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九运的推算和应用法则,三元九运年运推算法

五子运与三元九运方法及运用

五子运又叫河图运, 三元九运 是指上中下三元运,一至九运分别由: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星配合值令。

三元九运。是古人运用洛书的原理,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三元九运总共是180年。又分成上元,中元,下元。一元恰好60年,正好一个甲子。

上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一、二、三运。 中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四、五、六运。 下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七、八、九运。

这个从一到九运,在玄空中古人把它和玄空九星配合。 上元一运甲子甲戌二十年,配合一白,叫一白运。 上元二运甲申甲午二十年,配合二黑,叫二黑运。 上元三运甲辰甲寅二十年,配合三碧,叫三碧运。 中元一运甲子甲戌二十年,配合四绿,叫四绿运。 中元二运甲申甲午二十年,配合五黄,叫五黄运。 中元三运甲辰甲寅二十年,配合六白,叫六白运。 下元一运甲子甲戌二十年,配合七赤,叫七赤运。 下元二运甲申甲午二十年,配合八白,叫八白运。 下元三运甲辰甲寅二十年,配合九紫,叫九紫运。

河图运又叫河图五运,来源于河图数: 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河图有五运,因为河图有五组数字,古又称为五子运。

分别是: 甲子运:管甲子至乙亥十二年,属水; 丙子运:管丙子至丁亥十二年,属火; 戊子运:管戊子至己亥十二年,属木; 庚子运:管庚子至辛亥十二年,属金; 壬子运:管壬子至癸亥十二年,属土。

目前走的是从96年开始的丙子运。 河图运的玄空中用处比较大,尤其是在排龙中要用到。在这里我主要说说对楼层的作用。 比如目前是丙子运,属火,火的河图数是二七,所以对二层七层,二间七间的建筑物有利。由于火生土,土的河图数是五十,所以对五层十层,五间十间的建筑物有利。对于房子各层各间,在不同河图运中的吉凶。

如一层六层的房子为例: 一层或六层房子吉凶(河图为水,依水的吉凶来断): 庚子金运:生气,发丁,局面转好。 甲子水运:旺气,发财,突然富有。 戊子木运:退气,损丁,局面渐坏。 丙子火运:死气,损丁,但可发财。 壬子土运:煞气,损丁财,遭官讼。

三元九运推算的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表前例言一、本年表编撰之目的,在于建立民国纪元,宏扬中华民国自伏羲氏、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式、周公、孔子以来,六千四百余年一脉相承之历史文化,以垂于永远。二、本年表分民国纪元、公元、中国历代纪元、甲运、三元九运、大事记等六项。三、本年表之年次自黄帝至中华民国,均连续未间断,藉以研究甲运及三元九运与历代兴亡之关系。四、甲运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配合纪年,一甲子六十年为一运,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分所以称甲运。天干,为天之五行,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天干五行为气,为动能,为体。地支,为地之五行,亥子为水,寅卯为木,已午为火,申商为金,辰戍丑未为土。申子辰,寅午戍属阳,亥卯未,已酉丑属阴。地支五行,为质,为静能,为用。天干地支,阴阳相配,化生万物。由于干支有生有克,有合有冲,而生吉凶,相生相合则吉,相勉相冲则凶,此天地自然之其理也。五、三元九运「三元为三甲子,一元六十年为一甲子,共一百八十年。第一甲子称上元,第二甲子称中元,第三甲子称下元。三元乃天体运行之大道,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九运是九星运行之道,一运二十年,共一百八十年。一元管三运,上元管:一贪狠在坎(北)二巨门在坤(西南)三禄存在震(东)中元管:四文曲在巽(东南)五廉贞在中,六武曲在干(西北)下元管:七破军在兑(西)八辅星在良(东北)九弼星在离(南)。此乃口传之秘,今公诸社会才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六、甲子起算:自民元前四六○八年黄帝元年起第一甲子,至民国七十二年,共有七十八甲子,计四六八○年外分元分运,藉以观察历代治乱兴亡之迹。从民国十三年起,进入第七十八甲子四、五、六运,是国际共产主义倔起,由威而衰之年代,至民国七十三年进入第七十九甲子七兑运,是国际共产主义没落之年代,是三民主义兴发机运之到临,深信三民主义的光辉必可迅速照遍大陆。愿国人把握时机,以团结、奋斗、奉献之精神,建立伦理、民主、科学、安和乐利、天下为公之大同世界。七、大事记资料分悉撷取于历代正史及权成著作,而为学人所共信者为准。所记大事,本国居先,次及外国。八、大事记栏所记月日,民国以前为夏(农)历,民国以后为阳历。九、本表仓卒付梓,缺失难免,尚乞 高贤不吝赐故为幸。中华民国七十一年(一九八二)壬戌正月于屏东觉园杨远鸣呜谨。

