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鱼打卦,卜卦怎么看阴阳
论述三峡文化。。考试,在线等。
三峡巫文化 第一节 巫文化探源一 什么是巫文化关于巫文化,顾名思义,是与巫有关的一个科体系,我们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巫”?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能齐肃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则巫。”[1]巫又称祝,事鬼神。所谓“事无形”,即事看不见的鬼神。其降神的手段是歌舞,由此可见,巫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我国古代对“巫”字的解释:上面一横代表着天,下面一横代表着地,中间一竖能通天达地,两旁的“人”字即一男一女,男即巫觋,女曰巫,多男扮女装,为通达天地的执行者。与巫有关的科体系内容非常丰富,有人概括为,我们认为只是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从现在所知,巫文化大略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首先是流行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巫教、各种以及祭祀、避邪、崇拜等;第二部分是风俗、包括巫风、巫俗、丧俗、禁忌等;第三部分为艺术,包括巫歌、巫舞、巫戏(傩)、巫画;第国部分为文,包括巫书、巫诗、神话、传说;第五部分为综合,包括巫书、文字、巫医等。正由于巫文化内容十分浩繁,中国有,世界也有,本文不准备一一论述,仅就长江三峡地区的巫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索。这种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仅有可能,而且十分有意义,为此,也就很必要。其意义并不限于史前史的探索,而且它还有很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在于巫文化是人类幼年时代世界观的客观反映,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从人类自身出发去判断周围世界,从而形成万物有灵的信仰,形成鬼神信仰,形成独特的巫俗,由此可见,巫文化的研究是史前史和上古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巫文化研究为探索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打开了一片新的领域.巫文化是时代的产物,随时代的变迁,有着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应当历史地看待它。巫文化是一种充满神秘文化的科,它渗透、影响了阴阳说、老庄思想、屈原诗歌、甚至禅、中医、,丰富了华夏民族的哲、科技术、艺术文,推动了华夏文化的成长。巫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入古代经籍中占有重要份量。研究巫文化对于我们探讨对古代先民的思想、生活习俗、信仰、文艺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研究它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采取批判的态度,使之更好地为我们今天服务。同时,巫教、、巫俗在当前不少后进地区和部分老百姓中还有市场,要削弱、消除巫教、、巫俗在群众中的影响,必须对其深入的了解,好对症下药,破除。二 三峡巫文化的定位我们所说的三峡巫文化是一种标准的地域性文化。滚滚长江水以浩浩荡荡、气吞万里之势,贯穿四川盆地而奔流向东,在渝东、鄂西地面衔接处切断巫山山脉,形成中外闻名的自然景观——长江三峡。它西起重庆,东至宜昌,北靠大巴山脉,南临武陵山与大娄山,包括整个重庆市及湖北省的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全长660公里,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这种地域的定位能大致界定出三峡巫文化生长发育的空间范围。巴文化与楚文化是这个范国之内诞生的主要文化对象,三峡巫文化也主要是讨论巴楚文化中的巫文化因素。基于作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三峡巫文化的讨论界定在、风俗、艺术、文和技术范围内,以求各专家者指证。三 长江三峡——巫文化的摇篮长江三峡,这块充满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具有深厚的原始文化积淀,这使巫文化的产生有了良好的土壤。