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震卦和后天艮卦组合,震卦是个好卦吗

震艮卦是什么卦

八卦原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八卦含义:天空、大地、震雷、大风、流水、大火、高山、沼泽震卦和艮卦1、意本意就是雷与山的区别2、五行区别震卦五行属木,艮卦五行属土。3、方向上,震卦指东方,艮卦指东北方(后天八卦)4、人物上,震卦指长男,艮卦指少女。

《易经》第六十二卦 小过 雷山小过 震上艮下 占事 事业

本卦游魂卦,变卦为六冲,如今的工作不会维持很久,应该去一个遥远一些的地方发展。发几个简历,主动求职会收到答复的。现在的工作环境人员关系复杂,亲信遍地,而且打的不可开交,弄得一塌糊涂,这地方不可能有前途的。

乾卦清坤卦明震卦底艮卦明代表数字的组合是什么?

乾卦后天数字6,坤卦后天数字2,震卦后天数字3,艮卦后天数字8。数字组合6238。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其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八卦成列的基础是易象,重卦的基础则在于爻变,“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内在动因。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扩展资料:八卦的起源: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后来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当然,很多现代学者不相信,认为是后人把一些发明托于古名人;另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苏东部海安县青墩遗址,1979年出土了八个六爻的数字卦,在远古那种人口稀少、部落林立、交流工具很差的环境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江苏东部,需要漫长的过程。根据史料记载,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传说是伏羲所明的,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跟后天八卦的实质区别 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与后天八卦不同安方位排列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八卦方位与现代地图方场不同)先天八卦是:1天乾:南;2泽兑:东南;3日离:东;4雷震:东北;5风巽:西南;6月坎:西;7山艮:西北;8地坤:北。中间是空的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后天八卦是:9离:南;4巽:东南;3震:东;8艮:东北;1坎:北;6乾:西北;7兑:西;2坤:西南。中为5 《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用哲学点的观点讲先.后天这两个名词,只是一种代号的作用,一逻辑来说,这只是一种界说,用以划分出阶段范围而已。 本人建议两者比较着学印象会深刻些。 建议你买本《易经杂说》看看南怀瑾著,本人也是初学,看这本书还是比较好懂的。。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先天八卦图 古代流传有伏曦先天八卦图, 这属于先易的范围。 先天八卦讲对峙, 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 八类物象分为四组, 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先天八卦图,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易经用的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 据说,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与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有关的。 先天八卦,是三千多年前的时代l; 后天八卦,是二千多年前到现在的时代; 以后,还需要改成中天八卦。 什么时候用先天八卦?什么时候用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一气流行阴阳合德;后天八卦,分阴分阳显诸生克。 先天八卦是体,后天八卦是用,比方而言,先天八卦是你的身体,后天八卦是你身体的动作。先天是寂然不动的,后天是感而遂通的。如用八卦归纳万事万物的本体实质为何,相当于探求一个人的体貌特征,可以用先天八卦;而用八卦推演万事万物变化态势,相当于预测一个人身体的动作,因此要用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有什么不同,现在使用是以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 现在一般不使用先天了,多用后天,但是在测风水方面,和田地历法的时候要配套来使用.现在的先天只分出方位,具体用法已经不全了.. 希望采纳 易经中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 讲人的命分为先天的定命和后天的造命,人的命有注定的一部分,又有其可以塑造的一面,正体现了易经中的阴阳不可分的道理,教给人们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先天八卦主要告诉人们有些事情不可强求,后天八卦有说到了人的命运需要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来改变 以下为自己总结: 1 宋人以伏羲之《周易》为先天,文王之《周易》为后天。“先天学”着重探讨八卦的起源与象征,“后天学”着重探讨六十四卦的推演及其意义。 2 先天八卦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是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如何运用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先天八卦数可以用8减去相应的二进制,比如乾卦二进制111,十进制是7,8-7=1;故乾一;坤为000,十进制0,故坤八。 先天八卦的方位是: 兑二 乾一(南) 巽五 离三(东) 中五 坎六(西) 震四 坤八(北) 艮七 先天八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成S形的曲线,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从S的迹形运动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从下面的开始,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数字形成倒行的方式,称作顺数。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两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 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哪首著名的口诀,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蓉对瑛姑说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说的就是后天八卦。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 和卜法是怎样的? 先天八卦图 古代流传有伏曦先天八卦图,这属于先易的范围。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先天八卦图,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记得采纳啊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在具体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先天为本 后天为实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各自有什么用途 先后天八卦,《梅花易数》用的比较多!先天八卦用来起卦,后天八卦用来确定方位!

