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与五行的关系,属相马2023运势
古代王朝五行
古代朝代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五行属性各是什么呢?我在此整理了古代王朝五行,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古代王朝五行-黑色帝国
从五行说附会出的五德说显然是。但是,人拥有的越多,越容易;拥有最高权力的帝王们,往往是最为的群体。秦始皇初并天下,“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史记·秦始皇本纪》)周是火德,秦始皇就采取了周德抵不过的水德,而水德相应的颜色就是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公元前221年,整个社会成了黑色帝国。
山河一片黑仅仅是秦始皇采用水德的颜色标志,水德还意味着一系列相应制度的改变,这才是最根本的。“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同上)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执政方式都“黑色”,“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同上)也许,正是这种黑色,预定了秦始皇的黑色悲剧。
以文化落后的西夷打败文明的东方六国,赢政正需要一套理论来证明秦帝国的合法性,这时候正好邹衍理论的信徒上奏,“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史记·封禅书》)这种还有符应的五德始终说,应该正中秦始皇下怀,他也就“为我所用”,成了历史上第一位按照五德始终说进行制度设计和执政的帝王。
当然,五德始终说并不是帝王们深信的历史规律,不过是一种给他们夺权铺路和为权力提供“天意”合法性证明的工具。而目标是国家的最大投资家吕不韦很早利用五德始终说,为秦朝的兼并六国散布这种了。他说:“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 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 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吕氏春秋·应同》)所以应该是黄帝土德,夏朝木德,商朝金德,周朝火德,秦朝水德。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动辄坑杀数十万降兵的秦始皇并不会相信什么关于德的胡说的。但是,中国人相信多是因为有用,结果一旦进入的场,就难以自拔,一旦当真就身受其害了。五德始终说对于秦始皇也该如此吧,其本于韩非理论的严刑峻法的统治,在“刚毅戾深”、“刻削毋仁恩和义”的黑色水德的加强下,加速了秦朝覆亡的步伐。
古代王朝五行-汉朝的颜色之争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的起点是黄帝,他属于土德,其后夏、商、周、秦分别为木、金、火,按照这样“天意的历史规律”,汉革秦命,土克水,汉应该是土德了。但刘邦却自认为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一仍秦旧;汉朝官方正式承认土德,是在刘家天下确定百年之后汉武帝时代才实现的。在公元前104年,正式宣布改制,中国又由黑色世界变成黄色世界,“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官名的印章改为五字。”(顾颉刚《汉代受命改制的鼓吹与实现》)汉武帝此次改制乃司马迁等人推动完成的,中国的又一次颜色改变有它很大功劳;也许,这种为万世立制度的天地焕然一新的感觉刺激了司马迁,他就在这一年提起了笔,开写千古绝唱的《史记》。历史上颜色革命的著名人物还有比秦朝寿命还少一年的新朝皇帝王莽。由于五德始终说的相克替代原理适用于暴力革命,对于王莽这些想要“和平革命”地禅让的人来说,就有困难。王莽当黄门侍郎时的“同事”、著名学者刘歆,创造性地提出禅让属于五德相生的理论,也就是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他说自称为舜后裔的王莽继承舜的土德,汉室是尧的后裔,属火德;五行中火生土,汉朝禅让新朝就是自然之理了。在五德相克相胜之外,又出现了五德相生的创新发展,虽然所谓禅让还是以枪杆子为后盾,但面子上显得杀伐之气少些。顾颉刚曾说从王莽后,中国历史上凡是改朝换代都是禅让,征伐只发生在蒙古、满族等异族的时候。笔者猜测也许是受了这种五德相生理论的影响,而相克的理论就少用了。当然,杀伐何曾少过丝毫!
