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有什么忌讳,修道人最大忌讳
进入道观前,哪些道教“禁忌”是必须知道的?
首先寻常人在进入道观之前,应该要衣着整齐光鲜,注重仪表不能赤身裸体或者光膀子赤脚。在进入道观之前要分清男女左右,因为女香客,入门要先迈右脚,男香客入门要先迈左脚,而且在迈入门槛的时候,脚不能踩在门槛上。
在上香的时候一般要选择三只香,引燃香之后不能用嘴去吹灭香上的明火。祭拜完之后,三只香插入香炉中的顺序也有规定,先放中间一只,再放右边一只,最后一只是左边一只。而且三只香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要近些,这样才会上达神灵之耳。
还有一些虔诚的香客会带一些贡品,这些贡品分为香.花.灯.水.果。香就是平常的上香,花一般要选择清新淡雅的鲜花,比如说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便是很好的选择,灯的话一般会选择油灯或蜡烛,水则会用清水或茶水,果包括新鲜的苹果,香蕉,在祭拜太上老君之时不能供奉李子,在祭拜真武大帝之时不能供奉石榴。
在祭拜大神的时候不能用合掌礼,因为合掌礼是去寺院拜佛时的手礼,并非道教时用的拱手礼。拱手礼,具体是左手抱右手,而且这个拱手礼还有一种寓意,说是扬善隐恶,因为在古代大多数人都认为左手为善,右手为恶,所以用左手包裹右手便是用善良包裹罪恶。
作为专业修行的道士,则还有一些一礼三叩,三礼九叩的叩拜礼要学习,这些跪拜礼比拱手礼更为复杂严谨。在道观中碰到女道长,不可以称呼她们为道姑,因为那是对她们的不尊重,但是遇到年长的道长可以称呼为道爷。若是想上前与他们打招呼,那么可以说“道长慈悲”或“福生无量天尊”,并且在说的时候要行拱手礼。
道教有哪些禁忌
禁忌起源甚古。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在死者身撒红色铁矿粉粒,反映了我国原始人群的禁忌行为。到了殷代,甲骨卜辞中常常有为了征伐、狩猎、祭祀而的记载,其中所说某事不吉就是禁忌的一种。《周易》里也有关于禁忌方面的记载,其中小畜上九爻辞就说:“月几望,君子征凶。”《礼记·礼义》中说:“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这就是说,忌日是亲属的死日,这天不做其他事,不是因为以死为不祥而避。所以禁忌并不一定就是否定其事,而只是规定忌日不做超越规定的事。道教禁忌继承和发展了汉代以前有关禁忌的,并把它贯穿于道教信仰者的日常生活中。道徒的行住坐卧、饮食起居以及各种仪式都有禁忌,诸如暮莫远行,卧莫燃烛,勿居崇奉六天及事山川魔神者之室,供水忌汲井泉,须于夜半子时取河水,或特忌斩衰孝子、新婚妇人、月信未断及疥疮废疾者升斋堂庭坛。但就其涉及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始的自然崇拜。道教禁止北向便溺、北向理发、北向唾骂、北向解脱衣裳,或仰视三光,怒视日月星辰。道教有《五斗经》,特别重视北斗,认为北斗“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有消灭度厄之力。”说明道教禁止北向做污秽事是出于对北斗的崇奉神化。其实,在我国,崇拜日月星辰之神起源很古,殷墟卜辞就是“宾日”、“出日”、“入日”等的记录,这可能源于殷人对日神有朝夕迎送的礼拜仪式。成书于春秋或战国时期的《尚书·舜典》有:“肆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记载。所谓类、望是指对不同神灵的不同祭法。“六宗”是被祭的对象,包括“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泰山)。原始的动物或图腾崇拜。道教禁止食父母本命兽肉与自身本命兽肉。认为牛有功,犬有义,雁有序,鲤鳝朝北斗,故不得食用。《上清黄庭内景经》梁丘子注释叙说:“忌食六畜及鱼臊肉,忌五辛。”