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质测试标准,2023年属鼠人的吊坠
幼儿体能怎么测,结果怎么用
栏目主持 高美娇
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 健康 领域的指标中,唯有“具有 健康 的体态”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两处的典型表现中有量化数据。因此,如何客观评价幼儿体能发展情况,许多教师都很困惑。台州市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体能发展评价以观察记录为主,这种质性评价无法直观呈现幼儿当下真实发展水平。教师想要量化评价,但不知怎样做。如何将量化和质性评价结合,明确幼儿体能发展水平,并据此精准地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有效的支持,成为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幼儿运动观察评估 结果模糊怎么办?
聚焦体能检测
椒江区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发现,运用观察法可以了解幼儿运动时的情绪、喜欢什么运动、克服困难的方法等,但这样的评估结果总归是模糊的。幼儿体能水平究竟怎样,很难说清楚。
随后,教研指导者带教师找到了国家 体育 总局2003年发布的《国民体质测试手册(幼儿部分)》。在幼儿身体素质检测方面,《手册》设立了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等6项指标,并制定了量化评定标准。
于是,幼儿园通过先导小组 探索 ,逐条剖析体能检测的项目、标准与方法,共同学习科学评估方法。
园长请 健康 组长带领8位教师组成先导小组开展研究。他们发现,6项体能检测指标与《指南》提出的幼儿动作发展目标非常一致。于是,教师分别在班级引导幼儿初步练习6项体能动作并开展检测。小团队通过 探索 逐渐意识到,幼儿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柔韧度、灵敏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基本运动能力。教师初步尝试在幼儿园现有条件下检测幼儿6项体能发展情况。
一个月后的幼儿园大教研活动上, 健康 组长逐条介绍了6项体能检测的场地准备、规范动作、检测方法、各年龄段的评分标准。先导小组成员分享已有的经验,比如用集体和分组的方式进行练习,利用幼儿园现有场地与器械进行活动,为大班幼儿创设有竞赛和挑战性的活动……但大家也产生了新的疑惑:我们理解的6个测试动作是否规范?检测时要注意什么?
于是,教研组织者请研究幼儿 体育 的专业人士为全园教师做了一次培训,专家为全体教师讲解了每个测试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并纠正每一位教师的动作,大家终于清楚掌握了幼儿体能检测的专业方法。
第一阶段的教研活动,我们收集了教师的困惑——无法取得幼儿体能发展的客观结果,并帮助教师找到了解决办法。再结合《指南》对幼儿 健康 领域的描述,找到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检测路径。与此同时,开展体能检测活动教研分层推进,这是一个学习—设疑—解惑的过程,破解了幼儿动作发展评价结果模糊的困境。
体测不能演变成几个动作训练
用 游戏 丰富练习形式
之后,教师迫不及待地在班级进行了第一次幼儿体能检测,结果让教师很吃惊。按照《手册》的标准,多数班级只有1—2名幼儿达到优秀,最好的班级也只有5名。于是,不少班级教师组织幼儿练习《手册》要求的6个动作。这时,教研指导者对自己,也对教师提出问题:“幼儿体能测试的目的是什么?”“单纯练习这6个动作就是最有效的提升幼儿体能的方法吗?”
