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风水起源,三元风水指明
三元风水的起源
第一节 风水的起源(1)一、风水学概说风水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周朝,至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数千年来一直闪耀着神奇、瑰丽的光芒。公元17世纪,风水学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二十世纪中期,风水学在我国被套上封建的桎梏,禁锢五十多年。借改革开放的东风,风水学脱开枷锁,重新步入人民生活,为人类造福。由于离开人们时间较长,人们从生疏到认识逐渐到兴致更浓,研究风水的人们日益增多。目前,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风水热潮,堪称家喻户晓,并逐步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一大文化景观。风水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替人们选择有利的居住环境,使居住之人,家安人泰,旺丁旺财,人们称之为堪察阳宅;二是替人们选择安葬死人的墓穴,称之为堪察阴宅。阴宅与阳宅的堪察自古就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始君盘庚、公刘、周公等相地的记载。到了汉代,风水理论开始逐步兴起,后来逐渐家喻户晓。阴阳宅的理论来源于阴阳五行九星八卦等理论,表明当时人们对宇宙的总体认识已经形成体系,可以说,阴阳五行就是风水学最早的理论基础。从那时起人们对墓葬、住宅就有了讲究。从古代的出土文物来看,历代很多古墓的墓前都建有石人、石马、石凳等镇邪之物,也出现了《葬经》、《葬记》、《迁移法》等一些有关埋葬方面的书藉。据说《葬记》一书是青鸟子撰写的,直到目前,有些风水门派还尊称青鸟子为风水祖师,他们在收弟子时,都供青鸟子的“祖师”牌位。三国时出现了管辂,魏晋时出现了郭璞等一些技高如神的风水大师。管辂是三国平原术士,因有神奇判断墓之吉凶技术而闻名天下。晋朝的郭璞撰著了《葬书》,该书奠定了风水学的基础。此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阴宅”的,被后世推崇为风水经典著作。唐朝时期,一般有文化的文人都懂风水,出现了一大批风水名师,如张说、司马头陀、杨筠松、曾文遄等,其中杨筠松最有盛名。据说他在朝为官时,唐玄宗收藏一部《玉函秘书》,黄巢起义时,杨筠松见国势危急,背着此书从宫廷逃出,回到江西颐养天年,后来就在江西赣江一带广收门徒。当时在西北甘肃一带也出现了不少风水名师,那里曾流行过一本《五姓阴阳宅图经》,书中提到,房屋需向阳,以居高临水为最好。这个时期,各地新的风水书籍也纷纷出现,尤其福建等一些地方发展甚快。这些地方一方面文化发达,另一方面对风水术的信仰度较高,为风水术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明清时期,是风水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传说明朝开国军师刘基先生对风水学特别精通,民间流传很多关于刘基先生的风水传奇故事。据说当年苏北洪泽湖水连年泛滥成灾,说是有水妖作崇,刘基用九头铁水牛,一只铁公鸡镇之,水患才被平除,到前些年洪泽县城和淮阴高埝等地的铁水牛还躺在街道上,栩栩如生。又如《英烈传》上记载,明朝定都于金陵(南京),就是刘基堪察的风水,在建筑宫殿时,刘基将基址立桩在水中,朱元璋嫌其太窄,将桩往后移动了一下。刘基说,这样一移动将来必有迁都之事。后来明成祖果然将京都迁移到北京。二、风水学流派清末时期风水学大为盛行,出现了很多风水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三元派、三合派、玄空派、八宅派、翻卦派、赖公五行派、洪范五行派、摇鞭派等门派,虽然派别很多,总的方面不外乎形势派和理气派两大派别。1 形势派最早以形势论吉凶的是魏晋时期的管辂和郭璞。他们的立论观点是“聚气藏风”,以形论山论水,以龙、穴、砂、水的理论作为确定吉凶的依据。唐朝杨筠松继承他们的观点,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创造了形势派理论,其中三合派就是形势派最有成就、最有名望的一大门派。