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坤造地支怎么看,如何看懂自己的八字十神

怎么查看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天干地支纳子五音婚配查询表,纳音在命理中有什么作用

提起天干地支纳子五音婚配查询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纳音在命理中有什么作用,另外,还有人想问五音十二律和天干地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五音指的什么?如何与五行对应?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纳音在命理中有什么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地支纳子五音婚配查询表

1、天干地支纳子五音婚配查询表:纳音在命理中有什么作用

编辑词条纳音

一、什么是纳音?

纳音,是在术数预测中广为应用的一种取“数”的方法,它对应的数理已经被“六十甲子纳音”大致的规定下来,其基本的意义还是用“五行”来阐述的。

“纳音”的“音”,就是我国古人根据不同音阶确定的五音。五音不是天生的神秘事物,而是人为规定的。五音不是三音,也不是七音,因为三音太少,无以表现音律变化,七音太多太复杂,难于为古人掌握,“五音”。事实上现在的音阶已经不止“五”音了。所以,“五音”本身是不神秘的。

五音是那五个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对应的1、2、3、5、6——哆、来、咪、嗦、啦。

那么“纳”又是什么意义呢?纳,有加入的意思。“纳音”是不是“加入音律”的意思呢?如果是,就是说没,在术数预测中,除了用五行、数字等来研究,还加入一种研究方式,就是音律的方式。如果真是这样,纳音就是古人探索声音与人事的一种企图,表现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欲望。可惜,这样的理解还没有得到证实。而更多的研究命理的人都只是千方百计运用纳音无行的既有观点去预测人生,没有人训诂和考据“纳音”本身的意义。

网络搜索关于纳音来历的文章,发现有人指出:“从来没人知道纳音的来历.这个东西好似,从天而降,如果说是外星人给地球的礼物,也不失为一种解释.其次,纳音的原理一直无人能够真正说明白.的经典解释是目前为止公认最清晰的版本,但即使如此,仍然充斥着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这样的说法代表了许多人的观点,给纳音披上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这些就待识者指教了。

但基本的观点还是有了,就是纳音是用与音律相关的知识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五音指的什么?如何与五行对应?

二、纳音五行

术数预测的基本元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可以根据数字推算出来的。而数字又是通过河图推衍出来的,所以《考元》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以两干两支之合数于四十九内减之,余数满十去之,余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各取所生之五行为纳音”。

纳音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以甲子、乙丑为例:甲九子九,乙八丑八,其数之和为三十四,于四十九内减之,余十五,去十不用而余五,五为宫音,属土,土能生金。所以甲子、乙丑的“纳音”所对应的五行(简称纳音五行)就是“金”。

三、六十甲子纳音

六十甲子是基本的纪年方法。用纳音预测主要就是用在“六十甲子”中。六十架子与纳音的关系经推衍后,被规定下来,为了记忆的方便,还做了一个《六十甲子纳音歌》,如下: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傍土戊寅已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蚁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屋上土

丙子丁丑涧下水甲申已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土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己巳覆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酉大鄢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那么六十甲子纳音的术理是怎样推出来的呢?

以“甲子乙丑海中金”为例,术数家是这样解释的:

甲九子九,乙八丑八,其数之和为三十四,于四十九内减之,余十五,去十不用而余五,五为宫音,属土,土能生金。这说明了“甲子乙丑”与“金”有关。这个相关是根据五行生克推衍出来的。

又因为子属水,又为湖,又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水,墓于丑,水旺而金死,故曰甲子乙丑海中金也。就是说,之所以“甲子乙丑”是“海中”金而不是其他大方的金,是因为“子”与“水”有关,海里的东西当然是。还有,“丑”是土,是埋葬和承载“金”的地方。金属到了水了会下沉于水底之土的,所以“甲子乙丑海中金”的道理就得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子”与“水”有关、“丑”与“土”有关呢?这也是规定的。具体的规定是:子属水、丑属土、寅属木、卯属木、辰属土、巳属火、午属火、未属土、申属金、酉属金、戌属土、亥属水。

丙寅丁卯炉中火仿此理推之。

四、什么是四柱

我们通常说八字,实实在在有八个字。这八个字是一个人出生年、月、日、时这“四柱”所包含的。就是说,标序时间时,用的是天干地支结合的两个字,比如“甲子”“乙丑”都可以确定一个时间。年、月、日、时四柱各两字,共八字。

四柱分别对应五行中的四个,这还很不够,因此,需要更多的要素进行分析。这就设计了一个纳音五行。

五、为什么纳音要根据五行相生来推衍呢?

八字是推算人生的,也就是预测。预测是未来的事物,因此是将要发生的事情,也就是“生”,这大约是纳音通过五行相生推出的原因。

四柱推衍,就会出现四个“纳音五行”,那怎样确定他们在人生中的轻重主次呢?对此,根据年、月、日、时在人生中的独特程度(也就是几率)排序,确定纳音按时、日、月、年的顺序起作用。就是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纳音,最主要的是时辰纳音,其次才是日纳音,以此类推。

六、纳音五行在命理中的运用

命理学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预测是在灵性与五行沟通及逻辑思维的推导下进行的。生辰八字的锁定,就是人与五行进行沟通的范围的锁定。四柱中的五行包括:天干五行、地支五行、纳音五行,地支干五行等。其中纳音五行是由一个天干与一个地支组成的新五行。