风水学家称的“三元九运”是什么意思?

三元九运,又名“洛书运”,是古人运用洛书的原理,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分别是:三元:上元、中元、下元;上元: 一运、二运、三运;中元:四运、五运、六运;下元:七运、八运、九运。“三元九运”以每五百四十年为一个大元,每一百八十年为一个正元,每一个正元又可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上、中、下三元,每一元又可分三个运。在不同的元运 时间的变化之中,相同的空间会有不一样的气场变化;在相同的元运时间中,不同的空间会有不一样的气场变化。hudong/wiki/%E4%B8%89%E5%85%83%E4%B9%9D%E8%BF%90

古人的智慧结晶:三元九运知识详解

“三元九运”以每五百四十年为一个大元,每一百八十年为一个正元,每一个正元又可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上、中、下三元,每一元又可分三个运。在不同的元运时间的变化之中,相同的空间会有不一样的气场变化;在相同的元运时间中,不同的空间会有不一样的气场变化。 玄空派风水中,元运的飞星便是旺星财星,2004年—2023年下元八运中,艮卦,八白左辅星所到之处,便是当时得令财;2024年—2043年下元九运中,离卦,九紫右弼星所到之处,便是当时得令财;2044年—2063年上元一运中,坎卦,一白贪狼星所到之处,便是当时得令财。因此从宅运上来看,“到山到向”的下元八运的坐未向丑和坐丑向未的房宅便是立的最旺的卦线。在流年风水中,八白所到的宫位便是这一年里的旺财位。如果你入住了八运的到山到向的楼,又流年布置合法,风水认为必主兴旺大发。 自然与风水并不是固定不动,而是流动不息的,就好象风永远都吹着,水永远都流着,永无开始,永无结束。所以说风水的影响是流变的,飘忽而又顺从的。不同方位在相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吉凶,不同时间在相同的方位也有着不同的吉凶。常言说:“风水轮流转”,意即是指风水上的吉凶绝对的带有时间性,吉和凶是有条件的存在着,或说是相对存在着的。 现将最近“三元九运表”列出: 上元 一运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运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运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运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运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运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运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运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运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三元九运九宫飞星图解口诀

“三元九运”,是中国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理论上是九宫飞星的风水流派的“理气派”的核心,它分有四种,时家九宫飞星、日家九宫飞星、月家九宫飞星、年家九宫飞星。

三个元运就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个运,合称为“三元九运”。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土星与木星每隔20年就要相会一次,处于同一直线;每隔60年,土星、木星、水星就要相会一次;每隔180年,九大行星就会处于太阳的同一侧,分布在一个小的扇面中,形成“九星连珠”。

同时,北斗七星加左辅星和右弼星的运行规律与地球上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之间存在某种暗合关系,在每运20年都有其中一颗星起主导作用。古人洞悉这一天机,以180年作为一个正元,每一正元包括三个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分为三个运。

每运为二十年,即上元是一运、二运、三运,中元是四运、五运、六运,下元是七运、八运、九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运体系。

这种天体运行规律循环往复,永不改变。以此为基础,通过“三元九运”与洛书九宫、北斗七星加左辅星和右辅为九星、以及九气间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发展了一套“时”与“空”统一的堪舆理论、可以精准的推算阳宅运气和人的吉凶祸福,甚至说是国运态势等。

风水学中有“天有九星,地有九宫”之说,九星即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

每一颗星管二十年,此为一运;每三颗星一组,共六十年(一个花甲),此为一元。上中下三元组合,共有一百八十年,此为一个正元。

九星的五行:

