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对应经络运行,十二时辰经脉运行

十二时辰的记忆以及对应经脉

先说下古代时辰,古时候以十二时辰为时间记录,一个时辰为2小时,其实也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时间记录方式,更多的应用其实很广泛,但是时辰是以地支为记录方式,以天干为年月记录方式。

而天干地支我们就很有必要去了解。

10天干: 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1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关于经脉

人体有12条经络 ,八脉中也有2条主要脉络;

经络分别是:

足太阴 脾经

足阳明 胃经

手太阴 肺经

手阳明 大肠经

手少阴 心经

手太阳 小肠经

足太阳 膀胱经

足少阴 肾经

手少阳 三焦经

足少阳 胆经

手厥阴 心包经

足厥阴 肝经

2条脉 为督脉和任脉

关于经脉是可以循着这个规律来了解人体部位,以及对应疾病部位的时辰进行按摩或其他方式的诊断和治疗。

怎么记忆呢?

可以通过人体的不同部位或者经脉名称来记忆。

不同部位:心、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部、胆囊、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

总结来说就是: 心肝脾肺肾,大小三膀胃胆心(包)

经脉又分为手部、足部;对应的经络名称有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 ;

手足部各6条经络,而不同名称各对应2条 。

手部的经络都主要是: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主要为心、心包、大肠、小肠、 肺 、三焦;看这部分主要都是围绕着心肺肠的器官

足部的经络主要是: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

主要为 肝、胆、脾、胃、肾、膀胱;偏旁都为月字旁,可以归纳为 月字足部经络 ;

而 肝胆、脾胃、肾和膀胱 这三组就属于可以搭配记忆的部位;

若是按照阴阳经来区分记忆:

手足部分可以分为四类: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阳胆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厥阴肝经          足阳明胃经

那么接下来就说到经络和我们的时辰的关系了;

古代用地支代表十二个时辰,而与此对应的经脉会在不同的时间段为主要运行时间:

具体如下:

子 时23时至01时, 胆经 当令,

丑 时01时至03时, 肝经 当令

寅 时03时至05时, 肺经 当令

卯 时05时至07时, 大肠经 当令

辰 时07时至09时, 胃经 当令

巳 时09时至11时, 脾经 当令

午 时11时至13时, 心经 当令

未 时13时至15时, 小肠经 当令

申 时15时至17时, 膀胱经 当令

酉 时17时至19时, 肾经 当令

戌 时19时至21时, 心包经 当令

亥 时21时至23时, 三焦经 当令

这些部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休息,不然人体就会产生疾病和问题~

所以记忆好,相应经络,在相应经络时间休息养生,后续会在普及相应经脉知识~

   爱养生,爱研究,HI,我是一个爱研究养的生小顽童,追求 简单

十二经络对应的十二时辰是什么?

十二经络对应的十二时辰是:

1、子时(23点-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2、丑时(1点-3点)肝经旺,养血。“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气血的支持。废旧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脏最旺的丑时完成。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此时安静入睡眠,血液大量回肝,肝内血液充足,肝经旺盛,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过滤是作用。此时熟睡胜过其他时间。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久不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易躁怒,易生肝病。

3、寅时(3点-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4、卯时(5点-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上一个时辰)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排泄: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5、辰时(7点-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这时候吃早饭,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6、已时(9点—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经旺盛时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为身体提供气血营养。“脾开窍于口,其化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气血充盈,唇色红润。

7、午时(11点—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黄帝内经·素问·瘘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心养育大有好处,可是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阳。

8、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说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泌别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消化吸收。

9、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此时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痛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比如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10、酉时(17点—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储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11、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是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新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12、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到轮回。

经络对应的十二时辰是如何划分的?