巫山猿人的发现,将我国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早到200万年以前,建始猿人,郧阳猿人,郧西猿人,梅铺猿人等一系列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以及南方古猿纤细种——人类的直系祖先和巨猿——人类的旁系祖先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这里是中国和亚洲人类的起源地。古代人类活动的链条此后在三峡也从未终断,长阳人、奉节人的发现,填补了早期智人的空白;丰都水井湾,桂花村等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的清理发掘,丰富了当时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容;奉节兴隆洞发现的带鸟头图案的剑齿象牙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人类艺术作品;同洞出土的骨质哨形埙则是人类最早的乐器。[3]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三峡地区人类活动更加频繁,奉节“河梁人”及其石器的发现,填补了三峡晚期智人的空白,铜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九龙坡区马王场遗址,丰都烟墩堡遗址皆是重要的发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奉节鱼复浦遗址发现了有规律排列的12个烧土堆,里面有烧骨、烧石,成带状分布,根据民族资料,这完全可能是一处原始的活动遗迹,是初期巫文化的一处典型例证。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三峡地区已度过洪荒阶段而呈现出一种相对繁盛的局面,氏族村落比比皆是,活动遗址星罗棋布,仅考古文化则有以巫山县大溪遗址命名的大溪文化,有奉节老关庙遗址命名的老官庙下层文化,有忠县 井沟哨棚嘴遗址命名的哨棚嘴文化,以及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巴族的早期文化等等。有了人,我们才有了历史,才有了由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三峡地区频繁的人类活动,是三峡地区各种原始文化丰富多彩的前提条件。三峡地区成为巫文化的摇篮除上述之外还在于此处有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盐和用以疗病的丹砂。上古三峡地区三条自流的盐泉:巫溪县宁厂镇宝源山盐泉、彭水县郁山镇伏牛山盐泉,以及湖北宜昌市长阳县西的盐水,这是古代先民最容易利用也最先利用的三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宝源山盐泉,此盐泉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文选?蜀都赋》:“于东则滨以盐池。”刘逵注曰:“盐池出巴东北井县,水出地如涌泉,可煮以为盐。”[4]前引《说文解字》释“巫”时,其中还专门提了句“古者巫咸初作巫,”就是这位巫的始祖就与盐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山海经?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以上下也。”[5]对此,今本《巫溪县志?附录》有比较好的解释:“以‘巫咸’名国,这‘咸’就与盐有关。《说文》云:‘盐,咸(咸)也。’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备注?说盐》:“咸字古原作咸,加心,为感觉之感,加水,味则减,为减退之减。故可设相,咸即古代表示食盐之字。巫溪盐泉,古亦称‘咸泉’。《舆地广记》即曰:‘故北井县(今巫溪)有巫溪咸泉’。由此可知,巫溪咸泉所在地的今巫溪县在唐尧时为巫咸国本土,巫溪咸泉所出之宝山(登葆山)即巫咸国首会所在地,看来巫盐开发始于巫咸国之时。”[6]登葆山就是宝山,也就是今之宝源山。巫咸国历史悠久绵长,其历代首领巫咸为神农时巫、黄帝时巫、帝尧时医、 殷中宗大戊时巫,其子巫贤为大戊之孙,殷王河禀甲之子祖乙时之相,此已近商代中期,从母系氏族公社的神农到商代中期已绵延几千年,宝源山之泉盐开发也就有几千年。盐对人类,甚至每个生物都是十分必需的,因此不仅人类,连动物都有趋盐性,哪里有盐,人类就会聚集和生存在哪里,这是为什么三峡地区远古人类的发现那么丰富,石器时代遗址那么密集,原始文化那么灿烂!宝源山这座人类的圣地,虽为巫咸国据有,但其泉盐资源却是大家共享的,故前引《山海经?海外西经》曰此处是“群巫之所上下也。”在地理概念比较模糊、地理知识尚不完备的上古时候,今渝川鄂湘陕相交这一大片山地都称巫山,为别于今巫山县,我们称为大巫山。《山海经?大荒南经》曰:“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郭璞注:“帝药”云:“天帝神仙药在此,”即神仙不死之药,亦即丹砂。