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昏因流年殇逝,流年冲动婚姻宫必结婚
婚姻在古代被称为昏因,除了这个古人们还有何讲究?
从古至今恋爱与婚姻就是人类两大永恒不变的主题,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传五千多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姓结合”。从最原始的部落“群婚”到三妻四妾,再到现代社会约定俗成的“一夫一妻制”,既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华文明与礼仪完善过程。
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伊始,就为“礼仪”形成提供了天然沃土。当“礼仪”开始萌芽并经历发展与成熟期之后,最终在成为了古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基础。一般认为华夏礼仪以“周”为最,“周礼”诞生之后华夏民族从蒙昧开始走向光明。
“周礼”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古代中国最为尊崇的礼仪典范,并且通过历朝历代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华夏文明特色的“五礼”。所谓“五礼”即“吉礼、喜礼、宾礼、军礼、凶礼”,至此古代社会礼仪典范开始步入正轨。
“五礼”中的“喜礼”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婚礼”,这种礼仪作为婚姻关系合法化的标志,从西周开始建制并一直延续至今。“婚礼”作为四大人生礼仪之一,在古代社会不仅是年轻男女的个人私事,同时也是两姓家族携手联姻的大事。
四大人生礼仪之一“婚礼”习俗形成1.人生礼仪之“婚”
“生、冠、婚、丧”是古代民间比较重视的四大人生礼仪,即出生、弱冠、婚姻、丧葬,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生旅程的各个阶段,这种习俗礼仪从西周时期就已经成型,并被当做社会发展规范一直延续至今。
《春秋左传》作者左丘明曾言:“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也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两段文字记载都在反复强调一件事,服章、礼仪出现之后华夏文明也就此诞生。
2.“五礼”之一“喜礼”
“婚礼”作为古代社会“五礼”之一,从形成开始一直延续至现代社会,已经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人类诞生并进入初级发展阶段之后,以“两性结合”为特点的原始“婚姻”,历经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发展与积淀,终于在西周时期形成“喜礼”制度。
从这一点来看人类从进入原始社会之后,历经上古部落联盟社会发展,再到夏启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基本上都没有出现过“礼仪”二字。也就是说这一系列历史阶段,都一直处于“礼仪”真空状态。
直到西周建立以及“周礼”形成之后,人们才开始有意识觉醒于“礼仪”二字。尤其是当“五礼”诞生之后让“礼仪”更加规范化,至此祭祀、冠婚、宾客、军旅、丧葬等习俗,才开始正式跨入礼俗范畴并渊源流传于后世。
3.“婚姻”又诶“昏姻”或“昏因”
“婚姻”二字自周代“五礼”开始,写入中国古代习俗礼仪制度之中。但最开始的“婚姻”却并非此二字,古代“婚姻”或为“昏姻”、“昏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与当时的婚俗,以及“造字法”都有很大关系。
据史料记载古代社会中的婚礼一般都在黄昏十分举行,这其实就是“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来源,同时也是“昏因”一词的真正起源。娶亲一方会在大约黄昏时段去女方家迎亲,而新娘子则会在此时与男方一起回到婆家。
但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婚姻”一词的起源,除了与黄昏娶亲古老习俗有很大关系之外,其实还与其他礼俗手法息息相关。汉朝郑玄曾言婚姻就是“嫁娶之礼”,或者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而“昏姻”二字则是“昏因”的变体与发展,并最终被更具实际意义的“婚姻”二字所替代。“婚”与“姻”在历史沿袭中,之所以会替代“昏因”或者“昏姻”,除了在“喜礼”习俗中有所变更之外,同时,还将“女”字旁融入“昏因”二字之中。
从这一点来看“婚姻”二字其实,更加具备表词达意的实际内涵。在男方在“昏”时娶“女”过门,这其实才是“婚姻”二字的真正内涵。但是当“婚姻”与“喜礼”相结合之后,一种独具古代中国韵味的婚礼习俗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之“三书六礼”男女婚姻自古以来就有两情相悦之说,但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适婚男女,却只能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制规定下完婚。虽然不排除婚后二人因为朝夕相处而产生感情,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婚姻都会深陷苦海。
