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天地,易经中的利

易经对天、地、火、山的解释?

其实还有,风 雷 水 泽 。易经《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周易注疏》孔颖达疏:易以乾坤象天地、艮兑象山泽、震巽象雷风、坎离象水火。若使天地不交、水火异处,则庶类无生成之用,品物无变化之理,所以因而重之。今八卦相错,则天地人事莫不备矣,故云天地定位而合德,山泽异体而通气,雷风各动而相薄,水火不相入而相资。既八卦之用变化如此,故圣人重卦……则易之卦爻与天地等成性命之理、吉凶之数,既往之事、将来之几备在卦爻之中矣。故易之为用,人欲数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逆数知来事也。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_百度...

乾,坤,离,坎,震,巽,艮,兑

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

在《周易·说卦传》中有显示关于八卦图卦位具体位置的图腾属性说明,比如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又有“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等等,如果将上述八卦图图腾属性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巽,鸡股;坎,豕耳;离,雉目;艮,狗手;兑,羊口。”八卦的图腾属性就相当清晰和具体化了(二)乾(qian钱)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园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三)坤(ku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四)坎(ka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五)离(li)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六)震(zhe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七)巽(xun驯)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八)艮(gen去声)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九)兑(dui对)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高兴,沼泽地,洞穴,废穴,败壁破宅,坑洼地,纵横沟渠。测事如意悦心。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股疼,血光灾,作手术。

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宝曰王位

你好。周易,《系辞传》下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这一段是说卦象之变化,所根由。取【地雷复】卦变【水地比】卦。变【地水师】卦。这里:【震】为生。因为震卦阳爻在【初】位。圣人之【大宝】曰【位】。震卦的阳爻从【初】位升至【五】位,成【水地比】卦。这里【水】在上曰【仁】。阴爻为【财】。聚人曰财。指的是坤(地)卦三阴聚在一起。理财正辞,禁民为非。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变为【地水师】卦,坎水在下卦,为义。这样就有了【生】、【大位】、【仁】、【义】。这里从卦象,讲到哲学层面。至妙至极。

周易卦里的下卦是代表地还是天?

下卦代表地,上卦代表天。所以下卦是指有形的,可以触摸得到的,地面上的,近处的、目前的事物。而上卦,就只能看到一个虚幻表象了。如星星、云雾,看得见摸不着,指远方的、天上的、未来的事物。所以上卦跟下卦不是简单地把两个三爻卦重叠。性质不同、功能不同、含义不同。同样一个乾卦,读《周易》就会发现,下卦第二爻,见龙在田,是在田野里看见一条小龙,说不定就是一条蛇,动手就可以抓住的。但是到了上卦第五爻,就是飞龙在天,只能看到一个表象了。所以看到一些人解卦,说天地否,是天在上地在下,地天泰是地在上天在下,他们讲的天,不管在上卦还是下卦,都是同一个东西,地也如此,只是上下位置的转换。他们可能没有领悟到古人留下的那两句话,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两句话是易经的精髓。上卦和下卦,不仅在空间上有远近之分,表示一种从远到近的空间连接,还有虚实之分,上卦为虚,下卦为实。如果用一个卦象代表一个人,下卦是身体,上卦是头脑。所谓天清地浊,头脑总是比身体轻清,身体是重浊的。下卦是基础,上卦是发展。当一个卦象出现,看下卦就知道当下的处境。看上卦,就可以看到前景。上卦代表时间,下卦代表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卦为天,天体的运行就是时间。下卦为地,大地就是所处的空间。因此上下卦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古人还留下两句话:天有阴阳、地有刚柔。为什么天要讲阴阳?阴阳就是时间的概念,光明与黑暗的表象。地讲刚柔,刚的和柔的,硬的和软的,这是可以直接触摸感受得到的形态。

在易经、道德经中,天地指什么?为什么那么被看重。

天乾地坤,乾阳坤阴,阴阳化万物,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天父地母,因为世界天地最大,所以常做代表

《周易》中的“易以天地为准。”是什么意思?

人类社会的思维、心性与结构,源于自然。《周易》说:“易以天地为准。”并于地理观念中进一步发挥,认为地表的山川、州域与天上不同区位的星体相对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