丹砂即硫化汞,人们对它的认识早在旧石器时代便有,当时用它来作颜料和涂料,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它的医疗作用被发现了。内服可镇心养神,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闷,杀精魅邪思,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亦可用于外治。因此《神农本草经》称丹砂为药之上品。远古先民认为它是可以使人长生不死,甚至起死回生的仙药。正因为古代巫山盛产丹砂,故又称为“丹山”。[7]由于大巫山有盐有丹砂这两大人类的必需品,故这里氏族、部落云集,对此《山海经》多有记载。其《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海内西经》曰:“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药以拒之。”另外《大荒南经》载有“巫臷”,《世本?氏族篇》曰“廪君之先,故出巫诞。”故有个巫诞,以上共有十六个巫。《大荒西经》所谓之灵山即巫山,《说文解字》曰:“灵,巫也,以玉事神。”灵的繁体字“灵”与巫,古本一字,故袁珂先生校注《山海经?大荒西经》时直截了当地称“灵山即巫山”。由上述所引,我们可见巫山诸巫具有多重意思。首先,他们是巫山地区诸氏族部落的首领,同时又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巫师,是酋长兼神巫之类的人物,而且还是一批掌握了“不死药的神医”,可谓一身而三任焉!他们或上下于天,宣达神的旨意,或奉天帝之命用不死药救活无罪而被杀的窫窳。其次,诸巫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大巫山这些氏族、部落,并在其后加以“国”字,如巫咸,又称巫咸国,巫臷又称巫臷国。作为十巫之首的巫咸,是有史以来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巫师,故《说文解字》云“古者巫咸初作巫,《世本?作篇》亦云“巫咸作筮,”[8]足见他是巫文化的鼻祖,巫咸国是巫文化的诞生地,三峡是巫文化的摇篮。第二节 一 巫 教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远古时期的南方在炎帝、蚩尤的先后统领下,其思想意识很长时期停留在部族群体意识上面,蚩尤及其后裔部族倡导的“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的平等思想,形成了比较民主、富于幻想的巫文化思想意识,进而发展为巫教。三峡地区的巫教众多,这里以巴楚之地为例,例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1)鬼教。今川东南这一大片地方,在巴族进入以前,是鬼族所建的鬼国的中心区,鬼国的都城——、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今丰都,即古之平都。鬼国的——鬼教除盛行于鬼国,而且由于鬼国在商代时是现在西南的一个大的方国,因而鬼教传播范围要大得多。鬼教是一种极粗浅的原始,系由巫师们举行一些而已,故又称为巫教。巴族夺占这个地方建立巴国以后,鬼教便成了巴族部民笃信的了。正因为如此,巴国统治者对丰都给予了别都——陪都的崇高的地位,这在巴王陵寝所在的枳——今涪陵都未得到的。 (2)娘娘教。也称为“美女教”,为旧时沅湘之间流存的留有母权制残余的一种巫教。从名称及其所祀神主、神符来看,这是一种古老的以妇女神为标榜的原始的遗存。湘鄂黔桂边界民间信奉的女娲神、花婆女神、萨神(或称“萨嫲”)、嫲神婆、春巴嫲妈(均可称为“娘娘”,如女娲娘娘、花婆娘娘等)是各自民族(或地区)的始祖,也是“娘娘教”当之无愧的神主。(3)苗教。湘西苗族地区旧时称由汉人传去的为“客教”。本民族的自然就是“苗教”了。他们备有自己的巫师和祀典。其巫俗称“苗老师”、“客老师”。“苗老师”做小,多穿便衣;只有举行椎牛、椎猪等重大祀典才戴冠穿袍,所用法器为黄蜡碗、铃铛、筒、短剑等。二 巫 术什么是?目前尚无权威性的解释,张紫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指出:“是人类企图对环境或外界作可能的控制的一种行为,它是建立在某种信仰或信奉基础上,出于控制事物的企图而采取的行为。也就是说,它是人类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外界自然)与想象的鬼灵世界所使用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实际功效是不可验证的,只有当人们失去有关信仰以后,它的蒙昧特征才会被认识,所以它是人类的原始特征,而非文明的表现。……是幻想依靠某种力量或超自能力,对客体施加影响与控制。严格地说,它并不把要被施加影响的客体神话,向其屈服或求告,而是用人的主观行为力图对其施加影响和控制。”[11]宋兆麟在其著作《巫与》一书中引述前苏联者沙利?安什林所说:“这是许多行为总和,它起源于世界的同样的重复,并表明对联想或模拟的能动性的信仰”后指出:“是史前人类或巫师一种信仰和行为的总和,是一种信仰的技术和方法。