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前世的业力,一见钟情的前世业力
夫妻姻缘前世一般是种的什么因?
夫妻的因缘,并非一世二世的事,而是多生所种的各种各样的善恶之因交融,不是简单的公式。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
世间自古多少人歌颂爱情,赞叹爱情,更希望爱情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赚取多少人的热泪,如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罗蜜欧与朱丽叶,多得不胜枚举,但是佛教以什么观点来解释呢?
以佛教的观点,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所谓‘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意愿’;所谓‘业力’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内心,但却是‘不愿’。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世间角度,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愿力’来说,如一对夫妻感情本来很恩爱,更希望来生续为夫妻,故在佛前发愿,希望来生再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为夫妻,永不分离,这种愿力,将来时机成熟后就会发生(不管人变成什么模样)。或者今生相爱至深,因战乱或家庭反对,以致今生无缘的男女情人,两人相互约定,希望下辈子再来成为夫妻。因为彼此都惦记这个约定,故在轮回中两人再次相遇,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决定共渡一生。
另外一种情况,因受到对方的恩惠,无以回报,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帮忙偿还债务,或者救回爹娘至亲,故愿意来生做牛做马回报,所以因为感恩报恩的心愿,来生可能成为妻子侍候,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种‘愿力’经过多生多世之后,仍会发生。
就‘业力’来说,如一个人欠下巨债,无以偿还,虽然今生至死都没有还清债务(有些人还故意拒还),然后就有一股力量,在未来世发生作用。如果是成为夫妻的情况,先生(太太)便有一种无奈,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这样压力,两个就成了怨偶。
又如果在过去生本来为夫妻,先生曾遗弃太太(如另结新欢,或恶意遗弃,或出家隐居)造成太太的怨怼,于是业力的牵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遗弃(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债),这种‘业力’,不管天涯海角,时空转变,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还是会发生。
由于愿力和业力的相互作用,加上两个的习性、家庭、教育、观念等不同,并且还和其他人的牵扯,交错复杂,因此男女之间便产生不同的形式,也构成大千世界男男女女之间的爱情了。
接下来讨论夫妻关系的类型,并提供我个人的观点,以供参考。
夫妻关系的类型
夫妻关系的类型粗分为五类:
一、恩爱型:两人相处虽有不同原因,但因往世结下了善缘,关系和睦,非常恩爱,不易分离。:
二、怨偶型:往世结下恶缘,两人相处,或者冷淡,或者争吵,或者压迫伤害,甚至杀害对方。
三、鸟巢型:两人关系简单,感情平淡,不稳定,随时可能分离。
四、平顺型:两人关系除了感情,通常还有其他因素的保障,如事业、家族、生活背景等共同的依赖环境,所以还算平顺。
五、共修型:两人关系除了很好的感情,还有、修行上的原因。
造成这些类型的因果业力真相
一、恩爱型
(一)男欢女爱型::男女双方深陷情欲,并多重于淫欲,双方认为要表现爱情,惟有肉体亲蜜的接触。现代人对爱情观念愈来愈开放,只要我喜欢,有何不可以的情况下,易发生以‘淫欲’为基础的爱情,这些男女就是往世各自欠下了淫债,且从恶道中出离不久,所以习气深重。
(二)相敬如宾型:彼此态度稳重,也比较和谐。由于双方个性成熟稳重,能为对方考量,不以自己为中心,所以相处时较少争执,这是以‘成熟’为基础的爱情。这些男女往世缘分较好,互相照顾和关心。
(三)甜似胶漆型:彼此的甜蜜如胶似漆,但是在个性上较依赖,也欠缺独立,感情是互相依赖,这是以‘互相依赖’为基础的爱情。 这种往往是往世感情深刻的父子母女等家亲眷属今生相遇,因往世的疼爱之情印象深刻,所以今生仍然如此强烈的互相依赖占有对方。
(四)如父如女型:男女年龄有较大的差距,男较年长,可靠稳重,女较年轻,依赖撒娇,相处有如父女相偎相依,如五、六十岁的先生和二、三十岁的太太,其相处也颇为愉快,这是以‘照顾’为基础的爱情。
(五)比翼双飞型:因个性和理想相同,彼此也能相互配合,有如比翼双飞,相知相惜,同为理想目标而努力。虽有挫折,但能彼此同心协力,所以这是以‘理想’为基础的爱情。
(六)惺惺相惜型:男女双方可能同样落魄,或有志不能展其才,或都是出身贫穷,所以彼此互相体谅,惺惺相惜,彼此携手,共同努力,这是以‘互相体谅’为基础的爱情。
(七)情深似海型:彼此曾是多年的朋友,但有著深情,经过岁月的历炼,彼此互相珍惜这份情谊,于是由情生爱而进入爱情。在有深厚的‘友情’基础上,这份爱情能耐得起岁月的考验。
亲蜜型的爱情,一般来自过去曾结的善缘(无论是过去生或今生),留有好的感觉,不管是恩情、爱情、亲情、友情,在彼此的意识或潜意识,留有好的记忆。从这个角度而言,居士学佛,仍应善待对方,为对方付出,关心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不管今生或来世,至少相处或再见面时,对方也能回报善待,互相都以好的态度相处,这也是‘善的循环’。
不用羡慕他人的爱情,这一切只是个‘好梦’!
