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顺序表,万年历的排列顺序

万年历天干地支查询

万年历天干地支查询 1987年5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六日 丁卯年 乙巳月 壬戌日 万年历天干地支表查询 1987年5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六日 丁卯年 乙巳月 壬戌日 万年历怎么查月的天干地支 宝宝ND28M :你好。 月份干支: 一年从【立春】开始。 年上起月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当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位顺水流。 若言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干支历的每月计时是按二十四节气的“节”开始。 每年正月地支“寅”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年正月的干支历:年是“甲午”年,根据上面的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则正月为【丙寅】。正月是从立春开始:阳历02月04日【立春】,开始计正月,实际阴历已经到了正月初五。 其余类推。 如何查什么年什么月+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 万年历查农历87年10月21日天干地支 公历:1987年12月11日(星期五) 农历:丁卯年 十月 廿一日 八字:丁卯年 辛亥月 甲午日 万年历查询表1893年12月26日天干地支 公历 1893 年 12 月 农历 癸巳年 甲子月 丁酉日 生肖:蛇 万年历怎么查 hao.360/tools/wnl 这个是360的万年历小工具

2012年到2023年万年历有什么不同

2012年到2023年,万年历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在这十年里,每年的日历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节日和假期都会有所变化。此外,每年的日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星期数也会有所变化。此外,每年的日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月份也会有所变化。此外,每年的日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日期也会有所变化。此外,每年的日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节气也会有所变化。此外,每年的日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节日也会有所变化。最后,每年的日历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每年的天气也会有所变化。总之,2012年到2023年的万年历有许多不同之处,每年的日历都会有所变化,从而使每一年的日历都有所不同。

万年历表1965年全年历的简单介绍

壹 历谱简是甘肃简牍博物馆馆简牍中最具有实用功能性的一类简。先说说什么是历谱,历谱是由历谱简编的年月日的表,就是古代的挂历,为制作,完整的历谱约需要31枚历谱简。 据甘肃简牍博物馆的肖从礼先生介绍,“正月小二月大”这枚简是最简单的一类历谱简。复杂的历谱还有每日的祸福凶吉呢,就像现在的“老黄历”。简牍馆的除了由很多枚简牍编联而成的笨重复杂的汉代历谱外,其实还有一种设计得非常精巧的历谱。甘肃肩水金关遗址就曾出土了一件构思巧妙的历谱。 这个历谱的时间是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55年,距今有1965年了。这种历谱只用了一块宽大的木牍。在一块木牍的正面,将六十甲子环围成一个长方形。在木牍的上下方按一定规则书上正月到十二月(含闰月),月下书该月的朔日大小。这样,在一面木牍之上浓缩了全年的历日,极便于查阅。 贰 那么,这个历谱应该怎么查日子呢?和今天通用挂历一样,一年之始是正月。所以该历谱的读法是从木牍最上面左边所书“正月戊寅大”开始,然后从左边最上边所书“己卯”顺序读到下面一排的“丁未”处,此即正月三十日的干支。二月亦依此例读,一直至十二月。这种历谱设计确实较为实用方便。在古代时代,岁终之月都要向全国颁布来年的历谱,这叫“颁正朔”,以此彰显正统,皇帝是,受命于天。此外,历谱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功用就是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在西汉时期,人们将一年365天大致均分为二十四部分,按物候气象,配上节气。在汉代,虽然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但是在历谱上一般只会在相应的日子下标注上二十四节中的八个重要节气,即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此外还有三伏(初伏、中伏、后伏)等。这样,人们就可以据此为指导,进行农业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叁 汉代历谱上除了标记重要的时日节气外,还会在相应日子下书上某日吉凶、臈、建除诸神、太岁等等。 今天老黄历上形式繁复的各种宜忌、神位等都是源于古老历谱。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的变化,人们追求的多样化,老黄历上的吉凶宜忌与时俱进,越来越多样化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的进步,老黄历仿一夜之间就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今不要说老黄历,就是一个小小的挂历都很难觅其踪迹了。 突然联想到了小时候家里的挂历,在那个年历绝对是每个家庭重要的装饰品之一,每年一换,必备的年货。挂历的图案彰显女主人的审美气质,且换下来的挂历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包书皮。我喜欢用挂历的反面包书皮,白白光光的纸面写上语文数学、班级姓名,感觉才对得起刚开学时的激动心情,要是正好同桌用报纸包的书皮,我掏出课本时那一刻的心情,不亚于现在掏出一个5G新款手机,那是相当骄傲的。 现在家中少有挂历了,看年月日、时间多用手机,万能的手机和网络已经代替了好多生活用品,过日子的方式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老黄历”,更不知道酱油醋可以散装打回来,哦,我的小时候也已经离我远去了。 (注:感谢甘肃简牍博物馆肖从礼先生提供帮助) □胡丹

万年历是哪个朝代的?

