路问死,孔子解答:「未知生,焉知死。」有生始有死,欲知如何解决死的问题,必须了解生的来源,生的来源就是太极。太极生两仪者,太极寂然不动,本无形象,唯为清净光明之体,此为无生之理性。动则显象起用,乃名为生。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仪如孔氏正义所释,作容仪讲,因其尚未成象,故不称为两象,只称两仪。但这两仪实为四象以至万象的基本结构,万象即由两仪细分而成,所以万象无不有阴阳两仪。万象之数虽然无穷,但基本之数则为阳奇阴偶。伏羲氏画卦时便发明极为简单的两画,以示无穷无尽的象数之源。这两画就是「」、「」。「」为奇,象征阳,「」为偶,象征阴,此即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者,就是阳上加阳「」,名为太阳。阳上加阴「」,名为少阴。阴上加阳「」,名为少阳。阴上加阴「」,名为太阴。阴阳两仪过于单纯,不足以成万象,万象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阴阳奇偶从单一之画加为二画,因而出现四种象。 四象生八卦者,就是上四象之上再加一画,而为三画的八卦。太阳加一阳「」为乾,加一阴「」为兑。少阴加一阳「」为离,加一阴「」为震。少阳加一阳「」为巽,加一阴「」为坎。太阴加一阳「」为艮,加一阴「」为坤。系辞下传「八卦成列」一段,何玄子订诂说:「八卦之列既成,则无穷之象具载于其中矣。因此八卦而重之,每一卦各以八卦加于其上,则为六画之卦,凡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一爻各有一义,则三百八十四爻之理又毕备于其中矣。」六十四卦每卦六画称为六爻,是以阳刚阴柔二画相推变化而言,故系辞传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何氏订诂说:「刚柔二画互相推去之,刚易柔,柔易刚也。着数九六之变涵于此相推中矣。」九六是揲着求卦时所得的变量。揲着时,如得六,为老阴,如得九,为老阳,如得七,为少阳,如得八,为少阴。周易主于用变,老变,少不变,所以用九六,不用七八。何氏以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即以九六之变为本,而变化无穷。虞翻也以「九六相变」解释「刚柔相推」,何氏特加详说。天地人物瞬息万变,周易六十四卦即以刚画老阳九「」、柔画老阴六「」两个变爻显示一切吉凶,令人知所趋避,宁非奇极,而且,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周易独以为卜筮之书而得不焚,此又一奇。

第一卦 乾卦解析(上)

【说卦】《乾》卦之象为“天”,乾卦之意为“健”。乾卦是用“天行健”为喻,告诉人们发扬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解易】【原文】《乾》(1):元亨。利贞(2)。 【译文】乾卦,大亨通,按照正道办事有利。 【注释】 (1)乾:卦名,象征天。乾是刚健、旺盛、向上的形态。 (2)元亨。利贞:元始、亨通,和谐、守正。 【原文】初九(1),潜龙,勿用(2)。【译文】一条潜伏的龙静待时机,不宜施展才能。 【注释】 (1)初九:《周易》每卦由六爻组成,自下而上名称为初、二、三、四、五、上;《周易》占ト用“九”表示阳,“六”表示阴。本爻位居乾卦下第一位,为阳,故称“初九”。 (2)潜:潜伏。勿用:不施展オ能。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1),利见大人(2)。【译文】龙出现在田野里,见到大人有利。 【注释】 (1)见:同“现”,出现。龙出现在田间。 (2)大人:品德高尚的人。 【原文】九三,君子终日乾乾(1),夕惕若(2),厉无咎(3)。【译文】君子白天自强不息,晚上反省警惕,就不会有灾祸。 【注释】 (1)君子:道德高尚的人。乾乾:强健振作。 (2)惕:警惕。若:语助词,无义。 (3)厉:危险。咎:过失。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1),无咎。【译文】九四:龙或者跳跃或者潜藏在深渊,没有灾祸。 【注释】(1)或:或者。跃:腾跃,跳跃。在渊:潜藏在深渊。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译文】龙在高空飞翔,见到这样的大人物有利。 【注释】 (1)利见大人:这一爻里的“利见大人”与九二爻里的“利见大人”词同义不同。九二是指还处于“在田”阶段的龙见了别的大人有利;九五则指龙飞上了天,本身成为大人,别人见到了他有利。大人:品德高尚并居高位的人。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1)。【译文】龙飞得过高必将有所后悔。 【注释】(1)亢:极高。龙飞得过高必将有所后悔。 【原文】用九(1),见群龙无首,吉(2)。【译文】出现一群龙,没有谁自居为首领,吉利。 【注释】 (1)《周易》占卜原则上阳爻用“九”不用“七”。 (2)首:首领。出现一群龙,没有谁自居为首领。 