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是财神,月老和财神的爱情
初几接财神?
腊月二十四送旧的财神,整月初五迎接新财神!
接财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四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正月初四,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shēng lǐ)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
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供奉最多的五位神仙中,哪个位居首席呢?
我国特有的神话体系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显要分支,神话不同于,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缩影。这种说法最为直观的表现就在于我国古代神话体系一直都是被名人因素影响的。比如神话体系的组成就包括上古圣人和大能、道教先贤、古代名人以及民间供奉贤良。
道教神仙
如此多的构成造就了我国神话体系神仙数量上的猛增,据不完全统计,今各地有实际地点供奉的神灵就多达430余位,经供奉数量最多、供奉分布最广、知名度最大等综合因素分析得出目前最受世人青睐的神仙前五位(佛教圣人不在传统神话体系之内),他们分别是:
第五位——月老
月老
月老为掌管姻缘之神,神位和神社广泛分布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多在红娘办事处等常见。
月老本名应姓柴,名讳道煌,为唐朝年间宋州人,今河南省商丘市境内。月老最初为民间供奉。相传在唐朝年间,有一读书人曾在桥上看见一老叟拜月,并满地寻找物品。书生问之老叟,得答原来老叟在向月亮祈求得到世间婚配之牍书。片刻之后,老叟言有所得,从衣内掏出书籍和红绳。言左手世间婚配情缘名单,右手红色情丝缠男女之足。纵然千山万水也必然成双成对。
于是月老之名从此而来,并受后代祈求婚配的男女供奉。(如若月老显灵,估计得把红丝绳变成钢丝绳才能绑住现在年轻人杂乱的情感吧)
第四位——关公
关公为忠义之神,在南方有时也被称为武财神,主掌人间忠义不平,保护商人财富。神位和神社在武庙内以及南方最为常见,北方多在一些小型公司常见。
关公原形为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因受曹操恩惠却仍念念不忘救主而出名。一生忠义,为当时的世人所敬佩。后世之人为了表彰关羽的忠义,百年尊称其为关公,入武庙。先是在武庙内作为姜太公的配祀,后取代太公成为明清武庙的主祀。
关公最著名的话语为“看尔等如插标卖首耳!”,不强硬、不正直之人建议家中勿摆关公像。
第三位——土地公
土地公是中国供奉最为普遍的神仙(和灶王爷不同,土地公有神位和神社,而灶王爷则有神位无神社,如果灶王爷有神社也就不会成为灶王爷了)。神位和神社主要分布在汉文化明显的乡村处。按行政单位划分的话,土地公是乡镇一级的最基层正神。
土地公的神话记载主要源自于汉朝民间。汉朝官吏蒋子文缉捕盗贼战死于紫金山下。民间感其忠勇奉其为最初的紫金山保护神,为雏形土地公。之后蒋子文的事迹被后世王朝加以褒扬和追封,故民间又将其上升为十殿阎罗中的第一殿秦广王。
隋唐时期供奉区域保护神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渐渐变成十里一土地,百里一城隍。到了明清时期又有土地婆为之成对,均为正神,主掌十里之地太平,五谷丰登,庇佑。
第二位——财神爷
财神爷主掌人间财富,后历经变化,有时也被认为是福禄寿的管理者。神位和神社遍及全国,包括周边东南亚国家。其神位更是遍及众多家庭。
目前我国传统神话之中关于财神爷一共有九位,这就是我们常知的九路财神,这九位分别为:
中路王亥(商业、商人之鼻祖)
东路比干(文曲星、禄星)
西路关公(武财神)
南路柴荣(周世宗、柴王爷)
北路赵公明(最正统财神、正财神)
西南路端木赐(儒商鼻祖、孔门十哲)
东南路范蠡(商圣)
西北路刘海蟾(全真派祖师、准财神)
东北路李诡祖(文财神、古代以及近代财神像肖像原型)
九路财神中近半数为民间天官天仙,在神位供奉广度以及数量上是最多的,但是祭祀力度和重要程度上较之第一位还稍显差距。
第一位——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为道教至高上神,中国传统神话之中的中古创世神,居神话体系最顶尖位置。主掌道的运转,是一切能量、一切秩序的掌控者。
太上老君在中国神话之中描述有点混乱重合,大体描述即为太上老君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第三代创世神(第一代盘古、第二代伏羲女娲),同时也是中古时期到现在的道教最高神。第一代创世神盘古身消天地间,灵魂轻而上升,一气化归三清,即太清、上清和玉清。三清实为一体,分属不同形态,而太上老君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实体幻化。
太上老君下凡传授道法,其中有一分身即为老子。
太上老君作为道教始祖之神,其神位和神社一定是居于道观供奉中央,且只要有道观,就必定有太上老君,或者三清的神像,而且太上老君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在中国范围内,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地均有太上老君的神社和神位。每年多次祭祀的规模也是道教活动中最为盛大的。