是施巫者认为凭自已的力量,利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和方法,可影响、控制客观事物和其他人行为的巫教形式。”[12]是指民间巫师的各种技能活动,它是源于某种神秘信仰的一套实用行为,在原始思维指导下而产生的原始人类利用咒语、魔法试图控制神秘的自然、复杂社会及人事而施行的手段。这种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即是,因此,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又与相区别!以信仰为目的,却是对不可知力量进行积极的预知和控制作用。具有模糊的“超自然力”的观念,幻想依靠“超自然力”对客观事物强加影响和控制,于是也产生了一些至今使我们无法理解或没有认识的现象。三峡地区自古就有崇尚的传统,尤以巫山、楚地为主,巫风弥漫。1.巫山地区(主要是巫溪)的民间从远古到近代,直至流传现今的有跳端公、告阴状、化九龙水、请七仙姑、请桌子神等多种形式。民间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形式分散,以个人流散活动为主。(1)跳端公。楚地称为“过刀桥”,过去曾用于替小孩过“关煞”,或为成人做特殊法文。所谓“刀桥”,是将两尺长的刀每隔一两尺远缚在两根竹竿上,共绑十多把刀,为显示其“法术”,端公常叫主家自己把刀磨得十分锋利,然后用桌椅扎成一两丈长的桥头,将用竹竿做好的刀梯平放做“桥身”,刀口向上。端公赤脚踩着刀口而过,口中念念有词。在锣鼓的伴奏下,很扣人心弦。(2)告阴状。将某个你仇视的人的姓名、生辰八字、地址写在纸上,揉成团塞进即将下葬的死人口中。不久,那人便会被“阎王”绳之以法,呜呼哀哉。有的地方男女订亲八字,男方将其藏在隐稳的地方,则两人白头偕老。一旦婚约被解除,女方便要想方设法弄到那张八字,否则,女方的灵魂就会被男方随意搁放。(3)化九龙水。分为小九龙水和大九龙水两种,小九龙水只化石、骨、鱼刺,大九龙水可吞吃铁钉、碗渣、寸长的尖竹筷,其符咒各不相同。(4)赶白虎。白虎是湘北土家族的图腾。但认为“坐堂白虎”是家神,“过堂白虎”是野神。如果经白虎过了堂,就会死小孩,民谚称“白虎当堂过,无灾必有祸。”小孩久病不愈,如果土家巫师是犯了“过堂白虎”,就得赶白虎、钉白虎。在门口屋檐下竖一树桩,上缚一公鸡,巫师拿着桃树枝到处乱打乱赶,口中念咒,乱撒五谷,直到公鸡大叫一声,巫师就说把白虎赶走了,家庭便可太平。(5)。龟卜、筮占等通神明的法术,在先秦时代即是知天命、定犹疑、趋吉避凶的手段,也是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法术的思想根源是兆验和前逻辑思维。进入文明阶段后,法术一方面与人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前逻辑思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随着人们认识的日益深化,而与宇宙图式、哲思想等高级思想形式和成果相互渗透、影响,从而渐趋精致和玄化。楚巫文化中,择吉据有重要的位置,据史料记载,楚王择太子、任命官员、确定战争等都要靠消除疑惑,预测凶吉。楚地民间之风更甚,人们婚丧嫁娶,求子问病,岁时劳作,出门远行都要进行。(6)招魂。此习俗产生于人类对自身的生理、病理、生死规律缺乏认识的古代。它曾普遍流行于世界各民族中,是一种自发的习俗。同样也流行于三峡地区,以楚国为甚。招魂要念招魂词,招魂词各个地方不同,但大体内容都相同。2.土家族的在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之地是古代巴族的直系后裔土家族聚居之地,他们承继了古代巴人崇鬼尚巫的传统,活动非常盛行,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对此作了全面的介绍:[15]自古以来,土家族地区极为盛行,主持活动的巫师,在土家族各地称谓常有不同,主要有“梯玛”、“土老师”、“端公”、“老司子”等。有的主持单项的活动,有的则主持大型祭祀活动,所以巫师也有等级之分。如梯玛,按的高低分为两种,一是主持大型祭祀活动的“掌坛梯玛”,二是地位稍低些的“帮师梯玛”;从祭祀活动中司职不同也可进行细分,背运法具的叫“骡马梯玛”;采用祭品的叫“蜂子梯玛”;主祭“三月堂”的叫“打猎梯玛”;物色人祭对象的 “抢人梯玛”等。从洪荒远古到近现代,梯玛世代承袭,口耳相传,延绵不断,他们既是祭神祀祖、赶鬼、招魂治病、还愿求雨等活动的主持者,也在农耕渔猎、婚丧生育、卜居迁徙、节庆歌舞等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土家族梯玛文化。举行活动时,梯玛有特殊的法衣法器。常见的是梯玛头戴凤冠,身披法衣,外系八幅罗裙。凤冠也称“五佛冠”,用硬纸制成,下端平整,上端呈五瓣莲花状。莲花瓣上绘有神像。法衣用大红布缝制,黄布镶边,胸前绣有太极八卦图,左肩写有“千千天兵”,右肩写有“万万神将”,下摆开钗,衣袖不长。八幅罗裙系在法衣之外,用赤、橙、黄、绿、青、蓝、白、紫八种颜色的八幅布料拼缝而成,裙下摆吊八枚铜钱。