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图解,地支的五行属性
天干地支对应五行表,天干地支和阴阳对应表
提起天干地支对应五行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和对应表,另外,还有人想问天干地支分别对应五行什么啊,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和对应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2地支五行属性表
大家都知道十二地支,每个地支都有对应的方位,五行属性,以及身体器官部位。下面我为你整理了12地支五行属性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2地支五行属性古书《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所云:“十二支以应月,地之五行也,子阳亥阴日水,午阳巳阴日火,寅阳卯阴日木,申阳酉阴日金,辰戌阳丑未阴日土。”
寅、卯月为春季的正、二月,正是东方风木之气当令之时,故寅、卯在五行同属木。
巳、午月为夏季的四、五月,正当南方火热之气当令,故巳、午在五行同属火。
申、酉月为秋季的七、八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气当令,故申、酉在五行同属金。
亥、子月为冬季的十、十一月,正当北方寒水之气当令,故亥、子在五行同属水。
辰为季春三月,未为季夏六月,戌为季秋九月,丑为季冬十二月,这四个季月,都是中央土湿之气寄王子:四时的月分,所以辰戌丑未在五行同属于土。
十二地支名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数目:
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西十,戌十一亥十二。
十二地支阴阳
子、寅、辰、午、申、戌是六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是六阴支。
十二地支属性
子为阳水,亥为阴水,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为阴火,
午为阳火,申为阳金,西为阴金,辰戌阳土,丑未阴土。
十二地支与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西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中央土。
十二地支与四季:
寅卯辰春季,巳午未夏季,申西戌秋季,亥子丑冬季。
又论;辰戌丑未土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最后一个月为土月。
十二地支与人体部位的关系:
子丑为腿脚,寅亥为腿膝,卯戌为屁股,辰西为两臂,巳申为肩,午未为头面。
十二地支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
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痰,巳面齿咽小肠肛。
午火心脏并眼比未土胃脾并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西金咽喉及气管。
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发骨尿道肾。
十二地支与月份关系:
古人说:一二三阳开泰,斗柄回寅万事春。就是说:每一年的寅月、寅日、寅时,北
斗的把柄指向寅位。古人是以斗柄所指来分十二个月份。因此斗星的斗柄年年正月指向寅位。
古人把寅做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
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例:正月见寅,寅是月建。必须在立春之后到惊蛰之间,均以十二节为准,余仿此
为什么十二地支有阴阳之说?
《周易·系辞上》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就是说,事物之所以有规律地运动着,由于它们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道,就是规律。奇为阳,偶为阴,古义昭然,百世不惑。1、3、5、7、9、11为奇数,属于阳,2、4、6、8、10、12为偶数,属于阴。
天干地支怎么对应五行
可以登录这个网页看看,里面有详细的对应关系:zyrm/ba/b101.htm十二地支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
一、为什么地支有12个,地支的时空意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地支为什么是12个?地支做为一种符号被创造出来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是人们观察到世界运转得到的结果。比如人们会注意到月亮圆缺12次地球上物候完成一次循环,出于记录时间的需要就产生了12个符号,也就是说12地支初始是用来纪月的。后来人们也发现一天和一年也可以对应,比如中午炎热好比一年的夏天,半夜湿寒好比一年的冬天,早晚好比一年的春秋,因此就用12地支来记录一天的时辰。这样就形成了一年12月,一天12时辰的时间记录系统。也就是说地支被创造出来是因为记录时间的需要,后来慢慢的用其代表方位、生肖,其含义是后来逐渐丰富的。二、地支通过时间、空间与五行对应我们说五行的本质在于时空属性,时空能量,我们用地支记录时空时就可以通过时空属性和五行对应起来。比如我们用寅卯辰表示春天三个月,春天五行属木,所以寅卯辰三月也是五行木。巳午未代表夏天三个月,夏天五行属火,所以巳午未三月五行就属火。同理就有了申酉戌三月属金,亥子丑三月属水的对应。同样当用地支代表空间时,就有了寅卯辰代表东方木,巳午未代表南方火,申酉戌代表西方金,亥子丑代表北方水,这样地支就通过空间也和五行有了对应。万物皆分阴阳,地支也分为6个阳支和6个阴支,子、寅、辰、午、申、戌为六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六阴支。为熟练应用,我们要把12地支和12月、12时辰、12属相熟练对应起来,然后和四季、四方对应起来,还要分阴支和阳支分别按顺序记忆。需要注意的是辰戌丑未四个都属土,分布在四季末,在四季交接前18天,也就是24节气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18天为土主事,这几天五行为土。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方位图
天干地支,阴阳八卦,五行方位,组成了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图,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我整理了八卦五行和天干地支方位图,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八卦五行和天干地支方位图关系
五行与天干、方位的对应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五行与地支、方位的对应关系
(1)地支三合:
子(鼠)、辰(龙)、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鸡)、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马)、戌(犬)合火局;亥(猪)、卯(兔)、未(羊)合木局。
(2)地支:
子(鼠)与丑(牛)相合化土,寅(虎)与亥(猪)相合化水,
卯(兔)与戌(犬)相合化火,辰(龙)与酉(鸡)相合化金,
巳(蛇)与申(猴)相合化水,午(马)与未(羊)相合化日月。
(3)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八卦和五行的关系阴阳五行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那时候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可以颜色区分,可以味道区分、以五脏、以五情、等。每种事项都能够呈现出五行。
而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比如说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相生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克的顺序则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那时候没现在这么科学,所以五行就被当时的人成为是解释自然和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
八卦两面代表阴阳,那时候古人把万物都分成了阴阳的两面,比如说阴暗的地方就是属阴,受到光照的就是阳。叶子的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女人属阴,男人属阳。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月亮)。火-离 离为火(太阳)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解释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十二地支与阴阳及五行的关系
子---阳水 丑---阴土 寅---阳木 卯----阴木 辰----阳土 巳----阴火 午---阳火 未---阴土 申---阳金 酉---阴金 戌----阳土 亥---阴水子含癸是支含干,干支非常辩证法、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