十二经络对应的十二时辰具体时间是凌晨三点至凌晨五点大肠经运行,凌晨五点至七点肺经运行 , 早晨七点至九点:胃经运行,早晨九点至十一点:脾经运行。在这个时间段,呼吸系统会在此时进行修复,有呼吸道疾病者,特别是老人和孩童,常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咳嗽的现象,那是因为肺经会于此时进行排痰,相对的,经常在此时无法好好休养者,往往也会产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时间可以分为十二时辰,人体有十二经络,每条经络有各自运行的黄金时间,其实,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运行经络,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对应起来,能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  早晨七点至九点:胃经运行,此段时间是一天当中,补充气血的最佳时刻,因此早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通常此段时间不吃早餐者,除了肠胃功能容易受损,也常见体型过胖或过瘦,原因就是肠胃吸收不佳,或是饿过头之后的暴饮暴食导致。早晨九点至十一点:脾经运行,人体气血运行在此时进入高峰,脑力和体力运行也最为旺盛,前一夜能够好好休养生息,早晨能够好好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在此时展现最佳活力,思绪和决断力都能在此时发挥极致。相反的,前一晚熬夜、失眠或是睡眠质量不佳者,身体带氧量不足,自然容易呵欠连连,思绪不清而且感觉疲累,若是加上不吃早餐,气血相形虚弱,更会像电力耗尽的电池,整个人显得倦怠没有力气,甚至因此而变得烦躁易怒。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十二时辰是我国古代使用的时间,十二时辰其实和我们身体里面的器官运行时间也是有关系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1 丑时01:00-03:00 足厥阴肝经运行。肝经在运行此时不宜熬夜,易长斑。 寅时03:00-05:00手太阴肺经运行。肺经在运行,易咳嗽的时间。 卯时05:00-07:00手阳明大肠经运行。大肠经在运行通俗讲是去WC排毒的时间 辰时7:00-9:00足阳明胃经运行。胃经在运行吃早餐的时间 已时9:00-11:00足太阳脾经运行。脾经在运行是学习最好的时间。 午时11:00-13:00手少阴心经运行。心经在运行吃中餐的时间。 未时13:00-15:00手太阳小肠经运行。小肠经在运行吸收养分的时间 申时15:00-17:00足太阳膀胱经运行。去WC排毒的时间。 酉时17:00-19:00足少阴肾经运行。肾经在运行吃晚餐的'时间。 戊时19:00-21:00手厥阴心包经运行。心包经在运行此时有的人会比较兴奋或紧张。 亥时21:00-23:00手少阳三焦经运行。美容觉的时间。 子时23:00-01:00足少阳胆经在运行。分泌胆汁助消化的时间,此时不宜吃夜宵会导致发胖,增加发胖。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2 1、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3、辰时(7点到9点)是足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4、已时(9点至11点)是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5、午时(11点至13点)是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6、未时(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7、申时(15点至17点)是膀胱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8、酉时(17点至19点)是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9、戌时(19点至21点)是心包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亥时(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旺开穴运行的时间。 11、子时(23点至1点)是胆经旺开穴运行的时间。 12、丑时(凌晨1点-3点)是肝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扩展资料: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肝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布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怎么理解3 14:00-此刻是人体的最低点,反应迟钝,精神迟钝,小肠到膀胱经。 15:00-精神好转,器官敏锐,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00-从膀胱经走到肾经。 17:00-走到肾经工作效率最高。 18:00-体能下降,肾经走到心包经阶段。 19:00-经络走到心包经,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 20:00-当天的食物和营养储备充足,反映灵敏,心包经走到三焦经。 21:00-经络走到三焦经,记忆力增强。 22:00-体温下降,体质下降,身体器官处于第二低潮,三焦经到胆经。 扩展资料: 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参考资料: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古代是通过十二时辰来记录时间的,而我们人体也有十二经络。而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是相对应,我们可以通过时间来看人体经络运行。以下是我整理的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1

1、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

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2、肝经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肺经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4、大肠经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5、胃经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

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6、经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7、心经中午(11:00-13:00),此时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8、小肠经未时(13:00-15:00),此时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9、膀胱经申时(15:00-17:00),此时膀胱经最旺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10、肾经酉时(17:00-19:00),此时肾经最旺

“肾藏于生殖之精,肾为天赋和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11、心包经戌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13、三焦经亥时(21:00-23:00),此时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2

1、肺经

运行时间 :3:00-5:00, 气血流注于肺,肺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孔最、鱼际穴。

2、大肠经

运行时间: 5:00-7:00, 气血流注于大肠,大肠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穴。

3、胃经

运行时间: 7:00-9:00,气血流注于胃, 胃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髀关、梁丘、丰隆穴。

4、脾经

运行时间: 9:00-11:00,气血流注于脾, 脾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地机穴、三阴交、公孙穴、太白穴。

5、心经

运行时间: 11:00-13:00,气血流注于心,心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神门、通里穴、灵道穴、少海穴、极泉穴。

6、小肠经

运行时间: 13:00-15: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小肠,小肠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天宗穴、后溪穴、肩贞穴。。

7、膀胱经

运行时间: 15:00-17: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膀胱,膀胱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八髎穴、委中穴、昆仑穴。

8、肾经

运行时间: 17:00-19: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肾,肾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大钟、水泉、照海。

9、心包经

运行时间: 19:00-21: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心包,心包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天泉、郄门穴。

10、三焦经

运行时间: 21:00-23: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三焦,三焦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四渎穴、翳风穴、角孙穴

11、胆经

运行时间: 23:00-1: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胆,胆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肩井、环跳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

12、肝经

运行时间: 1:00-3: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肝,肝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阴包穴、太冲、期门穴。

【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古代中国人民,结合 十二地支 ,创造出了 十二时辰 这一独特的计时方式。 而古代医学,则将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相互对应起来,对人体养生提出了建议。 那么就让我们来领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胆经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