刘歆由于论证有功,由此当上了国师,封为嘉新公。不过,王莽似乎真是相信了刘歆的论证,当绿林军攻到皇宫,宫人妇女啼呼曰:“当奈何!”他仍然模仿孔子故事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汉书·王莽传》)
既然王莽封汉为火德,东汉的刘秀乘势“利用了这一点,来做‘光复旧业’的事业。”(顾颉刚《汉的改德》)公元25年,刘秀就成了火德皇帝,国色又变成了红色。汉朝一会儿水德,一会儿土德,一会儿火德,更表明了这种的历史解释完全操之于人。
古代王朝五行-国色的变迁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东汉末黄巾起义,本来是暴力革命,却要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号称土德,建立黄色世界。当时的革命纲领《太平经》提出,东汉是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起义头目张角自称“黄天”,以示将承汉祚而王天下。很不幸,他的黄色世界没有建立起来。
倒是曹丕实现了黄色世界的梦想,他和平方式的禅让,倒对应了五德相生的理论。220年,
他不仅按照土德改制,还把年号定为黄色——“黄初”。但是,三国时期的中国也是三个颜色,因为刘备号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仍是火德的赤色;孙权刚开始也争黄色的火德,后来要为汉报仇,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就采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东吴的世界是青色。
晋又玩起了禅让的把戏,取代了魏,那么晋该什么颜色什么德呢?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马炎泰始二年的九月,大臣们认为“今大晋继三皇之踪,踵舜、禹之迹,应天从民,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于义为弘。”(《晋书·礼一》))司马炎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也就同意了。有一个叫孙盛的却说,“仍旧,非也。且晋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违甚矣。” 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晋应该是金德,尚白。结果司马炎又听信了白色方案,结果中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
中国颜色最为复杂多变的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灭了西晋,司马氏偏安金陵继续白色的金德。本来是匈奴后人的北汉始祖刘渊,也受五德始终说“污染”,竟认刘姓的汉朝视为祖先,大义凛然得采用了东汉的赤色火德。等到其侄刘曜篡位,又采纳与晋金德相生的水德,尚黑,服色旗帜又改称了黑色。北方的16个政权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的颜色也不断变化。
南朝的颜色倒是简单些,宋代替晋,金生水,尚黑;水生木,齐尚青;本是南齐皇室宗亲的萧衍开创的梁,继承了齐的木德;木生火,陈尚赤。
隋代的是北周,后者是木德,尚青,所以隋朝是火德尚赤。火生土,伟大的唐朝于是顺了土德,尚黄。
五代时期,后梁灭唐,土生金,尚赤;后唐号称继承唐王朝,故依然为土德,尚黄;后晋为金德,尚白;后汉为水德,尚黑;后周为木,尚青。
宋受禅于周,木生火,故宋为火德,尚赤;赵宋南迁,一仍火德,连高宗年号建炎都是火德中兴的意思。而辽为水德,金先辽后灭宋,“继承”宋德火德,火生土,故金为土德,尚黄。
其实,到了宋代以后,五德始终说基本在官方中寿终正寝了。所以,蒙古族的元代对五德始终说不感兴趣,虽然民间认为它为水德;不过,这样的话,灭了北宋的金是相生的土,灭了南宋的元却是相克的水。所以,元朝就没有统一的国家颜色了。