随后,教研指导者和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开始探讨,如何破解这种片面做法。最终大家决定引入参与式学习和 游戏 设计体验的大教研组活动。这不仅让教师厘清了检测目的,更引发了教师对“为测试而练习”这种教育行为的深刻反思。
参与式学习开始前,教师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重温了6项体能检测指标,明确了检测结果是反映幼儿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量、上肢腰腹肌肉力量、身体平衡能力及躯干柔韧性的大致水平,从而为教师实施有效教育支持提供依据的。
以“10米折返跑”和“双脚连续跳”两个动作为例,参与式活动时,各年级组选一项进行探讨。中班组教师认为,10米折返跑需要腿部力量,还要进行起跑、摆臂、冲刺、触地、转身、耐力等训练。平常可以创设有趣的 游戏 情境,在闯关 游戏 中开展。大班组认为,可以进行相关练习,如跳绳、跳台阶等,以增加幼儿腿部力量和爆发力,还要提高幼儿反应能力和身体的协调与控制能力。
紧跟着,教师进行了第二次体能 游戏 的设计、共享、典型活动现场模拟和评析的教研。
以小班组6位教师为例,她们认领了10米折返跑项目。大家分头设计了“小兔拔萝卜”“小猴摘桃子”“小青蛙找妈妈”“寻宝小能手”“果园里面快乐多”“烤牛排”等 游戏 。分享时,大家公认“烤牛排”中敲牛排、腌牛排、烤牛排和上牛排的 游戏 情境生动有趣,可以对应地练习10米折返跑。
完善设计时,教师把转身、触摸目标物的动作练习巧妙地融入其中。同伴分析和园内点评时大家发现,这个 游戏 看上去是专门练习10米折返跑动作,但实际上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下肢力量、腰腹力量等都得到了提升。
这一环节中,教研指导者发现了问题——体能测试演变成了几个动作的专门练习,但并没有简单否定教师的做法,而是借助鲜活的教研活动设计,让教师自主发现问题。幼儿单纯练习几个动作的问题,在参与式和情境式教研中迎刃而解。
教研中,每位教师的思想与观点不断碰撞交融,厘清了测试的目的。之前,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测试项目与幼儿体能发展一一对应,在模拟后的分析时发现,原来幼儿的动作是在多方式、多类型的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同样,一个 游戏 或活动也能促进幼儿多个身体动作的发展。
此后,教研组织者引导教师为每个年龄段都设计了一系列相应的 游戏 ,积累起了体能 游戏 资源库,幼儿体能训练的过程也就充满了乐趣。
体能检测有什么价值?
根据幼儿弱项有针对性地指导
6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直观呈现幼儿体能发展水平,但数据还不能客观地分析幼儿体能发展的特点、兴趣和需求。分散的户外活动现场,也无法观察到所有幼儿的情况。教师的问题与困惑继续萌发,教研继续跟进。
通过体能检测前后的数据对比能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发现个体的强项与弱项。观察等质性评价能获取幼儿活动的状态、遇到的困难、教师的多种支持策略是否有效等信息。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能更客观地分析每个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我们引导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研讨逐一突破幼儿遇到的问题。
如果数据显示,班级多数幼儿某个检测项目整体水平都比较弱,那就可以先预估幼儿面临的可能困难是什么,再进行集体干预。比如幼儿网球掷远的成绩弱,那就要分析究竟是幼儿投掷动作要领没掌握、手臂力量不足还是身体协调性不够,然后再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 游戏 进行分层分类指导。
当数据显示个别幼儿某项动作发展较弱,就可以借助表格对幼儿进行连续记录跟踪分析,并跟进个别化支持策略。
如个别幼儿不能完成在10厘米宽的平衡木上行走,教师可以用 游戏 的方式引导幼儿沿着有一定高度的花坛边走、沿着低矮且稍宽的平衡木走、沿着自制木桩往前走……逐步增加难度,直至他能顺利平稳地在10厘米宽的平衡木上行走。
在这一阶段的教研中,教师通过经验交流、智慧碰撞,找到了幼儿体能检测结果的使用办法,解决了单纯依靠数据分析提供支持策略的局限性。观察评价与体能检测结果相结合,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幼儿需求,更精准地为幼儿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胡旭慧系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十二生肖中眼睛最亮的动物是什么?
