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战争,易经战争卦

易经是否预测到中日战争

易经的预测,和现在股票预测一样,什么都说了,但是又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只有等到事情发生了,一批人才会大惊小呼地做做事后马谡,连事后诸葛亮都算不上。用膝盖想想好了,易经编撰出来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日本这个国家,它能预测得到2000年后的战争?要是易经这么强大,世界早就太平了。

《周易》中的“四象”,究竟是指什么?

四象是像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指的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4个方向,在28星宿当中四象也被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称为四神,四灵。但在《周易》当中,四象主要指的是水,木,金,火,土是介于四象当中的一种状态,因为四象也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这四象,太阳象征火,太阴象征水,少阳象征木,少阴象征金。同时四象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太阳指的是夏至,太阴指的是冬至,少阳指的是春分,少阴指的是秋分。四象在周易当中也承担着4个特别重要的数字,分别是6,7,8,9。这4个数字,太阴代表着6,少阳代表7,少阴代表8,太阳代表9。

四象的演变

在周易当中的八卦形成说到太阳生两仪就是阴和阳,其中春天从冬天而来带有阴气,但是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变化趋势,阳气不断的上涨,阴气开始消退,在春天之后就是夏天,在阳上加阳就是太阳。夏天又从春天而来,阳气不断上升,但是在秋天之后,阳上加上一阴,就为少阳,代表着秋天。冬天又从秋天而来,阴气不断的上涨,阳气开始消退,到冬日的时候,阴气为主要阳气为次要就被称为太阴。所以这一年四季的变化不仅仅是四象的一种代表,而是一切生物生命周期的阴阳变化。

《周易》

周易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代表着深刻的知识,在古代也赋予了周易极为深刻的意义。古代掌握周易的人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等来进行预测。周易预算的每一卦其实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其实并不只是对于某一件事情,而是对应的一类事情告诉大家到底应该怎么做,由此件事推演到另一件事情,以一件事推测出万物。

最后周易涉及到生活,哲学,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非常具有独特思维的一部的史书。

超简单的易经入门基础知识合集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从大方面来看,易经是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理论出发点,也是人们修身养性蕴德、提高思想的最好著作之一,是我国古文化的精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 易经入门 中去看看关于易经的基础知识吧。 易经简介: 《易经》,分为三部,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并称为三易。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关于“三易”之说。《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四有四”。就是说,在周朝《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个易由卜官掌控,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 其中《连山》与《归藏》魏晋之后下落不明或被佛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内容: 1、连山 据《周礼》记载,《连山》相传为伏羲氏或神农氏所创,成书于夏朝。《连山》和《周易》、《归藏》并称为测试的三易之法。 连山是三易之一,以“艮卦”为首。《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于《周礼注》称:“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顾炎武《日知录三易》:“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相传连山至汉初时已失佚,桓谭《新论》云:“山(连山)藏于兰台”。 北宋邵雍认为:“连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为揲,正卦一0一六,互卦一0一六,变卦三二五0一二,以数断不以辞断。其吉凶一定不可易”。又一说《连山》即《数术略》之《夏龟》。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有《连山》一卷。 2、归藏 《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商易》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 《归藏》是三易之一,《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相传黄帝作《归藏易》,有四千三百言。宋代家铉翁称:“归藏之书作于黄帝。而六十甲子与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归藏易也。”。 一说《归藏》在汉朝已佚,因为《汉书·艺文志》中没有著录,《隋书·经籍志》亦曰:“《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明朝杨慎以为汉代时《归藏》未失,“《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见桓谭《新论正经》,则后汉时《连山》《归藏》犹存,未可以《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朱彝尊云:“《归藏》隋时尚存,至宋犹有《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其见于传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称为王家台秦简归藏,重启研究《归藏》的热潮。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 3、周易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测试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为何讲的《周易》在古代能成群经之首?它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周易》被誉为五经之首,历朝历代无数人从中了解为人处世,甚至是读懂天人之间的哲学。它可以用于预测,帮助人们了解事情发展的方向,也可以作为人行动的指南和成事的参考。为何讲的《周易》在古代能成群经之首有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方面,历史悠久,非常古老。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3000年之前。这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也是绝无仅有的。第二方面,它不但是最老的,它的作者还具有高度权威性。至少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在华夏文明的系统中,这种权威性是无与伦比的。《周易》作者的权威性能到什么程度呢?古人用一个句子来概括,叫“人更四圣”。“人更四圣”就是说由四个“圣人”级别的作者,先后接续集体合作完成了这部书。哪四个圣人呢?第一个是所谓“华夏文明初祖”的伏羲,第二个是刚才说的文王姬昌,第三个是姬昌的儿子周公,周公在古代被视为大圣人;第四个圣人是孔子,他的工作是阐发前三位的思想。这四个圣人来联合完成一部书,这样我国古代任何一本书的作者都没法比了。《易经》,其实是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这三本易书。它们并称为“三易”。相传三皇之伏羲创作八卦,神农炎帝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周易》。《易经》不仅仅是之术,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而在周朝时期,《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本易书则由三位卜官掌控,通过这三本易书,卜官们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正所谓“算卦”,又名曰“观卦象”,这也是《易经》本身最初的作用。但是到如今,三易中的《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就是指《周易》。第三方面,就是传播之后的影响与效果了。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里,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居于主流位置的意识形态化的著作是“四书五经”。而“五经”的第一部就是《周易》,这是古文经学派的主张,但也是长期流行的主张,可见其巨大影响。第四方面,“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这句话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什么要引这句话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社会发展经过了2000多年,人们对于《周易》的重视依然如故。第二层意思,经过2000多年的实践,纪晓岚看到《周易》覆盖的面太宽了。他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在今天看来,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玄学,乃至道教、佛教,都受了易学的影响;特别是儒家的后期——理学阶段,其影响尤其深刻。再广一些看,文学、美学,甚至医学、化学等,都有受《周易》影响的痕迹。可以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宝藏,其所包含的天人思想、时空观念、意象思维、辩证哲学是中国古人最朴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符号表征的思想源头,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一个思想铺垫。