第一节 风水的起源(2)表作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等,现今研究形势派风水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形势派是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最实用的学派,非常值得研究。2 理气派理气派又叫做福建派,最早源于福建。据传福建人为了学习风水,专门去江西向风水祖师杨筠松求教,而杨公坚决不肯传授。福建人求教心切,长跪门前三天未起,就这样,祖师还是担心,不肯传授。福建人见求之无果,一怒之下,不再强求,并下定决心,若不将风水术搞到,决不回家。遂到江西赣州一带,将杨筠松所点过的风水宝地的方向位置都暗地用罗盘测量下来,并详细记录,回家后又结合自己所学的数术知识综合分析,自己另立一个门派,名为理气派 福建派。理气派的理论十分庞杂,其内容完全是用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论点,研究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学习此派的人不多。其实,形势和理气两派是相辅相成的,在应用时,形势离不开理气,而理气也离不开形势。在实地操作时多以形势为体,理气为用。没有形势难以确定事情休咎,离开理气则无法推测出事情的应事时间。虽然如此,两派学人为了维护自己门派,形成各走一路、分道扬镳的局面。长期以来,两个门派互相攻击。形势派认为,只有峦头形势才是风水正宗门派;理气派认为,只有理气才能解决风水问题。两大派相互排斥,互不谦让。到了明清时期,有人主张,应该将两派合一才能使风水学得以完善。如《山命全书》提出,必须两派合一,以峦头为体、理气为用的整体观点来进行操作,才能形成丰富和完善的风水术,从实际情况来看,也必须如此。清朝后期,风水学门派群出,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三元派、三合派、八宅派、玄空派等八个门派,称之为“中国风水八大派”。现将八大门派的具体理论分别作以简单介绍,以便使初学者对各个门派有所了解。1 三元派 以坐山为主,配合四周水的来去确定吉凶,又称之为先后天水法。该派的理论是,收先天水到堂可旺丁,收后天水到堂可旺财。先后天水不可流破,若先天流破后天名曰“消”,后天流破先天名曰“亡”,先后天互相流破谓之“消亡败绝水”,遇之主克妻损财,人丁败绝。2 三合派 以山水为主,以坐山朝向与宅外山峰或二十四山各个方向建筑物构成的生克关系来确定吉凶。法以四周水的来去结合朝向定出十二长生位,十二长生者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从向上用双山五行起长生配水的来去论吉凶。但向上配水与十二长生容易造成阴阳混杂,在应用时务必要分辨阴阳,宜净阴净阳,不可造成阴阳混杂。
三元派和三合派风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三合风水与三元风水之区别讲一个区别点按照三合风水的要求,首先要确定龙的五行属性,到底是金龙、木龙、水龙、火龙中的那一条龙?格龙就成了定向的依据。例如来龙的方向格定为子山午向,如果按照24山正五行来说,子山所在的方位属水。所格之龙就是水龙,其他仿此。例如来龙的方向格定为子山午向戊子来龙,依颠倒五行来讲所格之龙就是火龙,其他仿此。不论你用哪一种方法,三合风水的定向都是按龙的五行属性来定向,水口又刚好是同一局的墓绝胎水口。比如所格之龙是水龙,三合风水的选择坐山一定属水。1按照24山正五行运用的就选24山正五行属水的坐山。2依颠倒五行运用的就选72龙纳音五行属水的坐山。三元风水又如何呢?我只能用打比方来讲。比如所格之龙是子山戊子龙,1按照三合法则,24山正五行运用的就只能选24山正五行属水的坐山。但依三元风水之法则可选其他五行坐山,只要水法合,比如可以选配坤山艮向或午山子向等等其他五行坐山。2依颠倒五行运用的法则就只能选72龙纳音五行属火的坐山。但依三元风水之法则可选其他纳音五行坐山,只要水法合,比如可以选配乾山巽向中的纳音或辛山乙向中的纳音庚山甲向中的纳音等等其他的纳音五行坐山。3 毫无疑问,三元风水比三合风水灵活的多,三合风水十分局限。可想而知,三元风水这样肯定违背了 “三合风水的龙合向,向合水的法则要求”
三元风水学的历代祖师都是些谁
三合派起源古老,杨公三合风水术,是杨公继承晋代郭璞“乘生气”的理论精髓,对形势峦头特别重视,讲究“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的功夫。唐国师杨筠松(杨公),安史之乱破京城后,携带风水秘籍来到赣州,带徒传学,风水才逐渐普及到民间。确切的说是由杨公徒裔创导的三合学派,典型代表为宋代的赖布衣。正五行三合风水术:由明代的徐善继、徐世颜所创导。二徐在理气上也是用金、木、水、火四大局。三元水法是什么?