所谓六畜,即牛、马、猪、羊、鸡、犬。鱼臊即生臊。五辛,即生葱、蒜、薤、韭、葫、荽。但是,道教禁荤辛的限制并不十分严格,这反映出:禁食父母本命兽肉是原始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思想的融合。道教饮酒食肉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道教提倡禁酒,但认为飞禽走兽“能立治病”,“飞鸟步(按:当作走)兽,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广弘明集》卷十二也说张陵时“杀牛祭祀二十四所”。可见早期道教并不禁食荤辛。南朝刘宋陆修静的《道门科略》才有三会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不得饮酒食肉”的规定。道教禁忌与药物学、养生学有关,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云笈七签》、《杂戒忌禳灾祈善》和《禁忌篇》认为:“性调乎食,命延乎药”,提倡养性为主,辅以药物、饮食。在他们看来,人年四十以下,阳气尚盛,不宜全食补食,与中医对不同年龄的人用药不同的观点一致。同时还提出一些治病防病措施,诸如“冲热汗出,不宜洗身”;“冬夏不宜枕冷物铁石”;“久忍小便脉冷兼成冷痹”;“凡新哭泣讫便食即成气病”;“凡欲见死尸,皆须先饮酒及咬蒜辟毒气”;“凡大汗勿脱衣,不慎,多患偏风半身不遂”;“长生之要,其在房中”,即要注意节制性欲,反对远行归还、大疲劳及醉酒、生病行房事,以上这些规定都有合理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禁忌反映了道教学者重视量变,力求不破坏身体各部分运动平衡的思想。《云笈七签·禁忌篇)主张“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疲,卧不至极”,“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食不过多”,“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五味不欲偏多”,做到“不欲甚劳,不欲甚逸”,反对久视、久卧、久立、久行、久坐。在一般正常情况下,这当然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总的看来,道教禁忌严防“病由口入”,一方面十分注意公区卫生,规定:洗菜要三次易水;汲水要先洗手,并视水中有虫无虫,而且水须过滤方用;做饭时爪甲不准带垢;扫地当先洒水,不得扬尘,不得聚灰土于门扇后。另一方面又忌食大量食物,影响身体吸取营养。例如,旧历正月禁食生葱;二月三月禁辛,勿食蒜子、蓼子、肝、肺,宜食麻子、巨胜子、李子;四月勿食大蒜;五月禁咸味,勿食薤、心、肾;六月禁酸,勿食茱萸;十月勿食椒;十一、二月勿食鲜鳞甲之物。四季勿食脾、肝、羊血。道教禁忌渗透了佛教仪规。早期道教没有对吃饭时辰做过规定,但全真道却规定“过午不食,菜禁兼味”。这说明道教在进餐时间上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也对道教徒有所约束。据说,早期佛教本来是:见相(能看见手纹)吃早饭,还有中、晚餐。由于一比丘至一俗家化缘,施主孕妇开门,恰逢雷电交加,被惊吓流产。后来,释迦牟尼知道此事,遂禁止晚餐。当然还有纯属于神学方面的一些禁忌。诸如夜卧留灯令魂六神不安,举足向火对灶则召祸;竖膝坐而交臂膝上,头发覆面,皆不祥;夜作恶梦,早起含水向东异之即无咎;衣服有光振动三次,并说殃去殃去则无害;龟蛇灵异不可杀,……等等。由上述可知:道教禁忌的目的,一是神化崇奉对象,严格教规教仪;二是逆反人们的正常心理,强制培育道徒的情绪。同时,由于道教禁忌与药物学有关,有的禁忌之法后来还变成了民间风俗流传下来。如端午喝雄黄酒就是一例。
道教的忌讳为什么是“道不言寿”?