做,除了梯玛的全身穿戴之外,还有一些固定法器的运用。梯玛往往是手持八宝铜铃,吹牛角,挥司刀,唱神歌,跳巫舞,行动癫狂,如痴如醉。这种神秘的表演,使人对其能通鬼神而笃信不疑。八宝铜铃是用黄铜铸制而成,外圆中空,传说其中装有8颗砂石,分别系在长约30厘米长的一根杂木棒两端,上端刻有马头,系五色布,下端为尾。舞动时要头朝上,尾朝下,不能颠倒。牛角是用水牛角制作,安有口哨,能呜呜作响。梯玛家中一般安有神坛,夜里吹响牛角,将神坛关押的众神放出;天亮时再吹响牛角,号召诸神回坛安歇。司刀用铁打制而成,刀柄上刻有南北星斗字样,柄上连着大铁圈,铁圈上又套无数小铁环。梯玛做法时,司刀叮当作响,节奏鲜明。梯玛举行的活动,主要有“服司妥”、“杰洛番案”、等。“服司妥”,土家族语记音,意为还愿,俗称“做土菩萨”或“还神愿”旨在酬神、谢神、为人消灾除病和赐以子嗣。还愿活动时间一般从农历八月十五开始(开天门),到十月十五(关天门)结束。一般以户为单位请梯玛主持操办,规模较大,有“掌坛梯玛”和“帮师梯玛”多人参加,需杀牛羊、办酒席,通常要持续三天三夜。祭祀内容颇多,仪式繁杂。祭祀时所唱神歌按祭祀程序分为49节,每节又有许多具体仪式。如“洛神”一节,土家语称“麦日里日,”意为制天劈地,为表现制天劈地的艰辛场景,梯玛时跪、时蹲、时站、时坐、时唱、时跳,场面生动,梯玛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另如“腊月堂”一节,有安堂敬神、述情求卦、拖磨子、求卦、拖魂、敬酒勾账等七项内容。其中拖磨子为招魂术的一种,作法是:在堂屋里铺一床晒垫,掌坛梯玛仰卧其上,肚皮上放一个簸箕,簸箕上放一扇磨子,磨子上再放一小木厢,内装“失魂者”的衣帕,绳子穿在磨眼里,帮师梯玛绕晒垫不停地拖之,口中念诵咒语,众人亦帮忙呐喊。拖毕,翻开磨子,打卦问是否拖着了魂。“杰洛番案”,土家族语记音,意为解邪,主要是赶鬼,规模较还愿小。凡遇事不顺、精神恍惚、久病不愈等,土家人都认为是“中邪”、“失魂”,需请梯玛来作法解邪。通常只请一个梯玛执事,不杀牛不办酒席,一般只杀只羊作祭品,形式也灵活多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规模稍大的要踩“地刀”或上“天刀”。前者作法是在横放于地的树筒上安装12把刀子,刀刃朝上,梯玛一手拿着刚割下的羊头,另一手拿着一块“生死岩”(法具的一种),赤脚踩着刀刃而过,然后再边唱神歌边甩岩。上“天刀”是将安装刀子的大树竖立于地,梯玛头戴凤冠,披法衣,口含神水,不停地喷向刀锋,名为“封刀口”,向上攀至梯顶,然后象征性地带领患者攀登几步,表示鬼怪纠缠之害已除,将平安无事。,用作预测吉凶祸福,了解鬼怪意愿,便于,逢凶化吉。凡遇出行、建房、生育、疾病、婚烟等人生、社会大事,都要请巫师进行。最简单的是请阴阳先生“卜卦”。的法具甚多,梳子、筷子、铜钱、刀剑、岩石等均可,使用最多的是司刀和竹蔸卦。司刀,为在饰以五色布条,径为数寸的带把铁环上,串着9、11或13个大小可以相套的铁圈。梯玛晃动司刀后,出现大小铁圈相套、相隔的不同形状,以此来判定决断吉凶。竹蔸卦是将竹蔸劈成两块蔸片(称为卦),边念咒语边执卦于地,视其落地的状况来判断主人的祸福,如果连打三卦都是“胜卦”(两块竹卦一翻一覆),就认为是无灾无病,百事顺遂;如果都是“阳卦”(两块竹卦三次均`翻地),就认为有小病小灾,但可以治好,不出大问题;如果连打三卦都是“阴卦”(两块竹卦三次均扑于地),则认为有大祸临头,非得请巫师许愿求神不可,然后“还愿”。另一种打法,是由主人跪于巫师面前,向巫师“喊卦”,巫师打卦,如打准主人所喊之卦,就一次成功;如果未卜到喊卦,就由巫师丢卦。另外由巫师主持的下阴也是问卜中的一种。下阴的人选可男可女,但一般选未婚姑娘。下阴前要请诸神,如四官菩萨、地脉龙神、土地神、七仙女等。请神完毕,让下阴者坐在堂屋椅子上,双眼用黑丝帕蒙住,双脚并拢,脚尖触地,脚跟踮起。双手抱一柱燃香于胸前,脚跟处还要闷烧一小堆棉花籽,烟雾缭绕。下阴者渐渐入境,即被“发”起。只见其口水、眼泪流淌,身体摇摇晃晃,双脚打颤,嘴里呜咽有声。在巫师的导引、暗示下,下阴者的行为变成了神灵的行动,旁观者有事皆可求问,下阴者的回答则是神谕。可问年成,问屋场,问病痛,问命运等。问卜完毕后,巫师要举行“送仙还阳”仪式,将附在下阴者之身的“仙”送回天庭。神仙走后,下阴者才能还阳。请七姑娘也是流行于土家族女性中的一种问卜活动,有的叫“车七姑娘”。土家族妇女,在古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之夜,相聚一堂,由仙娘(一年长妇女)导引主持,选一未婚姑娘,装扮成“七姑娘”,即神话中的七仙姑。用黑丝帕蒙住眼睛,双手放于膝盖,端坐于堂屋中,脚前放个竹筛,筛里点清油灯七盏,供有糖果食品。众妇女围坐四周,此时仙娘手摇纺纱车,唱“车歌”,将“七姑娘”送上天庭,会见天庭中的六位仙娘,领授法旨,为众妇女吉凶祸福,指点前程。当纺纱车一摇,“七姑娘”也哼唱起来,其内容为登入天庭的所见所闻,仿佛已经成仙,俗称“登仙”。此时,众妇女便争着询问自己逝去的亲人、祖先是否安好,并卜问自己将来的命运等。最后由仙娘摇纺车,唱退车歌,将装扮七姑娘的姑娘接回人间。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是用什么符号代表的?