2023年易经卦象,2023 年易经预测战争

2023年卦象

2023 年庚子年运势,读一读《》蛊卦,就全明白了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流传千年的经典,对于这本古籍,孔子和荀子都说过“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会带来不吉祥,甚至引申说,学《》不好等等。事实上,作为古代科考必备课本,古代读书人是没有不读《易》的,这种说法,几乎是完全没有道理。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圈里,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读通了,读透了,当时的具体形式,本身就对应《》当中的一个卦象,不过是不好明说而已。

有些朋友留言问今年运势,我回答说,你读一读蛊卦,就全明白了。

再次声明一下,《》中,没有不好的卦,每个卦象都很好,蛊卦也不例外。

在我的理解中,《》是将我们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和境遇,祖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为了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能够顺利解决各种境遇,指引我们做好每一件事。粗分的话,是64种境遇,细分则是每一爻都对应一个情况,总共384种。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蛊,我们都知道,是虫子的意思。蛊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是第十八卦。

此卦取象自山下有风。山下有风,何如?风被山挡住了,刮不出去。因此,又引申为“迷乱,无事生非”的意思。怎么办?振民育德。所有人的道德水平上去了,一切都解决了。

蛊,元。亨。利涉大川。

但是蛊卦,总体上又是一个亨通之卦,意思是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这是什么意思呢?具体分析来说,这意味着要解决很多问题,会发生新旧的转变,最终的结局是前景光明。因此,蛊卦的六个爻,都重在解决问题上。1、2爻,采用的策略是纠正,而且要抓紧纠正,3、4爻,采用的策略是宽容,由此越来越从容。第5爻讲述了最终战胜问题的策略为“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

意思是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最终会以高尚的气节,大获全胜。

我们普通人,在发生今年的状况之前,对于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如何能够大获全胜,也许并没有直观地大的概念。但是,现在翻回头看,我们在深深感动,对广大医护人员致敬的同时,也能直观的理解精神的力量。

以大局为重,以更多人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私利,这种英雄的气概,实在太重要了。

所以,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直讲德、讲高尚的情操和气节。

就个人而言,遇到这样的运势,若想快速解决,更好最快的,同样是:高尚其事。

上述,就是我对庚子年运势的《》蛊卦解读。

以上就是与2023年卦象相关内容,是关于卦的分享。看完2023 年预测战争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乾坤两卦对战争的影响