二、怨偶型
(一)仇深似海型:彼此中间有极大的仇恨。在双方互动中,不满、仇恨、嗔怒慢慢产生,直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有如结了十几辈子的仇恨。或许在过去生中真的是仇人也说不定,印象深刻,因为某些业力在今生将两位结为夫妻,但是甜蜜一过,过去的怨仇便一一自潜意识浮现出来。
(二)讨债型:一方极度耗用另一方的福报,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常见先生努力工作,但太太却大笔挥霍;或是太太节俭,但先生赌得倾家荡产;或者太太对先生照顾无微不尽,却任凭闲赋在家的先生辱骂淩虐,也不敢吭声。或许在过去生同样的景象依在,但角色互换,如今时空一变,欠的总该还回来。
(三)讨命型:一方谋害另一方,但无极大冤仇,可能只是为了小事而已,便错手将对方致于死地。夫妻之间或许有可能累积了许多委曲和怨恨,但一般还不致于杀夫或杀妻,但如果过去生有杀害对方(不一定是夫妻,也有可能是猫狗的动物)的因果,今生成为夫妻,很有可能便会发生‘讨命’的情况,在有意无意之间,果报便发生。如果曾经杀害对方,就算天涯海角,也还是会碰面,果报是跑不掉的。
(四)争吵型:常为小问题大吵特吵,吵得不可开交。或许观点不一致,或许习惯不同,或许本身爱争吵(甚至有人视争吵为运动),反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已司空见惯。打开社会版新闻,例子处处可见,因争吵而欧打,泼硫酸,离家,跳河跳楼,这也是现代社会的问题。如果有争吵,必须以慈悲对待对方,争吵的气氛才会降低。如果视争吵为理所当然,将会破坏生命的和谐(怒火三丈,人的情绪状态也难保平静)。
(五)遗弃型:一方不管另一方的死活而遗弃对方。如先生遗弃妻儿远走他方,或者男性有新欢而遗弃旧爱。这种遗弃的行为,会造成另一方深深记恨,这种恨意,将在未来的时空中,会产生‘报复’的行为(尤其是所谓‘报复’的行为(尤其是所谓‘恶意遗弃’)。遗弃他人的一方,本身将会留下‘亏欠’的记忆,对于被报复,无形中也视为命该如此,也只能无奈。如果遗弃妻女,出家修行,因中止了夫妻本有的因缘,即使今生修行有成,但还是必须再轮回,必须再结婚,以了前缘。等宿缘全了,才能不再轮回,这是‘因果不昧’之理。
(六)相敬如冰型:双方态度冰冷,已不再为对方著想,但不撕破脸面。尽管身处同一屋檐,但貌不合,神亦离,根本是各过各的生活,也不互相过问关心。通常也是因为彼此缘份(或说善缘)快尽了,所以没有任何感觉。‘名存实亡’,剩下的只是婚姻契约的名份而已。如果此时各有各的对象,表示旧缘已了,开始另一段因缘(即使不离婚,旧因缘等于已结束)。
(七)不服输型:双方比较学历高低,赚钱多寡,家世贵贱,地位高下,能力强弱,彼此互不服输(在修行上,还是互比境界和神通)。好胜心的作用下,生活如战争,为了面子一点都不服输。有些天界的天人和阿修罗,也有这种习性,故转入人间时,各方面表现也不错,但就是‘不服输’沿袭了以前的习性。
(八)脾气古怪型:一方脾气古怪,难以相处,另一方只好忍气吞声。例如先生个性孤僻,愤世疾俗,自比不世出的英雄,但好高骛远,终究一事无成,身为太太只有无奈无言;或者太太深信算命风通常脾气古怪的一方都不自知自己‘脾气古怪’,反而自以为是,指责别人的不是。探究原因,一方面是‘欠缺慈悲心’,另一方面是‘痴业’所造成的。欠缺慈悲心,所以不能善待对方;因为痴业,所以自以为是,脾气古怪而不自知。
(九)离家型:先生或太太常想离家,以争脱家庭的束缚。或许没有外遇,没有理想,但是家庭的压力甚大,束缚甚多,已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压力和束缚,所以常离家,流涟在外,或许到朋友家,或许喝闷酒,或许留在公司加班,借口不回家,这也是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一种类型。这样的人往世都曾让他人感到压抑和烦闷,所以今生也要承受。
(十)虐待型:以残酷狠毒的手段迫害另一方,如动粗、欧打、鞭打,关在密室等。这种虐待对被虐者而言,身心都是一种煎熬,这种痛苦将深刻记录于意识和潜意识,在未来总有机会报仇,也要把对方折磨得死去活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把这股怨气出了才算一个了结,这种残酷对方的心态,是因往世冤仇重大,今生会继续造成极重的恶业,在八识心田极易造成地狱种子。这种夫妻的爱情,亦可称为‘地狱的爱情’。
世间怨偶很多,以上只是大致列举。这些原因造成双方痛苦无奈,怨恨心起,又无力解决,最后诉诸法律,请求离婚。同时双方结下恶缘,在未来生中,事情可能重演,但角色互换,众生便在生生死死的轮回中,一再演出这种无奈的悲剧。这就是‘恶的循还’。
无奈的悲剧,是否有终止的一天呢?很多人以为学佛,或者遁入空门,便可以摆脱这个轮回的梦魇。这种说法表面没错,但是就算是再高明的修行者,也要偿还过去结下恶缘的宿债。这是法界‘因果定律’,在法界内无人可免。
