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涉害课两种起法,六壬涉害课起例辨疑
大六壬起课方法图解
大六壬起课方法图解如下:
大六壬用“正时”或“活时”起课,通过二十四节气定出月将,以月将加时排天盘,根据天地盘的组合,演四课,依九宗法发三传。其理论与用法十分复杂,主要有正时与活时起课两种。
1:正时,又称真时,要把我们日常所用的北京时间转换成当地的地方时。大六壬正时的运用与梅花易数类似,“讲究不动不占”,当自己心中动念,想预测某事时,便可以用这个时间起课。
2:活时,通常用十二支竹签,写上十二地支,装在竹筒中,当有事要预测时,集中精力随意抽一支竹签,以所抽得的签上的地支作为时辰起六壬课。
如果竹签不便制作,还可以随手写一个数,或随便翻开一本书,按照这个书页的数字,超过12以上的减去12,或除以12,按照所得余数,为时辰起课!
自学大六壬,有不好的影响吗?比如有人学奇门疯了,大六壬会吗?或者会不...
不会的。学奇门疯了是因为他对专业术语理解错了,没有专业人士教的原因。
六壬的起课排盘步骤
查明太岁,月将,日干支。一、十干寄宫 歌诀:甲课寅兮乙课辰,丙戊课巳不须论。丁己课未庚申上,辛戌壬亥是其真。癸课原来丑宫坐,分明不用四正神。十个天干寄在地支的宫位,原则是:“阳干寄禄,阴干寄冠带”。列表如下: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寅 辰 巳 未 巳 未 申 戌 亥 丑二、月将先要明白二十四节气:月份 地支 起点 中气 终点正 寅 立春 雨水 惊蛰二 卯 惊蛰 春分 清明三 辰 清明 谷雨 立夏四 巳 立夏 小满 芒种五 午 芒种 夏至 小暑六 未 小暑 大暑 立秋七 申 立秋 处暑 白露八 酉 白露 秋分 寒露九 戌 寒露 霜降 立冬十 亥 立冬 小雪 大雪冬 子 大雪 冬至 小寒腊 丑 小寒 大寒 立春以地支相合,与月建合者为月将,逢中气而换。月将即为日宿太阳,视太阳入何宫,即为何将。太阳于每月中气过宫,故月将亦逢中气而换。详见下表:月将 神将名 起点 终点亥 登明 雨水 春分戌 河魁 春分 谷雨酉 从魁 谷雨 小满申 传送 小满 夏至未 小吉 夏至 大暑午 胜光 大暑 处暑巳 太乙 处暑 秋分辰 天罡 秋分 霜降卯 太冲 霜降 小雪寅 功曹 小雪 冬至丑 大吉 冬至 大寒子 神后 大寒 雨水立天地盘地盘就是十二地支的固定方位,始终是不变的。排六壬课的时候,不写出地盘,只写出天盘。天盘是变化的,天盘也写十二个地支,这十二个地支也是顺时针排列的,由于地盘没有写出,天盘下面其实隐藏着一个地盘。“月将加时为天盘”,将月将放在时支上,然后顺时针写完其余十一个地支。排成天盘后,这样一固定下来,接着就是排四课、发三传、布天将、明神煞,就成为一个六壬课式,这个六壬课式就和事物的过去、现今及未来的发展相对应,分析这个课式,即可论断吉凶。演四课先看日干寄宫在何宫,以该地支天地两盘支起一、二课;再看日支,也以其宫天地两盘起三、四课。发三传一、贼克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二、比用下贼或二三四侵,若逢上克亦同云。常将天日比神用,阳日用阳阴用阴。若或俱比俱不比,立法别有涉害陈。三、涉害涉害行来本家止,路逢多克为用取。孟深仲浅季当休,复等柔辰刚日宜。四课中或二上克下,或二下克上,而与本 日之日干俱比(阴阳都相同),或俱不比(阴阳都不同),则各就所克之处,由地盘涉归本家,以受克多者为用。如受克俱多,则以在地盘四孟上者为用。如无孟,则取仲上者。如又俱相等,则阳日取干上神,阴日取支上神。中传、末传照常法为。(四孟:寅申巳亥位;四仲、子午卯酉位;四季,辰戌丑未位。)四、遥克四课无克号为遥,日与神兮递互招。先取神遥克其日,如无方取日来遥。或有日克乎两神,复有两神来克日,择与日干比者用,阳日用阳阴用阴。第一步:四课中既无上克下,也无下克上,则看四课上神有无克日干者,如有,则克日干者为初传,如果有两个上神均克日干,则取与日干相比者为用。第二步:四课中既无上克下,也无下克上,则看四课上神有无克日干者,如无,则又看有无上神被日干所克,若有,则取被日干所克的上神为用,但如果有两个上神被日干克,则取与日干相比者为用。五、昴星无遥无克昴星穷,阳仰阴俯酉位中。刚日先辰而后日,柔日先日而后辰。四课全备,无上下克,又无遥克,阳日则取酉宫上神为用,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取干上神。四课全备,无上下克,又无遥克,阴日则取天盘酉下神为用,中传取干上神,末传取支上神。