故在神位数量上不及财神,但是祭祀力度、重要程度、神社广度和数量上一定是远超其他任何神仙的。
另:妈祖娘娘
妈祖娘娘的神位和神社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以及东南亚众华裔聚集国家。是东南沿海地区祭祀最盛的神灵。主掌通海安全、海上商业兴隆等一切与海有关的吉凶。
妈祖娘娘也是道教正统神仙,祭祀数量也非常之广,是近古时期最为重要的神灵之一。但因其主张海上吉凶和庇佑区域有限制的缘故,其神位和神社并未广泛分布在中国,只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故未上榜。
若不以分布广度,只计算信众数量和神社数量的话,妈祖娘娘可位列前三。
财神的生日是农历几月几日呢?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 “财神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家财、生财聚财的神仙。人们都向往着能过上象财神爷那样的好日子,金钱应有尽有,花不完用不尽,永远是一个大富翁。所以,“财神爷”已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追求的目的。特别那些做生意的人,对财神爷崇敬尤加,供奉如祖,视若如神。在南方,凡生意人的店铺、门头里都供有“财神爷”的塑像,明灯蜡烛,照耀着精致的神龛。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日还要给财神爷过生日。春节在供奉祖先的同时,还供奉着“财神爷”,看来人们想靠财神爷发财,又想成为和财神爷那样富有的思想由来已久。 在中国古时候并没有“财神爷”,后来商品经济不断持续发展,就出现了财神。同时也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的时代差异,反映在信仰上,就形成了财神众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各有所尚的局面。总的来说,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出现过不同的财神。如:比干、赵公明、关公、柴荣、五显财神以及元人何五路、陈人顾希冯之五子、财公财母、和合仙官、利市仙官,又有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以及财神使者等诸多名目。就信仰的广泛性来说,要属武财神、黑虎玄坛赵公明和五显神财了。有的地方还崇拜柴荣、和合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赵公明,即赵公元帅赵玄坛,他本来是道教中的五方神或督鬼之神,也就是过春节贴在大门上的门神,为民督鬼除邪。他的像是面黑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相传他在秦时得道终南山,道教尊他为“正一玄坛”元帅,传说他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翦虐,除病禳灾之外,还能主持公道,凡有诉讼冤狱、买卖求财者如愿,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不平之事,对其祷告,无不如愿。大概由于这个缘故,赵公明变成了财神。其实明代以前赵公明还不是财神,各地虽有庙祀,只称为玄坛庙,传说为赵子龙(三国时赵云)的从兄弟。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财神信仰便流行开来,赵公明教人理财,使人富裕,大概也就是在此时便成了财神。后来又传说他是回族人,只能以牛肉烧酒供奉,又给他配上了四位财神使者。赵公明财神形象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宋代有五圣信仰,后来又有五显、五通、五道、五盗、五子、五路等名目。至于他们的来历有许多传说,其中比较可信的一种是说五代时,有一伙强盗结义为兄弟,靠抢劫发了财,后来良心发现,以未能尽孝道为憾。于是找了一位贫困至极的老太太奉为母亲,事事甚孝,言必听之。他们从此改恶从善,死后被人供奉香火,屡显灵异。明代五通神祀中必有一老妪,就是这五个强盗的神祠。所以尽管名目甚多,大概都是从这一信仰演变出来的。同时又由于这五位强盗十分富有,又有钱又能做一点善事,于是便被人们当作财神来供奉了。 还有一对和合仙官,是中国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明。常画二像,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和合好之意。旧时民间举行婚礼时,每喜陈列和合像,以图吉利,也有在厅堂中常年悬挂者。谁挂此画便能万里之外平安,故曰:万回。这里的偶意是,居家过日子,夫妻要恩爱团结,共同持家,操劳立业,是一种生财之道,常言道:夫妻和合即生财,或言家合万事兴。 旧时也有供奉柴荣的。柴荣即周世宗,后周皇帝,邢州龙岗(河北省邢台)人,郭威养子,公元954—959年在位。曾改革,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先后取后蜀阶、成秦等十四州,又北攻契丹等三州,为北宋统国奠定了基础。供奉他的主要原因是,他支持生产,扩展疆土,天下太平,民能五谷丰登,国能平安无患,使国家经济发展,人称他能干,能干即能生财,故把他也看作财神供而奉之。 在我国广大农村的种田人多把沈万三视为最富有的财神。