三元水法如下:三元水法是根据“二十四山”先后天水的来去决定吉凶,以先天八卦定人丁的旺衰;用后天八卦来推测财运的成与败。其它方面,如工作前程,事业兴衰,富贵贫贱,穷通夭寿等,则是以各方位的水法来判断吉凶。风水学简介: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它包含建筑学、地质学、环境学、水文学等相关领域。因有风水著作《青囊经》、《青乌经》故也有人称风水为“青囊”和“青乌”。“风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风水学三合风水之隔八相生立向法是不是犯三元驳杂
三合风水之隔八相生立向法是不是犯三元驳杂————三元法起源于无任障碍的大平原,本人没有去过大平原(如华北平原)进行实地查验三元法的准验如何?但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在地形不合要领的情况下,三元法毫无准验。只要地形合于某种要领,三元法认为不好、有凶,如上山下水的用事方法,也没有描述的事实出现,而且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本人的看法是三元法仅管理论体完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三合不是格八相生,而是长生掌法隔八为生、旺、墓三位所在位,生、旺、墓是一完整事物发展过程的三个代表性阶段,所以隔八相合。
请教下 什么是三元风水局? 断掌和风水又有什么联系呢?断掌的人怎么样...
天津弘易堂 赵燕传统的风水也叫“堪舆”,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广义上的风水是指人类通过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和死人葬地的选择,从峦头形式与方位理气两方面结合,以求使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趋吉避凶的学问和技术。风水发展到今天的时代,由于人们的住宅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严峻挑战,其含义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风水学实质上是把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与人文景观综合起来考虑的一门严谨的建筑学问,是工程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风水有其科学的内涵,也有其的成分,我们所学习的三元玄空学,正是采取了扬弃结合的态度,将传统的风水学的合理内核与现代住宅,特别是现代城市住宅相结合,提出了比较系统的选址、布局、设计、建造、装修等可操作性的理念和方法。风水是时间和空间配合的学问,并无任何神秘。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可以学会。三元玄空风水,是传承最隐秘、断验最准确的一门学问。它是将五行代入九星,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生克制化的关系,就是风水运用的法则,人人都可以学懂,人人都可以运用。下面就三元玄空学谈几点认识。一、三元玄空风水的由来玄空飞星风水学其源流已经很久远,是目前风水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但是和其他风水学一样,其创始及传承并没有清晰的文字记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历史上获得各门术数真谛的学者,均以秘传的方式传承,所以,玄空风水学的每一代能够获得真传的人寥寥可数,掌握此术的人轻易不言传人,致使玄空风水的传承有诸多神秘的传说。尽管如此,我们透过现时可考的玄空飞星风水学的古籍,仍能寻觅到其传承和发展的过程。玄空飞星风水学起源于晋朝,其代表人物郭璞所著《青囊经》,是玄空学的经典著作,但是其内容深奥难懂,没有精于此道的老师指导是难以把握其中含义的。到了唐代,玄空学已发展到多达一百二十家支派,各有其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说法太多,以至使人感到不知谁对谁错之惑,各派也以自家为正宗而菲薄其它派的学说。