六、别责四课不全三课备,无遥无克别责例。刚日干合上头神,柔日支前三合取。皆以天上作初传,阴阳中末干中寄。刚三柔六共九课,此课先贤俱隐秘。戊午戊辰与丙辰,干上皆午是为亲。辛丑辛未各二日,上下皆是丑未真。丁酉当为巳丁是,辛酉原来是酉辛。又诀:三课无克别责名,刚日先传干合神,柔日支前三合取,中末都来干上行。此论四课不全,只有三课,既无上下克,又无遥克,即以别责法取合神为初传。阳日取干合之上神为初传,中传、末传俱用干上神。阴日取支前三合为初传,中传、末传俱用干上神。所谓“支前”,即地支的三合局:巳酉丑三合,酉日则取丑(丑在酉前),丑日取巳(巳在丑前),又如亥卯未三合,亥日取卯(卯在亥前),未日取亥(亥在未前)。其余仿此。七、八专两课无克号八专,阳日日阳顺行三。阴日辰阴逆三位,中末总向日上眠。如是阳日,以干上神在天盘顺数(顺时针数)三神为用,如亥至丑为顺数三位。中传、末传取日干上神。如是阴日,以支第四课上神在天盘逆数(逆时针数)三神为用,如由亥至酉这样逆数三位。中传、末传取日干上神。八、伏吟伏吟有克还为用,无克刚干柔取辰。迤逦刑之作中末,从兹玉历识其真。若也自刑为发用,次传颠倒日辰并。次传更复自刑者,冲取末传不论刑。四课上下有克,照常取克发用,中传取初传所刑的支,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即初传为辰、午、酉、亥),则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即中传为辰、午、酉、亥),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末传。阳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日上神发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支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传。阴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支上神为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如果中传是互刑,末传取冲)。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日干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九、返吟返吟有克亦为用,无克别有井栏名。若知六日该无克,丑未同干丁己辛。丑日登明未太乙,辰中日末识原因。又诀:返吟有克克初生,理取先冲而后刑。次传如在自刑上,须求破冲是原因。无克取马发为用,中支末干神相应。月将与占时相冲,致天地盘各居冲位,名曰返吟课。三传取法原则是:四课干支有克,仍照例取受克者为初传(取下贼上,阳日用阳阴用阴),初传冲者为中传,中传冲者为末传(初传和末传是相同的)。六甲、六庚日三传为寅申寅。六丙、六戊、六壬日,子午日三传为午子午,寅申日三传为寅申寅,辰戌日三传为巳亥巳。乙丑、乙未日三传为辰戌辰,乙卯、乙酉日三传为卯酉卯,乙亥、乙巳日三传为巳亥巳。癸丑、癸未日三传为未丑未,癸卯、癸酉日三传为卯酉卯,癸亥、癸巳日三传为巳亥巳。四课干支无克,取日支的驿马发用,中传用支上神,末传用干上神。如例二。按:返吟无克只有六日,即丁丑、己丑、辛丑、丁未、己未、辛未。丑日即取亥(驿马)发用,未日即取巳(驿马)发用,中用支上,末用干上。布贵人(即天将盘)十二天将 宫位 五行天乙贵人 己丑 阴土螣蛇 丁巳 阴火朱雀 丙午 阳火 乙卯 阴木勾陈 戊辰 阳土青龙 甲寅 阳木天空 戊戌 阳土白虎 庚申 阳金太常 己未 阴土玄武 壬子 阳水太阴 辛酉 阴金天后 癸亥 阴水贵人分昼夜贵人, 凡占时从卯至申的为昼贵, 酉至寅时的为夜贵。起贵人歌诀如下:甲戊庚牛羊(甲戊庚日昼贵用丑,夜贵用未),乙己鼠猴乡(乙己日昼贵子, 夜贵申),丙丁猪鸡位(丙丁日昼贵亥, 夜贵酉),壬癸蛇兔藏(壬癸日昼贵巳, 夜贵卯),六辛逢马虎(辛日昼贵用午, 夜贵用寅),此是贵人方。起好贵人后再在天盘上按次序布腾蛇、朱雀······天后等十二天将。 但顺序有顺有逆,凡贵人在地盘亥子丑寅卯辰位的顺行, 在地盘巳午未申酉戌位则逆布。三传遁干(空亡)六壬所用三传之干是从日干支六旬上遁干而来的。如甲子日起课得三传午卯子, 则初传午遁庚, 中传卯遁丁, 未传子遁甲。大六壬预测真的那么准吗?
