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十六卦变,十六变卦如何运用

京房16卦变如何运用?

应该是占者遇变,入本宫卦者。即例占卦为姤,初爻变,归于乾。即是如此。

起卦有几种方法

1:摇卦起卦法摇卦是用三枚铜钱或硬币摇六次而成卦。此法据传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所创,还有的传说是麻衣老祖所创。不管是谁发明,只要大家掌握方法既可。2:服色起卦法即按所穿衣服的颜色起卦,上衣为上卦,下衣为下卦,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3:人物方位法起卦法人物为上卦,方位为下卦,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此种方法必须以预测师为太极点,看求测者落在哪个方位。求测者必须以实际年龄为准,不能凭感观印象。4:报数起卦法此法极其简单,只须求测者随口报出两个数字,第一个数除八求余数为上卦,第二个数除八求余数为下卦,(八以内的不用除,是几既按几起卦)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相加,再加上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除尽则为上爻动。因数由心生、心动则意动,意动则卦成,所以信息点瞬间定位,储存你的一切信息,这就是所说的时空定位法,所谓时空,即时间与空间的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气场。

《周易开讲》——卦变爻变说的发展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均由六爻组成,共三百八十四爻。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卦,无论一爻变或数爻变(即阴爻变阳爻或阳爻变阴爻),均必转化为另一卦,谓之“卦变”。而导致“卦变”的某一卦中具体爻象的变化,称“爻变”。《周易》哲学,以变动为本,各卦各爻皆处在随时变动的情态之中。故《系辞上传》云:“爻者,言乎变者也。”即谓三百八十四爻均是模拟事物的变化运动的情态。因此,汉以后易家言“卦变”、“爻变”者大有人在,其立说之本源,无不由《周易》象征哲学的“变动”特色所致。 细察“卦变”、“爻变”两种概念的涵义,实是互为关联沟通的。凡“卦变”现象,必有“爻变”才能形成;凡出现“爻变”,也必然要造成“卦变”。故分而言之,有“卦变”、“爻变”之别;合而言之,“卦变”、“爻变”并具通同之理。当然,前人所云“卦变”,多有从狭义角度规限其名,特指“某卦自某卦变来”的诸卦生成体系,事实上这只是易学史上研讨“卦变”规律之一端,未能尽括“卦变”的全部现象。因此,本节所论“卦变”、“爻变”,则从广义上分析古代易家,尤其是两汉注重象数的学者,在此类问题上所作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以明其大体发展轮廓及其主要创获。易学史上言“卦变”之始,当推溯至先秦时代的易筮实践。《左传》、《国语》所载诸多筮例中,往往有“之卦”说;“之”之意为“变动”,即说明揲蓍占卦时出现的各种卦变情状。至西汉焦延寿撰《易林》,以一卦变为六十四卦,共得四千零九十六卦,揭示了以蓍卦为用的卦变体系。但这类“卦变”,尚属演蓍筮卦过程自然产生的带有随意性、概率性的卦爻变动现象;而着意开辟新径,从《周易》“象数”的内在变化规律挖掘“卦变”、“爻变”的,则以京房、荀爽为较突出,至虞翻易学出,遂使“卦变”、“爻变”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从目前可以考索的材料看,当东汉末虞翻的《周易》学说出现之后,其所创立的各种“卦变”、“爻变”条例,不但囊括了前人涉及过的领域,更开创了自成理绪的崭新的体式,形成了一系列至为繁杂的含有细密法则的“卦变”、“爻变”理论。