老虎属猫科,夜间泛光最强
3-4岁幼儿跳远标准
体能测查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测评内容为制定幼儿健康活动的目的、方法、内容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幼儿体质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幼儿体能测查的四大作用:1、了解幼儿目前的体能状况。2、提供个人化运动处方的依据。3、可针对较弱的体能进行强化。4、评估运动前后的效果与进步情形。项目一:坐位体前屈测查要求:双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移,直到不能移动为止。膝盖不能弯曲。要做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测查目的:躯干和下肢柔韧性女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15.9cm 5岁>16.6cm 6岁>16.7cm 男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14.9cm 5岁>14.4cm 6岁>14.4cm项目二:立定跳远测查要求: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量向前跳,起跳时,不能有垫跳动作。测查目的:主要反映幼儿下肢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女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89 5岁>102 6岁>116男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95cm 5岁>110cm 6岁>127cm项目三:网球掷远测查要求:两脚前后分开,站在投掷线后约一步距离,单手持球举过头顶,尽力向前掷出。球出手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在或越过投掷线。测查目的:反映幼儿上肢腰腹肌肉力量。女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5.0m 5岁>8.5m 6岁>8.0m 男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6.0m 5岁>9.0m 6岁>12.0m 项目四:双脚连续跳 测查要求:双脚同时起跳,双脚一次或两次跳过一块软方包,连续跳过10块软方包。双脚并齐,从软方包上跳过。测查目的:反映幼儿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量。女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5.9秒 5岁>5.2秒 6岁>4.6秒 男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5.6秒 5岁>5.1秒 6岁>4.4秒 项目五:10米往返跑 测查要求:跑到折返线,用手触摸物体后,转身跑到目标线,要全速跑,接近终点不要减速。测查目的:反映幼儿身体的灵敏素质。女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7.2秒 5岁>6.7秒 6岁>6.1秒 男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6.9秒 5岁>6.4秒 6岁>5.8秒项目六:走平衡木测查要求:站在平台上,面向平衡木,双臂侧平举,中途不能落地,要有人员进行保护。测查目的:反映幼儿平衡能力。女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5.3秒 5岁>4.1秒 6岁>3.0秒 男孩达到优秀的标准值:4岁<4.9秒 5岁>3.7秒 6岁>2.7秒延伸阅读:教师必收 | 幼儿体能测试结果质量分析报告标准模板,拿走不谢!学期末幼儿体能水平测试结果分析报告来啦,还没写的快来收藏喽!眼晴明亮的生肖是什么?
鼠,老鼠眼睛贼亮贼亮的,这个是公认的啊。望采纳!健身自身体质科普知识
健身自身体质科普知识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那么关于健身知识普及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健身科普知识文章,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什么是国民体质测定?
2000年会同10个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3~69岁的国民进行了首次全国性体质监测。此后,组织专家利用这次测试的数据在《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并施行《标准》是为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与评定,并指导国民科学健身。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深圳市在国民体质测定中还增加了人体成分、人体骨密度、儿童青少年骨龄测试与分析,以及人体健康量子生物检测等多项内容,为市民体质测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国民体质测定年龄组怎样划分?
《标准》适用于3~69周岁的国民。按周岁年龄划分成:幼儿(3~6岁)、学生(7~18岁)、成年人(18~59岁)和老年人(60~69岁)四个年龄段,其中学生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教育部公布。
三、各年龄段体质测定指标
类别 测试指标 幼儿3~6岁 学生7~18岁 成年(甲) 18~39岁 成年(乙)40~59岁 老年60~69岁
四、国民体质测定如何评分?
体质测定采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的方法进行评定。《标准》中的每个测定项目,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人,都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幼儿组,每半岁有一个评定标准,如3岁、3.5岁、4岁……;学生组每一岁有一个评定标准,如7岁、8岁、9岁……;成年人和老年人组每五岁有一个标准,如20~24岁、25~29岁……。
单项评分采用5分制。5等为优秀、4等为良好、3等为合格、2、1、0等为未合格。
综合评级是根据受测者各单项得分之和确定,共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四级(不合格)。任意一项指标无分者,不进行综合评级。
深圳市对国家《标准》的综合评级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和科学计算。采用了加权的办法,对体质好坏影响大的指标“权重”大,得分就多、影响较小的指标“权重”就小,得分也少。如成年20~39岁组反映心脏功能的台阶指数达到5等优秀可得16分,而闭眼单足站立达到5等优秀只得9分。
各单项得分之和80~100分为总评“优秀”,70~79分以上为总评“良好”,60~69分以上为总评“合格”,59分以下为“未合格”。
为了使参加国民体质测定者能及时知道自己体质测定的评定结果,深圳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编制了国民体质测定评价电脑软件,录入各项测定数据后,可立即打印出体质评定报告单给受测者。
五、参加体质测试应注意的事项。
体质测定的对象是身体无气质性疾病、发育健全、无明显生理缺陷的正常人。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等患者,不参加测定。近期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慢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应推迟测定。
参加测定者应穿着便于运动的衣服和鞋。
六、怎样评价身高和体重?