一白星,为坎卦,属水;二黑星,为坤卦,属土;三碧星,为震卦,属木;四绿星,为巽卦,属木;五黄星,居中宫,无卦对应;六白星,为乾卦,属金;七赤星,为兑卦,属金;八白星,为艮卦,属土;九紫星,为离卦,属火。

飞星中的五颗吉星,四颗凶星,体现了风水轮流转的变化规律。

三元九运的运算方法,三元九运详列

三元九运 是玄空推算中的起盘基数,类似于子平的四柱,紫微的命盘,开始的一部要是错了后面就全都错了,所以要小心在意。在求证阴阳二宅,验证古坟、祖宅的时候都需用三元气运的具体时间起盘,故将三元九运详列。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元九运详列 (古坟碑文所载立穴时间,多以年号为据,如“乾隆六年夏月立”等,这就需要将年号转化为具体的时间,才能正确地定位立穴的元运) 上元自1504年弘治17年甲子至1563年嘉靖42年癸亥四绿。 弘治在位弘治1年1488戊申-1506丙寅18年。 弘治17年1504甲子年上元一白。 正德在位正德1年1506丙寅至1522壬午17年。 嘉靖在位嘉靖1年1522至1567丁卯嘉靖46年。 嘉靖3年1524甲申年上元二黑。 嘉靖23年1544甲辰年上元三碧。 中元自1564年嘉靖43年甲子至1623年天启3年癸亥五黄。 嘉靖43年1564甲子年中元四绿。 隆庆在位隆庆1年1567丁卯年至1573癸酉年隆庆6年。 万历在位万历1年1573癸酉至1619己未万历47年。 万历12年1584甲申年中元五黄。 万历32年1604甲辰年中元六白。 泰昌在位1年1620庚申年。 下元自1624年天启4年甲子年至1683清康熙3年六白。 天启在位天启1年1621辛酉年至1627丁卯年天启7年。 天启4年1624甲子年下元七赤。 崇祯在位崇祯1年1628戊辰年至1644年甲申年崇祯17年。 顺治1年1644甲申年下元八白。 顺治在位顺治1年1644年甲申年至1661辛丑年顺治18年。 康熙3年1644甲辰年下元九紫。 康熙在位康熙1年1622壬寅年至1722壬寅年康熙61年。 上元自清康熙23年1684甲子年至乾隆8年1743癸亥年七赤。 康熙23年1684甲子年上元一白。 康熙43年1704甲申年上元二黑。 雍正2年1724甲辰年上元三碧。 雍正在位雍正1年1723年癸卯年至雍正13年1735年乙卯年。 中元自乾隆9年1744年甲子年至嘉庆8年1803癸亥年八白。 乾隆在位乾隆1年1736年丙辰年至乾隆60年1795乙卯年。 乾隆9年1744甲子年中元四绿。 乾隆29年1764甲申年中元五黄。 乾隆49年1784甲辰年中元六白。 下元自嘉庆9年1804年甲子年至同治2年1863癸亥年九紫。 嘉庆在位嘉庆1年1796年丙辰年至嘉庆25年1820庚辰年。 嘉庆9年1804甲子年下元七赤。 道光4年1824甲申年下元八白。 道光在位道光1年1821辛巳年至道光30年1850庚戌年。 道光24年1844甲辰年下元九紫。 咸丰在位咸丰1年1851辛亥年至咸丰11年1861辛酉年。 上元自同治3年1864甲子年至民国12年1923癸亥年一白。 同治在位同治1年1862壬戌年至同治13年1874甲戌年。 同治3年1864甲子年上元一白。 光绪在位光绪1年1875乙亥年至光绪34年1908戊申年。 光绪10年1884申申年上元二黑。 光绪30年1904甲辰年上元三碧。 中元自民国13年1924年甲子年至中华国1983年癸亥年二黑。 宣统在位宣统1年1909年己酉年至宣统3年1911辛亥年。 民国1年1912壬子年至民国38年1949己丑年。 民国13年1924甲子年中元四绿。 民国33年1944甲申年中元五黄。 1949中华人民成立。 1964年甲辰年中元六白。 下元自1984甲子年至2043癸亥年三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