综观虞氏易说,其最主要的“卦变”、“爻变”义例约有四种类型:一曰“爻位消息推卦所来”,二曰“之正”,三曰“《乾》《坤》变《坎》《离》”,四曰“震巽特变”。兹略述如次。其一,爻位消息推卦所来。 这是虞翻所倡扬的最重要的一项卦变条例,强调六十四卦阴消阳息之旨,推明卦变之所由来。其说以十二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为主,认为六十四卦中的其他各卦当由十二消息卦变来。故一阳五阴之卦,生自《复》、《剥》;一阴五阳之卦,生自《夬》、《姤》;二阳四阴之卦,生自《临》、《观》;二阴四阳之卦,生自《遯》、《大壮》;三阴三阳之卦,生自《泰》、《否》。但其中亦有变例,变例以一阳、一阴之卦为多。 虞翻所立这一“卦变”法,是一套至为严密而完整的易学条例。尽管虞氏的研《易》专著皆已亡佚,但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引虞氏易注之丰富,较之汉魏其他各家则最为完备,故足以从中归纳出这套颇有创见的“卦变”体系。其二,之正。 虞翻现存的易说资料中,用“之正”法以解《易》者甚多。 “之”,犹言“变”; “正”,指阴爻居阴位(偶位)、阳爻居阳位(奇位)。这是虞翻提倡的一种“爻变”条例,认为六十四卦中,凡爻位不正者,皆当变而之正,即《十翼》中的《彖传》、《象传》常言的“正位”或“当位”。亦称“之变”。依照此例,则初爻阳、二爻阴、三爻阳、四爻阴、五爻阳、上爻阴,六爻皆正,卦成《既济》,爻位乃定,故又曰“成《既济》定”。其三,《乾》《坤》变《坎》《离》。 这也是虞翻倡立的“卦变”条例之一,谓《乾》、《坤》两卦的二、五两爻互之(变),以成《坎》、《离》。其法即:《乾》卦九五之《坤》六五,九二之《坤》六二,则《坤》变成《坎》; 《坤》卦六五之《乾》九五,六二之《乾》九二,则《乾》变成《离》。李鼎祚《周易集解》偶有引及虞翻以此例释《易》之说,多侧重于解说《坎》、《离》两卦。其四,震巽特变。 在虞翻的“卦变”条例中,又有“震巽特变”之例。虞氏认为,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六者皆有形质;唯震为雷、巽为风,二者无形,故其卦须“特变”。特变之法,使震变成巽,巽变成震,与其他卦变之例不同。但虞氏“震巽特变”的条例,乃有时用之,并非凡有震、巽之卦皆以特变言。虞翻倡立的各类“卦变”、“爻变”条例,均是用以解说《周易》经传的“象数”内涵;而其条例的表示方式是多样的,其中尤以六十四卦“爻位消息推卦所来”最见完整细密。虞翻言“卦变”、“爻变”,又是通过总结前代易家如京房、荀爽等人的旧说而创立的,对后世的易学研究产生了颇为重要的影响。清代学者张惠言以善治虞氏易名家,所著《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等书,对虞翻“卦变”“爻变”之例研讨至深,尤其对虞氏推明诸卦因阴阳消息所变之由来考辨甚详;凡虞注有阙,或以为支离未合其例者,皆采他说以补足之。但易家亦有极力指摘虞氏“卦变”、“爻变”说者,且对虞氏推卦所自来之说攻驳尤甚。如清代焦循《易图略》载《论卦变》一文,详辨虞氏“卦变”之例,指出:然则卦之来,自《乾》、《坤》,一也;自六子,二也;自十辟,三也;上下相加如《损》、《益》,四也;上下刚柔相变如《小畜》、《履》,五也;两象易,六也;两爻齐之,如《遯》先生《讼》,次生《中孚》,七也。谓诸卦各有所自来乎?谓每卦兼有所自来乎?予于此求之最深最久,知其非《易》义所有,决其必无此说。 这一批驳,兼虞氏“卦变”的正例与变例而言之,所论亦颇能切中虞氏之弊。然“卦变”之说切合《易》义与否,诚属可议;而虞氏精研前人旧说,独创出一套至臻细密的“卦变”、“爻变”体系,使汉代《周易》“象数”学出现了显著的新发展,其在易学史上的意义与作用则是不可低估的。