1.“三书”之礼
西周时期实行“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制。按照“五礼”之一“喜礼”习俗规定,“三书六礼”被定为古代传统婚俗礼仪。诗经《卫风·氓》中曾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段诗文的主旨就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其实就是古代风俗礼仪的真实写照。所谓“三书”是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书,这三种极具古代婚俗象征意义的文书,在整个婚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
“聘书”专指订亲文书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纳吉”;“礼书”顾名思义就是在男方过礼时所用的文书,“礼书”上会明确列出礼物类目与数量;“迎书”简单说就是迎娶新娘的文书,男方在迎接新娘时需要递上“迎书”这样才算不失礼节。
2.“六礼”完备方能成婚
(1)“六礼”婚俗
而“六礼”则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作为古代“喜礼”中的基本礼俗,在整个结婚过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从最开始的求婚一直到完婚都离不开“三书六礼”。
实际上“六礼”中“纳彩”是指请媒人去提亲,但是在提醒之前需要先准备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然后托媒人送给女方家属并静候佳音。实际上按照现代社会中的说法,“纳彩”习俗其实就是“求婚”。只不过要比现代社会中的求婚仪式更为隆重而已。
“六礼”中的“问名、纳吉、纳征”三礼,简单说就是男女双方互递名帖,然后找一些专门从事“卜卦”之人,请他们帮忙看一些二人生辰八字是否吻合,然后再通过手法“吉凶”,如果二人一切吉祥就会步入“纳征”阶段。
而所谓的“纳征”就是指“过大礼”,此时二人婚事已定男方家需要向女方家“过礼”。据《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这说明“纳征”之后就会进入“请期”和“亲迎”阶段。
(2)“六礼”中“纳征”习俗重要性
从这个礼俗规定可以看出“纳征”,在古代婚俗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作为整个古代婚姻中的关键环节,一旦进入“纳征”阶段二人婚事即可尘埃落定。作为古代汉族婚姻风俗中的重要环节,“纳征”之后的八个月作用男方就可以“亲迎”了。
据《晋书·志十一》记载:“太康八年,有司奏:婚礼纳征,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这个记载其实明确的写出了“太康”时期,古代婚礼“纳征”时的“大礼”。
可以说从西周定“五礼”开始,“喜礼”以及古代婚姻习俗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铺张浪费。从《晋书·志十一》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当时婚礼纳征所备之礼不仅特别名贵而且也十分豪华,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古代人对婚姻习俗的重视。
3.古代婚礼仪式之“贺辞”
婚姻从西周“喜礼”开始进入礼制时期,从西周一直到现代社会人们对“婚礼”依然倍加推崇。至宋代开始古代婚姻制度中又加入了“仪式”,时人结婚之时会有主婚人高声唱和:“某官以伉俪之重,加惠某官,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请纳征”。
同时也会有人附和:“某官贶某以重礼,某敢不拜受”。这两段婚礼仪式上的“贺辞”,不仅体现出了古代婚俗礼仪,同时也体现出了“纳征”在古代婚婚俗的重要作用。虽然现代社会早已无“纳征”之名,但却别出心裁以“彩礼”替之。
民国时期虽然已经逐渐摆脱古代婚俗制度的束缚,但是对于婚礼仪式却尤为重视。每当有新人结婚之时就会有主婚人念诵“贺辞”:“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这段婚礼“贺辞”不仅表达出了对新人美满婚姻祝福,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古代婚俗礼仪的源于流传。其中,“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其实就是古代婚俗礼仪的核心。而“桃花灼灼”、“ 瓜瓞绵绵”则是对美好姻缘的最美祝福。
笔者认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婚姻自古以来,其实就是人类不断繁衍与延续的标志性礼俗。在古代社会婚姻并不是适婚男女的私事,它会牵涉到家族、社会关系甚至等多个层面。所以为了让“昏因”更具利用价值,古人才会在其内涵中不断增加附加值。
这其实也是古代婚俗礼仪出现的一个根本因素,适婚男女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古代婚姻主角,但事实上在古代婚俗的束缚之下,很多人甚至从未体验过婚姻的幸福感。因为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才是古代年轻男女结婚的重要意义。
方久铭:2023庚子鼠年遇双春,你的运势将如何?
