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怎么推算,天干地支简单算法
天干地支怎么计算?
计算以及推算
天干=(公历年份)/10,所得余数
地支=(公历年份)/12,所得余数
具体的算法举例:
1、万年历查知1995年为乙亥年。
推算:先用1995年的尾数5查表得知天干为乙,用年份(1995)除以12的余数为3查表得知地支为亥,所以1995年为乙亥年。
2、再比如2013年查万年历为癸巳年。
推算:先用2013年的尾数查表得知天干为癸,再用年份(2013)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
干支涵义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 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怎么测算自己的五行
有十个分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人、鬼。有十二个分支:子、丑、寅、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两者结合可生产60台,称为60甲子。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和地支表示,正好有八个字,所以叫生辰,生辰里也有五行。旬期内,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戊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阴、毛属木,五、五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舒、丑、未属土。这样,根据出生日期,你就可以知道你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古人认为,你必须具备所有的五行才能使你的生活富足。扩展信息:1.五行命名法。木生火:如果父亲的名字是木,儿子的名字应该是火;火生土:父名属火,子名应属土;原生金:如果父亲的名字是原生的,儿子的名字应该是金;金生水:如果父亲的名字是金,那么儿子的名字应该是水:水生木;如果父亲的名字是水,儿子的名字应该是木。2.五运六气。“六气”是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变化。“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递进。
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天干地支的算法
提起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的算法,另外,还有人想问最简单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天干地支的简便算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的算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生辰八字天干地支查询表,生辰八字具体天干地支是怎么搭配的?
提起生辰八字天干地支查询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生辰八字具体天干地支是怎么搭配的?,另外,还有人想问生辰八字对应的天干地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什么是天干地支,生辰八字。如何查询对应的五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生辰八字具体天干地支是怎么搭配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天干地支怎么算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后形成的说法,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天干与地支,共同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两两按固定的顺序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配合着数字来计算年岁。 天干一共有十个,分别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十二个,分别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共有六十个组合。古人就用这60个组合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纪年,中国古人用60个组合依次纪年,一年一个组合,,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依次类推,60年一个轮回,每一个新年开始于正月初一的正子时。 纪月,干支纪月,采用每个地支对应24节气自某节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结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干支纪月是干支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风水术术等领域,这使得干支历一直在官方和民间都流传不衰。 纪日,纪日是干支的最早用法,一个昼夜是一天,用60个组合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日,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从正子午开始,中国明确可查的干支纪日,是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了,这是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早的记日法。 纪时,一天有12个时辰,五天总共60个时辰,分别用60个组合来表示,叫做五日一候。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而一个时辰又被拆分为二,子时从0时到1时为早子时,从23时到24时为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叫子夜或夜子。 天干地支,除了运用于历法领域之外,在序数、评级、分类以及理学、医学、风水学等各个领域都被广泛运用,天干地支这样一些符号被赋予了神秘的文化内容,是了解古人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天干地支怎么算的?
一、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二、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一)对应月份: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月、腊月
(二)代表的时间: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干支计时法
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
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
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前面讲过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
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
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
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因为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
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百度百科-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