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是追认宋的火德而致,红色就成了反元武装最鲜明的标帜,明朝也就崇火德, 尚红色。但是,按说按照相生还是相克,明朝都不应该是火德的。但是,“德运的确定在明朝已不再是关乎王朝正统的头等大事,不再是一种郑重庄严的国家行为,火德也好,土德也罢,都只是朝野间流行的某些非正式的说法而已。”(注1)
五德始终说从而从官方理论抓为民间文化,所以,虽然清有所谓灭明的水,但水德并没有得到满族帝王的认可。
五德始终说的回光返照是袁世凯,他当“洪宪”皇帝,似乎是追认明朝的火德,尚赤,以至把紫禁城涂了个红彤彤。袁世凯的闹剧几十天收场,五德始终说的历史终于结束,官定的国家颜色就没有了。
这个五行说很有意思,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国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尚书》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记载。并很快与中医相结合,传说扁鹊作《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就已经开始运用此说于医学。
首先来说夏,“夏”,五行属火。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分属四方。春属东,为木。夏属南,为火。秋属西,为金。冬属北,为水。所以,夏代当属火德。再者,夏禹治水有功,是以泄法治水,属于木德。前人以封堵法治水失败,是以土克水。五行中以水能生木,木能泄水。故疏导之法,是采用木德治之 。属木的君主创立的王朝,当然属火。是因为木能生火。
商代五行属水。商代创始君王号“成汤”。汤者,水也。“成”也就是生成,成就之意。是金生水之象。成汤自然属金。成汤属金,建立的王朝当然属水。再者,“汤”是多音字,也有“商”的念法。“商”属水无疑。五行中,以水可火。所以,商能代夏。
周代属土。周字之内,赫然藏了个“土”字。正是昭然。西周东周,共属土德。周代姬昌立国,“昌”为双日,属火无疑。所以,这是火能生土,炎精极旺,立周八百余年。因为土能可水,所以周可灭商。后自周东迁之后,国力日衰。是因为东方属木,克土,破了周的“风水”所致。
嬴政的秦灭周。正是木克土之应。“秦”字下有一“禾”俨然属木。嬴者,下有一“女”。古人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南方为阳,北方为阴。北方为水,所以,嬴姓属水,可以立秦灭周。
刘邦建立西汉,五行属金。“汉”看似属水,西汉本应也属水,其实不然。“刘”字,繁写有个“金”字,自然属金。而“邦”字则是国家之意。刘邦者,就是“属金之国”之意。因为刘邦的情况特殊,所以西汉只能属金。金专克木,所以刘邦平秦灭楚(木),统原。
后莽新篡汉,西汉灭亡。西汉属金,最怕火克。“新”者,薪也。本是点火之物,所以新朝属火。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
东汉属水,灭掉了莽新。“汉”本是水,西汉自然属水。后曹魏篡汉,三国开始。
三国之中,蜀汉属金。因为蜀汉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西汉景帝玄孙,自然是继承西汉。西汉属金,蜀汉当然也属金。
孙吴属木。因孙权名内带一“木”字,所以孙吴属木。
曹魏属水。因“魏”字傍“鬼”,鬼者,“癸”也。自然是水德。
因曹魏武皇帝曹操名字不好,坏了曹魏的“风水”所以曹魏必然短命
曹内有日,属火,操内有木,属木。这是以木生火之象。至接泄耗曹魏之“水”,所以,曹魏最终被司马晋朝所篡。
晋者,下有日,为火德。司马氏,也属火德。马者,“午”也。“午”正是火德最旺之地。
因为曹操之木泄水生火,所以曹魏灭亡于晋。
西晋后被刘渊祸水所灭。此水火之克。正从北而来。后刘宋篡晋,东晋灭亡。刘宋本属木,不能灭晋。然刘姓帝王立汉,长达五百余载。刘裕姓刘,借汉之水灭晋之火,后生其“宋”之木。这是水能灭火生木。以后南朝,皆“萧”齐,“萧”梁,“陈”之类,全部属木。
再说北朝。北魏属水,因“女”,“鬼”之故。后分为北周与北齐。周乃土,制水而立。齐属木,泻水而立。以“齐”为国号的朝代,不能过山西。此是木不能胜金之故。北齐高洋,高演,高湛之辈,皆秉水德,生国自然为木。因木能克土,所以北周初年,数败于齐。