正神正位装。。拨水入零堂。。 不知道此法是结合峦头加理气法的?? 难 ...

两元八运与三元九运元运之说,飞星派和大卦派都是用三元九运,即上中下三元,一元六十年,一元中又分三运,每运二十年。而谈氏六法则采两元八运,元分上下两元,上元包含一二三四运,下元则是六七八九运。元运在应用上,通常是与八卦及九星数结合起来讨论的,于是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卦与数相配落在九宫方位上会出现五在中宫无卦可配的情形。为了处理这个情况,在三元九运的理论中,因为每运都是二十年,所以就把五运的那二十年均分为二,前面十年归属于四运,并以四运所配的卦来一体适用,后面十年则归于六运,也是以六运所配的卦来一体适用。所以严格说来,中元四五六运这六十年在实际运用上变成是四运的三十年加上六运的三十年所组成的。两元八运理论在处理五入中宫无卦可配的情况时,是直接把五运拿掉,剩下八个运分成一二三四运为一组,属于上元,六七八九运为一组,属于下元,如此则各运均有相对应之卦与之相配。而各运的年数,就不是固定的二十年了,而是根据各运所配之卦,其阴阳爻的多寡来计算的,阴爻以六年计,阳爻以九年计,如此则一运坤卦有18年,二运巽卦24年,三运离卦24年,四运兑卦24年,上元一二三四运共90年。而六运艮卦有21年,七运坎卦21年,八运震卦21年,九运乾卦27年,下元六七八九运也是90年,上下两元共180年。这与三元九运的总年数是一样的,两者的一运均从甲子年开始,中间历经三次六十甲子的循环,最后终止于癸亥年,总共180年。元运之说的起源已经很难去探究,为何古人要这样计算元运,简而言之,似乎与六十甲子纪年的规则性有关,而两元八运之说又与易经卦理有关。据说最早的甲子年约在四千多年前,古人观察到天上出现“五星连珠”即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直线的现象,也有一说是说天上出现“七政齐一”即五颗行星再加上太阳、月亮二星,排列成一直线的天文现象,于是就把该年定为第一个甲子年,也就是上元一运的开始,然后每二十年即换运。故采三元九运之说的风水家们,普遍认为三元九运的原理应与天上星辰的运行周期有关。有些研究者则指出每二十年换运的原理应和土木二星交会的周期有关,因为土木二星各自以不同的周期绕着太阳运行,恰好也是每二十年交会一次。所以从第一次七政齐一之后,经过二十年,土木二星再度相逢,而元运也同时改换,之后每二十年土木二星交会而同时也更换一个运数。这个说法乍听之下似乎颇有道理,但若仔细探究,则会发现其中有谬误矛盾之处,与现代天文学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不符合的。土木二星每二十年交会一次这一点虽然没错,但其交会之年若对照六十甲子纪年,则会发现一定是在庚辰、庚子、庚申这三个年份交会,而这三个年份均非元运改换之年。一运起于甲子年,经过二十年后,是在甲申年进入二运,再经二十年,则是在甲辰年入三运,之后又再等到下一轮的甲子年开始走四运,所以元运的替换必定在甲子、甲申、甲辰这三个年份,而此三年并非土木二星交会之年。实际上应该是说,元运更换之后要再过十六年土木二星才交会,或者说土木二星交会之后要再过四年才真正换运。两元八运之说,虽不如三元九运之广为人知,但这套理论也并非近人凭空发明,而是有其源远流长的传承和实际应用的效验,只是一直很少有人为此说著述阐扬,广为宣传,所以识者不多。就目前可见的资料来看,则有'元运发微’(卢朴民国四年着)、'元空法鉴’(曾怀玉清道光十九年着)、'增释地理冰海’(清光绪年间.高守中原着,民国.抱朴斋主重编)、以及'乾坤国宝’(据说为杨筠松之嫡传后代子孙杨藏华着,于清末民初传至)等书,其中都有与两元八运有关的论述,可见此说之其来有自。山运与水运之分玄空风水理论依照元运的不同,而将四面八方划分为生旺衰死等不同的磁场能量,再配合峦头上山水分布的状况,即山要位于旺方,可以旺人丁,得贵气,而水要位于衰方,可大发财利。一般而言,在某运当中,山或水位于何方位上,其吉凶如何,均以该运的吉凶法则去推断,其“有效期间”就是从该运的起始之年到该运的结束之年这段期间,山与水在这有效期间内,均以该运的法则来看,到了下一运,山与水才改用新运的法则来断吉凶,这是一种大原则。