在消极方面是忏悔,在积极方面则是诚心求佛菩萨协助弟子面对(不是佛菩萨全部代还,很多学佛者会错意,还会怪罪佛菩萨不护念加持)。详细情形因人而异,还要请教善知识‘如法’解决才是。
人生数十载,何必结恶缘呢?如果能以‘最积极’的态度,来善待对方,慈悲对方,忍辱对方,即使再大的恶缘,终有化解的一天,进而转为结善缘。千万勿再自以为是,还要对方服侍,种下恶缘还不自知,将来只好受恶果了。或许这此话有此危言耸听,但法界自有因果定律,也不是你我可以随意否定。
三、鸟巢型
鸟巢的意思为‘简单但不稳定’的关系,有如鸟巢。两人关系只是暂时的,或关系淡薄,随时有分离的可能,这表示两人虽然有缘,但终究不踏实,缘也不深。
(一)同命鸳鸯型:双方都没成就,又没社会地位,受社会忽略,生存于阴暗的一角,同病相怜,而且朝不夕保。例如逃难的夫妻或偷渡客,可能都不知道明日会如何。自古以来,战争之后,很多夫妻便沦于这种命运。
(二)露水鸳鸯型:因缘不深,有如露水鸳鸯,今日有缘相会,但明日又各奔东西。这种情缘,大部分缘于男方在过去生,曾对女方有救命之恩,故今生女方对男方发生爱情,并有一宿之缘,不知不觉中也了此救命之恩。以往所谓‘救命之恩’,以佛教因果来看,会有各种方式来偿还此救命之恩(而且必定要偿还),但以情感方式最多。
(三)人生过客型:有些夫妻结婚没多久,或者因为罹患绝症,或者突然生病,或者意外事故,即告命终。家属当然悲痛,更有甚者,喜事当天变丧事(如车祸意外)。或许他们彼此有些宿缘,但缘份又短,来人间一遭,有如人生过客。
(四)非正室型:非正室即是无正式的婚姻关系,在现代社会称为‘外遇’。这种关系在现今社会并无保障,所以迟早也会结束。为什么除了正室,还会有这这种关系呢?或许是因为贪欲;或许在过去生他们双方是夫妻,在轮回之后,今生再遇,所以一了宿缘,只是现在的太太无法忍受,甚至大动干弋。在多生多世的轮回,我们个人在各道都可能结了太多次缘,人就是与太多人牵扯,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纠纷。
(五)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型:年长的一方生命所剩无多,于是财产便遗留给年轻的一方,或许彼此相爱并不深,或许年轻的一方只是觊觎另一方的财产,大部份还是‘功利取向’的考虑。因为是‘利益’考量,而非感情因素,所以双方缘份并不深。
(六)异国情怀型:虽为夫妻,但常年分居两地,相聚时间少之又少。譬如先生为了事业被公司调派海外分公司,太太在此又有事业走不开,两人聚少离多。因为分居两地,彼此虽然有情,但仍属于缘份不深(因仍有力量使其分居两地)。
(七)借腹生子型:彼此其实没有感情,只是留下与母亲或父亲缘份较深的孩子。在古代为了延续香火,有时采用借腹生子,现代社会则有精子银行。有了小孩之后,彼此关系便告结束。基于‘某种目地’而有关系的男女,因为不是因为情缘,所以将来也会有‘某种目地’的共同果报,也就是他们的“共业”。
(八)萍水相逢型:因某些因缘而相聚在一起,如一起旅游,或共同出任务,在相聚时,彼此有感情,可是等旅游或任务结束,因缘结束之后,便分开各奔东西。对彼此而言,只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但终究是萍水相逢而已,无法延续。萍水相逢,也可能造成未来更深的因缘,因为彼此都有好印像,在意识和潜意识会记下对方。例如本师佛的本生故事中,在过去生为修行童子时,为了供养燃灯佛,与卖花女子结下‘五茎花’的因缘。卖花女子希望修行童子未成正果前,能成为修行童子之妻,修成正果后,能被修行童子所渡化,最后修行童子也答应卖花女子的要求。
有关鸟巢型的类型应不在少数,这种缘尽人散,在现代社会还真多,或许以平常心看待,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于学佛者而言,看待这型的爱情或婚姻,至少要知道两方面:(1)学佛者如发愿行菩萨道,虽然彼此缘浅,但仍要珍惜把握来善待对方,结好善缘。(2)学佛者仍要知道世事本来就无常,如梦如幻。
四、平顺型
(一)事业成功型:因事业成功,家庭基础稳固,所以双方爱情有面包的基础,还算稳固,各方面的需求,也不虞匮乏,生活的享受也较常人为高,这或许可归功于其‘人间福报’较足。事业成功,一般来自过去的褔报。如果事业属于两人共创,彼此会更加珍惜。
(二)共同理想型:因求学怀有共同理想,自然共组家庭,生活平顺。共同追求理想,在第八识也容易种下共同记忆的种子,如果经过多生都有共同理想,转来学佛,说不定也会有共同的愿呢!有共同理想,可为夫妻、兄弟、好朋友等关系。
(三)门当户对型:无论在事业、个性、家世、学历、地位都得双方家族同意,门当户对,所以彼此的感情相当平顺,也不会因差距太多而有冲突。如果门当户对,多能维持某种程度的稳定关系,这种感情多已加入家族的成份。
