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老人怎样度过晚年,孤寡老人晚年都很悲惨

单身老人如何养老

去敬老院,比在家里强

老人自私不体谅儿女的表现,晚年过得凄凉的老人

文|文儿

有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有儿有女,自己的晚年生活就能有保证了吗?而现实总是给我们上“生动的一课”。

楼下的一位老太太,天天都是她一个人,有一次我好奇问妈妈:“听说她儿女不是挺多吗?怎么从来没人看她呀?”妈妈叹口气说:“听说老太太脾气太差了,总是找别人的毛病,儿女也不想来找不自在,就自然懒得来。”而从老太太的身上也验证了一个事实:老了之后自己的生活质量还真的不在于儿女多少,而在于自己之前有没有攒下“福分”,如果是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晚年凄凉还真不能责怪儿女不孝顺。

自私自利

虽然绝大多数老人都是会心疼自己的儿孙的,但也不否定有些人还是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上,即使是有了儿孙,也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全家人围着自己转,这样的人还真是儿女的噩梦,等到儿女长大了,对待父母也会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老人晚年凄凉少不了。

说起来自私的父母,我最先想到的是一个老家亲戚:他家儿子想当老师,父母就觉得“男人当老师,哪有公务员有脸面?”非得让儿子去考公务员。而儿子自己找的对象,父母觉得不搭,非得把两个人搞散了,即使是女方已经怀孕也不为所动。而现在儿子早早得了抑郁症内退了,儿子跟现在的儿媳关系也闹得很僵,老两口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可想而知。

做事情自私自利,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拿主意的老人,在老的时候,也没有儿女跟他们一心。

脾气暴躁,不讲理

同时,脾气暴躁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儿女也根本难以忍受。特别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的脾气比较暴躁,三两句话说不通,就对着孩子吼一顿、或者是打一顿,也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等到孩子长大,父母老去的时候,孩子还真的跟父母亲不来。

就像楼下的老太太,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天天骂儿女们太笨,学习成绩不好,不争气;而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来看她时,老人还是改不掉之前的脾气,嫌弃儿女的工作不好、挣不了钱,所以大家都想躲着走,这样的老人晚年凄凉也不奇怪。

从来不存养老金

当然,晚年生活的底气也跟养老金的多少关系很大,对于那些没有养老意识的人,从来不考虑养老的事情,只是指望依靠儿女们,等到老的时候,就得完全依靠运气,有时候也免不了的凄凉。

就像老家邻居的两口子,辛辛苦苦给儿子盖了房子,自己养老金一分不攒,等到儿子结婚就闹分家,老人搬出去住也是相当凄凉了。

所以,晚年过得凄凉的老人,特征也是相当明显,以上三种类型的老人,很有可能中招。

----------------------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人到60岁以后只剩下孤单一人,该怎样过好余生?