可是在谈养吾的玄空六法中,却很特别地提出一种山运和水运分开的理论。也就是说山有山的运程,水有水的运程,各自分开来走,所以可能在某一年的时候,山的运程已进入八运,可是对水而言却仍在走七运,此时就不能只用八运之法则来一体论断山水之吉凶,也不能光用七运法则来论山水之吉凶,而必须以八运论山,以七运论水。某方位上有山,此山哪一年开始论吉,哪一年开始论凶,就要根据山运的时间法则来推算。若某方位有水,此水哪一年开始旺,哪一年开始衰,则要依水运的时间法则来推算。所以山运和水运是两条不同的时间流程。当我们要精确判断山水的吉凶影响是从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的时候,就要分别应用山运水运的时间法则去推算。将山运水运分开计算的理论,在谈养吾之前,卢朴所著之'元运发微’一书中就已明白提出,其法是以运数配先天卦及洛书,取相对之两卦来分别计算山运和水运的年数。例如一运就取洛书一宫配先天坤卦,来计算山运的年数,而取其对面九宫配先天乾卦来计算水运年数。依两元八运法则,坤卦有十八年,乾卦二十七年,所以一运的山运有十八年而水运有二十七年,两者皆从甲子年开始,到第十八年辛巳年时一运的山运就结束而要进入二运了,可是水运仍在一运,要再过九年到庚寅年时一运水运才结束。这是'元运发微’书中计算山水两运的方法。谈养吾虽然也采山水两运分开的理论,但有趣的是,他的计算方式和'元运发微’不同,而且是完全相反。'玄空本义’辨元运章:“如以乾坤一卦之水火而言,坎水为上元一运之正神,龙(即山运)旺二十七年,离火为零神,水(即水运)旺一十八年,如以下元末运论,离火为正神,龙旺一十八年,坎水为零神,水旺二十七年。”此处即指出一运的山运是二十七年,水运则有十八年,如果仔细研究'玄空本义’书中提及有关山运水运起迄年份的线索,就会发现,谈氏所说的山运,其实就是'元运发微’中的水运,而谈氏所说的水运,恰好就是'元运发微’中的山运。为何会出现这种相反的情况呢?谈氏是如何推算其山水两运的年数呢?谈养吾在书中没有说明,可能是视为秘钥而藏诀吧。其实谈养吾的山水运排法,是根据易经卦理,配合玄空理论的山水两片之说,以及先后天形气相合的原理所推导出来的。关于这部份的内容,目前尚未见到任何相关著作有所探讨和解释,故笔者特于本书的第三章中以文字配合图解做详细的说明。大金龙与零神正神对于金龙一辞的涵义,各风水学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诠释方法,谈养吾提出玄空六法的理论,其中非常重要的部份就是有关大金龙的意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上的要诀,一切吉凶旺衰的判定,都要从“先看金龙动不动”开始。谈氏玄空六法以五黄为大金龙,在不同的运中,大金龙的位置也不一样,其推算之法是先以运数入中宫,然后分阴阳,一三七九运为奇数为阳,二四六八运为偶数为阴,阳则顺行,即顺着洛书九宫数的次序排列,例如一入中,顺行则二到干宫,三到兑,四到艮,五到离宫,所以一运时大金龙在离。阴数逆行,例如二运则二入中宫,逆行则三到巽宫,四到震,五黄到坤宫,所以二运时大金龙在坤宫。求出大金龙的位置,目的是为了判断该运中何处为动气之方位,则在此方位上开门引路纳气,或配置水口、路口等动气之型态,可以旺财,即所谓“动得金龙永不穷”之义。在玄空飞星派的理论中,是以运星入中并且一律顺排九宫,然后看五黄落在何宫方位,该方位即动气方,有水可旺财。以此法则推五黄之方,会发现五黄必定位于该运基本宫之对面,例如一运基本宫为坎,则五黄就落在其对面的离宫,同理二运五黄在坤之对面的艮宫,三运五黄在兑宫。而谈氏玄空六法因为有阴阳顺逆之区分,所以五黄的位置不是固定在对面宫位,而是一三七九奇数运时才落在对面宫,而二四六八偶数运时,五黄则会落在基本宫,就以目前八运来看,以飞星派的理论推之,则五黄在坤宫,而以谈氏玄空六法之理则五黄在艮宫,两者刚好相反,这是谈氏玄空六法与玄空飞星派之间很大的差异,会导致吉凶的判断完全相反。在谈养吾的玄空六法理论中,求出五黄大金龙的位置,其真正重要的意义是用以判断零神正神的分布状况。