《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和坤卦比较特殊,六爻之后还分别附有“用九”和“用六”,其余各卦都没有。乾卦是六个阳爻,表示一切都顺利;坤卦是六个阴爻,表示一切都不顺利。前者容易使人骄傲懈怠,后者容易使人沮丧消沉。 故作《易》者特别在两卦之后分别加上“用九”和“用六”。九代表阳爻,指强大、有利、成功的因素。用九就是用九的方法,即如何利用有利的条件。告诉人们即使在有利的条件下,也要自强不息,居安思危。 【原文】《彖》(1)曰:大哉乾元(2),万物资始,乃统天(3)。云行雨施,品物流形(4)。大明终始(5),六位时成(6),时乘六龙以御天(7)。乾道变化(8),各正性命(9),保合太和(10),乃利贞(11)。首出庶物(12),万国咸宁(13)。【译文】乾元之阳气太伟大了,万物都是依靠它获得初始生长的条件,万物也都是按照天道来运行的。云朵在天空运行,地上就下雨,万物由此产生。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形成了六个不同的时位(即事物由始至终发展的六个过程:初爻为潜、二爻为见、三爻为惕、四爻为跃、五爻为飞、上爻为终),乾阳如同驾着六个不同时间段的“龙”控制着万物的运行。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自得到其本性,处于保全元气的状态,有利于守正。万物萌发,天下安宁。 【注释】 (1)《彖》:彖辞,统论一卦之义的卦辞。 (2)乾元:阳气。 (3)资:依靠。统:统领。天:自然。 (4)云行雨施:云朵在天空运行,地上就下雨。品物流行:各类事物就产生。 (5)大明:太阳。终始:往返运行。 (6)六位:乾卦的六爻。时:按时,时位。 (7)六龙:象征乾卦的六爻。御:控制。天:自然。 (8)乾道:自然之道。 (9)正:安定。性命:本性,精神。 (10)保合:保全。太和:元气。 (11)乃利贞:利于守正。 (12)首出庶物:开始萌发万物。 (13)万国成宁:天下都安宁。 【原文】《象》(1)曰:天行健(2),君子以自强不息(3)。潜龙勿用,阳在下也(4)。见龙在田,德施普也(5)。终日乾乾,反复道也(6)。或跃在渊,进无咎也(7)。飞龙在天,大人造也(8)。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9)。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10)。【译文】《象传》说: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该像天道一样自我奋发图强,永不停止。潜龙暂时不用,阳气尚未丰满充盈(比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有发展的势头,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龙出现在田野中(比喻初出茅庐,时机已经到来),以恩德施与众人万物,有机会见到大人(等大人来发现,大人指有权力的人)。君子要始终坚持依“道”而行,白天自强不息,夜晚反省警惕(比喻行为精进,言语谨慎)。龙也许会跳进深渊,或者前进,都没有灾害(比喻君子能够把握时机,进退自如,处境从容不迫,所以没有灾害)。龙飞上了高空,一定能够有所作为(比喻君子积蓄了充足的能量,才能抓住机会,大展宏图)。龙飞得过高必将有所后悔,因为事情发展到顶峰就会走向衰败(比喻物极必反)。乾卦是至高无上的天道,万物根据自己的本性处在不争、谦逊、和谐的状态,没有争端。 【注释】 (1)象:《象传》,解释卦象、爻象的象征意义。 (2)天行健:天的运行刚健有力。 (3)自强不息:自我奋发图强,永不停止。 (4)阳在下也:阳气初生居于下位。 (5)德施普:恩德普遍施与万物。 (6)反复:重复实践。道:合理的行为。 (7)进:前进。咎:过错。 (8)造:有所作为。 (9)盈:满。 (10)天德:自然的美德。 【注】2023年初,机缘所致,拜狮吼门掌门人何东为师,开始学习《周易》。现将自己学习《周易》的过程、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中谨遵师父的立派宗旨“学易即是学道,算卦即是悟道,解卦即是布道”。如能以《易》会友,将不甚欣喜,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共同切磋学习。

第一卦 乾卦解析(中)