这是李商隐久享盛名的一首诗,是对年华老去,无力挽留而发出的哀叹。 人到60岁以后只剩下孤单一人,该怎样过好余生?60岁也是退休的人了,这么早就成了孤家寡人,真是有点不幸。后面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如果好好设计规划一下,余生就会过得快乐愉悦,幸福圆满。60岁的人,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那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一个人待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真的是难以忍受的事情。即便是白天出去溜达溜达,找人聊天,但回到家中依然孤单寂寞,无人陪伴。 如果可能的话,就试试找个老伴。虽然现在老年人找老伴套路挺多,但也有成功的,过得好的也大有人在。这就看缘分吧,也许能碰到一个合适的。 其实老年人找个老伴,也就是俩人搭伙过日子。如果两人都能真心相待,不要附加过多的私心杂念,儿女情长,也是完全可以过在一起的。 常常见到有老人说,身体不舒服时,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可见人老了,子女再孝顺也代替不了老伴。 “少来夫妻老来伴”,所以说,有合适条件的,还是找个老伴一起搭伙过日子最好。 我们小区有对老年夫妻,六十多岁快七十的样子。年轻时两人打打闹闹,到了退休了,两人岁数大了,反到安稳了。后来男的突然中风,落下残疾,行动不便。那老太婆就天天推着老伴出来透气晒太阳。这时候,感觉老汉再也离不开老太婆。有时看到老太婆走远了和人聊聊天,老汉就在轮椅上呜哩哇啦喊个不停。 如果有合适的人选,那怕在一起不领证,搭伙过日子也成。 60岁的人,孩子大都成家立业。如果能够帮助的,就尽可能的给于帮助。但不能成为孩子们的依赖对象,也要让他负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如果身体不行,那就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于一定的经济支持。尽可能的自己照顾好自己,轻意不要给孩子添麻烦。 我曾经看到过许多报道,有老人为了养老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把自己的住房卖掉,把钱给孩子换大房子。结果后来都生活不到一起,想分开单住,但房子已经没有了。 本来两代人,中间就横着一条代沟。生活方式,消费习惯都不一样,发生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说,千万要守好自己的老窝。同时,也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能把钱都给了孩子,到了孩子手里就不是你的了。握在自己手里,才是自己的。60岁之后,身体素质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各种各样的毛病,开始找上身来。 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拼身体挣钱,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退休了,就要把自己的身体 健康 放在首位。 必竟,身体好多活几年才是硬道理。所以说,从现在开始,要学着 养生 保健,运动锻炼。如果以前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没关系,现在开始也不迟。 先可以选择一些舒缓轻松的运动项目,由浅入深,先近后远的进行适应性锻炼。 比如走路 、慢跑 、骑行、游泳 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但喜欢上运动锻炼,养成习惯的话,就会受益匪浅。 一方面强健了身体,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消磨时间,避免独处家中,孤单寂寞。 60岁以后孤单一人,就不要老是待在家里。一定要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尽可能减少一人独处的时候。只有这样,人才不会感到寂寞难耐。接着往下看。达尔文曾经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高级动物,也离不开群体活动。 如果以前有自己的朋友圈了,那就继续联系参加朋友圈的话动。如果以前没有朋友,那没关系,就去找同龄人,只要是能说到一起,就积极发展朋友间的关系。只要能在一起聊聊天,吹吹牛都是很不错的。 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找人下下棋,打打牌,试着找些适合老年人参与的 娱乐 活动。活动身体的同时,也动动脑筋,预防老年痴呆症找上门来。这都是60岁孤单老人不错的选择。 