(四)共同成长型:因背景环境很多相同,如邻居,或青梅竹马,或共同求学,或相同工作环境,彼此有很多相同经验可以分享,也一起渡过低潮挫折,一起共同成长,这种关系稳固了彼此的感情。由于共同成长,可以一起面对难关考验,这种力量的延续,今生可以相系,来生或许很容易再来相聚。
(五)媒妁之言型:经由相亲方式,彼此也能认同,进而共组家庭。彼此因需要安定,所以感情也相当平顺。某些经由方式而产生的爱情(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基本上也可算是这一型。
五、共修型
(一)共有愿力型:修行人本身有愿力,彼此相约来世间,可能彼此也有宿缘,所以也就相约成为夫妻。虽然是世间夫妻,但也都精进修行,所以生活上也多与有关(无论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任何),共同利益世间。
(二)共有习性型:因为修行的习性、方式相类似,或生生世世常在一起修行,彼此多能熟悉,所以今生今世也一起共修,共同学习。一般如果还未修行有成,一方面尚未了生脱死,一方面又要了却人间因缘,以此方式最好。
(三)共有业力型:夫妻虽然共修,但来世间必须承担共同的果报。因为虽然也在修行,在智慧不足时可能犯下某个错误,因此未来世必须共同承担曾犯下错误的果报。面对果报时也不须惊慌,必须两人同心面对,共同解决,即使共同赔上性命,也必须坦然接受,不是学了佛,佛菩萨就必定保平安。如果这样做,佛菩萨也违背了法界因果原则。
以上讨论,仅提供参考。世间夫妻千百样,样样不一样。居士学佛,不见得是‘幸福美满’的生活,但至少可以‘安贫乐道’,不再忧烦。
面对不同因缘的正确态度
了解爱情的本质,夫妻关系的类型,并非消极的认知、宿命,就认为只好如此悲哀命运过一生,相反的,而是在面对彼此的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好好互相善待。争争吵吵在所难免,如果能保持理性的态度,有诚意的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不要记恨(从某种角度而言,因为自己有问题,才会记恨别人,如果自己能学习慈悲,别人的误会讽刺,就可以视作‘虚妄’,就可以不记恨),问题总有解决的时候。就怕‘主观认定’、‘无中生有’,无法沟通,不讲道理,也不认错道歉,一味指责对方的不是,问题大概也永远无解。
从学佛的观点,修行本是要了生脱死,不入轮回,但谁能保证今生修行必定成就呢?如果效法佛菩萨行菩萨道,也必须要有愿,重回世间,进入轮回。以居士身修行,婚姻问题在所难免(其实更正确的说法,居士修行,是随顺因缘而不强求因缘。如果出家修行,婚姻问题也就不再是重点了)。最好的情况,夫妻共修,共组学佛家庭,了今生之缘,又能共行菩萨道。(抛家弃子的修行方式,并不圆满。有些人说‘要修行就要出家’,通常这些人认知不清,不然就是只会要求别人,自己不做的批评者而已。)
万一有恶缘宿债时该怎么办?是一走了之吗?是拒绝来往吗?我个人的观点,不是消极忍受,而要积极化解,坦然承受,要没有怨言,因为一切最初的作者都是自己,自己往世写好了剧本来给自己今生演出,其它的角色也都是自己往世邀请来的,无论善恶都是自己的作品,与他人无关。他人对等自己的好与坏就是自己曾经对待他人的好与坏,若感觉今生委屈、痛苦、受伤害,就应该想到他人往世就是被自己如此对待的,越决定痛苦就应该越惭愧,越虔诚忏悔,越坦然面对,越善待对方,勿让恶缘成为今生的梦魇,两人成了怨偶。更积极的作法,是让对方了解学佛佛的好处(就个人的经验,须要一位对方能认同,又能相信的‘善知识’,才能让对方信服,凭自己很难说服对方),可以接受学佛人,进一步本身本虽然有些困难,如果因缘到了也水到渠成,说不定还比自己精进!),两人互相‘慈悲’对方,在菩萨道上互相扶持。在有恶缘宿债时,这时忍辱的功夫相当重要。
如果对方就是不学佛呢?别急!想想当初自己,还不是由不学佛转入学佛的呢?所以这时应以更和善的态度对待对方,不急著要对方学佛,更不能责骂对方,说对方业障重(骂对方‘不学佛就是业障重’,这种是傲慢的心态),要用自己的修行成果来感召对方,自己没有做好是感化不了对方的。修行要让家人肯定,等到对方发觉自己所作所为,皆能符合佛教的慈悲心,柔和忍辱时,才会觉得学佛的确很好(能做到慈悲,而不是挂在嘴吧上说说而已)。如果对方真的学佛了佛,应保持‘协助鼓励’的心态,而非‘嘲笑数落’的心态,不然学佛的心再热。也马上就泠了。
万一经过这么多努力,对方仍执迷不从,还是欺负虐待呢?(甚至还认为你学佛,就该慈悲我、侍候我;我没学佛,所以不必慈悲你,也可欺负你。)如果‘确定’自己已完全尽力做到‘慈悲喜舍’(至少能无怨无悔的付出),宿缘已了(该还总该还清),然而对方仍认为理所当然,丝毫不改,我个人的角度,是对方无此褔报,应该早早离开才是,不须留恋。学佛人是‘学佛’,学慈悲智慧大丈夫,不是‘学懦弱’,该舍则舍则舍。(行菩萨道,应‘不舍众生’,但不是‘不舍婚姻’,可以协助学佛,但不一定要留恋婚絪)。
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两个人还有缘分的表现