后隋立。隋字含“左”。以左为西,右为东。左乃西,西乃金。所以杨隋属金。隋金连克齐,陈二木,统原。(北周后期,隋已萌芽,此与司马氏火德灭蜀汉同理)金自土出,所以隋篡北周。
因为“杨”本属木。而“坚”则为金。开国皇帝名讳金木相克,国号伐克其姓,故隋不可久。
唐属火德,所以代隋。西周时有一唐国。后改为晋。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所以,唐即是晋,晋即是唐。晋属火,唐也属火。李姓为木,立国为火。长二百余载。
后朱温篡之。朱乃火,温为水。以水灭火之象,所以朱温灭唐立梁。后唐灭梁,是火焚其木。朱温名不利。国不可久。后晋代后唐,是注定之事。晋唐本一体,以晋为正朔。所以后晋代后唐。后汉为水,灭晋之火,取而代之。后周土克水,灭后汉。
北宋为木,克土。带周。后被金灭。金国自然属金。辽亦属金。辽者,契丹也。契丹者,镔铁也。属金。繁体辽内藏日,藏火克金,破了“风水”。再耶律阿宝机藏木助火,所以辽不能灭宋。
后蒙古大元,取自古典“天地乾元”。乾乃阳金,远胜金朝。蒙人尚白,金气鼎盛。故灭金破宋,统一天下。唯属火的西夏难敌。火能克金,故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之手。
大明,乃日月之辉。朱皇属火,克灭大元。后金被明火克,亦不能敌。努尔哈赤名讳极差,赤乃火德,克坏大金。元气受损。又岂是明将袁崇焕的对手?后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杀死,算是死于三重烈火之中。
后大清立水德,方才克去大明,定鼎中原。
民国灭清,是以土德。中华民国的国号,并无五行属性。所以全看开国元首的名讳。中山者,中央土也。后继者中正,也属土。所以民国属土。
除去比较混乱的五代,从隋朝开始,朝代名称的五行是下一朝代克上一朝代的,如唐土克隋水。特别是宋朝后更是如此,宋木克唐土(或宋木克后周之土,或后梁之木克唐之土),元金克宋木,明火克元金,清水克明火,甚至连“中华民国”之土也克清之水,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抑或是有意还是无意?
朝代名称五行生上一代或受上一代之克往往历史比较短,如隋朝水受北周土之克,隋朝只有三十七年的历史;汉朝水生秦木只有十四年的历史。五行学说说,受克与生别人是泄气的,既泄气就不会长久。
下一朝代名称五行克上一朝代,这个朝代往往比较兴盛或长久。如秦朝克周朝,秦朝统国;唐朝克隋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甚至连清朝后期这么腐败也历近三百年;中华民国克清朝,中华人米代之,中国走向现代。
其实朝代更换的五行相克不单单指国号连建国者的姓名也牵涉其中。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五行属行
战国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淮南 子·齐俗训》篇高诱注引《邹子》)。《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吕氏春秋·应同》讲得更具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这种学说后来被秦始皇接了去,为他的称帝及其统治服务皇始采用之,定为水德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五行属行
战国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淮南 子·齐俗训》篇高诱注引《邹子》)。《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吕氏春秋·应同》讲得更具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这种学说后来被秦始皇接了去,为他的称帝及其统治服务皇始采用之,定为水德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国号的五行属性