商朝的万年。万年历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万年历的名称来源于商朝一位名叫万年的人,他就是这部历法的编撰者。为纪念他的功绩便将这部历法命名为“万年历”。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与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万年只是一种象征,表示时间跨度大。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即包括若干年或适用于若干年的历书。现代的万年历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更能包含黄历相关吉凶宜忌、节假日、提醒等多种功能信息,极为方便人们查询使用。扩展资料:汉典万年历传说的上半部分,相传很久以前,在山清水秀的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砍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立志把节令定准。一天,万年上山砍柴,坐在树下歇息,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研制出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的云阴雾雨影响测计,于是他又想做一件计时器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崖上的泉水有节奏的滴答声引起了他的注意,聪明的万年回到家就做成了五层漏壶计时。慢慢的,他还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最长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汉典万年历传说的中间部分,那时的天子叫祖乙,当时的节令失常岁月不测令他十分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设天台祭天神可明岁月。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天子,向祖乙解释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还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希望他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汉典万年历传说的下半部分,有一次,祖乙要阿衡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当阿衡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担心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无能,便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并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第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汉典万年历传说的结局,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献给继任的国君时,自己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此,人们在过年时都要挂上寿星图,以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这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年历

在线万年历查询日干支,万年历农历查询对照表

在线万年历查询日干支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法是汉族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是农历的一部份,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

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由于公历与干支纪法的体系和周期完全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换算问题比较复杂。尤其是求解公历任一日的日干支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看推算和背公式,个人觉得还是查询万年历解决吧。

干支纪时

干支纪时,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按照既定方式标记时间的纪时。是干支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定方式为把1天分为12个时辰,从晚上23点正开始,从甲子这个干支开始标注之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之后每两个小时接着顺序标注,60组干支不断循环往复。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小结

中国传统历的干支纪时制度叫做干支历(甲子历或节气历),就是用这“六十花甲子”来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这里的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天分为十二时辰。

在干支纪时制中,纪年和纪月是基本的。在古代只要已知当年和当日的干支,是可推定当年各月干支或当年各日时辰的干支。而在当代,由于计算机、互联 、云技术的广泛应用,历法的计算和普及已经不成问题。

干支纪时制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60”这个纯粹的数为周期循环纪时,这个制度既不受天文水平提高、历法改进的影响,又不因朝代而中断,不因而混乱。中国历史很长,不同时期不同王朝的历法(包括皇朝年号纪年法)变化纷纭,但干支循环却始终不断,各地一致。据考证,2700多年以来,大约100万个日子,干支纪日无一天中断。

每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共需四个干支(共八个字)来表达。这八个字就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

好了,可以自己找到生辰八字了。

以上就是与在线万年历查询日干支相关内容,是关于万年历的分享。看完万年历农历查询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的万年历,万年历六十甲子速查表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的万年历

干支纪年,由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天地顺序两两组成,每60年一,俗称一个甲子。需要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查万年历。但是万年历不能查万年,比如公元前得怎么办?比如夏商周得历法不一样怎么办?这里介绍几个简单算法,方便查询。

需要首先说明:干支的六十甲子计数不受夏商周的历法规则影响,只按时间算。

六十甲子顺序:

每个干支纪年的10天干在前,12地支在后,共两个字,天干地支分别按顺序依次排列,例如甲子、乙丑……直到末尾的癸亥,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所以每60年为一,又回到甲子年。

之一种:算公元年,看下图:

由于公元元年为辛酉年,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简算。规则为:将天干的“辛”定为1,往后为2、3等;将地支的“酉”定为1 ,往后为2、3等。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1911年,其尾数为1,对应的天干为“辛”;以12除1911得159,余数为3,对应的地支为“亥”,该年即为辛亥年。

第二种 :算公元前,看下图;

比如公元前 1年,尾数为1,对应的天干为” 庚“,再将1除以12得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申“,则公元前1年为庚申年。比如公元前551年,计算后是庚戌年。

第三种:看下图:

记住哪一年的确切干支,然后顺序的做加法,倒叙的做减法,以60为一轮,就能查出干支。

以上就是与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的万年历相关内容,是关于六十甲子的分享。看完万年历六十甲子速查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