提起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两个人还有缘分的表现,另外,还有人想问前世与有缘的人会怎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怎样证明两个人有缘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两个人还有缘分的表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
1、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两个人还有缘分的表现
1、互相认可婚外情是前世的缘分。
如果说男生和女生是真的有缘分,那么在遇见的时间就会感觉到是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并且想要与对方确认关系,赶紧带回家,恨不得怕对方丢了,更好像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自己,让自己无法离开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对方。2、生活习惯
男生和女生两个人长期交往后,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时更是缘分的表现,如若真是一生的缘分,两个人的三观习性,脾气性格,待人接物,爱好,等都是基本相同的,男生和女生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也会有一种老夫老妻的习惯,以及热恋男女的与感动。有缘的人会相遇三次。
2、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前世与有缘的人会怎样?
今生亲近,学习,身体力行,利益,宏扬。左手有痣前世被辜负。
成单身狗怎样看出两个人有缘。
3、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怎样证明两个人有缘分
事在人为吧。世上人千千万。能遇见并留下好感已经有一定的缘分了,况且,你要证明有没有缘分,只是想坚定你自己的信念吧,
4、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夫妻两人是前世的冤家是啥意思?
俗话说:“百年同船渡,千年共枕眠。”这意思是,能搭同一班车船的人,他们都是有缘人。而能结成夫妻,则是更深更深的缘。姻缘表很准。
换言之,夫妻的关系,是各种“缘份”中,最深的一种,只是这些缘当中,有善有恶。两个有宿世情缘的表现。
“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此话不假。因为上辈子爱得不够,所以这辈子还要缠绵。是夫妻间还欠着上辈子的不了情,所以这辈子要偿还。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要不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怎么会相遇,相知。前世恋人今世遇见特征。
我们一定是带着前生的气味,互相吸引。命运安排我今生不能做你妻子,但因为我前生太任性,欠你太多,必须把前生欠你的今生还给你。今生我还是一无所以,不能给你钱因为我比你更穷。不能给你权,因为我是一个平民。我带着一颗心走向你,那是前生你爱过的心。前世是夫妻有什么特征。
“情人上辈子是夫妻”合逻辑。要不、在茫茫人海里,又怎么找到对方,爱得那样的情深意浓、难舍难分。这不是上辈子的缘分吗?今生做情人,是彼此的痛。
因为彼此都有各自的另一半。让情人彼此倍添了许多无赖的伤感。做情人,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是近在寸尺之间或是天涯海角就这样彼此牵挂着,这也是一种幸福。
怎样证明两个人有缘分“情人上辈子是夫妻”情缘未了。原本是夫妻只是老天弄人、错点鸳鸯谱。上辈子的夫妻、今生只能做情人。夫妻光明正大的爱、情人只能偷偷的欢。上辈子的夫妻已经让步了、今生的夫妻却是不依不饶。为什么不能象爱情人一样的爱自己的妻子,为什么不能像包容情人一样的包容你的丈夫。男人是菜、品尝过了才知道他的美味、女人是花。闻过了才能分辨出她的芳香。情好,夫妻也罢。多一些体贴、多一些珍惜、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谅解、妻子还是你的妻子、丈夫还是你的丈夫。
有人说今世的夫妻,都是前世的冤家。前世欠了债,今生辗转也会遇见,无论谁反对也要相恋,死活都得在一起,然后在一起了,就开始打打闹闹,伤了感情还不离婚的,一定是没有还完债。前生,我一定欠他很多,今世,他来找我讨债。败掉金钱还不算,端屎端尿来考验!满心疲惫问苍天,到底何时能还完?