第一个朝代“夏”,五行属火。、春属东,为木。夏属南,为火。秋属西,为金。冬属北,为水。所以,夏代当属火德。再者,夏禹治水有功,是以泄法治水,属于木德。前人以封堵法治水失败,是以土克水。五行中以水能生木,木能泄水。故疏导之法,是采用木德治之 。属木的君主创立的王朝,当然属火。是因为木能生火。商代五行属水。商代创始君王号“成汤”。汤者,水也。“成”也就是生成,成就之意。是金生水之象。成汤自然属金。成汤属金,建立的王朝当然属水。再者,“汤”是多音字,也有“商”的念法。“商”属水无疑。五行中,以水可火。所以,商能代夏。周代属土。周字之内,赫然藏了个“土”字。正是昭然。西周东周,共属土德。周代姬昌立国,“昌”为双日,属火无疑。所以,这是火能生土,炎精极旺,立周八百余年。因为土能可水,所以周可灭商。后自周东迁之后,国力日衰。是因为东方属木,克土,破了周的“风水”所致。再以后,嬴秦灭周。正是木克土之应。“秦”字下有一“禾”俨然属木。嬴者,下有一“女”。古人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南方为阳,北方为阴。北方为水,所以,嬴姓属水,可以立秦灭周。刘邦建立西汉,五行属金。“刘”字,繁写有个“金”字,自然属金。刘邦者,就是“属金之国”之意。因为刘邦的情况特殊,所以西汉只能属金。金专克木,所以刘邦平秦灭楚(木),统原。后莽新篡汉,西汉灭亡。西汉属金,最怕火克。“新”者,薪也。本是点火之物,所以新朝属火。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东汉属水,灭掉了莽新。“汉”本是水,西汉自然属水。后曹魏篡汉,三国开始。三国之中,蜀汉属金。因为蜀汉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西汉景帝玄孙,自然是继承西汉。西汉属金,蜀汉当然也属金。孙吴属木。因孙权名内带一“木”字,所以孙吴属木。曹魏属水。因“魏”字傍“鬼”,鬼者,“癸”也。自然是水德。因曹魏武皇帝曹操名字不好,坏了曹魏的“风水”所以曹魏必然短命,曹内有日,属火,操内有木,属木。这是以木生火之象。至接泄耗曹魏之“水”,所以,曹魏最终被司马晋朝所篡。晋者,下有日,为火德。司马氏,也属火德。马者,“午”也。“午”正是火德最旺之地。因为曹操之木泄水生火,所以曹魏灭亡于晋。西晋后被刘渊祸水所灭。此水火之克。正从北而来。后刘宋篡晋,东晋灭亡。刘宋本属木,不能灭晋。然刘姓帝王立汉,长达五百余载。刘裕姓刘,借汉之水灭晋之火,后生其“宋”之木。这是水能灭火生木。以后南朝,皆“萧”齐,“萧”梁,“陈”之类,全部属木。北魏属水,因“女”,“鬼”之故。后分为北周与北齐。周乃土,制水而立。齐属木,泻水而立。以“齐”为国号的朝代,不能过山西。此是木不能胜金之故。北齐高洋,高演之辈,皆秉水德,生国自然为木。因木能克土,所以北周初年,数败于齐。后隋立。隋字含“左”。以左为西,右为东。左乃西,西乃金。所以杨隋属金。隋金连克齐,陈二木,统原。(北周后期,隋已萌芽,此与司马氏火德灭蜀汉同理)金自土出,所以隋篡北周。因为“杨”本属木。而“坚”则为金。开国皇帝名讳金木相克,国号伐克其姓,故隋不可久。唐属火德,所以代隋。西周时有一唐国。后改为晋。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所以,唐即是晋,晋即是唐。晋属火,唐也属火。李姓为木,立国为火。长二百余载。后朱温篡之。朱乃火,温为水。以水灭火之象,所以朱温灭唐立梁。后唐灭梁,是火焚其木。朱温名不利。国不可久。后晋代后唐,是注定之事。晋唐本一体,以晋为正朔。所以后晋代后唐。后汉为水,灭晋之火,取而代之。后周土克水,灭后汉。北宋为木,克土。带周。后被金灭。金国自然属金。辽亦属金。辽者,契丹也。契丹者,镔铁也。属金。繁体辽内藏日,藏火克金,破了“风水”。再耶律阿宝机藏木助火,所以辽不能灭宋。后蒙古大元,取自古典“天地乾元”。乾乃阳金,远胜金朝。蒙人尚白,金气鼎盛。故灭金破宋,统一天下。唯属火的西夏难敌。火能克金,故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之手。大明,乃日月之辉。朱皇属火,克灭大元。后金被明火克,亦不能敌。努尔哈赤名讳极差,赤乃火德,克坏大金。元气受损。又岂是明将袁崇焕的对手?后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杀死,算是死于三重烈火之中。后大清立水德,方才克去大明,定鼎中原。民国灭清,是以土德。中华民国的国号,并无五行属性。所以全看开国元首的名讳。中山者,中央土也。后继者中正,也属土。所以民国属土。从阴阳五行的角度看历史,朝代更替是符合五行规律的对还是错
