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时辰,轮回转世测你的前世
真的有生死轮回吗?
传统文化认为,人=肉体+灵魂。肉体是灵魂的房子或载体。人死就是灵魂离开肉体,但是灵魂要不断地投胎转生。生命总共有10种形式,从低到高分别是:地狱、鬼、畜牲、人、阿修罗、天人;罗汉、缘觉、菩萨、佛。其中前六种属于“三界”中,是轮回的。也就是说,三界内的灵魂要在六道中不停地轮回投胎转生,俗称“六道轮回”。在六道中,前三道被称为“三恶道”,一旦落入三恶道,痛苦不堪,很难超脱。所以,前世来生肯定有的,但不一定在哪一道。有智慧的聪明人应该有更高的志向,跳出三界,成为圣人,摆脱六道轮回。不生不死,生命永存。出家人修行的目的在于跳出六道轮回,当然,在家人通过修行,也能跳出六道轮回。生命的最高最完美的形式是成佛
12个时辰顺序是什么?
12个时辰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具体如下:
(1)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
(2)丑时——1点钟至3点钟;
(3)寅时——3点钟至5点钟;
(4)卯辰——5点钟至7点钟;
(5)辰时——7点钟至9点钟;
(6)巳时——9点钟至11点钟;
(7)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
(8)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
(9)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10)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
(11)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
(12)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二时辰
如何判断人死后投生到哪一道轮回?
有生死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都是在六道轮回中,这个世界众生都生了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么循环不断,在六道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头转来转去,所以叫生死相续。这个生,是从顺习,众生都愿意随着这个生;死的时候,就是随业报变迁而流转,即随他自己所造的业去流转。如何判断人死后投生到哪一道轮回人在第八识没有离开之前,这叫未舍煖触等这个众生临命终的时候,六识都去了,七识也走了,就剩第八识没有走。这第八识从什么地方走,什么地方就是煖的、热的。譬如:要是这第八识从脚心走,这脚心就是热的;从腿上走,腿就是热的。这时候,这是一个现阴,现在的这个五阴身。这个阴你修好了,它就成佛;你不修行,它就是鬼。这时候,一生善恶俱时顿现:这一生,做善事就生天,做恶事就堕地狱;造什么业,在这个时候就要受什么果报。若做善功德多,就会从头上走;若造罪孽过多,就会从脚上走。那么从上走,这是上升;从下边走,这是下坠,这是堕落了。所以这都有一个表法、表现,所以说“俱时顿现”,即刻都现出了。就因为这个,念佛的法门是这样子,其它坐禅的法门、持咒的法门和学教的法门也都是这样子的;都是你在平时若没有这个习惯,等到用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死之后,中阴身阶段在七七四十九天这期间内,在地府里要经过多番的审判。审判之后,善业重,就生在善道;恶业重,就生在恶道。这是人的生死大概情形。死后怎么去吉祥地方四十九天之内,能帮他诵戒、诵经、诵咒、念佛、供养三宝、放生、印佛经、造佛塔,造种种的福利,供养三宝,来救拔他。佛经上详细说明: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过这四十九天之后,他随他自己所造的业,而去受他的果报。他经过千百岁的时间,没有解脱的时候。十二时辰表
12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对照表拼音表 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 zǐ 、 chǒu 、yín 、mǎo 、chén 、sì 、wǔ 、wèi 、shēn 、yǒu 、yǒu 、xīn 、hài 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代的十二时辰表 现代的24小时是12时辰表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十二时辰花开时间表,急。 蛇床花 黎明三点钟左右开花 牵牛花 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 野蔷薇 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 龙葵花 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 芍药花 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半支莲 上午十点钟左右开花 鹅鸟菜 中午十二点钟左右开花 万寿菊 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 紫茉莉 下午五点钟左右开花 烟草花 晚上七点钟左右开花 昙 花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 十二时辰对应的字怎么读的?求拼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加上“时”,如子时、丑时)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古时12时辰时间表 古时十二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是哪些? 鼠 子时:23-1 牛 丑时:1-3 虎 寅时:3-5 兔 卯时:5-7 龙 辰时:7-9 蛇 已时:9-11 马 午时:11-13 羊 未时:13-15 猴 申时:15-17 鸡 酉时:17-19 狗 戌时:19-21 每日二十四个时辰如何对照古代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互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250分求教狗狗六道轮回!
