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排列顺序,易经排列图

易经一共多少部?

、《易经》的内容:《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64卦是成对出现,前一个卦和后一个卦互为综卦,就是把一个卦上下颠倒就是下一个。如果上下颠倒是同一个卦,比如“乾”,那么他后面的卦就是他的错卦,就是阴阳爻全部相反。但是一对卦和另一对卦之间的联系,建议你看一下《序卦传》。里面是64卦顺序的解释。可仔细看还是会发现有些牵强。到底真正是什么顺序,易学界就各执一词了。

周易八卦顺序正确的是什么?

提起八卦的8个基本卦顺序,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八卦的正确排列方法?另外,还有人想问八卦是哪八个卦 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八卦的顺序是怎样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八卦的正确排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周易》记载的八八六十四卦,是在商周的数字卦及画卦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有两个:“—”和“--”,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一部带有繇辞的卜筮书。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一”是一;断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这样配出八个卦,乾、兑、离、震、艮、坎、巽、坤便这些卦的名字。现在通行的周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易经, 即易的本身, 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卦名、卦辞、爻题、及爻辞。第二部分称为易传, 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个题目十篇文章。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有三种, 一是现通行本的顺序, 一是京房易传的八宫顺序, 一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周易顺序。通行本周易顺序, 古人有一歌诀: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 畜 兮 履 泰 否;同 人 大 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兮 噬 嗑 贲;剥 复 无 妄 大 畜 颐, 大 过 坎 离 三 十 备。咸 恒 遁 兮 及 大 壮,晋 与 明 夷 家 人 睽;蹇 解 损 益 ????萃,升 困 井 革 鼎 震 继;艮 渐 归 妹 丰 旅 巽,兑 涣 节 兮 中 孚 至;小 过 既 济 兼 未 济,是 为 下 经 三 十 四。

易经怎么读?六十四卦怎样排列

六十四卦的卦名正确读音介绍如下:

乾(qián)坤(kūn)屯(zhūn)蒙(méng)需(xū)讼(sòng)师(shī)比(bì)小畜(xiao xù)履(lǚ)泰(tài)否(pǐ)同人(tóng rén)大有(dà yōu)谦(qiān)。

豫(yǜ)随(suí)蛊(gǔ)临(lín)观(guān)噬嗑(shì hé)贲(bì)剥(bō)复(fù)无妄(wú wàng)大畜(dà xù)颐(yí)大过(dà guò)坎(kǎn)。

离(lí)咸(xián)恒(héng)遁(dùn)大壮(dà zhuàng)晋(jìn)明夷(míng yí)家人(jiā)睽(kuí)蹇(jiǎn)解(xiè)损(sǔn)益(yì)夬(guài)姤(gòu)。

萃(cuì)升(shēng)困(kùn)井(jǐng)革(gé)鼎(dǐng)震(zhèn)艮(gèn)渐(jiàn)归妹(guī mèi)丰(fēng)旅(lǚ)巽(xùn)兑(duì)涣(huàn)节(jié)中孚(zhōng fú)小过(xiǎo guò)既济(jì jì)未济(wèi jì)。

六十四卦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介绍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如何排卦

一、你问的有点不明白,六爻排卦是分阴阳的。首先要明白哪一面是阳哪一面是阴。阳用一横表示,阴用- -表示。如用硬币,国微面表示阳,反面是数字是阴。铜钱文字面是阴,反面花纹是阳。如“乾隆通宝”这面是阴。反面是阳。方法:如用六个五分硬币一次性排卦,则一个一个在合掌中跌出。按次序记下阴阳。如用铜钱摇卦,则复杂一些。今以六个硬币一次摇卦为例。掌中合有六个硬币,一次一个往下放:如第一次跌出的是阳,第二次是阳,第三次跌出的是阴。则由下往上排列,阳阳阴,是为《泽》,再如此类推,如第四阴、第五阳、第六阳又同样次排出,阴阳阳为《巽》,泽在下,巽在上,则组成了《风泽中孚》卦!接下来就是排出六爻了。二、铜钱摇卦复杂的多了,如楼上朋友所说,但你要通俗的说法,本人描述如下:铜钱摇卦,每次三个,共摇六次。有个难点就是,三钱相同面朝上,记法不同,如三个阳就记为0还表示阳,三个阴记为X 也表示阴,其他是:一个阳就记为阳,两个阳记为阴。三个的记为动变的阴阳。但排好卦后,这动变的阳和阴就必须反变一下,则阴变为阳,阳则变阴,又得出不同的卦。这叫做动爻,表示有动则有变。不知你能否明白。 三、铜钱摇卦动变爻举例说明:每次三个铜钱同时跌出,看阳有多少,则没有字的一面有多少个。只一个花纹朝上为阳一,两个花纹朝上为阴记为- -,三个花纹朝上为动阳记为0,没有花纹全部是“**通宝”字的为动阴记为X 仍以上面卦为例,第一次跌出有一个花,为阳,第二次是三个为动阳,第三次为两个花纹朝上则为阴。分别记为一、0、- -,由下往上排为《泽为兑》卦,第四次为三个字(无花纹朝上)动阴,第五次一个花,第六次一个花,分别记为X 、一、一,由下往上排为《巽为风》,再由上为《风》下为《泽》排为《风泽中孚》卦!这是第一次原卦。排出之后把刚才动变的阴阳分别变过来,则第二次摇的阳变为阴,成为一、- -,- - 组成《震为雷》卦,把第四次动阴变为阳则是一、一、一成为《乾为天》卦。由此组成《天雷无妄》卦。总的卦就是《中孚》之《无妄》,由《中孚》卦化出《无妄》卦。接下来你再按体用或六爻来断卦了。断卦的水平决定你的易学成就和一切。希望能帮上你的忙!要知道易理八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非短期能通晓它。本人研究它已二十年了,自认仍然只属于入门或略懂! 祝你如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