【解易】【原文】《文言》(1)曰:“元者善之长也(2),亨者嘉之会也(3),利者义之和也(4),贞者事之干也(5)。君子体仁足以长人(6);嘉会足以合礼(7);利物足以和义(8);贞固足以干事(9)。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译文】《文言》说:“所谓元,是指开始众善之首;所谓亨,是指美好事物的汇集,所谓利,是指事物间的和谐;所闻贞,是指事物的根本是正直坚固。君子把“仁”作为行为准则就足以做人的首领,聚集美德就足以符合“礼”的要求,对万物有利就足以使之和谐,正直坚固就足以办好事情。君子应该按照这四种美德处事,因此乾卦列元、亨、利、贞四德。” 【注释】 (1)文言:文,文饰。文饰《乾》、《坤》两卦的言辞。 (2)元者,善之长也:开始是众善之首。 (3)享者,嘉之会也:亨通是嘉美的荟萃。 (4)利者,义之和也:义,适宜。有利是事物适宜的和谐。 (5)贞者,事之干也:正直坚固是事物的根本。 (6)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体仁,把“仁”作为行为准则。君子把“仁”作为行为准则就足以做人的首领。 (7)嘉会足以合礼:嘉美荟萃就足以符合“礼”的要求。 (8)利物足以和义:对他人有利就足以使万物和诸适宜。 (9)贞固足以干事:正直坚固就足以办好事情。 【原文】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1)曰:“龙,德而隐者也(2)。不易乎世,不成乎名(3);遁(dun,4)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4);乐则行之,忧则违之(5);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6)。”【译文】初九说:“潜龙勿用。”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潜龙是有品德而隐居的人。他不被世俗所改变,也不被功名所迷惑。逃避世俗,不感到苦闷,不被人称赞,也不感到苦闷,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就去做,自己感到忧虑的事情就不去做,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 【注释】 (1)子:孔子。 (2)龙,德而隐者也:龙是有品德而隐居的人。 (3)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易,改变。他不被世俗所改变,也不被成就功名所迷惑。 (4)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遁世,逃避世俗。无闷,不感到苦闷。见,被。是,称赞。 (5)乐则行之,优则违之: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就实行,自己感到忧虑的事情就不实行。 (6)确乎其不可拔:确,坚定。拔,转移,动摇。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 【原文】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1)。庸言之信,庸行之谨(2),闲邪存其诚(3),善世而不伐(4),德博而化(5)。”《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6)。” 【译文】九二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见龙是有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他平时的言语守信,行为谨慎。防止邪恶的言行,保存诚真的心灵,对世人有好处而不自我夸耀,品德广博而能感化人。《周易》里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出现大人”,是说明出现具备君王品德的贤人。” 【注释】 (1)龙,德而正中者也:龙是有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 (2)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庸,平时,平常。他平时的言语守信,他平时的行为谨慎。 (3)闲邪存其诚:闲,防止。防止邪恶的言行,保存诚真的心灵。 (4)善世:对世人有好处。伐:夸耀。 (5)德博而化:品德广博而能感化人。 (6)君德也:君王的道德。 【原文】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1)。忠信(2),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3),所以居业也(4)。知至至之(5),可与言几也(6)。知终终之(7),可与存义也(8)。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9)。故乾乾,因其时而惕(10),虽危而无咎矣。” 【译文】九三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君子要增进道德,修建功业。忠实守信能够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修饰言辞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诚信,以诚信蓄积功业。