十六卦怎么自学

自学十六卦要通过学习汉代京房的八个基本卦的十六卦变,感悟卦变的道理。一、入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以下的视频、书籍、闲话等入门。1、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智慧》(只需要看前10节课的,后面解析六十四卦的部分不要去看,会把你带偏的。)2、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 (很好的入门书籍,点到即止,但又确实面面俱到。)3、网上找的熊逸的《周易江湖》(好像叫这个,记不清楚,寓教于乐,不错的一篇闲话)学完这些之后,应该就学会这些名词了:爻、卦、易、象、数、理等。接下来就是要靠悟性。悟什么呢?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悟“为什么”;后天八卦图,悟“是什么”。这个悟,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别人谁也没法帮你。4、 《十翼》悟完之后,大概会朦朦胧胧建立了一点易象思维。趁热打铁,强化和牢固易象思维。《十翼》去读去感悟,多问问为什么,而不是记忆是什么。最后的效果,就是建立起万事万物均在八卦之中的易象思维。然后在实践中践行之,感悟之。5、《周易》卦爻辞有了易象思维之后,适当的去读一读《周易》的卦辞和爻辞,读不懂没关系的。到了这里就是一个瓶颈期,很多人因为好奇、认死理,非要把一本《周易》读出个子丑寅卯来,从此深陷此坑,爬不出来了。其实,大大方方地承认,这句卦(爻)辞我没读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小孩子读《三字经》,他能明白其中的具体含义吗?二、进阶如果说入门纯属靠一腔热血、满怀兴趣的话,那么进阶就需要依靠术了。6、大衍之占通过学习这门春秋时期的占术,继续感悟。悟什么呢?最初级,通过易象来感悟吉凶悔吝,也就是通过观察卦象,分析这个是大吉呢、还是小凶、还是悔吝?接下来,看《左传》和《国语》上的蓍例,情景代人,假如我来解析这个“某卦之某卦”,我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书上的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最高级,悟《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是我来写,该写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易象思维。7、十二月卦通过学习汉代孟喜的十二月卦,感悟其中的阴阳消息之理。悟到最后,就好像这个图是从我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地,而不是别人强制灌输给我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加深对后天八卦图的理解。8、十六卦变通过学习汉代京房的八个基本卦的十六卦变,感悟卦变的道理。9、八卦纳甲学习八卦纳甲,如果想学习六壬,这一部分是没法跳过的。多问问为什么,这样纳甲蕴含了什么道理?而不是死记硬背纳甲是什么。10、梅花易数《梅花易数》虽然是托邵雍之名而作,但浅显易懂,通过它可以感悟先天八卦图的妙处。这本书中的“三应十要”部分,有不少梅花易的大师,认为此章节才是梅花易的精髓所在,但是在我看来,不必深究。

卦象为:第16卦 , 动爻为:5 .●●○●●● 雷地豫:青龙得位之卦 第...

按卦象断,此次出行不顺光跑了路了,(震为车为动,坤为地,车在地上跑)。按六爻断,世应爻未与午爻都逢空,父爻子水休囚受克伏藏不现,官爻申金临玄武,录取情况有暗箱操作之嫌,光收你钱而不办事,世爻财未土生官申之故且财逢空(钱花光了)兄卯木临月建克世主克财严重。所以此次出行不顺,以上所断供你参考!

