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甲子如何排列,六十甲子与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顺序是什么?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其中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计十个;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与属相相配合最好记忆)。天干地支纪年法从天干的第一个和地支的第一个开始,其所有顺序如下: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现在这个纪年法在日历中还和阴历结合使用。

“甲子”是指什么

一个甲子是60年的意思,古代说法,现在很少用了古代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分为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一天干对一地支,第一年是甲子年,从甲子年循环至下一个甲子年整六十年,所以一个甲子是60年

一个甲子年是怎么排的,12个甲子怎么推算

一个甲子年是怎么排的 写个晦涩难懂的东西,六十甲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东西绕不过去,就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术山医命卜都 紧密、 别看六十甲子只有120个字,记忆起来真的挺痛苦的。 单纯靠背,真的很折磨人,什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为何一会儿又成了甲戌乙亥丙子丁丑了呢? 每个字和每个字都不挨着。 六十甲子最开始是古人匹配天干地支进行计年计月计日的一种。 天干是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二十二个字单纯记忆很好记,比如天干,过去老先生讲演义,截教一出来摆阵,阵型必然是这样的: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庚辛金,北方壬癸水,戊己土。 这种东西不用太记忆,只要听过一点评书都能记住。 十二地支也很好记,有口诀。 有个叫王力宏的创造了一首可唱可念的口诀歌,用来记忆十二地支倍好用,歌诀是这样的: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这就是十二个生肖。 我每次看到这十二个字,脑子中回想的都是电音唱腔。 有个相声演员叫岳云鹏,他在一档节目中推算嘉宾属什么,就是靠着这首歌诀,这首歌诀如果唱出来效果更好。 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呢? 黄帝战蚩尤,蚩尤死后百里,血液到处流动不凝固,人们很惶恐,黄帝于是沐浴,祷告天地,上天降下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方圆大阵,镇住了流动的血液。 皇帝命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配成了六十甲子,方便人们计日,指导天下臣民从事生产活动。 天干地支最初是模拟的是世间生物从生到死的状态: 甲:草木初生。 乙:枝叶。 丙:太阳光很足。 丁:草木壮实,人成年了。 戊:。 己:作物长得很高大, 庚:更的意思,秋天收获了,更等来年。 辛:作物入仓库,有了粮食的味道。 壬:妊的意思,阳气潜伏地下,万物怀妊。 癸:收,萌芽 的意思。 十二地支也是相同的意思: 子:草木种子在土中吸收水分。 丑:草木的种子在土中萌芽。 寅:草木的种子破土而出。 卯:日照充足,万物欣欣向荣。 辰:万物快速生长。 巳:作物生长的很,就像夏天的草木一样。 午:作物高大丰满。 未:作物开始有了果实的味道。 申:万物已经长成了。 酉:作物长成,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戌:草木凋零。 亥:天地冰封,寒冷到了极点。 天干地支原本就是为了指导生产的,后来被赋予了各种意义。 最简单的比如计日。 原本天干是用来计日地支用来计月的,但是每月有三十天,天干计日的弊端是每月都有三个天干重复。 比如有人约白袍同学去打猎,说好甲日上山,但是由于没说清是这个月的之一个甲日第二个甲日还是第三个甲日,白袍第三个甲日去山上,发现伙伴被老虎咬死了,白袍同学痛心疾首,如果你跟我说清楚是之一个甲日来,咱俩这会儿没准都穿上虎皮裙了。 所以人们想了把天干地支搭配起来计日的。 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天干地支搭配起来,最小的公倍数是六十。 于是有了六十甲子。 因为有了六十组不重复的序号,可以用两个月每天都不重复。 这样计日的好处是,在古代如果有人约白袍去打猎,可以直接说咱庚申日去山上打猎啊,白袍就可以准确的是哪一天。 后来古人编纂历法,六十甲子被应用于计年计月计日甚至计时。 六十甲子虽然只有二十二个字,但是记忆起来真的没那么愉快,绕的人头晕脑胀。 但是中国传统很多学问,偏偏又绕不过这二十二个字。 比如传统数术中查空亡,就必须熟悉六十甲子,才能很快找到那个空了那个亡了。 比如,有人说自己命里缺金,就是看这人出生时候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然后知道他是缺啥。 大街上那些收三百五百的起名馆,往往会根据人命里缺的东西,给起个带这种五行属性的名字。 比如我们看有些叫啥鑫的,很可能就是命里缺金,白袍同学认识一个人,因为缺金直接给自己起了个金行的名字,满满都是金。 白袍同学开玩笑说,你这名字也不太好,金行里都是别人的金子,你拿不到啊。 有人问,记忆六十甲子有规律吗? 其实也有。 只要你熟悉天干地支,对这二十二个字倒背如流,那么六十甲子不记也能应用。 六十甲子起源于甲,有个很著名的数术叫奇门遁甲。 就是找寻隐起来的这个甲。 六十甲子以甲开头,六个甲是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叫一旬,只要找到这一旬的中的甲,其支顺排就可以了。 六甲是哪六个呢: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从子开始接一位为一旬的旬首。 当然你也可以从寅开始到子算是逆排六十甲子。 记住旬首,六十甲子就能应用了。 当然还有一个高大上的记忆办法,就是背六十甲子纳音歌,歌诀不长,三十句每句七个字,二百一十个字记住六十甲子还能记住纳音属性,这是的好生意。 背会了这个歌诀,你可以冒充,时不时的来一句:甲子乙丑海中金,顿显高大上让别人对你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六十甲子的歌诀是这样的: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泊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文:薛白袍 以上就是与一个甲子年是怎么排的相关内容,是关于六十甲子的分享。看完12个甲子怎么推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子的干支循环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这个循环就叫一甲子也就是60年。甲子、乙丑,纳音海中金;丙寅、丁卯,纳音炉中火;戊辰、己巳,纳音大林木;庚午、辛未,纳音路旁土;壬申、癸酉,纳音剑锋金;甲戌、乙亥,纳音山头火;丙子、丁丑,纳音洞下水;戊寅、己卯,纳音城墙土;庚辰、辛巳,纳音白腊金;壬午、癸未,纳音杨柳木;甲申、乙酉,纳音泉中水;丙戌、丁亥,纳音屋上土;戊子、己丑,纳音霹雷火;庚寅、辛卯,纳音松柏木;壬辰、癸巳,纳音常流水;甲午、乙未,纳音沙中金;丙申、丁酉,纳音山下火;戊戌、己亥,纳音平地木;庚子、辛丑,纳音壁上土;壬寅、癸卯,纳音金箔金;甲辰、乙巳,纳音佛灯火;丙午、丁未,纳音天河水;戊申、己酉,纳音大驿土;庚戌、辛亥,纳音钗钏金;壬子、癸丑,纳音桑松木;甲寅、乙卯,纳音大溪水;丙辰、丁巳,纳音沙中土;戊午、己未,纳音天上火;庚申、辛酉,纳音石榴木;壬戌、癸亥,纳音大海水。5.天干地支的含义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十天干的含义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十二地支的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卯是茂,言万物茂也。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指阳气之盛。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1984年为甲子年。

干支的顺序是什么?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扩展资料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天在上主明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地支为暗,主隐藏的东西,一般主内部阴性的社会属性。天干地支,相传是四千多年以前,于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索天地之气机,研究五行(金木水火土),然后作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并将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来作为纪年的符号。其具体排列如下: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就会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一般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往复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总之,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致,充满了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以及“阴”与“阳”相互作用的结果。用它创作出来的历法也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动的规律。

天干地支排序方法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1]——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