想要知道已经64卦的符号,就先要记住八卦的每一卦的符号,然后64卦是八卦两两排列组合组成的,这样就能记住64卦的符号1乾为天卦,2坤为地卦,3水雷屯卦,4山水蒙卦,5水天需卦,6天水讼卦,7地水师卦,8水地比卦,9风天小蓄卦,10天泽履卦,11地天泰卦,12天地否卦,13天火同人卦,14火天大有卦,15地山谦卦,16雷地豫卦,17泽雷随卦,18山风蛊卦,19地泽临卦,20风地观卦,21火雷噬嗑卦,22山火贲卦,23山地剥卦,24地雷复卦,25天雷无妄卦,26山天大蓄卦,27山雷颐卦,28泽风大过卦,29坎为水卦,30离为火卦,31泽山咸卦,32雷风恒卦,33天山遁卦,34雷天大壮卦,35火地晋卦,36地火明夷卦,37风火家人卦,38火泽睽卦,39水山蹇卦,40雷水解卦,41山泽损卦,42风雷益卦,43泽天夬卦,44天风姤卦,45泽地萃卦,46地风升卦,47泽水困卦,48水风井卦,49泽火革卦,50火风鼎卦,51震为雷卦,52艮为山卦,53风山渐卦,54雷泽归妹卦,55雷火丰卦,56火山旅卦,57巽为风卦,58兑为泽卦,59风水涣卦,60水泽节卦,61风泽中孚卦,62雷山小过卦,63水火既济卦,64火水未济卦
什么是打卦,打卦出来的是一阴一阳,两头相反为什么
望天打卦(听天由命)太极阴阳卦(天.地)叫做杯梳。周易八卦六十四图解
周易八卦六十四图解车牌号 1229 履与两卦履为穿鞋出门为即将决裂意解:出车不安全 易经八卦的易经八卦中六十四卦解释 易经所延伸出来的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第11卦 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上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用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周易是上古时期先民的智慧结晶,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客观规律的典籍,是群经之首,各个行业都能用的,怎么用?就得学习周易基本弧识然后自己去悟了。 六十四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金钱课-64卦图 先天八卦: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周易八卦中六十四卦中卦位有哪几种? 下位与上位,阴位和阳位,刚位和柔位,平行位 守护・八卦六十四掌的出处 该招式首次出现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51集 《燃烧吧 白眼 这就是我的忍道》一话中,是雏田为了得到大家(更是鸣人)的认同,努力修业的成果。第二次出场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76集,雏田使用守护八卦六十四掌完美的击碎了洞窟上风因起爆符炸落的大部分碎石。第三次出现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90集《 白眼开!磁使的死角》一话中,雏田使用该招式,免疫了磁使的磁砂电波(一种通过磁砂产生干扰人脑工作的电波控制型忍术,忍术名――磁石忍术・电磁波)的攻击。另外在火影忍者游戏中雏田也能使用。 