应该是非常的准啊!!!!!!!!!!!大六壬 涉害法见机格两个四孟取哪个?
涉害法 (多贼克,俱比或俱不比)(比用法后还有两个以上与日干同阴阳者,则以涉 害深者为初传。当所涉害次数相同时候,取处孟神位之神为初传,无孟取仲位,不取季。 )见机课——都同深浅,先选四孟察微课——孟相同则选四仲总结:【取天盘四孟四仲,非地盘地支】(孟为见机课,仲为察微课)。缀瑕课——又名复等课。涉害次数相同,又都是处在孟仲天盘上,取日上神。特例:只有戊辰日的子是干上神会出现。答:1、见机课——都同深浅,先选四孟2、四课涉害相等,有两个四孟,选四仲,即察微课
大六壬神课之涉害课
大六壬神课之涉害课 很多爱好大六壬的初学朋友,最难的莫过于九宗门的涉害课了,有好多人刚开始志气逢勃,信心满满,当学到涉害一节时就蒙圈了,有的就放下了,有的百思不得其解,直叹大六壬神课真的太难学了。当然,对于初学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道难关,但主要你好好地看如下我写的起涉害课的方法,你就会阔然开悟了。歌诀:涉害行来本家止,路途多克初传取。孟深仲浅季当休,复等柔辰刚日拟(拟)。意思:凡四课中,或二上克下,或二下贼上,而与本日之日干,或俱比,或俱不比(即阳见阳,或阴见阴,为俱比。阴见阳,或阳见阴为俱不比。)则各就所克之处,由地盘涉归本家,以克多者为发用。如果克害相等,就以地盘上四孟的上神为发用(寅申巳亥),如果不是四孟,就取仲上之神为发用(子午卯酉为肿)。如果没有孟,也没有仲,不能取季上神为发用(季神为辰戌丑未),而是,如果是阳日,就取干上神为发用。如果是阴日,则取支上神为发用。中传和末传的取法与克贼之知一、元首等课同。例一,正月丁卯日亥将丑时亥酉未 亥 丑 卯 巳 丑 卯 巳 丁 卯 辰 巳 午寅 未丑 申子 亥 戌 酉第一课上下无克,第二课木火也无克,第三课卯木克丑土,下贼上,第四课丑土贼亥水,也是下贼上。那就看日干是丁,是阴干。第三、第四课上神也都是阴支,皆比。无法取比用法。所以只能看涉害了。先看丑土加临卯木上,卯木克土为一克,丑加临辰上,乙寄辰中克丑第二克,加临巳、午、未、申、酉、戌、亥、子皆无克丑土之神,至丑本位共两重克。亥水加临丑上被丑所克为一克,加临卯无克,加临辰上被辰克为二重克,加临巳上,戊寄巳中克亥为三重克,加临午上无克,加临未上,未克害为四重克,己寄未中克亥为五重克,加临申、酉上无克,亥加戌上,戌克亥为六重克,至亥本家共六重克。亥比丑涉克较重,所以,以亥为发用,亥上是酉为中传,酉上是未为末传。例二,四月庚子日申将戌时午辰寅申 戌 辰 午戌 子 午 庚卯 辰 巳 午寅 未丑 申子 亥 戌 酉第一课午火克庚金,为上克下;第二课上下相生,第三课戌土克下子水;第四课上下相生。庚是阳干,第一课午火和第三课戌土也都是阳支,所以无法用比用法。只能用涉害法了。先看午火,午火临申,克申是第一重克,庚寄申中也被午火所克,为第二重克,午临酉位,酉为金也被午火克,为第三重克。临戌,戌中寄辛金,被午火所克,为第四重克,临亥、子、丑、寅、卯、辰、巳归本位,都无克,所以共为四重克。再看戌土临子位克子为第一重克,临丑,丑中寄癸水,癸水被克为第二重克,临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归本位再无克害,共为两重克。相比之下,午火比戌土克害较深,所以以午火为发用,午上是辰,以辰为中传,辰上是寅,所以寅为末传。例三,正月丙子日亥将辰时子未寅寅 未 未 子未 子 子 丙子 丑 寅 卯亥 辰戌 巳酉 申 未 午这四课都是上克下,初看可能较难取舍,我们取用的时候也要按克贼的方法逐步排除取用。首先,先看日干丙火是阳干,再找四课中上神的支有多少阳支,这也是先用比用的方法。如今上支中只有子和寅是阳支,未土是阴支,所以排除不用。