根据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的测试值,可以评价出人体的发育匀称程度。理想身材应表现为身体匀称、结实。所以,按《标准》评定身高和体重时,对不同的身高,有不同的体重标准。
《标准》规定,根据体质测试的身高和体重值可以评定出“身高标准体重”的等级。
例如:31岁的男子,身高172.3厘米,体重70.3千克。根据成年人30~34岁年龄段的“身高标准体重”标准,评定为体重正常的5等,如果同为身高172厘米的人体重为78.1千克,就评定为偏重的3等。如果体重大于81.1千克,就应评定为特重的1等。
《标准》不对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的身高的高矮进行评分。只有幼儿组,除了要和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组一样进行“身高标准体重”的等级评定外,还要根据身高的值进行评定,身高越高的幼儿,表明发育越好,所以得分也越多。
七、怎样评价肺活量?
肺活量是一项机能类指标,它测定受测者尽全力深吸气后,再尽全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检测肺通气能力的指标,可以反映出受测者呼吸系统的功能。如《标准》规定,男子35~39周岁,肺活量超过4349毫升为5等优秀,3210~3739毫升为3等合格;同样年龄的女子,3159毫升以上为5等优秀,2250~26749毫升为3等合格。肺活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体育锻炼水平有关。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使肺活量增加。吸烟较多的人,肺活量会降低。
八、怎样评价心脏功能?
在《标准》中台阶试验是测试心血管机能的一种简易的定量负荷机能试验方法。台阶高度:中学生、成年男子台阶高均为30厘米、女子均为25厘米;小学生男女台阶高均为25厘米(学生台阶高度只适用于深圳市国民体质测定)。受测者按每二秒钟上下一次台阶的节拍运动3分钟后,受试者立刻静坐在椅子上,记录运动停止后1分到1分半钟、2分到2分半钟、3分到3分半钟的三次脉搏,按台阶指数公式:
台阶指数=(运动时间)180秒×100/2×(3次脉搏的和)
计算后,进行评定。健康的人做台阶试验后,第一分钟脉搏不应太高,然后,一次比一次下降。如:59、53、51(可算出台阶指数为55.1)。
如《标准》规定,男子45~49周岁,台阶指数70.2以上为5等优秀、53.6~60.3为3等合格;同样年龄的女子,71.3以上为5等优秀、54.5~61.5为3等合格。台阶指数是评价成年人心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台阶试验后,休息一分钟后的脉搏太高或休息二、三分钟后的脉搏下降很慢,都是心脏功能不好的表现,个别人还可能出现后面的脉搏反而比前面高的不正常现象。如有以上现象,必要时,应到医院进一步作检查。
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特别是坚持长跑、游泳、登山等项目锻炼,可以提高心脏功能。
九、怎样评价握力?
握力主要反映受测者的前臂、手腕、手掌部肌力量。男子的握力大于女子,经常进行力量锻炼的人和体力劳动者的握力比较大。如《标准》规定,男子20~24周岁年龄段,56.3千克以上为5等优秀、49.3~56.3千克为4等良好、43.6~49.2千克为3等合格;同样年龄的女子,35.0千克以上为5等优秀、29.9~35.0千克为4等良好、25.8~29.8千克为3等合格。
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但通过健身球、哑铃操、举杠铃等练习,可以提高握力。
十、怎样评价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主要能反映受测者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如《标准》规定,30~34周岁的成年男子,坐在平坦的垫上,两腿伸直,两臂和手前伸可达18.3厘米以上为5等优秀、6.5~11.9厘米为3等合格;同样年龄的女子达19.2厘米以上为5等优秀、8.0~13.3厘米为3等合格。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柔韧性会逐渐变差,但是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特别是常做弯腰、压腿等柔韧性练习的人,可以保持或提高身体的柔韧程度。
十一、怎样评价下肢肌肉力量?