周易八卦图解的图书目录 序编纂说明宋・刘牧《易数钩隐图)(一)太极图(二)太极生两仪图(三)天五图(四)天地之数十有五图(五)天一下生地六图(六)地二上生天七图(七)天三左生地八图(八)地四右生天九图(九)两仪生四象图(十)四象生八卦图(十一)二仪得十成变化图(十二)天数图(十三)地数图(十四)天地之数图(十五)大衍之数图(十六)其用四十有九图(十七)少阳图(十八)少阴图(十九)老阳图(二十)老阴图(二十一)七八九数图(二十二)乾画三位图(二十三)坤画三位图(二十四)阳中阴图(二十五)阴中阳图(二十六)乾独阳图(二十七)坤独阴图(二十八)离为火图(二十九)坎为水图(三十)震为木图(三十一)兑为金图(三十二)天五合地十为土图(三十三)人禀五行田(三十四)乾坤生六子图(三十五)乾下交坤图(三十六)坤上交乾图(三十七)震为长男图(三十八)巽为长女图(三十九)坎为中男图(四十)寓为中女图(四十一)艮为少男图(四十二)兑为少女图(四十三)坎生复卦图(四十四)离生垢卦图(四十五)河图(四十六)河图天地数(四十七)河图四象(四十八)河图八卦(四十九)洛书五行生数(五十)洛书五行成数(五十一)十日生五行并相生图宋・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一)太嗥氏授龙马负图(二)重六十四卦推荡诀图(三)太衍之数五十图(四)八卦变六十四卦图(五)辨阴阳卦图(六)复见天地之心图(七)卦终未济图(八)蓍数揲法图(九)阴阳律吕图宋・佚名辑(一)太极图(二)周氏太极图(三)郑氏太极贯一图(四)河图之数图(五)洛书数图(六)天地自然十五数图(七)曰月为易图(八)六位三板图(九)先后中天总图(十)先天数图(十一)先天象图(十二)六十四卦阴阳倍乘之图(十三)乾坤六子图(十四)浑天六位图(十五)六十四卦生自两仪图(十六)先甲后甲图(十七)八卦纳甲图(十八)八卦本象之图(十九)乾坤交成六十四卦图(二十)八卦生六十四卦图(二十一)李氏六卦生六十四卦图(二十二)八卦推六十四卦图(二十三)帝出震图(二十四)卦配方图(二十五)乾坤不居四正位图(二十六)坎离天地之中图(二十七)六十四卦大象图(二十八)乾坤易简之图(二十九)屯象困(三十)蒙养正图(三十一)需须图(三十二)讼象图(三十三)师比御众之图(三十四)大小畜吉凶图(三十五)履虎尾图(三十六)否泰往来图(三十七)同人图(三十八)大有守位图(三十九)谦象图(四十)豫象图(四十一)随系失图(四十二)蛊象图(四十三)临象图(四十四)观观国光图(四十五)噬嗑身口象图(四十六)贲天文图(四十七)剥为阳气图(四十八)复七日图(四十九)无妄本中孚图(五十)颐灵龟图(五十一)大过栋隆桡图(五十二)习坎行险图(五十三)离继明图(五十四)咸朋从图(五十五)恒久图(五十六)遁象图(五十七)大壮羊藩困(五十八)晋康侯之象(五十九)明夷箕子困(六十)家人象图(六十一)睽卦象图(六十二)蹇往来图(六十三)解出坎险图(六十四)损益用中图(六十五)央决之图(六十六)垢遇图(六十七)萃聚图(六十八)升阶图(六十九)困蒺藜葛葛株木图(七十)井鼎水火二用之图(七十一)革炉鞴鼓铸图(七十二)震动心逮图(七十三)艮背象图(七十四)鸿渐南北图(七十五)归妹君娣袂困(七十六)丰日见斗图(七十七)旅次舍图(七十八)巽床下图(七十九)兑象图(八十)涣躬图(八十一)节气图(八十二)中孚小过卵翼生成图(八十三)既济未济合律之图(八十四)方以类聚图…… 求八卦中六十四卦的卦辞及解说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 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第一部―六十四卦断的图书目录 本书内容导航 第一章 《卜筮全书》概要1.《卜筮全书》的成书:作者、地位与成书环境2.《卜筮全书》的内容:纳甲卜筮法3.《卜筮全书》的理论基础:万象之源《易经》4.《卜筮全书》的基础篇章:《启蒙节要》第二章 卜筮的常用概念1.卜筮的原则:无疑不卜2.卜筮的常用方法:纳甲法及其他3.卜筮的哲学基础(一):阴阳观念4.卜筮的哲学基础(二):五行学说5.卜筮的方法来源:八卦与六爻6.经天纬地的符号系统:天干地支7.卜筮纳甲的延展:纳音之法8.从唯物主义视角看卜筮:对卜筮的理性认识 第一章 八卦方位与六十甲子1.八卦方位之图2.六十甲子歌第二章 五行与六亲的生克1.五行相生相克2.六亲相生相克第三章 八卦象例与八宫所属1.八卦象例2.八宫所属3.以钱代蓍画法第四章 六十四卦名1.