六十四卦

上面讲的这个八个卦,又叫八经卦。经,就是经纬的经,表示最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八个卦是基本单位。 既然有基本单位,那就有衍生单位,这就是六十四重卦。重卦,就是把把个基本卦两两重叠,而衍生出了六十四种组合方式或者说是六十四个类别,这新生的六十四卦,故而又叫别卦。 六十四卦排序古来就有很多种,每种都反映了一种理念。我们先来看通行的卦序版本:如图。 为了记忆方便呢,宋代的朱熹编了一首《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bì ,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kuí , 蹇 jiǎn 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现在通行本周易就是根据这个卦序来解说爻辞的。但是这个卦序对于我们现在的六爻占卜体系来说用处是不大的,建议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不用背诵此卦序。 与占卜关系直接的是另一种卦序,叫做八宫卦序,如图。 这幅图之所以与六爻占卜体系关注重大,是因为我们将来要根据这个宫位图来确定一个六爻卦的五行属性。 比如乾宫的五行属金,那么他这一宫里的八个卦的五行都就属金了。同理,坎宫里面这八个卦的五行属性就都是水了,震宫里的八个卦五行属性都就属木了,等等等等以此类推,都是这么个道理。那位说,这要干什么?现在呢您就先记住这一点就行了,将来用到的时候您就明白了。 有朋友又问了,八个宫里的卦是怎么来的呢?或者说这么安排是个什么原理呢?他的排列规则是根据京房十六卦变而来的。咱们一乾宫为例。 乾卦六爻,初爻变就是天风姤卦。 再往上二爻变,就是天山遁卦。 再往上三爻变,就是天地否卦。 再往上四爻变,就是风地观卦。那位说,爻变不是不能突破地三爻吗?是的,那是在三爻卦的情况下,现在是六爻卦,那就得以六爻为整体为全局来看。 再往上五爻变,就是山地剥卦。 下一步再变,就不能变第六爻了。要往回往下变。那就是火地晋卦了。 至此,我都好理解。但是下一步很多朋友可能就看不明白了。为什么乾宫最后一卦就成了火天大有了呢?这还得从六爻十六卦变说起。如图。 这幅图上的骸骨、棺椁、冢墓等等是怎么回事儿,现在咱们先不展开,等后面学会排卦后,咱们再来说。重点要说两点。 一,绝命卦。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这个我们还得返回到前面,把那个洛书卦图拿过来。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乾离、坤坎、震兑、巽艮是两两相对的位置,这种状态在易理上叫做对冲,寓意是相对立的两种状态。所以古人对于绝命卦给出的解读是:事多反复,为人孤独,不谐于俗。啥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互不兼容呗。 二,游魂卦和归魂卦。 乾卦的第十变就成了绝命卦离卦了。这就是易理“用九”的原则,超过九变,卦就会出现相对宫位的卦,乾卦的相对宫位就是这个离卦。也就是说这个第九变是一个分界点,以前的还属于本宫,以后的就不属于了。 但是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第十变之前,有两卦与其他宫位相重合了,这就是火山旅卦和火风鼎卦,那么我们就不再把这两卦视作乾宫的嫡系部队了。 这样乾宫的嫡系部队就只有八个卦了,分别是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而在旅、鼎二卦前后的火地晋和火天大有两卦就并称作游魂卦和归魂卦了。就好像一个人叛变一样,在火地晋的位置心思就动摇了。到了火山旅的时候就跑出去了,到火风鼎的时候又要往回跑,到火天大有的时候,又跑回来了。 所以,游魂卦和归魂卦,虽然都还属于本宫嫡系部队,但是他们心思都不在本地、本宫位,都有摇摆不定的意思,用一句俗话形容比较贴切,那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要记住,将来断卦的时候会用到。就比如你想要出门旅游,想要占卜出门是否安全。如果遇到归魂卦,出门是否安全就先不要考虑,要先考虑很可能会因为其他事情束缚你的心思而去不了。当然最终决定因素还得看卦象里面的爻变情况。 而这个八宫卦序表,我们也得记住。我总结了这么个记忆方法。 乾宫八宫: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总结这么句: 天狗遁,不干不净,大有可为。不干不净谐音“否观剥晋”。 坎宫八卦: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总结为:屯水节,挤挤隔风,明易湿。屯字挪到句首,成屯水节,因为有个著名的泼水节嘛。 艮宫八卦: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总结为:山火喷,大畜(chù)损,李逵终不见。意思是山火喷射,大个的畜生都受到了损失,但是旁边的李逵就是视而不见。 震宫八卦: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总结为:雷雨天,解横绳于井台,大过随身。意思是雷雨天在井边玩绳子,是有大过错的。 巽宫八卦: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总结为:小畜家人益,勿忘这一股。意思是,平时要养成积蓄小钱的习惯,这样对家人是有益的,不要忘了这一桩事儿。 离宫八卦: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总结为:火驴顶飞机,梦幻送同人。意思是一头火驴头顶一架飞机,梦想着送人们旅行。 坤宫八卦: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总结为:伏林泰,大壮,怪脾气。意思是伏尔泰有个兄弟叫伏林泰,长得个高又强壮,还有怪脾气。 兑宫八卦: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总结为;吃口脆咸菜,牵过小妹手。 以上是我的一个记忆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您也可以自己总结适合自己记忆的方式,总之一点,那就是必须得达到一看某卦就得知道是某宫的卦才行。 下面咱们再简单介绍一下,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这幅图的排卦规则是这样的。 咱们先说这个内部的方图:从右下角乾卦起,分别向上和向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样的顺序重卦。向上这一组,上卦为乾一直不变,下卦分别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向左这一组,下卦为乾一直不变,上卦分别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图上出现的那八个三爻经卦,其实也应该是六爻卦,但是为了显示其在横竖交叉位置的特殊性,故而标注成了三爻卦。 举例说明一下,比如那个三爻兑卦吧。他的横行是下卦兑卦不变,上卦从右向左逐一重的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他的竖行呢?上卦兑卦不变,下卦从下向上分别重的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再说外圈儿的圆图:外圈儿的圆图从上端开始排乾卦。逆时针旋转,从右向左先排中心方阵的最下一行,排完后接着排下数第二行,依然是从右向左。一直排到复卦后,先天八卦图的阳仪“乾兑离震”就算排完了。 再从上端乾卦的右侧顺时针排“巽坎艮坤”系列。从巽卦一行最右侧姤卦开始,从右向左依次排列。直到坤卦排完。 关于此图的来历还有这么一段故事。那就是此图最早也追述到是陈抟传出的,陈抟传给了一个叫穆修的,穆修又传给了李之才,李之才又传给了邵雍。但史料显示,邵雍只是得到了一张干巴巴的图,至于此图要表达的意义却是一无所得。所以邵雍“多其所自得者”,也就是其中的道理,都是他自己参悟出来的,据此写出了《皇极经世》一书。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了,那就是邵雍自悟的这些东西,全对吗?还是有一部分对、有一部分错?哪一部分对?哪一部分错?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我在这里提这个疑问,丝毫没有对先贤不敬之意,而是希望咱们在研究学问的时候,都要带着怀疑的目标去研究,不要古人、名人,更不能盲从任何一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