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国古代邹衍认为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朝代更替是有一定道理的。
金木水火土五行,里面藏着朝代兴亡的秘密
书接 上回 ,少昊此人,来历可疑。 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是妃子女节所生,名挚,字青阳,姬姓。又说“(少昊)是为玄嚣” 而西汉的司马迁说黄帝的正妃嫘祖生玄嚣和昌意,“(玄嚣)是为青阳”,又明确说“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 一个说少昊就是玄嚣,一个说玄嚣就是青阳。那很容易得出少昊、玄嚣、青阳是同一个人的结论。 但问题是 少昊是帝王无误,而 玄嚣是没有干过帝王这份工的 。所以两者是同一人又颇为可疑。并且少昊是女节所生,而玄嚣的妈是嫘祖。 要搞清楚他们的关系,其中的关键在于“青阳”,正是“青阳”这个 连接点 让史家混淆了两者。实际上玄嚣的青阳和少昊的青阳,并非同一个青阳。 玄嚣青阳是嫘祖所生,没当过帝王,但他是帝喾之祖,姬姓。 而少昊青阳继黄帝当政,己姓。史书上不把他放在五帝当中,是因为少昊是金德王(所以又叫“金天氏”),“ 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也 ”。 也就是说少昊青阳这个人,很倒霉,明明当过帝王,却因为自己王朝的“金德”属性,而不被承认是五帝之一,就像没有存在过,成了一位幽灵古帝。 但少昊的幽灵化很可疑,因为在帝喾与尧之间有一位功绩不显的“帝挚”,他也不在五帝之位,但被《史记》记录下来了。 为何司马迁要对少昊这位在其他史书中颇有贡献的帝王如此苛刻,以至于只字不提 ? 上回提到黄帝是“土德”王,而现在少昊是“金德”王,这其中涉及的到是王朝的“德性”。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天大地大,五行最大,为对应这五行,自然的、非自然的都得凑出“五”这个数,比如 五方 (东、南、西、北、中), 五季 (春、夏、季夏、秋、冬), 五音 (宫、商、角、徴、羽), 五色 (青、赤、黄、白、黑)。 “五帝”必然不会被放过。 春秋战国的年代,周礼崩溃诸侯兼并,人们饱受战乱之苦。 周武王的时候,诸侯有1800国,到了春秋,只剩170余国,到了战国末,只有秦楚燕赵韩魏“七雄” 。不仅老百姓民不聊生,各国君王也每每陷入朝不保夕的焦灼当中。他们实在很想知道政权更替之间有什么规律没有,如何做才能结束这样的“乱战”。 基于这样的 大客户需求 ,诸子百家的程序猿纷纷出动,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来代替已废的“周礼OS”。 儒家是情怀党,提出“克复周礼”;道家“无为而治”,以无招胜有招;法家要“以法治国”,变礼治为法治;墨家则搞“兼爱非攻”,意思是大家都简单点别搞那么复杂。 软件开发出来后,诸子百家的程序猿纷纷跑到各国安利找客户买单,他们吹牛逼说“ 让我在您的国家安装调试我们开发的这套新系统吧,我保证,用了我这套系统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不被消灭。 ” 客户爸爸有的好忽悠有的很精明,对于新系统,他们有的装了,有的没装,有的装了又卸载了,不仅卸载了还把程序猿干掉了,有的买单装了但中间遇到一点小bug就 杀程序猿祭天 …… 这个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这时齐国里有一个叫邹衍的程序猿,他经过仔细研究,他把客户的开发需求提炼成 友好 和 开放 两点。 友好就是底层人民都能懂,开放就是君王可以随便解释 。 于是“五德终始OS”诞生了。 在优秀程序猿邹衍开发的“五德终始OS”里,五德与五行同名,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德,而每个王朝都会对应一个“德性”,德性们依照“ 金断木,木攫土,土掩水,水灭火,火销金 ”(知君的独家记法,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五行相克规律进行衍化推进,就是说如果当朝德性为金,那么将来取代它就是火德王朝,因为“火克金”。 