夏天,可以一同骑行游玩。说到骑行,其实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玩动结合,即能观花赏景,游山玩水,品尝 美食 ,又能运动锻炼,强身健体。 我们们小区就有三个60多岁的退休老人,天一热,每天早上就骑车出去,赶在中午就回来了。有时候还能挖些野菜什么的,给邻居们尝一下,看着真是不错。而且三个人看上去身体挺结实,精神状态也不错。 60岁以后,只剩下孤单一人,就要想得开些。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不能整天窝在家里,拿着遥控器看电视,要走出去多与人交往聊天。碰到合适的,找个老伴搭伙过日子。 另外,一定要注意身体保养。有个好的身体,那比什么都强。 除了以上运动锻炼之外,也可以去外地 旅游 观光,游山玩水。另外也可以去享受 美食 ,想吃什么就去吃。 以前可能条件不允许,现在完全可以去满足一下自己的味蕾。说不定在这过程中,还能结识巧遇一段姻缘也未可知。人到60岁以后,只剩下孤单一人,该怎么过好余生? 我的建议是: 一、找个老伴。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个老伴一起陪伴着过完余生。有人陪伴总比自己一人孤独的好。当然,老年人找老伴非常不容易,建议找个能谈得来、志趣相投的有缘之人,而不要在乎对方的钱财、相貌等因素; 二、注重 养生 。 人老了,最大的担忧就是 健康 。所以,老年人主要的任务就是要 养生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饮食要有规律,科学锻炼身体。不按时起床、不按时吃饭、不好好吃饭、熬夜、悲伤、独处等等都会给身体造成伤害; 三、继续工作。 如果身体状况还可以的话,就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适当地忙碌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忘记孤独,可以使人更年轻、更有活力,并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最好能活到老,工作到老; 四、上老年大学。 去老年大学上学,融入老年人的大家庭里。在那里你可以找到温暖、乐趣、友情,既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结实很多朋友,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 总之,只要自己调整好心态,老年人的生活照样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如今由于物质极大的丰富,生活水平大提高,60岁左右的人,打扮起来还相当年轻,最起码还能 健康 的生活二三十年左右,生活的道路还很漫长,还很有发展前途,要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活出 健康 ,活出快乐,活出精彩来。 为了免除孤单寂寞,有个温馨欢乐的家,过好晚年生活,老三宝一样不能少,即老伴老本老窝就是房子,这是老年生活的物质基础。 1老本即养老金是必须准备好的,还必须准备充足,以应不时之需,如果养老金钱数额不足的话,老年的生活将会是很艰难的,不要说外人,就是自己的亲属也将瞧不起,将在漫长的生活中失去体面和尊严,尤其是在有病等需要钱的大事面前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 2老窝就是房子,到了老年如果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遮风挡雨的房子,就等于是无家可归,就等于是没有一个温馨的家。同时房子也是家的象征,也是生活的必须物质。房子不在宽窄,有属于自己的就好。 3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老年人最好是选一名能和自己风雨同舟,志同道合,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好老伴儿,携起手来共度余生。这样,平时可以说说话,聊聊天,增加生活的情趣,分享生活的苦与乐,喜与忧,还能免除孤独寂寞,提高生活的质量,增强生活的信心,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老伴儿,总有说不尽的心里话。 4-老伴老本老窝房子都具备了,就有了名副其实的家,就可以安度余生了,每天都可以把自己打扮得端庄秀丽整洁漂亮,可以和老伴儿共同去超市逛公园,可以去 旅游 ,也可以去游山玩水,还可以夫妻双双上老年大学学到新知识,总之,余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浪漫的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哪几类老人无福,晚年大多过得不好,有你吗?