1、狗的轮回和人不同, 是经畜生道轮回的。人轮回一周为50年,古语有云,五十而知天命。既人死后的轮回为50年1转。而狗的轮回按比例换算为每10年一轮回,前生你的狗有何独特的特征,可能会在下个轮回显现,这是你找回狗狗的一大凭证。相遇的机缘问题:人的算法为今生的生辰八字换算天干地支,以乾卦为首,推算八八六十四卦得出轮回后的确切时辰、方位和天时。而狗的算法也只需狗狗的生辰八字换算得出,只是准确度稍有偏差,因为狗的轮回短,八字相差时辰偏差会比人的大很多。2、对于超度,一般超度人都是颂《金刚经》,超度畜牲道的都是念《地藏经》,也有一些其他经法可以超度亡魂,例如:《大灌顶光真言》、《善住秘密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宝箧印经》等等。举例《金刚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释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瞠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3:对于头七:狗的神识离开它的身体比人要快,一般人大多数大概是八个小时。八个小时,虽然断气了,他并没有走,我们俗话讲,他的灵魂还在,没有走;最安全的是十二个小时之后。所以在这个时间,你给他念佛、给他助念,非常有效果,这是个关键的时刻。他要能接受,善根发现,真的可以往生。纵然不能往生,他可以减少痛苦,所以这是好事情。狗对身体的留恋不像人,比人看的比较淡一点,所以它的时间就很短。在我想像,顶多不过是一个多小时,它的神识就离开了,超过一个小时的,决对不多。所以说,狗的头七是不存在的,或很少可能发生,除非它跟你这个主人非常要好,对这个家非常的怀恋,否则狗是不会有头七回家的。4、超度方面:需要主要的有5点,1、洗手斋戒。(每天超度前洗手)安位、招请。2、竖写牌位。竖写 (一般用黄纸、毛笔书写。若没有,也可用其它笔、纸代替,关键是自己的发心)3、做好念诵准备,香 赞炉香乍爇(ruò);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诵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诵净身业真言:唵,修多唎,修多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诵净意业真言:唵,嚩日啰怛诃贺斛 (以上咒语各3遍)4、请法:(在佛台前上香礼拜请法,没有佛台可以在佛像前请法)5、往生我等冥阳两界一切众生如今:证闻弥陀愿,众等皈命礼;求生西方土,亲近阿弥陀。真信弥陀愿,诚心皈命礼;愿生极乐土,圆成阿弥陀。喜乘弥陀愿,是今皈命礼;往生实报土,应化阿弥陀。佛号光,佛号光,阿弥陀佛慈悲放毫光!西方接引大导师,大导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愿力,弘愿接引十方众!十念当下往生极乐国,佛接引,佛接引,阿弥陀佛放光来接引!一刹那中接引我等冥阳两界众生离五浊,乘佛毫光生极乐!亲临西方土,听闻妙法音,受佛法化,拔除一切业障,蒙佛授记,得证无上菩提!乘佛慈悲愿,一念成真如!{佛光接引:阿弥陀佛!}此处念十遍。南无阿弥陀佛!(念佛报恩,一般30分钟,也可数量自定,越多越好,建议用印光的唱念调)(一次超度仪式完毕。最好每天一次)
佛常说轮回,世上真的有轮回吗?有人亲自见过感受过吗?
信佛的人应该晓得,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下三道),每一个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为,感得各式各样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不管你是高官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么,人都要学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