乾宫八卦2.兑宫八卦3.离宫八卦4.震宫八卦5.巽宫八卦6.坎宫八卦7.艮宫八卦8.坤宫八卦第五章 八卦与五行次序1.八卦次序2.五行次序第六章 卦的次第与象类1.六十四卦次第歌2.系辞八卦象类歌第七章 天干、地支与纳甲1.十天干2.十二地支3.纳甲歌第八章 世与应1.安放世应歌2.安身诀3.起月卦身诀4.起六神诀5.飞伏神歌第九章 诸种卦歌1.不全爻象各卦歌2.五件俱全各卦歌3.游魂八卦歌4.归魂八卦歌第十章 查月干、时干、时辰歌1.年上起月歌2.日上起时歌3.定寅时法4.天乙贵人第十一章 干支五行关系1.三刑2.六冲3.4.三合成局5.长生沐浴 第一章 纳甲法第二章 逐卦爻辞1.乾为天:大龙御天,广大包容2.天风ィ悍缭葡嗉茫君臣会合3.天山遁:豹隐南山,迁善远恶4.天地否:天地不交,人口不圆5.风地观:云卷晴空,春花竞发6.山地剥:去旧生新,群阳剥尽7.火地晋:龙剑出匣,以臣遇君8.火天大有:金玉满堂,大明中天9.坎为水:船渡重滩,外虚中实10.水泽节:船行风横,寒暑有节11.水雷屯:龙居浅水,万物始生12.水火既济:舟楫济川,阴阳配合13.泽火革:豹变为虎,改旧从新14.雷火丰:日丽中天,背暗向明15.地火明夷:凤凰垂翼,出明入暗16.地水师:天马出群,之寡伏众17.艮为山:游鱼避网,积小成高18.山火贲:猛虎负,光明通泰19.山天大畜:积小成高,龙潜大壑20.山泽损:凿石见玉,握圭为山21.火泽睽:猛虎陷阱,二女同居22.天泽履:如履虎尾,安中防危23.风泽中孚:鹤鸣子和,事有定期24.风山渐:高山植木,积小成大25.震为雷:震惊百里,有声无形26.雷地豫:鸾凤生雏,万物发荣27.雷水解:春雷行雨,忧散喜生28.雷风恒:日月长明,四时不忒29.地风升:灵鸟翱翔,显达光明30.水风井:珠藏深渊,守静安常31.泽风大过:寒木生花,本末俱弱32.泽雷随:良工琢玉,如水推车33.巽为风:风行草偃,上行下效34.风天小畜:匣藏宝剑,密云不雨35.风火家人:入海求珠,开花结子36.风雷益:鸿鹄遇风,滴水天河37.天雷无妄:石中蕴玉,守旧安常38.火雷噬嗑:日中为市,颐中有物39.山雷颐:龙隐深潭,迁善远恶40.山风蛊:三蛊食血,以恶害义41.离为火:飞禽遇网,大明当天42.火山旅:如鸟焚巢,乐极哀生43.火风鼎:调和鼎鼐,去旧取新44.火水未济:竭海求珠,忧中望喜45.山水蒙:人藏烟草,万物始生46.风水涣:顺水行舟,大风吹物47.天水讼:从鹰逐兔,天水相违48.天火同人:游鱼从水,管鲍分金49.坤为地:生载万物,博厚无疆50.地雷复:淘沙见金,反覆往来51.地泽临:凤入鸡群,以上临下52.地天泰:天地交畅,小往大来53.雷天大壮:先顺后逆,羝羊触藩54.泽......>>什么是打卦?
叫交杯、圣杯,笅杯也叫阴阳卦、圣卦、法卦和圣教。
实际上打笅杯的卦有很多种,广泛运用于目前各道观、以及民间。道教打卦大多来源于民间,运用非常的广泛。大多的法派都有打卦的方法,民间的端公、地理阴阳师等都有打卦的方法。
通过三种不同的卦象可以查出我们要想知道的事。掷卦是求卦者禀明神灵,通过阳人所求,把阳人所求的结果通过卦像体现出来,阳人根据卦象直接得出结果或对卦象进行分析后再得出结果。
掷卦方法:
为某事或某因向神明问断,必先焚香礼拜祷告,言明情由。而后右手拿住一副圣卦的尖部,向上稍一掷,卦自然落地,必显圣杯卦象之一种,一般的道观问事一卦断吉凶,得圣卦为吉,其他凶。也有的掷三次得一组合卦。然后根据组合卦对应找到卦辞的卦断内容,评判事物的吉凶祸福。
打卦的结果怎么看
打卦的结果解释:民间流传的打卦多在求神拜佛之前进行,求测人手持两个锲形卦片,卦片分阴阳两面,求测人默念所求之事后将卦片掷出。卦片两面为阳即为“阳卦”,两面为阴即为“阴卦”,一阴一阳即为“宝卦”或“胜卦”。一般来说掷出“宝卦”为吉,但也没有绝对的吉凶,还要参考所求之事的性质和被测人的生辰八字来判断。打卦是一种最简略的方式,其结果主要是求得心安,只具有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