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

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晚年生活,让自己开心快乐每一天,所以我认真自己理想的晚年生活应该是如下的样子:

第一、身体健康,行动方便。身体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有了好身体我们才能去做我们想做的事。

第二、有自己的稳定的收入,做到经济独立,这样就不必从儿女要钱,不拖累子女能自己支配生活,这样才能想去做什么就去做,不用考虑经济问题。

第三、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享受生活,去发现自己的业余爱好,可以一起去旅游、摄影、唱歌、跳舞等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孤独地度过晚年生活,因为老年人最怕一个人在家,不与外界沟通,很多人最后都得了老年抑郁症,最后导致老年痴呆,所以群体活动是老年人必须要参加的。

第四、不操儿女的心,不干涉他们的生活,儿女都长大了,不能总去干涉他们的生活,不能和他们长期住在一起,两代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最好做到思想和经济都独立。

最后、老年人要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彼此关心,节假日大家聚在一起,开心畅谈美好的生活。

单身老人怎样度过晚年

失去配偶或者未婚的单身老人晚年失去了子女的陪伴,肯定会孤单,那么单身老人怎样度过晚年,怎么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呢?下面我带你一一了解!单身老人怎样度过晚年 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百岁以上。然而,大多数人不是因为器官老化、生命枯竭而死,而是死于疾病。只有少数人是无疾而终,圆满实现了人生最后一程的平安。退一步说,在人生最后一程难免会碰到一些意外,如果能以平和心态对待之,完全可以从容度过难关,幸福安度晚年。故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看他退休前职务高低,也不是看他退休后住房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那么单身老人怎样度过晚年呢? 1、寻找恋爱的情趣 不要因为是“老夫老妻”了,就吝啬表达自己的爱意。即使结婚已经20年,还要保持谈恋爱时的情趣。实际上,只要每日抽出一定的时间,走出户外,忘情地徜徉在天地间,这对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走出家门,认识别人,在更开阔的环境下相处,是减少孤独、增进感情的良好机会。 2、适当放松下心情 退休之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恭维的人不见了,失落感渐增。且相对而言,月收入有所降低,昔日的那些年轻人,工资逐步高于自己,于是心理不平衡,思想不通,事事不如意,处处看不惯,好发牢骚,爱生闷气。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健康。如果能以平和心态看问题,从总体上讲,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3、读书是智慧行为 老年人有大量休闲时间,正好用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便更好地领略祖国的 文化 遗产和壮丽的山河,从中领悟人生要义,陶冶情操,让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幸福既不是一个空洞概念,或一个具体数据,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身体无疾病,思想无负担,生活过得充实,精神怡悦。愿广大老年朋友们都能持着平和心态,最终走完美好的人生道路。 4、积极锻炼身体 眼前亟需关注的并不是待遇问题,首先应是自身的健康,有了健康身体就有了一切,没有身体健康将会失去一切。老年人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知足常乐,达观快乐,重新确立生活信念,这对自身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5、让自己远离孤独 从生物学来看,人是群居动物。亲属和朋友的交往是情感的依赖。一生走来,亲情不断积累和延伸,朋友不断变化和增加,让生命滋润于情感的雨露,荡漾于友谊的大海。 晚年,离开工作岗位,会感觉淡出社会主流,会感觉多种边缘化。或是一种不适应,或是一种不稳定,或是一种自我封闭。无名的恐惧悄然袭来,以往的许多东西在远离,谁都会经历这样一场心灵痛苦。也许老伴已先离去,但社区里、邻里中、公园处,还有许多伙伴在等你,大家一起合唱岁月老歌,一起跳年轻时的舞蹈,一起弹琴,一起写字,一起打太极,一起扭秧歌……没有孤独,没有寂寞,没有空虚,依然丰富多彩,青春常驻。如果单身,为什么不再次追求幸福,走出思念的痛苦,摆脱一个人的孤独,天底下还有一伴侣在等你,不一样的热情,不一样的情切,不一样的幸福,大胆伸出你的手,拉住新的伴侣,让天上人间都为你祝福。 老人晚年健康的标准 1、血管好 目标:血压、血糖、血脂达标 人的血管好比穿梭往来、川流不息的铁路干线,为全身各处运送补给。一旦血管发生老化,衰老就开始了。血管老化表现为硬化、堵塞,发生在任何一个部位,都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所以,希望年老时仍能保持全身健康,首先要保证生命通道——血管的弹性和畅通。