唐朝是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重要时期,著名的风水大师杨均松就是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青囊奥语》、《天玉经》便是他的杰作,这两部古籍是当今深造玄空风水者的必读之作。除了《青囊经》、《青囊奥语》、《天玉经》外,还有一本玄空飞星学的重要著作《青囊序》,据说此书的作者名叫曾求己。另外,还有一部《都天宝照经》也是玄空风水的重要著作,其作者也无可靠的史料记载。至北宋年间,有道家吴景鸾,撰写了一篇《玄空赋》。至明朝又有一部名《玄空秘旨》的重要著作面世。但其作者说法不一。明清期间是玄空飞星风水学发展的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玄空风水的重要人物蒋大鸿,得有地仙之名,他把以往的玄空典籍进行了整理、研究、注译,著述了《地理辨证》一书,前述诸书皆收录在《地理辨证》之内,成为玄空学经典集大成者。但是,由于蒋氏《地理辨证》文中的注释常有含混不清的地方,以至后来的学者以各种假定试图解释该书的注释,致使玄空飞星风水在理论和内容上十分混乱。为了明辩是非,蒋大鸿的真传弟子姜尧和章仲山二人便合作撰写了一部《地理辨证直解》,试图澄清蒋氏的学说。对于现代风水学影响最大的一部书是《沈氏玄空学》。继蒋大鸿之后,出现了一位无师自通的玄空学专家沈竹祁。他是在深入研习《地理辨证》的基础上通过集其精华、改造制作而写成。此书一度为玄空风水界权威性著作,为研习玄空风水的学者高度重视。以上诸书是现代玄空飞星风水学赖以继往开来的典籍,是中华民族先人智慧的结晶。二、玄空学的实用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玄空风水理论应用于实践到底灵不灵?它的实用价值到底如何?这是每个想要学习的学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说判定一门风水学是否科学,是否有其实用价值?不能以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应以客观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然而,检验风水是否,不能仅用一两个事例来证明,也不能用一两年的时间来证明,而是需要上百件的事例,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证明其科学性和实效性。况且,今天的易学界说假话、骗人的事时有发生,人们怀疑风水的科学性也在情理之中。所以,用今人的典型事例来证明玄空风水的实效性,令人难以信服。我们还是回到几百年前明未清初时期,探讨玄空风水的集成者蒋大鸿研究应用玄空飞星风水的过程,以期获得玄空风水的真理性的认识。蒋大鸿是江苏省松江县人,生长在明未崇祯年间。他少年时死了母亲,壮年丧父。他父亲安溪公早年就教他学习形家之书,孜孜不倦地学了十年,才知道学易之难,用他的话说:“死穷径绝”,就是无路可走了。但是上天不负有心人,竟遇到了无极子传给他三元玄空的学问,又学习了十年,并遍访大江南北的名墓,始了解了其精义。从此,他又专心学习研究了十年才穷其变,这时他已经老了。他先后经过了三十年的学习探讨,才肯定了三元玄空风水的真理性,证明了飞星风水的实用价值。蒋大鸿把三元玄空学用于实践的结果如何?我们只能从他的学生姜如皋的“从师随笔”中得到一点资料,现摘录两则如下:一、沈孝子东关人,亲死下葬,地师为之立辰戌兼乙辛山向,夫子舆余过此,孝子扶棺大哭,其状甚惨,师询观者,知其孝行,为之立乾巽向(旺山旺向),葬后十年,孝子起家,积资十余万,生子数人,皆容貌魁伟,聪明过人。葬时为上元甲午春(注:时在清康熙五十三年七一四年,为二运)。二、乙酉(二运)春,先生为商姓葬一地,用艮山坤向,余等私议,以为上山下水,且犯反伏吟,不知何故用此失时之山向,窃问师,师微笑,但言日后君辈看其如何也,未数年,商家丁财贵三者皆备。是年冬,又为王姓扦一地,也用此山向,而王姓家道亦日见兴盛,余再三问之师,师但笑而不答,未知其何术也(注:二运艮山坤向,全局合成三般卦故吉)。三、姻戚某氏,其家广延地师,十余年得一地,堂局极美。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甲子时,在一运,系壬山丙向,葬后不一年,全家患疫死,子姓争产,讼事未息,杜陵夫子来登山观之,笑曰:地固美,惜犯反吟伏吟,葬之祸至无日矣!