乾卦的军事原则: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这4个字可说是《易经》的精髓,是对万事万物道理的描写,也是军事行为的准则。 所谓“元是指巨大的意思.‘亨”有亨达之意,也有畅行无阻之意,“利,有福的愈义,是利国利民.“大”是坚丈不平,公理察然,公理的意思,也是光亮正大之意.在军事意义上可以解成为,一个国度的军事行为.是一件无比重大的事.它关系到人民存亡,国度前程的大工作,为求“亨、通、利、达”就必需倡导我军是大公至正的仁义之师。这便是说,出兵接触,必需是为公理而战,为正义而战,过去的“替天行道”也是这样一个愈思。不是去侵犯别国,掠取他.人土地与资本,只有如此,方能得到天下舆论支撑,方可平定世界.这卦的各个爻辞分别可以理解以及解释如下: “初9.潜龙勿用”,在《孙子兵书》中说:“兵者,凶器也.可百年而不同.不可一日不修分。孙子在《 计篇》 中作了深入的阐述。他首先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生死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个兵字,即指用兵接触而言。在《谋攻篇》中,接着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一百战不殆,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打一百次仗,一百次都打了胜仗,其实了不得。为何孙子说这不是好的事呢?这是由于战争损耗最大,损坏也至多,战争次数多了.不管怎祥强盛的国度,也会搞得民穷国联.而且结怨太多,终必自挖墓地,自行消亡.远是拿破仑,近为希特勒,皆可鉴戒。因而.最好不是用战争去办理间题,而是不战而胜. 孙子在《火攻篇》中说:“主不可怒而发兵,将不可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温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回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三军之道也。”这些都是对潜龙匆用最好的注释。天下上只有瑞士这个国度深得其3昧,所有的历次战争,他们都没有受过影响。美国虽历次参战,除了外洋珍珠遭到日本骤然攻击外,本土也没有外来人侵,这一事实值得思虑。 “9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当国与国间,因厉害冲突,经由长时间明枪暗箭,形势日趋恶化,两边不能不以兵戒相见,这便是“见龙在田”。此时的输赢关健,在于批示官的能力.谁的批示官智计高明,批示出色,谁就能得胜。孙于用“将孰有能”作为判断成功的身分之一这乃是:“利见大人”。《象传》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4时合其序,与神鬼合其吉凶。”孙于所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些都是一个作战批示官所应具备的前提。 “9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是指明枪暗箭明确地摆在眼前。假如要取胜,就必需政策严正,得到泛博入民支撑,方可取胜,并得到人民爱戴。 “93:正人整天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可以理解成当两邦交兵之际,3军统帅与批示官,皆负国度兴亡重担,正人指统兵的将领,如能这样,虽处危险地步,最后仍是可以取得成功而无损失。“94:或者跃在渊,无咎。”跃是奔腾,便是空中有浅们空军的飞机活跃,也即维持空中的上风,在渊指的是海洋与河川,也即指水师与商船甚至潜艇都能在海上、河川中自由来往,是指维持海上上风。既然能保住空中与海上上风,那么,我的损失就可保证削减到最低限度,而无咎了。 “9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9五阴交居上卦当中得正位.是盛极一时之象。故曰:“飞龙在天.”就军事形势而言,既有初9的养情蓄锐与完美的筹备。92的慎选将才,93的惕励尽力,94的空中以及海上上风的维持.可以说已经成绝对上风。因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有“飞龙在天”,无往而不堪。然而为何还要说“利见大人”呢?由于军事气力10分强大时,最怕的是将帅发生骄惰情绪.所谓“傲卒多降”,同时也怕乱杀无辜,如德军杀死必多万乌克兰战俘,因此激发苏军的誓死抵御,终使德军腹违受敌,终究致使失败。因而,乾卦在此极盛之时提出“利见大人”的正告。由于“大人”是有仁德的皇帝,才不会娇纵、滥用戎行残杀无辜,造成无可补救的损失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日:括囊无咎,慎不害也。括,包括、概括、总括、囊括的意思。故君子不图虚名不犯咎戾当量其才称其能括囊而行,是以《象》日:“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如三国时做为行军主簿的杨修没有做到“括囊”,在不该说话的时候又说了不该说的话,既使没有死在鸡肋事件上,也肯定会因其他事件被杀。是以后人感叹: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闲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所以这时你已用自己的技艺在事业上有了一定建树,可能当了个小领导,此时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虽然得不到赞誉,但至少也不会有灾祸降临。你少发表意见,你说话没用,不如不说。扎紧口袋,没有赞誉,也没有过错。多吃菜,少喝酒,听大领导的话,跟大伙走。六五:黄裳,元吉。《象》日: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黄”,即大地颜色,黄色之道,也是大地之道;“裳”为人穿的下体裙裤,用黄色的布做不太显眼的下体衣裙而不是上装,就是为了不过分地显露自己。 