以上就是与两个人还有缘分的表现相关内容,是关于两个人还有缘分的表现的分享。看完两个人前世有缘的表现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法怎样使婚姻幸福
婚姻不幸福是长年累月的积怨造成的,想要改变这一切拥有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就要有效的化解这些积怨,用佛法中所讲述的道理作为新的生活的准则,必然能够挽回,但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从宽容别人、找自身问题下手,是方法。阿弥陀佛前世夫妻姻缘特征
前世夫妻姻缘特征 前世夫妻姻缘特征,爱情让原本两个陌生的人相知相爱,情侣之间也需要正常的沟通相处,这样我们的感情才可以慢慢的升华,这是很有讲究的,为大家分享前世夫妻姻缘特征。 前世夫妻姻缘特征1 所谓前世夫妻指的就是一对特别有缘分的恋人,他们虽然是第一次相识,但却好像已经认识了很多年,我们将这种缘分叫做宿世姻缘。而两人是前世夫妻的特征表现就是有熟悉的感觉、对对方的喜好了如指掌、一见钟情。 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两个人存在着宿命的姻缘,那么他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会有倾盖如故熟悉感,二人仿佛曾经似曾相识。当然两个人曾经,并不相识,也不了解,可是却有了这一种似曾相识的体会,这就是非常明显的有缘的表现,并不是在恋爱的时候,为了讨对方的欢心故意说成这样,而是两个人真正的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尤其是在第一次相见的时候最为明显。 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说法,这不是在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颜值后就立刻喜欢上他,而是在见面后,不管对方颜值、身份、形象如何,总是能让我们立刻感觉到新中悸动,这就是有缘分的表现。 比如有些人就是一见钟情,没有见过几次面,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在外人看起来有点仓促的,仔细想想,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未来采取一个随便的态度,能进入婚姻殿堂,这本身就是上天注定的一种缘分。 了解对方的喜好 两个非常有缘分的人,就连兴趣爱好也十分相似,所以对对方的喜好是了如指掌的。只有真正的有缘之人,才会对彼此的一切都那么的清楚明白,而不熟悉的无缘之人是不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的。我们也将这种情况叫做灵魂伴侣,双方在一起后会非常幸福。 前世夫妻姻缘特征2 一、报恩的姻缘。某一世,一方有恩于对方,或者是救命之恩,或者是其他恩德,感恩的一方许愿来世偿还,这种婚姻往往都会比较幸福稳定, 因为报恩的一方潜意识中会无怨无悔的付出,对方不管怎么对她都不会影响报恩的心。当然在相处的过程中肯定也会有摩擦和争执,但是不影响报恩的过程。 二、索债的姻缘。某一世,一方欠了另一方或者是财物,或者是感情,或者是其他。索债的发誓将来不管怎样都要取回来,这种婚姻往往整个过程伴随着不平静,但是欠债的一方如果能够认命,也有机会相处的平和。 三、互欠的姻缘。彼此于对方既是债主又是恩人,那么两个人就会互相偿还彼此欠下的或感情或财物,结果两个人就恩恩爱爱一辈子,白头偕老,幸福一生,甚至下一世相约再结良缘,这是世俗中最好的一种姻缘。 好姻缘也好,坏姻缘也罢,总有了结的时候,那么如何判断缘分是否终结了呢?不管是生死两隔还是离婚分手,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内心有痛苦不舍的情绪,或者怨恨不满的情绪,那么说明恩惠和债务未清。如果分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像老朋友分开一样,虽然也有几分不舍,但是不至于痛苦悲啼,那就说明这段缘分暂时告一段落了。 从修行解脱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都不应该执着。遇到善缘,我们感恩,在顺境中好好修行;遇到恶缘,我们也不要抱怨,而要视为这是帮助我们消业和修出离心的逆增上缘; 暂时没有缘分更好,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修行上。我们只有不被世俗谛的有为法束缚的时候才能真正走向解脱。 