依照《标准》,立定跳远、纵跳主要可反映出受测者下肢肌肉的爆发力量及动作的协调性。立定跳远是3~18岁学生的测定指标,纵跳是20~39岁组成年人的测定指标。它们如《标准》规定,4.5岁的幼儿男孩立定跳远达到73~88厘米为3等合格,102厘米以上为5等优秀;30~34岁的成年男子纵跳达到29.4~34.7厘米为3等合格,41.1厘米以上为5等优秀;同样年龄段女子达到18.8~22.6厘米为3等合格,27.7厘米以上为5等优秀。
从3岁幼儿到18岁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长期缺少体育锻炼,肌肉力量会逐渐减退,纵跳的高度会下降。立定跳远与纵跳较差的人,平时应注意加强锻炼。跳绳是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及动作协调性的一项较好的运动。
十二、怎样评价成年男子的俯卧撑?
俯卧撑是18~39岁组成年男子测定的一项指标。它主要反映受测者的上肢力量和腰腹肌肉的力量。如《标准》规定,男子35~39周岁,一次做27次以上俯卧撑为5等优秀、12~19次为3等合格。
肌肉的力量“用则进,废则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做俯卧撑等力量性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而平时缺少力量训练的人,肌肉力量会逐渐减退。
十三、怎样评价女性的腰腹部肌肉力量?
《标准》中一分钟仰卧起坐能反映受测者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它是7~18岁女学生的选测指标、18~39岁成年女子必须测定的.指标。按照《标准》评定,女子30~34周岁,在一分钟内做28次以上仰卧起坐为5等优秀、11~19次为3等合格。
成年女子、特别是生育后的妇女,经常做仰卧起坐可以减去腹部多余的脂肪,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保持原有的匀称身材。
十四、怎样评价动作神经反应?
选择反应时是测定成年人、老年人的动作神经反应的指标。神经反应速度是一项遗传度较高的指标。有的人神经反应速度较快,有的人则较慢。而且,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速度也会逐渐减慢。因此,选择反应时也是衡量中老年人衰老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标准》规定,40~45岁的男子选择反应时在0.59~0.49秒为3等合格、0.43秒以内为5等优秀;同样年龄段的女子应达到0.61~0.52秒为3等合格、0.44秒以内为5等优秀。
十五、怎样评价平衡能力?
闭眼单足站立是测定成年人、老年人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指标。如《标准》规定,40~44岁男子闭眼单足站立达到10~21秒为3等合格、54秒以上为5等优秀;同样年龄段女子应到8~18秒为3等合格、45秒以上为5等优秀。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也会逐渐减退,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会保持相对稳定,或减退的速度会比较慢。
十六、幼儿组测定哪些身体素质指标?
幼儿组测定的身体素质指标除坐位体前屈与成年组一样外,其他素质指标都是反映人跑、跳、投掷等基本活动能力的。如:10米折返跑是测试幼儿的短距离奔跑能力;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掷网球是测试上肢与躯干的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走平衡木是测试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因此,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幼儿掌握基本活动能力的情况。
十七、学生组测定哪些身体素质指标?
学生组测定的身体素质指标,与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不同的有50米跑、背力。50米跑与幼儿的10米折返跑一样,是测试儿童青少年短距离的奔跑能力;背力是测试人体上肢、腰、背部肌肉力量。通过近3年的测定工作,发现深圳儿童青少年背力的合格率偏低,表明他们的上肢、腰、背部肌肉力量较差,应该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幼儿园体质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幼儿园体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家长了解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幼儿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体质健康提供科学可参考的依据。
3-6岁的幼儿,生长发育是极其迅速的,生理功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对幼儿的体质状况和影响体质的因素进行研究,对未来我们国民的体质、幼儿园对孩子体质教育方式方法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幼儿园体质检测的标准:
目前幼儿园的体质监测标准大多是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作为幼儿体质监测权威性文件,对科学指导幼儿健身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套标准能通过监测身体的8个项目来了解儿童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以3-5岁每0.5岁为一组;6岁为一组;男女共计14个组别。测定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两个身体形态指标,并分别通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等项目测试幼儿的力量、柔韧性、协调能力、灵敏素质等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