那么问题来了,君主们怎么确定本朝是什么德性? 答案是:胡编 寻找征兆祥瑞 。比如黄帝见过在地里翻滚的大蚯蚓,因此是土德。大禹见过冬天不黄不枯的绿色植物,故属木。而商汤之时,有金属兵刃浮在水面上不沉,必须是金德才能说得过去。周文王的时候,有红色的鸟在姬家祖庙上盘旋。 上面是吕不韦及其代笔集团写的《吕氏春秋》里的说法。在《史记·封禅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帝得土德, 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 青龙止于郊, 草木畅茂。殷得金德, 银自山溢。周得火德, 有赤乌之符。”——更离谱,也更像祥瑞一点。 邹衍的五德终始OS在秦汉时期 装机量达到最大 ,其应用也被发挥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秦始皇就是根据周朝的火德,确定了秦朝“尚黑,为水德”。 西汉初刘邦由于是小流氓出身对其掌握不太好,也把自己的德性也定为水德。 秦朝已经水过了,如何能再水 ? 可皇帝已经这么说了,你总不能打皇帝的脸,于是有一个叫张苍的人出来解释说, 秦国严刑峻法,只能算“法国”,根本算不上“德国” ,所以它不配水德,我们汉朝才是继火德周朝的水德王朝。就这样给圆过去了。 但终究是在强行解释,正直的汉朝人民不会答应。所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司马迁一伙又推动汉武帝把德性改正为土德。 但这事并没有完,到了西汉末,一百多年的土德又被改成了火德。 这个我们后面会谈到原因及其中的骚操作 。 以上就是五德终始OS的原理及大规模应用。 金木水火土都是惯见的事物,其中的相克规律底层百姓也能理解,此外系统开放君主去制造征兆祥瑞,以 自定义 符合自己需要的德性,实在是完美好用,居家旅行必备。 苦逼程序猿邹衍从此成了各国的座上宾,他到哪哪都受到欢迎,国王都替他端茶倒水,司马迁在史记里还把他与孔子“菜色”陈蔡,孟子困于齐梁作对比, 程序猿的逆袭之路莫于过此 。 了解了五德终始之后,我们就把它应用到五帝上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不管哪个版本的五帝,炎帝是火德,黄帝是土德是无可移易的,因为他们的“德性”粗暴地体现在了名称。那么根据“木攫土”的五行相克原理,下一个王朝应该是木德。 在邹衍的原始体系里, 从黄帝到尧都是土德,因为这五帝其实都是一家人 ,都是黄帝的子子孙孙,算做一朝。代之的木德王朝应该是禹开创的夏朝。事实上禹也是黄帝的子孙,不一样的在于禹的夏朝开启了真正“家天下”的新时代。 既然从黄帝到舜都合为一朝,同为土德,那为何说少昊“金德王”又从何说起? 这当中涉及发生在西汉末年的那次著名的对上古五帝的篡改事件。 这次篡改事件的 动机 源于王莽篡汉。 漏洞 在于颛顼是黄帝的孙子,直接皇孙继了皇位,中间差了一辈,这就给了安插“新人”的机会。 执行人 是皇家图书管理员刘向、刘歆父子。 手段 则是对邹衍的五德终始OS进行二次开发。 产品经理王莽的开发需求如下: 原有的五行相克理论,你灭我、我克你太血腥了,改成温和的相生理论吧,这样才能显示我是一个 和平主义的篡位者 。 尧舜禅让这段历史我喜欢,这场过家家,我要做舜,汉帝要做尧,在新的五行相生规律里,我和舜,汉与尧必须同德; 其他想到再说; 需求确定了,于是刘向父子开始了紧张的开发工作。 他们首先变邹衍的五行“相胜”为“相生”:五行相克诞生在春秋,说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诞生于战国,内容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因为炎、黄二帝的德性是变无可变的,在此基础上把被邹衍合为一朝的五帝拆分开来,应用新的五行相生理论,是为:黄帝土德,颛顼金德,帝喾水德,尧木德,舜火德。尧是木德,汉当前是土德,王莽要求汉与尧同德, 那汉就必须改成德 。 高祖没文化,他瞎认的水德也就算了,但武帝是如此英明神武的人,他定的土德怎么能轻易改动呢?而且土德已经定了100多年了,要改难度很大啊! 刘向父子勇于攻克难题,他们在《史记》找到了汉高祖乃赤帝子斩白蛇的故事。