2023年2月4号(庚子年正月十一)傍晚17点18分立春,进入农历的庚子流年,农历的年份,是以立春,而不是以正月初一,更不是以元旦为界线,生肖八字也是按立春划分的。该年的立春与春节,相差十一天,即春在年后立,而且辛丑牛年的立春,是在庚子鼠年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说,的庚子鼠年中,有两个立春,这也是比较罕见的。
该庚子鼠年,五行特征如何,生肖日格运势怎样,风水方位吉凶,又该如何进行调整化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与自己工作生活感情等等,息息相关而又非常实际的东西,共同学习参考。
2023是庚子流年,子水当令,也是此年的生肖太岁,主导生杀大权。
一、从生肖日格来看 生肖属牛、猴、龙的,或出生日格是丑、申、辰日的,因为受到流年太岁子水的扶持或生合,这三种属相与日格的人,运势相对顺畅,心情与环境,也比较宽松,尤其适合婚恋喜事,适合求婚嫁娶等。 属猪的,或生于亥日的,及上述属牛的,或生于丑日的,与太岁子水,构成三会局,也会得到太岁庇护,但如果是八字忌水的,就另当别论了。 属鸡的,或生于酉日的,生扶太岁子水,运势尚好,虽然劳累,但有财源收获。 属虎的,或生于寅日的,得太岁子水生扶,运势相对较顺,尤其利于学习、功名、利禄。 属蛇的,或生于巳日的,属狗的,或生于戌日的,与太岁子水,构成相克,有克犯太岁之嫌,运势吉凶参半,颇多事端,还是谨慎为上。 属兔的,或生于子日的,与太岁子水,构成子卯刑,运势动荡不安,吉凶参半,但注意一下或可转吉。 属羊的,或生于未日的,与太岁子水,构成子未相害,运势动荡不顺,凶大于吉,且有损健康事业等,更须谨慎注意。 属马的、或出生于午日的,与太岁子水,构成子午正冲,逢冲必动,运势坎坷,变化多端,生活与工作,以及居住环境,必有较大变迁,若从风水、五行、饰品等方面调整一下,也可化解一部分。 属鼠的本身,谓之本命年,八字喜金水的较顺,忌金水的波折,但无论顺逆,都有健康问题出现,宜及早检查预防,适时调整化解。 当生肖与日格发生矛盾时,以日格为准。当生肖或日格与八字喜忌发生矛盾时,以喜忌为准。 二、日干五行趋势所谓“日干”,就是八字中代表自身的天干,又称日主,日元等,是八字的中心。这里分析一下,2023庚子鼠年,本人日干与流年天干的作用关系。庚子鼠年,年干是庚金,结合本人日干与喜忌来看(单看日干比较片面,还要同看日支与喜忌才行):
日干是甲乙木的人,被庚金强克或强合,是财星到位,如果喜木则有利财富,如果忌木则破财损业,而且还有跌打损伤之嫌。男命以财为妻,故也有异性缘旺。 日干是丙丁火的人,此年强克庚金,有“犯上作乱”冲撞庚金之憾。如果喜火则事业有成,忌火则官司牢灾。如果是女性,则是官来克身,无论喜忌,都有婚恋现象。 日干是戊己土的人,此年生助庚金,如果喜土则有利学习与功名,如果忌土则损名折利,或名声受伤。 日干是庚辛金的人,此年与庚金比劫,如果喜金则有利机遇人缘,如果忌金则犯小人竞争。 日干是壬癸水的人,此年得到庚金印星生身,如果喜水的会有利财源才艺,如果忌水的则破财损名。 三、怎样调整化解2023流年凶煞 属马的,或生于午日的,与太岁之子水,构成“子午相冲”,实际上是水火冲克,而水火冲克,木可通关化解。故可以采用绿色基调、佩戴或摆放木质饰品,来通关化解。 属羊的,或生于未日的,与太岁之子水,构成“子未相害”,子水力量强大,当然是未羊受伤。此种相害,实际上是土水相克,故可用金来通关,泄土生水。比如采用金属类饰品(铜钱、铜葫芦等),或属金的白色类基调,来化解伤害。 属兔的,或生于卯日的,与太岁子水,构成“子卯相刑”,此种刑伤,实际上是子水强大,淹没卯木,卯木弱不受生,故须加强对卯木的扶助,增强接受力,可使用绿植,或木质饰品,调整化解。 还有就是属鼠的,此年是本命年,本命年,原则上并不能以犯太岁论之,因为它与太岁同属,本来就是太岁,会借助太岁的力量,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故原则上无须担心。