做为高层领导,虽高居六五之尊位,却始终保持内心的谦恭与柔顺,做到功高不盖主,治世不称雄,自然会大吉大利。古之有司马懿着,功高不盖主,治世不称雄。司马懿高居六五之尊位,仍能做到内心谦恭柔顺,忠心事主,终以其“黄裳”之举,实现“元吉”。就如这时你到了无论工作还是创业,都到了很高的境界,如公司副总。虽是黄裳,但那不是黄袍,所以提示你身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能再越雷池一步了。就好像历史上的萧何,买地,夺利。不弄点人生污点,那么不是比刘邦还伟大了,那不是找死。再说王翦伐楚,为啥天天要秦王给赏赐,也是要表明自己胸无大志。这俩人都是应用此学的聪明人。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日:龙战于野,其道穷也。野,古时把统治中心称为国,国之外称为郊,而郊之外则称为野。玄,是乾龙血的颜色。黄,是坤龙血的颜色。 乾卦的前五爻和坤卦的前五爻都很吉祥,是因为五阴五阳平衡和谐。破坏了这种阴阳的平衡,就会导致失衡,天地之战,是乾坤之战,其结果必然是天地混杂,阴阳失和,乾坤莫辨。你若不服,那其血玄黄了。韩信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个龙战于野其实不是说想争夺职位,是目中无人的意思。“龙在于野,其血玄黄。”乾龙与坤龙交战,必是两败俱伤之势,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能够上下同欲,戮力拒敌,使这场战争只见乾龙之玄血,坤龙则借此得以壮大,让我们知道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切都存在变数,只要运用得当,自可化凶为吉。用六:利永贞。《象》日: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利永贞”概括其意:坚持正固、目光远大、才会有利。换句话说,只要永远保持忠诚贞正的品格,终将获得好的结果。反之,没了“永贞”,也就无利可言。你一个作为人才,如果被上司赏识,是有幸的,但被上司怀疑,却是不幸的。 当上司能够驾驭得了的时候,这个人也许还有生存的可能;而一旦到了驾驭不了的时候,便不会再有存活的机会。 赏识的是才能,怀疑的是忠诚。若三国时的魏延,刘备活着时,魏延很忠诚,诸葛亮活着时,魏延依旧很忠诚,因为这两个人都驾驭得了魏延。但二人殒命后,魏延便很不忠诚了,因为在他看来,再没有人可以压伏住自己了。 于是,在诸葛亮星殒五丈原的当晚,魏延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头上忽然生出二支角来。 凭空生出这样一个梦,魏延很是奇怪,赶紧找来深通《易》理的行军司马赵直,希望其为自己预测一下此梦蕴含的深意。 赵直虽然名叫赵直,但却并没有照直说。赵直告诉魏延: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现在魏大将军梦见头生二角,此变化飞腾之象啊,当然大吉大利了。 赵直的话,已然开启了魏延埋藏心底多年的谋反之心,于是他烧绝栈道,阻遏蜀军归路,乘机为乱。活着的孔明可以断其生,死了的诸葛亮一样可以断其死。当魏延自己以为离胜利越来越近之时,便是其离死期越来越近之日。 当魏延会同马岱兵临南郑城下时,杨仪开启了诸葛亮临终所遗锦囊,轻骑而出,立马阵前,手指魏延“丞相在日,知汝久后必反,教我提备,今果应其言。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 对于杨仪的话,魏延报以大笑“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 不需三声,更不需三万声,只一声足矣。魏延提刀按辔,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马岱便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倘使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能够做到“利永贞”,怀感恩之心,做报恩之事,定会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完美句号。遗憾的是,从最初相当于家奴的部曲,到后来的牙门将军、镇远将军、镇北将军、都亭侯、南郑侯,一路走来的魏延,骑着骡驴思骏马,身居宰相望王侯,他要头上长角,他要做人中之龙。殊不料,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必矣!魏延这样的人,没了“利永贞”,只能接受因背叛而被诛三族的命运。六十四卦出现的阳爻,都是用九;显示的阴爻,也都要用六。换句话说:用九不限于乾卦,用六也不限于坤卦,而是六十四卦通用。三百八十四爻,只要出现阳爻,便是用九。若是出现阴爻,即要用六。象传说: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同样是人,理应平等,凭什么要采取柔顺的态度?就算不是自贬身价,至少也有辱自己的身份。可见卑顺、柔软的态度,必须出于真诚,心甘情愿地表现出来,倘若采取制度化的精神,明白规定务必如此,一定要卑顺、柔弱,就会引来很多虚伪、造作、欺骗的人。刚开始还自我压抑得下来,久而久之,积压得忍受不了,爆发出来,造成臣弑其君、子杀其父、妻毒其夫的不幸事件。如说郑和,郑和一生得益于一句话而已:“公道自在人心”。他从小受尽委屈,受尽羞辱,就是凭这句话支撑着自己。羞辱是你自己的感觉,当你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不会有羞辱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郑和不辱使命,七下西洋,而且不居功自傲。他把坤道的每一爻都发挥得非常之好,所以,本来地位很卑贱的他,后来成就非常辉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