以上几例看得出蒋大鸿的风水之术出神入化,难怪当时的堪舆界争相效法。但是,他打着天机不可泄露的幌子,不言传人,他最宝贵的十三个挨星诀,就连他的好学生姜如皋也没有通通快快地得到。直到他需要两千两银子到浙江去买一块地时,才依依不舍的拿了一张小纸条,写了二十八个字的秘诀,差人送给他有钱的学生,作为交换的条件,可谓一字千斤。蒋大鸿之学不仅自己不泄露一字,而且严禁他的学生也要绝对保密,致使三元学说弄得伪法百出,到了清朝未年,竟分了六大宗派:即泸州派、无常派、苏州派、上虞派、湘楚派、广东派,而蒋大鸿的学说竟没有真正的传承下来。对于当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沈氏玄空学》,其作者沈竹祁(一八四九一九O六年)出生于清朝未年,是浙江省钱塘人士。他十六岁就读地理方面的书籍,二十二岁时为其父相得一块风水墓地,世所罕见。于是网罗了八十多名地师相地,都说是风水宝地。可是一位富翁也听到此地吉祥的信息,于是便捷足先登,用高价抢购,使沈氏错过了购买的机会。后来,富翁开穴,把地掘开,所掘出的泥块呈太极图案,便认为是大吉之象。但是富翁去世并下葬后不到一年,该家宅彻底破败,死的死,离的离,撤职的撤职,充军的充军,令沈氏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又召集了三十多名地师讨教,大家都说不出原由来。后来他看了蒋大鸿的学生的“随师从笔”,才知道一运中的壬山丙向犯了反吟伏吟,葬之祸必立至,也就是宝照经中所讲的:反吟伏吟祸难当,自缢离乡蛇虎伤,作贼充军上法场。自此,他开始阅读蒋氏之书,特别是他有幸获得了蒋大鸿真传弟子章仲山的秘抄,冥思苦想其中的奥理,后来又买了一千七百多种易理方面的书籍研读,到了民国十四五年间,把玄空飞星学的精华编写出著名的《沈氏玄空学》公布于世。从此,三元玄空学大白于天下。沈氏之后沈祖孙也深通三元玄空之学,因此很多人跟他学习。其中有位名叫袁香溪的地师,年已六十岁,是祖孙的前辈,他在四十年间曾为人做了四十多座墓地,自悟玄空入门之后,就终日跋山涉水,用玄空法去检验这四十多处墓地,结果合元运者四处,合城门诀者四处,这八户人家的家业都还很兴盛,其余三十多座,不是零正失宜,就是阴阳差错,或出卦、或犯反吟伏吟,这些人家不是家业凋零,就是子孙残疾,或破财、或损丁,无一完美者。昔日总以为是龙真穴地,现在竟沦落到这种地步,令他后悔不已。因此,他到家家户户的坟上改正山向,实在无法补救的就自己拿钱,帮助主家迁葬,以安良心。上述资料非常宝贵,就是说要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后才能检验出它的真理性。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三元理气法的真实价值。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住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住宅千姿百态,利用形法调整风水的余地越来越小,而以理气为主要特征的玄空风水正是适应了住宅环境的变化的需要,其内在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大力地推进玄空风水的普及和提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于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对于传承先人的智慧、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应该看到玄空风水学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目前这一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在实践上的应验率也只有十之八九。因此,加强玄空学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现三元玄空学应有的价值任重而道远。我们愿与专业人员及广大风水爱好者一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把三元玄空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