但总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郁郁寡欢,这是个心理问题,需要自我调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这就是,只要遇到本命年,不管事业财富感情如何,但身体健康上,总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问题,故此年,属鼠的人,特别是60年属鼠的人,更应该注意身体健康,有病及时检查治疗,也要预防交通意外。此年可佩戴金属或水晶的饰品,以避凶,转危为安。 有人说“子酉相破”,以前民间虽然有这个说法,但经过实践验证,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故可以互略,看成子酉相生就行。 另外,此年庚子,单从流年五行上看,庚金生子水,庚金泄气,子水得势,故八字喜火木燥土的,总是喜忧参半,而八字喜水金湿土的,则洋洋得意;至于何时凶,何时吉,要看流月五行。比如,春季的寅卯月,木旺一些,夏季的巳午月,火旺一些,冬季的亥子月,水旺一些。辰丑月,湿土旺一些,未戌月,燥土旺一些。可根据这些流月的五行旺衰,结合自己的八字喜忌,来判断吉凶福祸。 四、2023年婚恋感情趋势 庚子鼠年,是一个桃花年,异性缘份比较旺盛,喜庆的气场比较浓厚,有利感情、恋爱、结婚、开业、添子、乔迁、购房、买车等吉庆事宜;但关键也在于如何把握好月份。 从月份与流年的关系来看,其中农历的三、七、腊月上吉,正月、十月、十一月中吉,有利结婚,也有利求职换岗,开业庆典,操办喜庆事宜,以及受孕生育等。五月、六月较凶,五行冲克较强,不宜操办婚恋喜庆以及受孕生育等事宜。其他各月中平,可根据自己的生肖属相,来选择婚恋喜庆与受孕生育等。 其中属猪或亥日的、属兔或卯日的、属羊或未日的,遇到子为桃花年,异性缘非常旺盛,婚恋成功的机会较多,有利解决恋爱婚姻大事。而属马或午日的、属鸡或酉日的,婚恋感情变化或挫折风险较多。其它吉凶参半。 同时,由于流年五行关系,此年发生婚外情,与婚姻危机的概率,也会比上年有所增加。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要抓住机缘,适时操控与调适自己的婚恋感情大事。
小说《昏因》作者子泽华。全本。TXT格式。谢谢。
2023庚子流年方位吉凶
2023庚子年起始以立春为准,2023年立春是2023年2月4日,所以2023庚子年从2023年2月4开始,至2023年2月3日(立春)前为止。 首先排出2023年流年飞星飞布方位,如下图所示:然后,对各个方位进行类象解读: 1、东北方:一白贪狼星,五行属水,颜色为白色、蓝色、黑色、灰色。一白为文昌星、桃花星、官财星,主学业,恋爱和婚姻,又主官运、财运。 2023年一白位于东北方,所以2023年东北方为文昌位、桃花位、官位、财位。2、南方:二黑巨门星,五行属土,颜色为黄色、咖啡色。二黑为病符星、武贵星,主疾病伤痛、飞来横祸,多出武贵,可出怪杰英豪。 2023年二黑位于南方,所以2023年南方为病符位、灾祸位、武贵位。3、北方:三碧禄存星,绰号蚩尤。五行属木,颜色为青绿色。三碧为是非星、争斗星、刑贵星、贼星,主是非争吵,官司诉讼、遇盗遭窃。 2023年三碧位于北方,所以2023年北方为是非位、争斗位、刑贵位、盗窃位。4、西南方:四绿文曲星,五行属木,颜色为翠绿色。四绿为文昌星、桃花星,主学业、考试,又主桃花恋爱。 2023年四绿位于西南方,所以2023年西南方为文昌位、桃花位。5、东方:五黄廉贞星,五行属土,颜色为黄色。五黄为大凶星。主重病绝症、破财损丁、血光之灾、死亡之事。 2023年五黄位于东方,所以2023年东方为大凶位、重病绝症位。6、东南方:六白武曲星,五行属金,颜色为白色。六白为偏财星、武贵星,主飞来横财,又主权位官运、武贵。 2023年六白位于东南方,所以2023年东南方为偏财位、武贵位。7、中央:七赤破军星,五行属金,颜色为白色、金色、银色。此星为盗贼星、肃杀星,主官非盗劫、血光之灾、诉讼牢狱。 2023年七赤位于中央,所以2023年中央为盗贼位、肃杀位。