在飞星派的理论中,是以当运之基本宫位为正神,对面宫(五黄方)为零神,所以正神与零神各占一个方位。而谈养吾的玄空六法中,正神与零神在八方之中各占四位,其理是以五黄大金龙的所在宫为准,然后按元运之上下、八卦之阴阳、以及山水动静雌雄之理将之分成两组,此即“两片”之说,所谓上元一片、下元一片,阴一片、阳一片,山一片、水一片均是此理。以目前八运而言,五黄大金龙在后天艮宫即先天震卦,所以与震卦同一组的干、坎、艮均为零神,而相对的坤、巽、离、兑则为正神,转换为后天卦方位即北方一宫、西南二宫、东方三宫、东南四宫此四个方位为正神方,宜静不宜动,有山可旺人丁而发贵;西北六宫、西方七宫、东北八宫、南方九宫此四个方位为零神方,宜动不宜静,有水可以旺财。纳气与立向阳宅的重点在于纳气,古代的房子几乎都是合院型式,房子的正面和背面分得很清楚,大门开在正面,为主要纳气口,背面则封闭,甚至连窗户都没有。这种房屋的型态若采“坐正向零”的坐向角度,必能符合零神方动气,正神方安静的吉利法则而能纳得生旺之气入宅。但现今的住宅房屋因为受到西方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已很少采用合院的形式了,为了符合现代人生活空间上的需求,并且表现出建筑师个人的设计理念,房屋的造型遂呈多样化的面貌,甚至常常连正面和背面都不易区分,就算仍可分出正背面,大门也不一定都开在正面,从侧面或背面进出的也不乏其例。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采坐正向零的坐向角度可不见得是吉利的。因为虽然房子的正面朝着零神方,但最重要的纳气口大门却可能开在侧面或背面的正神方,结果引来衰死之气而破财伤丁。所以谈养吾玄空六法提出,吉凶之判断是以纳气口的位置是否符合零正动静的法则来看的,而不是以房屋是否坐正向零或坐零向正来判断。所以谈养吾在'玄空本义’中说:“阳宅即立极复杂,各间有各间纳气重轻缓急之不同,各层有各层纳气之不同,不论宅之坐向,专论纳气方位之合时不合时,坐向之得失无关也。”又说:“如门路或动气方,为当运生旺之方,则南北东西,任何坐向均吉。如为衰死之气,则任何坐向均凶,不系乎坐向,全系乎此方之宜动宜静也。”在玄空六法的理论中,虽然指出屋宅坐向的吉凶与坐正向零或坐零向正无关,但其实并非完全不考虑坐向,坐向本身虽与零正无关,却与“城门”一诀有密切的关系,此点容后再述。挨星星者乃指九星,即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等。关于挨星的内容,各家风水学派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则,但总归而言,所谓挨星就是透过某种推算方法,将九星分布于各个方位上,再看生旺之星在什么方位,衰死之星在什么方位,据此判断龙向山水之吉凶。谈养吾玄空六法的挨星法则是根据先天八卦抽爻换象之卦理推演而来。玄空六法采二十四山方位,所以要先求出二十四山经抽爻换象之后各配以何卦。以壬子癸三山为例,壬子癸在先天坤卦宫,坤卦下爻变(与乾卦交换下爻)即成震卦,配于癸山,坤卦中爻变(与乾卦交换中爻)即成坎卦,配于子山,坤卦上爻变(与乾卦交换上爻)即成艮卦,配于壬山。故先天之坤经由与干交媾,抽爻换象之后即生出震、坎、艮三个子息卦,分别配于癸、子、壬三山。其余各山亦根据这个法则求得相配之卦。先天八卦彼此交媾经抽爻换象生出子息卦配于二十四山,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则是卦配星的原理,这是将后天卦、九星次序与洛书九宫结合起来所得到的结果。例如癸配震卦,后天震卦在洛书九宫中位于第三宫,而第三宫之九星为禄存,故癸之挨星为禄存。子配坎卦,后天坎卦位于洛书第一宫,而第一宫之九星为贪狼,故子之挨星为贪狼。壬配艮卦,后天艮卦位于洛书第八宫,而第八宫之九星为左辅,故壬之挨星为左辅。此即二十四山先经爻变求得配卦,再依卦配星原理求得挨星。二十四山的挨星求出之后,就可以和元运衰旺、大金龙、零神正神、山水动静雌雄等原理结合起来,对于各方位之吉凶做更精密、更准确的分析。以金龙零正的原理来看,目前八运,大金龙在东北艮方,所以东北、西北、西方、南方为零神方,此处有水、有动气口为吉;北方、西南、东方、东南为正神方,此处有山为吉。