道不言寿有人初进道观,见到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带有敬意地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多少?”然而老道长却避而不答,只是点头微笑。修道之士,之所以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便是因为“道不言寿”的缘故。“道”又为什么“不言寿”呢?这是因为道教的思想基石是悦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所以“道不言寿”也。信仰道教的人有多种,住宫观修道者名“道士”,隐居山林修道者称“隐士”,居家修道者为“居士”。他们都是道教徒。在与他们交谈中,切莫询问其生辰和年龄,以免犯忌。戊不朝真道教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不能焚香、朝神、诵经,也不能鸣钟鼓、做斋醮。按《九天神霄戊日禁忌》载:“昔日武帝好道求仙,于元丰元年七月望日,感西王母降临,帝问曰:‘世间虫蝗、水旱之灾缘何而来?’王母曰:‘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冒犯阴阳之禁忌,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谨。’帝曰:‘戊禁最重,如何禳解,可免此灾?’王母曰:‘戊禁最重,无法禳解。不惟虫蝗水旱之灾然,四时所犯,各有灾殃,当禁之。戊日不可浇灌肥粪触秽地灵。春犯六戊,则令人促寿绝嗣,动土,犯帝星;夏犯六戊,则令人自失明,飞灾横祸相侵,动土,犯土府星辰;秋犯六戊,令人遭瘟蝗时病,动土则犯五岳四渎;冬犯六戊,则令人官非口舌,耗散财物,动土,则犯土稷皇社。世人能畏天地,不犯六戊禁忌,即得时和岁稔,衣食自然。’言毕,王母须臾上升而去。”《抱朴子》云:“六戊者,是戊子、戊戌、戊午、戊申、戊寅、戊辰是也。此六日乃天地造化之期,独道家之忌辰。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 《女青天律》称:“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因此,道教有“戊不朝真”之禁忌。道教宫观于“戊”日前天傍晚,主殿外必须悬挂“戊”牌,以告示道众。道不朝亡“道不朝亡”,也是道门中一个很重要的禁忌。道教徒除父母、师父逝世时叩拜外,对其他亡者一概不下跪。究其缘由有二:一是道教重生轻死、悦生恶死;二是免遭阴秽之气。道教“三不起”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吃斋,即用斋,也就是吃饭或用餐。中国有两句俗语,一是“吃饭大似官”;二是“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道士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过斋堂亦是道教宫观的仪范之一。道士在吃饭时,与世俗人吃饭有很大的区别。如: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昔时,北京白云观斋堂门旁有幅对联:“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由此可知,道士吃斋过程中亦有修心之举。所以,他人不得打扰,吃斋者也不得起身。诵经,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太上玄门功课经序》中规定:“凡诵经者,切须斋戒,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头接耳。务在端肃,念念无违……。”因此,他人不得打扰道士诵经,诵经者亦不能起身离开经案。《道教仪范》中还载有《日忌》:“早不言梦寐,午不言杀伐,晚不言鬼神。”这“三不言”是每个道教徒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就是犯忌。“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当日所做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力争圆满完成,不能成为梦想。因此,早不言梦也。中午为阳之极,言杀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杀也。夜晚阴气重,言鬼神必招祸患,所以晚不言鬼神也。道教有“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道士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但据闻,历史上天师世家还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乌鱼、鸿雁和狗肉。盖牛忠、乌鱼孝、雁贞、狗义之故。道教戒律中一些禁止做的事,从广义上讲也属于道教禁忌的范畴,如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荤)。另外,玄门持戒威仪(出入威仪、事师威仪、视听威仪、语言威仪、盥栉威仪、饮食威仪、听法威仪、出行威仪、起立威仪、坐卧威仪、作务威仪、沐浴威仪)也都属于道教禁忌的范畴。如“事师威仪”中规定:“师礼拜,不得与师同拜;师前不得受人礼拜;灯月下,不得履践师影。”若违反,则是犯忌。总而言之,道教的禁忌很多,在此难以一一介绍。长沙看风水的道长哪位最厉害,长沙真正会看风水的道士?
我认识一个网名叫万里长风,湖南澧县的。住澧州印象。翡翠华庭翡翠灯饰和雷括隔断门老板娘介绍的。他看的门面赚钱速度确实快,但前提是你起码要三间门面一起,超过150平以上。布三杀位。很快。不过他经常不在澧县。不好联系。请问 道 道家 道教 道士 都有哪些 忌口的 ? 比如什么不吃之类
道家只是一个学术流派,生活习惯跟普通同人无异。道教是一个,他的信徒也是普通人,只不过信奉这个而已,但是它对信徒的食物方面并没有太大要求,但是戒酒。道士是道教神职人员,规矩多一些,如果你想当道士,入门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不会出家的,所以对你没用。
道士有什么禁忌?比如不吃肉什么的
哦!我师父要我忌烟酒,忌口:牛狗鲤雁,龟鳖蛇鳝,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