六十甲子中,任何一个天干与地支的组合,都有一个新的五行——即纳音相对应。然而二者又是怎样的区别又联系呢?命理学认为,纳音五行是掌管人机趋向指势的五行,四柱五行是人体接受天元、地元信息的物质能源生化的五行。其中三元是:以天干代表天元,地支代表地元,纳音代表人元,天元、地元、人元即三元,三元各有对应的运作范围。四柱五行通过对流年大运的生克制化来协助判断其吉凶成败。通过纳音五行则可察盛衰气数。纳音五行是不同天干、地支组合生化的,它结合了许多具体的事物——如“海中金”“炉中火”之类,这就使得预测更可以联系具体事物。等等。阐述命理的人还为纳音五行的出现和使用找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四柱五行之气是纳音五行之气的本源,纳音之气可补四柱五行气之不足;纳音五行使四柱五行具体化,四柱五行是纳音五行神韵的组成部分;纳音五行可借助四柱五行做出准确判定,四柱五行可根据势态配合纳音五行来观察盛衰……总之,四柱五行中加入纳音五行后,命理的推衍就更灵活更丰富,八字先生更有的说。

在早期筮书《火珠林》中,指出“天干管天文,地支管人事,纳音管地理”,也就是说,在预测中,地理的事就要在纳音中寻找答案。与地理有关的工作地址、生葬地点,方向,就在纳音中找。这里也可以看出纳音的一些作用。

七、纳音五行与音律的关系

纳音五行就是把五音和五行对应起来,但我们并不知晓音律宫、商、角、徵、羽在这里有什么意义。有人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故称六十甲子,但六十甲子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则是一个谜。六十甲子是借物象以明道理,即用生动的实物来阐明哲理。但这里讲的应该是五行,因为只有五行才具象,并不是讲五音。

五行纳音的“音”在这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有人说,纳音的作用种在音声,不同有自己的物理特性,同频共振,由此反映事务的走势。这里已经涉及到“声音”这个问题了。但究竟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与命理的关系如何——比如“宫”音者命理如何?它与“海中金”关系如何?等等——我们竟不知道。

本文留此问题于此,求教大方。

八、总结

推衍和预测人生命运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努力,把人生与世间的五行、五音、五星、五方、五色等事物联系起来考察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但是,由于古人使用人出生的时辰这样一个偶然的数据来联系世间万物并且希望必然性的认识的方法本身存在方的错误——就是说,偶然的出生年月与人生际遇和世间万物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包括纳音五行在内的四柱五行命理是靠不住的。在这里,辩证的追求只是一种奢望,最终的结果是孤立的片面的想当然的。

我们常常觉得的某人推衍命理很准确,那种情况如果不是偶合,就是算命人运用了你个人的更多资料在辨证阐述。利用命理书籍上的固有条文推衍人生是一种胡乱的没有逻辑没有道理的联系。而一些关于命理学就是讲究辩证法的辩解恰恰是不懂辩证法的表现:因为,辩证法虽然讲究普遍联系,但决不允许胡乱联系。一种关于辨证命理的观点是如此的无力——那就是,所有的宣称辨证预测的观点都不是所谓的“命理学”之学理所固有的,而是牵强附会的,因为,如果运用那些辨证的阐述,我们在抛开所谓的“命理学说”的羁绊的情况下,预测可能会更准确、更切合实际、更具有理性些。

更简单的道理是:预测是有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中也包含了出生的年月日时,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年月日时四柱八字对人生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真正影响人生的要素应该包括父母的遗传和他所处的自然的的环境以及后天的发展——根据这些条件,庶几可以大致地有限地“预测”人生。而四柱命理、包括讨论的纳音五行命理,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就是与纳音在命理中有什么作用相关内容,是关于纳音在命理中有什么作用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纳子五音婚配查询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地支怎么看

天干地支怎么算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六十甲子顺序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与公元纪年的换算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种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第三种算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 十二天干地支月份是怎么看的?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怎么看当天的天干地支 看当天就是当天,想看那天就看那天,万年历标有天干地支属什么日的 如何查什么年什么月+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 十二天干地支怎么读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耽(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n)、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快速推算时柱干支法 ⒈日干x2+时支数-2=时干数 (公式揭密:因为甲子日的子时是从甲子时开始,推算下去,乙丑日对应丙子,即乙2对应丙3,再下去是丙3对应戊5,正好每日的子时天干为日干x2-1,即日干x2+时支数-2) ⒉ 时支是固定的。时辰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例:求壬午日酉时的天干。日干9x2+时支10-2=26,取6即己。故壬午日酉时的干支为己酉。 时干支推算歌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 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日子的,天干地支怎么查找 30分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怎样查自己的天干地支,天干地支怎么算

怎样查自己的天干地支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比流星赶月法不知要省事多少倍。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注:此处的日支序数应为时支序数,可能是笔误。

6、还有,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从此每年每日的干支不用去翻皇历了,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你都知道,人家还以为你记性如此了得呢,你就省点时间多悟道吧。

以上就是与怎样查自己的天干地支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怎么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婚配看天干还是地支,天干地支怎麼看啊?

提起婚配看天干还是地支,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怎麼看啊?另外,还有人想问八字的大运到底怎么看!谁能告诉我!看天干还是地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请教:2人合婚,天干相合和地支相合,哪个更重要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怎麼看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