相传,元末明初的金陵(今南京)巨富,字仲荣,行三。《明史·太祖孝慈高帝后传》称其为吴兴(今浙江)富民沈秀(“秀”是当时官僚子弟和有财有势的人的称呼)。曾助筑京城三分之一(从洪武门—水西门),又请犒军。太祖欲杀之,后施改为流放云南。传说他有点金术,家藏“聚宝盆”。这都是荒诞的之说,真正的沈万三是一个渔民,旧时民间流传:“江南沈万三,打鱼在江边,打的鱼儿多和少,鱼儿堆积如泰山。”一日从江里打出了一个“聚宝盆”,使之用不尽,花不完。实际上他是以打鱼起家而富有的。打的鱼多了,赚钱就多,江河就是他的“聚宝盆”,但他主要是靠勤劳致富,这样的人尊为财神是社会公认的。 还有把文昌帝君视为财神的。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曲星是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多为读书人和理科举子信仰,学校多有祠祀,几乎代替了孔子的地位。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将梓潼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后,称“文昌帝君”,两者遂合而为一。学而优则仕,仕则发大财,所以,学子都努力学习,力争考取功名,得个一官半职,官生财,财养人,所以,文昌帝君在文人的心目中比财神还重要。 财神的信仰兴盛于明代,而明代道教大量吸收民间祠祀。赵公明本来也是道教之神,其他一些财神信仰,也有些与道教有关,所以财神信仰被纳入道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只是财神并没有成为道教的大神,因此在道教中就不那么显赫了。民间传说中月老专门主管人间婚姻,月老这个称呼怎么来的?
民间传说中月老专门主管人间婚姻,月老这个名字也许是嫦娥取的2023年农历十一月十一的财神在什么方位,是什么财神?
农历十一月
农历十一月为冬月,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 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2023年十一月十一的财神方位
农历: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公历: 2023年12月14日,星期二,冲虎煞南 财神总方位: 西南方位子时(23:00-00:59):财神正北
丑时(01:00-02:59):财神正北
寅时(03:00-04:59):财神正东
卯时(05:00-06:59):财神正东
辰时(07:00-08:59):财神正南
巳时(09:00-10:59):财神正南
午时(11:00-12:59):财神东北
未时(13:00-14:59):财神东北
申时(15:00-16:59):财神西南
酉时(17:00-18:59):财神西南
戌时(19:00-20:59):财神正北
亥时(21:00-22:59):财神正北
五路财神是什么?
五路财神指文 、武、义、君、偏财神的总称。
文财神: 指文昌帝君在赵公明的左下方。
武财神: 月财神赵公明为正财神。
义财神: 关公因为挂印封金一介不取,被尊为义财神。
君财神: 由于柴荣是位皇帝财神,所以被尊为君财神,是财神之中身份最尊贵的。
偏财神: 最早到东南亚经商,被称作大伯公[土地公]的华侨苏福禄,由于开偏远地区之利,被当作职司偏远财富的偏财神,这种将财利划分为远[南洋]、近[中原]的说法其实和财分五方的观念有些雷同。这尊偏财神的产生也可能和近代中国对外交流、通商、移民的背景有关。偏财神即非专以旁门左道之法取财,故文、武、义、君、偏五路都可以算作财神。
过年接神,晚上几点才是接神的最好时间那?财神爷是赵公明还有谁啊,那...
通常都是凌晨12点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财神是道教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月财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相传月财神姓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长安终南山人氏。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真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以为五瘟之一(见本卷《瘟神》)。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之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月财神下面,分为辅佐财帛星君和辅佑范蠡,为正文财神。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也有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 灶神是男是女?古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或为美女,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 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看来中国百姓怕男性灶神寂寞又为其添了一位灶王奶奶一同供奉,倒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