今有一栋房子,坐西南朝东北,大门开在东北方,若以金龙零正的法则来看,是符合纳气口(大门)在零神方(东北)的旺财格局,如果房子的后方又有山峦岗埠,则还能旺人丁。可是实际却非如此,未见旺财旺丁之应,仅平平而已,这是什么缘故?盖金龙零正之法,是判断吉凶的大原则,符合此原则之格局,必能避凶免祸,但若要进一步发旺财丁,那就必须从二十四山的挨星上去做更精确的分析了。以前例而言,东北方确为零神方,开门纳气为吉,但东北方还可进一步分为丑、艮、寅三方,这三方在纳吉发旺的程度上其实是有差别的,必须根据挨星加以辨别,否则仅以八方来断吉凶即可,何必再分为二十四山。二十四山挨星的奥义就是要分析出同一卦宫所管的三山之中,何者最吉,何者次吉,何者发于现在,何者旺于将来,何者旺运已过,仅得平安而已。如此则纳气口就必须仔细地安排调整方位,以获得最好的结果。仍以丑艮寅三方为例,丑挨星为右弼,有水发于一运,艮挨星为破军,有水发于三运,寅挨星为文曲和巨门,有水发于六运和八运。故以挨星之山水元运取用秘诀来看,东北方之大门应开在寅方,才会于八运时旺财,若开在丑、艮二方,则旺运未至,故不能旺财仅得平安而已。不同体系的卦配星原理玄空六法以先天八卦抽爻换象配二十四山,再配以贪狼九星,而视为挨星秘诀。这套挨星法诀与章仲山、沈竹礽等人所使用的九宫山向飞星之法大不相同。谈养吾自述此法得自李虔虚道长所传,在谈养吾写“玄空本义”大力倡导此二十四山抽爻换象挨星法之前,堪舆界中鲜少有人知道此法,少数从明清以前流传下来的古传善本书籍当中,或可看见只字片语或浮光掠影的图像,但大都语焉不详或解说模糊,让人如坠五里雾中。在少数流传下来的古书之中,有提到这种先天八卦抽爻换象配二十四山的理论者,以“元空法鉴”一书最受堪舆界的重视。元空法鉴成书于清朝道光十九年,作者曾怀玉,全书以图为主,配以精简的文字说明,全书重点在于金龙四大水口的推算,以及水口与立向选择的关系。其核心理论其实与谈养吾之玄空理论有所差异,但是其中的“八卦变易图”就是在讲先天八卦抽爻换象的原理和过程,而另一幅“雌雄交媾生男女配九星图”其实就是各卦配上九星所构成的挨星图,可是当我们把这张图与玄空本义中的挨星图相对照时,就会发现,这两张图中各卦所配的九星是不一样的。在元空法鉴书中,其卦配星的方式是:震卦贪狼,艮卦巨门,坎卦禄存,坤卦文曲,廉贞在中宫无卦,乾卦武曲,兑卦破军,巽卦左辅,离卦右弼。这种卦与九星的配法,乍看之下很难立即从中理出规则来,让人难以明了为什么要这样配。但是我们却又发现并非只有元空法鉴一书才有这种配法,另外在“地理冰海”(成书于清光绪年间,作者高守中)这本书中也是采用这种卦配星的方式,而且还编成了歌诀“九星所属歌”,其诀曰:“震贪巽辅两隅分,艮巨门兮兑破军,离巳中央为右弼,即知坎戊禄存星,地理取通山泽气,山泽通处是乾坤,阳尽干刚为武曲,阴皆坤顺乃文明。”而近人陈梦国所著之“中国绝学˙玄宗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一书中,虽语多保留,以天机秘诀视之而不肯轻泄,但通阅全书就会发现其所用之挨星法与元空法鉴是相同的。可见这套卦配星的理论是其来有自,据元空法鉴所言,可能来自于“莲池心法”的传承。至于这套挨星法是如何推演出来的呢?元空法鉴书中对于这个部份只简单的说:“此图九星以先天为主”其实它的背后有繁复的理气推演过程,是根据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及易经的理论所导出,当中隐含有“颠倒”及“形气相合”的道理,笔者也已将这整套卦配星的推演过成,于本书第四章中以图文配合的方式完全地揭露。城门诀青囊奥语中说:“八国城门锁正气”,都天宝照经中也提到:“五星一诀非真术,城门一诀最为良,识得五星城门诀,立宅安坟大吉昌”,所以“城门诀”便成为风水中一项重要的理论。但城门诀的实际内容为何,青囊、都天宝照、天玉等等古传经典之中并无清楚的说明,于是历代各家风水门派便根据古经中这寥寥数语,各自做诠释和理论推演,所以各派风水对“城门诀”的解释和应用法则也都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