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年月日时辰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的时间顺序

十二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 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

提起十二时辰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 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另外,还有人想问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二时辰对照表拼音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 十二小时与十二时辰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

天干地支在传统命运学的方面来讲,其实简称“干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所以天干,地知其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如今的生活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的?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八字中的五行的有几个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行:金、木、水、火、土。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五行: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子亥属水、辰戌丑未属土。所谓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的组合。

出生时辰如何对照天干地支,出生年月日时怎么用天干地支来算?_百度知 ...

提起出生时辰如何对照天干地支,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时辰的天干地支如何推算,另外,还有人想问八字中的时辰对应的天干怎么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出生年月日时怎么用天干地支来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干支的计算方法公式,干支月日计算方法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比流星赶月法不知要省事多少倍。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注:此处的日支序数应为时支序数,可能是笔误。 6、还有,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从此每年每日的干支不用去翻皇历了,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你都知道,人家还以为你记性如此了得呢,你就省点时间多悟道吧。

天干地支月份对照表

月份和日子和天干地支是如何对应的?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977年月份与天干地支对照表 1977年如果在立春前是丙辰年,立春後是丁巳年 天干地支月份对照表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立春开始,小寒结束。 十二天干地支月份是怎么看的?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八字中月份怎么对应天干地支 年月日时对应天干地支的方法是一样的,从甲子开始,六十一个轮回。其中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即从寅起一月(立春开始),依次推算二月为卯,三月为辰等。 月的天干地支怎么算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 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算法 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其公式为: (所求年数-3)/60 = 商。。。余数(年干支序数) 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月干支推算法: 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 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 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首先推算出该年农历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推。该年正月的天干序号的计算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当该数为负数时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农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1-2)X 2-1=-3,因该数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天干序号7得出农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日干支推算法 由于农历月的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使推算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比较好的推算办法是借助于历表 ......>> 天干地支的月份和时辰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盯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如何通过年月日时计算对应各自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举例说明为什么?如农历2023年1月21日 直接查万年历就好了啊,如果您真的要算按60甲子去排啊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

提起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另外,还有人想问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怎么用天干地支算年月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