在我们的一生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时光的流逝;而有的人一生都与我们缠绕,或成为两肋插刀的友人,或成为摆脱不了的对手,甚至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 是宿世姻缘的特征 一、求占姻缘时,男测妻财临螣蛇,或女占官鬼临螣蛇,往往都是前世纠缠不清、此事又来痴缠一生的标志,这种情况,往往是历经劫数也不会分散的,无论外界条件如何艰险,却一直相缠相守。 二、宿世姻缘,多是还债的、报怨的,但一般来说,还债的居多,比如贾宝玉、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反映在易学语言上,一方生另合另一方,对另一方不计回报地付出,无怨无悔,此生若还不完,也许来世还要纠缠——业力的.轮回,不止不休…… 前世夫妻姻缘特征3 夫妻姻缘往往离不开这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关系亲密的类型 生活中关系必究亲密的夫妻应该说是婚姻中较为有塑造性的基础婚姻类型。往往一般已这种关系结合的两人,他们在一起有着不同的原因,有的或者是因为爱情而坠入婚姻,有的或者因为某种利害关系而走在一起,彼此各取所需。 这类婚姻表现出的特点与那些因为纯粹的爱情灵魂结合的婚姻而言,比较重视“情欲”的享受和当前的满足。这种婚姻的初衷开始并不是打算长久的生活或者美好的未来而出发,对未来定位比较模糊,享受当下的生活是他们的追求。 如果要对这种婚姻进行一个评价,我只能说好坏各半,从好的已方面来说,他们有很好的感情基础,对未来的婚姻有极强的可塑性,彼此之间还有很好的吸引性,如果能够很好的调整,那么未来的婚姻会朝着很阳光的方向发展,与那种没感情基础的夫妻来比,更没那么容易散伙; 从坏的一方面分析,这种婚姻的感情基础一般是因为某种欲望而相互吸引,可能会存在激情燃烧完的时候,当激情消失,往往就会考虑这段婚姻将会何去何从。会分崩离析,这也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种类型:埋怨型夫妻 埋怨型夫妻,这从字面意思上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夫妻之间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彼此抱怨,相互指责,相互仇视,这种夫妻关系的出现往往是在老夫老妻身上颇为多见,必定多年的激情和感情都已化为平淡,常年积累下的只有那些琐碎的指责。 一位高僧用佛家的观点来说就是来续“前世情缘”的,但续的是前世的怨,而非前世的情,通俗点说就是来向彼此要债的。曾经高僧说过:“爱情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这辈子的感情不顺,婚姻不好,彼此争吵不断,往往是因为前世在感情上有很多的仇恨交织。 因此在业力交错下,又让两个人成为夫妻,等到激情甜蜜退却之后,以前的仇恨和怨恨,顺理成章的就出现了,让彼此去还债。 这种说法感觉有点色彩,但也只是佛家的一些理论不可过度的研究。抛开这种佛家的理论不过度地去研究,但夫妻关系经常出现矛盾,滋生一些纠纷,往往还是有因果关系的。 可能是彼此因为一些事情缺乏彼此的沟通,也或者俗话说的“七年之痒”因素的影响。各种原因纵然颇多,但人生短短数年,往往还是不要结仇恨,多结善缘,与人为善,况且这个彼此还是你的另一半。 曾经都是激情如水,哪里与那么多的结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做一对恩爱的夫妻,携手一生,这才是婚姻的幸福。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多大的仇恨,怀有空杯之心,终有化解的方法!缘分是前世定的吗
或许是前世注定的但是你觉得我们真的有前世么还是我们太过于相信采纳我,你会有好运气的
2023(一)爱情中的业力关系
谈一谈爱情中的业力关系 —— 我所指的是双方在前世已认识, 并经历过和彼此有关的强烈情绪那种关系。 业力关系的特征是: 双方都带着一些未解决的情绪, 例如内疚、恐惧、依赖、嫉妒、愤怒之类的。 而因为这种尚未解决的情绪负荷, 他们会在另一世被彼此吸引, 这样的再次相遇是为了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透过在短时间内重新创造相同问题。 当他们初次相遇时, 业力「演员」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欲望, 让他们不得不靠近彼此, 一段时间之后, 他们就开始重复旧的情绪角色模式。 舞台已经准备好, 要让他们重新面对旧问题, 也许这次能以一种更加开悟的方式来处理。 再次相遇的灵性目的, 就是要让双方做出与前一世不同的选择。 在这里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女人 前世有个占有欲强又跋扈的丈夫, 她忍受了一段时间, 然后在某一刻,她觉得受够了, 于是结束了这段关系。 后来她的丈夫了。 这个女人觉得很后悔, 认为自己有罪。 她是不是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终其一生,她都带着这种罪恶感。 