刘向父子俩一想,赤帝子是火德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用史书里现成的高祖刘邦的 火德神迹 来改变已固化百年的土德,比费心寻找别的木行祥瑞然后再编造扯淡的改德理由要简单顺畅得多(赤帝斩白蛇背后道理是火克金,正是邹衍的五行相胜。被刘向父子拿去做五德终始OS相生版本的证据也是很造化弄人)。至于把汉、尧变成火德,而非木德, 其在五行相生顺序上的不通 再想办法就是了。 刘向父子 把汉朝强行“火化” 的办法就是:在黄帝和颛顼之间窜入一个少昊金天氏,将其定为金德。这样就成了黄帝土,少昊金,颛顼水,帝喾木,尧火,舜土。再往下推:夏金,商水,周木,秦水……等等,木生不了水啊。没有关系, 汉人搞秦朝 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当初刘邦嚷着一定要水德的时候,可是把秦朝“德国”的资格都剥夺过呢。 这次刘向父子倒是没有说 秦国“缺德” ,而是承认有德,但却没资格。他们发明了一个“闰位”的概念,就是 非正统帝位 的意思。处于闰位的王朝不具备进入五德终始的资格,是 系统的冗余 。很不幸,秦朝就是一个闰位。 于是秦朝被略过,尧火,舜土,夏金,商水,周木,秦水,汉火,新土。这样一套骚操作下来,尧与汉就同为火德了,而舜与王莽建立的“新”朝也顺利地同为土德。 邹衍创始的五德终始OS正式升级为2.0“相生”版本。 方案在产品经理那边通过后,刘向父子就利用皇家图书管理员的职位之便 在《左传》和《国语》里夹一些私货 ——那个时候图书珍贵,皇家图书室说我的版本正确一般人不知道也不敢问——顺利完成系统的这次无缝升级。 在2.0版本里,五德终始的起点被上推至太昊伏羲,真正做到了邹衍想做到却止于黄帝的“ 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的境地。 而且从伏羲到汉代已经五德终始“相生”版已经转到 第三轮 (伏羲--颛顼第1轮、帝喾--殷商第2轮、周--汉第3轮)并且完美运行,这比第一轮才刚走完的“相胜”版本(五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汉土)有说服力得多。 除此之外,新版本的功能还大大增强, 不仅可以测算哪个是正统,哪个非正统它也说了算 。 刘向父子在伏羲和炎帝之间加了一个水德的 共工 ,然后把帝喾与尧之间的 帝挚 也算做水德,再加上 秦始皇 的水德,故意让这三个王朝脱离原来五行相生规律,形成上面说过的“闰位”。 这样一来, 系统就有了容错性 ,如果存在哪个王朝此理论难以包容进去,你也可以运用这套系统攻击它是非正统,从而排除它,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五行“相生”弥缝了“相胜”理论那种“我终灭亡,早晚是个死”的 凄美绝望感 ,变成“就算我灭亡,下一王朝也是我尸骸上孕育出来的花朵”的 变态希望感 。 基于以上种种,五德终始2.0“相生”版继承了1.0“相胜”版的友好、开放的优点,同时大大扩展了原有功能以满足当前新的形势和需求,实在是一次大获成功的升级,以至后世“ 五德言王朝更替皆主相生之说 ”。 至此,少昊是刘向刘歆为王莽篡汉铺路而后来加进序列中的古帝王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西汉之前,少昊这个称呼是有的,山海经也说有“少昊之国”,但谁也没承认他是一位 正统 的古帝王,西汉以后,尤其三国东晋,少昊才普遍以帝王的姿态出现在各种史料记载当中。 所谓“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说的是司马迁那个五德终始OS 1.0的时代,金德的少昊排不进“五运之次”,所以“不数之”——“不数之”也是后世搪塞打马虎眼的说法,事实上不是太史公不数之,而是他所读的《左传》和《国语》压根没听说少昊是位正统上古帝王。 五德终始OS 2.0版以汉、尧,新、舜同德为坐标进行开发,结果是发明了一位“幽灵古帝”少昊。而王莽想要效法的尧舜禅让, 看似一场模范的和平改朝换代,但实际上是长达三十年杀机四伏的权争 。其中故事,请听下回。 参考资料 : 五德终始说下的与历史--顾撷刚 史记--司马迁 推荐阅读 : 华夏五巨头,叫你一声敢答应吗? 连司马迁都不敢写的“三皇”是什么人? 《史记》是一个文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