8、西北方:八白左辅星,五行属土,颜色为白色,浅黄色。八白为太白财星,主财源滚滚、功名富贵,田宅科发。 2023年八白位于西北方,所以2023西北方年为财位。9、西方:九紫右弼星,五行属火,颜色为赤、红、紫色。九紫为吉庆星、爱情星、怀孕星,主桃花人缘、嫁娶、怀孕添丁之事,又主官运。 2023年九紫位于西方,所以2023年西方为吉庆位、婚恋桃花位、添丁位、升职加薪位。最后,针对各方位的吉凶,进行避凶趋吉: 南方的二黑病符位、灾祸位,东方的五黄大凶位、重病绝症位,这二个是最凶的方位。如果常活动的空间,床的方位,或是宅中的进气口方位(大门、窗户、阳台等)刚好就在南方或东方这二个凶位,那么,2023年,就容易犯凶,要重点、优先避开、化解。 2023年最大的财位是八白星(八运八白星当运最吉)所在方位,就在西北方。 其他方位吉凶,依此类推。五黄煞之化解:宜静不宜动,动则凶,宜化不宜克,克则祸。五黄到门:这年破财,家人多病,工作不顺,若动土,安门会带来血光之灾。 化解: 1) 门眉上放六帝古钱六个。 2) 门上挂铜风铃一个。 3) 门两边摆放铜貔貅一对。五黄到灶:家人多病,子女学业成绩退步。 化解: 1)灶底摆放四个八卦大铜钱。 2)灶底放水。五黄到厅: 化解: 1) 摆放铜画一幅。 2) 铜福禄寿三星。五黄到神位: 化解: 1) 土堆法(在香炉旁堆放起炉灰并放六帝古钱六个在炉灰内)。 2) 挂上六帝古钱六个。五黄到窗: 化解: 1) 窗边放铜麒麟一对。 2) 窗边放铜狮子一对。五黄到床:家人身体多病。在中央摆放电器则家人多肠胃病、皮肤病,宜避开。 化解: 1) 宜避开这宫位,睡在另一方,若无法可避,可在床头挂六帝古钱六个。 2) 摆放六帝古钱六个或铜尺一把亦可。二黑煞之化解方法,参考五黄煞。一个女人说,是不是太注重细节,注定和谁都走不下去,这是什么意思?_百度...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一个女生,她要的肯定是很多的,而且她要的也是非常的细的。无论从生活上方面的各个细节,他注重的就是这些。因为他越是注重这些,而男生就是比较粗心大意,越不会注重这些,所以说。要太多就会走不下去
夫妻相隔山,害伤小多般,数年和合后,从此更心坚,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可以投其所好,看一下女生喜欢的事情,从这方面出发,然后多说一些甜言蜜语,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付出自己的真心,这样女生才会对自己有好感。。女人出轨,有时候大部分的原因也是男人造成的。因为女人在心理上面感受不到安慰,那么就容易通过婚外情来安抚自己的心情。不过很少有女人能够在婚内出轨,除非是在生活上面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在当前的婚姻关系当中过得不幸福,才会造成出轨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 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人类婚姻史 追溯到原始时代,就有了所谓的婚姻,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命的本能属性,自然法则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人类的婚姻存在形式以及结合方式,受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多样的婚姻模式,以及结合方式。科学的意义上看,如果没有婚姻,很多血统就会出现混乱,不利于人们的优良繁衍。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理顺财产继承关系。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