在另一世,他们再次相遇, 彼此之间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 一开始,这个男人非常有魅力, 而且完全被她吸引,十分爱慕她。 他们进入一段关系, 但从此以后, 他变得越来越嫉妒, 占有欲越来越强, 也开始怀疑她有奸情, 于是这个女人发现自己陷入内在挣扎。 他冤枉她,让她觉得愤怒和苦恼, 但另一方面, 她又感受到一种奇怪的义务, 想要原谅他,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受伤了,」她心想, 「他会有这种被遗弃的恐惧, 自己也无法控制。 或许我能帮助他克服这份恐惧。」 于是她为自己原谅这个男人找到正当理由, 但其实她是让自己的界线被侵犯了。 这段关系已经为她的自尊带来负面影响。 对这个女人来说, 最让人觉得解脱的选择 就是结束这段关系, 走自己的路, 不要有任何内疚。 丈夫的痛苦和恐惧不是她的责任, 他的痛苦和她的罪恶感 已经造成一段破坏性的关系。 由于前世所致, 他们的关系已充满情绪负累, 再次相遇的意义在于 让这个女人学会不带罪恶感地放手, 而这个男人则要学着在情绪上独立,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案是结束这段关系。 要解决这个女人业力的方法, 是彻底放掉自己的罪恶感, 她在前世所犯的错, 不是抛弃丈夫, 而是她觉得该为丈夫的负起责任。 而他的妻子在这一世离开他, 可以让这个丈夫再次正视自己的痛苦与恐惧, 给他一次新的机会去面对这些情绪, 而不是逃避。 如果你一见到某人, 就觉得他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感, 你或许就可以认出这是一场业力相遇。 通常两人会互相吸引, 空气中有某种东西在催促着, 让你们不得不在一起, 并且去探索对方。 如果有机会, 这个强烈的吸引力可能会发展成 一段感情关系或强烈的迷恋。 你感受到的情绪如此沛然莫之能御, 以至于你觉得遇到了自己的双生灵魂。 然而,事情并不如表面上所看到的, 在这样的关系中,早晚会浮现问题。 通常这一对伴侣会卷入主要由权力、 控制和依赖所构成的心理冲突中, 透过这种方式, 他们潜意识地重复一场前世的悲剧。 在前世里, 他们可能是情侣、 父母与子女、 上司与下属, 或是其它类型的关系, 但他们总是会透过对感情不忠、 滥用权力, 或是相较之下过于强烈的情感, 而触动彼此内在深处的痛。 他们之间会有深刻的冲突, 带来深切的情绪创伤。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新的转世再次相遇时, 彼此之间吸引和排斥的力量会如此猛烈。 对于所有陷入这种能量纠缠的灵魂, 我要发出灵性上的邀请: 放开彼此, 让双方都成为「完整的个体」, 自由且独立。 这里所提到的业力关系, 几乎都不是长期、稳定且充满爱的关系; 它们是破坏性, 而不是疗愈性的。 这样的相遇, 基本目的通常是为了成功地放开彼此, 这件事在前一世或过去几世都没法完成, 不过现在有另一次机会, 让你们在爱中释放彼此。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一段 充满强烈情绪的关系中, 被激起许多痛苦与悲伤, 却又无法挣脱, 请你了解, 你并没有义务要跟对方在一起。 另外你也要知道, 强烈情绪通常跟深刻的痛楚有关, 而不是彼此的爱。 爱的能量基本上是安静且平和、 轻松又鼓舞人心, 而不是沉重、 让人筋疲力竭且悲惨的。 如果一段关系有后面这些特质, 那么就该放手, 而不是「再努力一次」。 有时你们会说服自己: 「我们必须在一起, 因为我们『共有业力』 所以必须一起解决问题。」 你们拿业力的性质当作延长关系的理由, 然而两人都极度痛苦。 事实上, 你们扭曲了业力的概念。 你们并不是要一起解决业力, 因为业力是个人的事。 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些关系之中的业力, 在紧要关头常常需要你彻底放手, 离开那样的关系, 以体验到你自己就是完整的。 再说一次, 解决业力是你自己的事, 另一个人可能会触碰或引发 你内在的某种东西, 在你们之间创造许多戏剧事件, 但是处理自己内在的伤痛 仍然是你个人的任务和挑战, 跟对方无关。 你只对自己有责任。 了解这件事情很重要, 因为它是亲密关系中的一大陷阱。 你无须为你的伴侣负责, 而他或她对你也没有责任。 解决你问题的办法, 不在于对方如何做。 有时候, 你与伴侣的内在小孩 —也就是情绪上受到伤害的那个部分— 深深连结, 以至于你觉得自己 就是要去「拯救」它的那个人; 或者, 你的伴侣也会试图对你做相同的事。 但这是行不通的, 因为你会增强对方无力和受害的情绪; 反之,如果你划清界线, 为自己站起来, 最终会比较有帮助。 你的目的就是 要完全靠自己去感受到完整与圆满, 那是一段美满关系最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