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怎样祭太岁,正月初八拜太岁流程
祭太岁还用馒头吗
祭太岁还用馒头,正月初八“发发发”,它是个吉祥的好日子,被人们称为“顺星节”,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着祭拜顺星的习俗。传说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古人认为他们掌管着人这一年里的运势,在每年正月初八这天,是天上“星宿下界”的日子,因此人们这天要祭祀星君,希望能够得到神明垂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正月初八“顺星节”这天,要注意3个习俗,3个禁忌,大家别忘“拜太岁”,传统习俗认为拜太岁会接好运。虽然有封迷思想,但也反映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好的民俗传统文化我们是需要尊重的。习俗一:拜太岁传说“太岁”是所有星宿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民俗中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位“本命太岁”,每年还有一位“值年太岁”,掌管人们当年的祸福吉凶,不可冲撞。俗话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太岁一词影响了炎黄子孙几千年,相传太岁是有很多种的,比如本命太岁、流年太岁、冲太岁、害太岁、刑太岁等等,不同太岁对命运影响都不同,是很凶的神。拜太岁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然后到其塑像前烧香、叩拜、布施,再到今年当值的星宿跟前祭拜,这样就能接到好运。
请问在家中拜太岁的具体步骤都有哪些?正月初八以后拜可以吗?可以代替别 ...
供奉太岁,先请太岁,然后摆放供品到供台。什么时间都可以拜太岁。可以替代别人拜太岁,但是你的运气会受到影响。
在庙里拜太岁的具体仪规?
拜太岁的步骤祭祀太岁的的供品不需有肉,只需简单的香烛、水果及斋菜即可,如选用六款水果及斋菜等。除此,当然还有拜祭太岁的必备纸宝,纸宝如能道教那是最好,而完整的太岁五合纸宝则是:太岁纸宝三份、天神纸宝三份、地主纸宝三份、祖先纸宝两份、灶君纸宝两份。首先预备一张桌子,在正中央摆放一个香炉,另用一张红纸在上面写着年份及太岁的名字,把这张红纸贴在供桌后的粉刷墙壁上,要刚好是香炉对正的位置。把供品摆放在供桌上,跟着敬虔的持香下跪,祷告祈福,然后,便把香插在香炉上。当香燃烧到一半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烧衣。这时要预备一个聚宝盆或香炉等,把纸衣逐一焚烧。到道观拜太岁的方法一开始,安太岁是在家中摆设太岁神位,晨昏供奉一年。而今现代工商社会的人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在家中供奉太岁, 加上一般人认为大型的宫观香火较为鼎盛,如在宫观供奉太岁,趋吉避凶之力更大,故此现时往宫观摄太岁的行为, 已成为过年的一个习惯。可以的话,于年正月初八日,(如该日未有时间处理者也可以选其它日子)到有供奉六十甲子星君的庙宇。摄太岁的程序1、先按照每间道观之规矩拜祭。一般程序,先参拜斗姥元君,再拜值年太岁(当年太岁)参拜并祈福许愿,最后向本命元辰(自己所属太岁)参拜。2、用红纸写上名字。3、大百解 (填上内里之条文,最重要是填写自己的名字,年次八字,居所的地址,以免与同名同姓的人混淆)。4、事主物件 (小许指甲) 用利是封入拜上。5、祈福 (禀上祈求之事)。6、暖福 (于中秋节前后,再重做一次)。7、记著,年尾一定要回到同一庙宇要还神。太岁如何拜?
你好,拜太岁在很多地方早已是一种传统,以下为传统拜太岁的方法。太岁庙参拜:进太岁庙和进普通的庙的拜祭方式略有不同,如欲到太岁庙宇拜太岁,首先到庙外庙一份太岁衣包,太岁衣包的作用有如一份表格,要将自己的名字、年龄及出生年、月、日写在上面,以知会太岁应保佑哪一人。然后先向六十太岁的统领上香;其次向该年太岁上香;再向自己出生年所属的太岁上香(大庙设有六十太岁一览表);最后将太岁衣化掉。三拜请神后,宣读拜太岁疏文,祈求太岁神护佑,疏文读毕焚化,再拜请太岁星君保平安,太岁符镇宅光明,阖家平安万事兴。怎么样拜太岁
“拜太岁”是常见的方法,太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其实拜太岁的方法可繁可简,但以下的步骤则不可缺少。一般来说,拜太岁可粗略分为三类:① 选择往大庙参拜:进大庙和进细庙的拜祭方式略有不同,如欲到大型庙宇参拜,步骤如下——•首先到庙外庙一份太岁衣,太岁衣的作用有如一份表格,要将自己的名字、年龄及出生年、月、日写在上面,以知会太岁应保佑哪一人:•先向六十太岁的统领上香;•向该年太岁上香(2007丁亥年的太岁姓封名齐,另一说姓均名齐);•再向自己出生年所属的太岁上香(大庙设有六十太岁一览表);•然后逐一向其余太岁上香;•最后将太岁衣化掉。② 选择往细庙参拜:因为细庙的地方浅窄,很多时会将六十位太岁放在一起,所以拜祭方式比大庙较为简单——•到庙外购买寿金(细庙一般没有正式的太岁衣出售,通常以寿金代替);•在寿金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寿金数目按自己的岁数多少而定;•向庙中的太岁上香参拜;•将准备好的寿金放到属于自己年岁的太岁像下(可请庙中的工作人员代劳);•最后化掉其余衣纸。③ 选择在家中自行拜祭:不论大庙或细庙,新春前后总是人头涌涌的,如果不想往庙宇参拜,亦可选择在家中自行拜太岁,俗语称为[拜当天]——•在红纸上写上该年的太岁资料,以本年为例,可写上[丁亥年当年太岁之位]或[丁亥年封齐太岁位];•将红纸放在家中的神明(如观音、关帝)旁边;•以六色果(六款生果)、煎堆及斋菜等作供奉,诚心地参拜;•最后将衣纸化掉。不论你用哪种方法,只要诚心拜祭,太岁便会保佑你。至于最适当的拜太岁日子一般是农历正月初八的吉时,而带去供奉的物品不需有肉,只需简单的香烛及生果即可。“拜太岁”后记紧要于年尾“还太岁”,以酬谢神明一年来的庇佑。“还太岁”最适当的时间为每年的冬至前,即农历12月22日至23日左右,方法跟一般还神步骤一样,同样只需准备生果及香烛即可。
拜太岁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根据民间的传统风俗习惯,拜太岁活动通常都是在正月初八或者正月十五的时候进行。
太岁,即为太岁神,拜太岁,即道教中礼拜太岁神的活动,也叫顺星。相传太岁神共有六十名,每年由一位主管当年之神,管治当年内发生之事。所谓犯太岁,即人的出生生肖与太岁神有着刑冲破害的不利关系,犯太岁者大多诸事欠顺,易有不测之灾及损伤。
俗话说“太岁当头坐,无福便有祸,无喜必有灾”,因恐冒犯太岁,故便有拜太岁的风俗传统。犯太岁之人,可用拜太岁神之祈福方法来消灾解难。拜太岁一般是在阴历正月初八,或是正月十五前均可。一般拜太岁都要到道教宫观,各宫观拜太岁的流程大同小异,也可以就近到道观恭请太岁符。
元宵节介绍: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