要保证血管健康,关键要远离“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具体地说,血压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总胆固醇低于6.2毫摩尔/升,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升。 2、不糊涂 目标:记性好,生活能自理 人们常说“老糊涂”,似乎人年纪一大,脑子就变得不灵光了。其实,只要年轻时保养得当,老年人同样可以思路清晰。具体目标是:即便 记忆力 下降,但生活能自理。一般来说,随着年纪增大,脑细胞网络数量会逐渐减少,记忆力、思维能力会下降。但若在中青年时期能积极努力地增加脑储备,到老了就能延缓记忆力的衰退。 3、眼不花 目标:远视0.8,近视1尺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说人五十岁左右眼睛就开始花了。老花眼迟早要来,不过,平时多注意保养,不但能避免眼花过早发生,还能预防白内障、眼底病变等老年病。健康的老人,远视仍能保持0.8以上,把报纸放在1尺远仍能看清上面的字。 4、耳不聋 目标:面对面能听见谈话 人老了耳朵背,说话容易打岔。其实,耳聋不单单是听力的问题,时间长了会影响老人的社交,让人陷入孤独的境地。所以,要想做个健康老人,维护基本听力是必须的。至少应保证能听到30分贝的声音,约等于面对面谈话的音量。 5、牙口好 目标:至少保留18颗牙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但也经不起岁月的侵蚀。到了70岁,牙齿会纷纷脱落,特别是平时受力最多、咬合最频繁的后牙,往往剩不下几颗。一个健康老人,到老年至少应剩下18颗牙齿。 6、吃饭香 目标:享受进食快感,通畅自主排便 年轻的时候,吃撑了,过一会就好;人老了,吃撑一次,会难受好几天。人到老年,胃肠功能会自然退化,不但食量会减少,发生消化不良的几率也增加了。所以,维护好消化功能是健康老人的标准之一。 7、有活力 目标:能爬楼梯、自己站起身,能提10千克重物,闭眼单腿站10秒 看到蹒跚而行的老人,你是否发誓自己到老了绝对不变成那样?的确,活动能力下降,是衰老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因之一。 8、骨头硬 目标:维持正常骨密度 俗话说“人过四十,往地里长”,就是形象地比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出现弯腰驼背、身高变矮的现象,这是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人在25—30岁,骨密度达到顶峰,此后就会逐渐下降。等到老年,若不注意保养,骨质疏松会导致腰背痛、驼背和身高变矮,容易发生骨折。因此,维持正常的骨密度是健康老人的必要条件。 9、尿路畅 目标:白天排尿不超过8次,夜尿不超过1次 年纪大了,每天跑厕所的次数也增多了。男人的问题是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不畅,女性的尴尬则是尿失禁和尿频。虽说老年人的下尿路问题多是良性疾病所致,但如果程度严重,会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无论男女,应尽早注意泌尿系统的保健,以期达到“白天排尿不超过8次,夜尿不超过1次”的健康老人标准。 各国老人是如何过晚年的 土耳其老人:喜欢“悠然见南山” 退休后离开城市的喧嚣,搬到郊区或是乡村,回归田园生活。如今,这种想法代表了一大批土耳其老年人的心声。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会把养老的地点选好,位于土耳其南方的郊区和乡村很是受欢迎,因为南方的气候相对于北方来说,要更温暖、更潮湿。选好了地儿,便请来设计师和建筑师为自己盖幢温馨的房子,大都是一层的,也有两三层的。等一切都就绪了,正好是退休“回乡”的时候。回归田园后,吃着天然的食物,呼吸清新的空气,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加拿大老人:我健身,我快乐 在加拿大,笑得最开心的是老人,穿得最漂亮、最绅士的是老人,最受社会尊敬和爱护的还是老人。加拿大老人大都喜欢“以静为乐”,到图书馆去看书,或修剪、浇灌自家庭院的花草,或到咖啡馆坐坐,享受那里的清雅与安静。 老年人平时还有一项最大的 爱好 就是健身。加拿大土地辽阔,首都渥太华就是一座花园城市,到处提供了让人们跑步、骑车、健身的专用道。而冬天,冰雪覆盖的加拿大,人们则更热衷于室内冰球、室外滑雪、溜冰等运动。 老人们运动也很讲究行头,比如专用的跑步衣、跑步鞋,专用的运动水壶;骑车则是专用的健身自行车,还戴着头盔。他们大都喜欢结队一起健身,健身结束后一起去喝杯咖啡,吃点点心,开心地说笑一番再离去。 德国老人:让我们同居吧 众所周知,德国已经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了,但由于养老保障体制很完善,发放的养老金足以让老年人不愁吃喝。不过这仅限于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如果去养老院的话,那些养老金恐怕就不够了。 但是,近几年来德国的老年朋友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单身的老人们结伴而居。这样既可以相互照顾,结伴游玩,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可以节省费用。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一起出去游玩,一块上剧院。一旦有人生病或是受伤,其他人很快就会提供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