知道自己所要实现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它,这样的人可以与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微兆。他们知道该终止的时候就终止,能够保持适宜的道义。因此,处于上位而不骄做,处于下位而不忧愁。始终保持强健振作的状态,并根据时机的变化保持警惕性,这样即使处在危险之中也不会有灾害。”                                                                【注释】 (1)君子进德修业:君子要增进道德,修建功业。 (2)忠信:忠实守信。 (3)修辞立其诚:修饰言辞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诚信。 (4)所以居业也:以诚信蓄积功业。 (5)知至至之:前一个“至”是要达到的目标,后一个“至”是努力实现这目标。 (6)可与言几也:几,几微。可以与他商量几微要务。 (7)知终终之:知道该终止的时候就终止。 (8)可与存义也:存,保留。义,适宜。 (9)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因此,处于上位而不骄做,处于下位而不忧愁。 (10)乾乾:强健振作。因其时:随时,顺应时机的变化。 【原文】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1)。进退无恒,非离群也(2)。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3),故无咎。” 【译文】九四说:“或跃在渊,无咎。”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一个人位置的上升、下降没有恒常的规律,并不是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和隐退没有恒定,并不是脱离群众。君子提高道德修养,是想抓紧时机建功立业,所以没有灾害。” 【注释】 (1)上下无常,非为邪也:位置的上升、下降没有恒常的规律,并不是出于邪念。 (2)进退无恒,非离群也:进取和隐退没有恒定,并不是脱离群众。 (3)欲及时也:是想抓紧时机建功立业。 【原文】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1);水流湿, 火就燥(2);云从龙,风从虎(3)。圣人作而万物睹(4)。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5),则各从其类也。” 【译文】九五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声音相同的事物会互相呼应,气息相同的事物会互相求合;水流向潮湿的地方,火烧向干燥的地方;云跟从着龙,风跟从着虎。圣人振起而万物可见。根本在天上的亲近上天,根本在地下的亲近土地。这就是各从其类的道理。” 【注释】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声音相同的互相呼应,气息相同的互相求合。 (2)水流湿,火就燥:水流向潮湿的地方,火烧向干燥的地方。 (3)云从龙,风从虎:云跟从着龙,风跟从着虎。 (4)圣人作而万物睹:作,起。圣人振起而万物可见。 (5)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天者指动物,本乎地者指植物。根本在天上的亲近上天,根本在地下的亲近土地。 【原文】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1),贤人在下位而无辅(2),是以动而有悔也(3)。” 【译文】上九说:“亢龙有悔。”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尊贵却没有权位,高高在上却没有(管不到)人民;贤能的人处于下等的地位,高高在上的他却无人辅佐;因此一旦轻举妄动就会招致灾祸而有所后悔。” 【注释】 (1)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尊贵却没有权位,高高在上却没有人民。 (2)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能的人处于下等的地位,高高在上的人却无人辅佐。 (3)是以动而有悔也:因此轻举妄动就会有所后悔。 【注】2023年初,机缘所致,拜狮吼门掌门人何东为师,开始学习《周易》。现将自己学习《周易》的过程、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中谨遵师父的立派宗旨“学易即是学道,算卦即是悟道,解卦即是布道”。如能以《易》会友,将不甚欣喜,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共同切磋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