如今寅和子都与丙干俱比,所以需要用涉害的方法,先看子水临巳上克巳为第一重克,巳中有丙火被子水克为第二重克,子水临午上克午火为第三重克,临未上,未中寄有丁火,被子水克为第四重克,临申、酉、戌、亥归到本家,共历四重克。再看寅木,寅临未上为第一重克,未中寄有己土,己土被克为第二重克,临申、酉无克,临戌克戌为第三重克,临亥、子无克,临丑克丑为第四重克。直至本家也为四重克。那么子和寅涉害相等,都是四重克,到底怎样取用呢。那就先看子和寅谁临孟上(寅申巳亥),寅加未上,未为季;子加丙上,丙寄巳中,巳为孟神。所以要以子为发用。以子上未为中传,未上寅为末传。这种以孟上神发用的涉害,叫做见机课。例四,五月庚午日未将卯时辰申子寅 戌 辰 子戌 午 子 庚酉 戌 亥 子申 丑未 寅午 巳 辰 卯此课中,第一课上下相生,第二课上克下,第三课上下相生,第四课上克下。也就是第二、第四课有克,且日干和第二、第四课上神都是阳,俱比。俱比或俱不比都不能用比用的方法,所以只能用涉害的方法,先看辰土临于子水之上克子水为第一重克,临于丑上,丑中寄癸水,癸水被克为第二重克,临寅、卯、及至本家,共两重克。再看寅木临于戌土之上,克戌土为第一重克,临亥、子皆无克,临于丑上克丑为第二重克,及至本家也是共两重克。寅和辰涉害相同,比用相同,该如何取用呢,看辰加子上,子为仲,寅加戌上,戌为季。所以先以仲上神为发用。故辰为初传,辰上为申,所以申为中传;申上为子,所以子为末传。这种以仲上神发用的涉害课叫做察微课。例五,十一月戊辰日丑将午时。子 未 寅 午 亥 未 子 亥 辰 子 戊 子 丑 寅 卯 亥 辰 戌 巳酉 申 未 午一个课中以什么为发用,首先要察看有没有贼克,如果有下贼上的,先以被贼者为发用叫做重审课。如果没有下贼上者就看有没有上克下者,如果有上克下者,就以上克之神为发用;如果贼克课中,同时有两课以上贼克者,就看贼克者与日干是否相比,如果有,先以相比者为发用。如果两课以上贼克与日干俱比或俱不比时,就以课中涉害较深者为发用,这叫涉害课。如果涉害相等,就以孟上神者为发用,叫做见机课。如果没有孟,就以仲上者为发用,叫做察微课。前面讲过,如果没有孟也没有仲,以什么为发用呢,不取季上神为发用,而是以阳日取干上神发用为初传,阴日则取支上神发用为初传,这种课名叫做缀瑕或复等以上例,看课中第一课子加戊,为戊土克子水,为下贼上;第三课为亥加辰,为下贼上;第四课午加亥,也是下贼上。总共有三课下贼上,其中子和午为阳支,与日干戊俱比同阳,而亥为阴,与日干不比,故舍去不用。先看午,加于亥上,被亥所克,为第一重克,亥中寄有壬水又克午,为第二重克。午加子上,被子水克,为第三重克。午临于丑上,丑中寄有癸水克午,为第四重克。临于寅、卯、辰、巳历归本家皆无克,共四重克。再看子水临于巳上(戊),巳中寄有戊土克子水,为第一重克;临于午上无克;临于未上,未土克子水为第二重克;未中寄有己土克子水为第三重克;临于申、酉上无克,临于戌上,戌土克子水,为第四重克,临于亥上及至本家皆无克,也是共四重克。午与子涉害相当,也都是临于地盘的孟上,即涉害、孟神都相同,所以,只能依“阳日取干上神发用为初传,阴日则取支上神发用为初传,这种课名叫做缀瑕或复等课。”,此课中,戊为阳日,所以只能取干上神之子水为发用。以上是传统的涉害起课方法,《六壬大全》也载此法,近代著名壬学家韦千里和袁树珊先生也都用这个方法。但考邵彦和的《六壬断案》和陈公献先生的《六壬指南》用的方法却不一样,他们的方法较为简单,学者也可以沿用邵陈两位先生的方法。其法如下:先取孟上神为用,无孟取仲,无仲取季。孟:寅申巳亥;仲:子午卯酉;季:辰戌丑未。比如:子 戌 午 辰戌 申 辰 甲以上课有两个下贼上,戌贼子,甲贼辰。辰与子都是阳支,与日干一样,不能用比用法,必须在子与辰之间选一个出来作发用。子支下临戌,戌为季神,辰支下临甲(寅),甲寄寅,寅为孟神,先取孟上神辰为发用。故三传为:辰午申。余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