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晚年危机,万年历里的生辰宜忌是什么

90后的中年危机除了秃顶,还有什么?

开始更渴望脱单。在脱单这条路上,90后们无所不用其极,参加着各种“撩妹讲座”,信仰着一个又一个“恋爱专家”……

80后成生育主力军,为何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结婚生子?

80后已经成为了生育的主力军,现在年轻人真的是越来越不喜欢结婚生子,大多都是考虑到如今的孩子抚养成本和教育成本太高了。让年轻人对生孩子都有所考虑,生孩子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年轻人都开始意识到如今教育孩子的成本太高。让年轻人生孩子也都望而却步,在当今社会当中也存在着许多大龄剩男剩女,都不愿意结婚,也都是因为经济压力所造成的。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

对于现在年轻人并不是单方面不愿意结婚,大多都是考虑到经济压力非常的大。在面对女生提出来的房子,车子和彩礼的时候,许多男性也开始意识到需要花费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拿来给自己结婚。作为孩子也不想看到父母如此的辛苦,不愿意看到父母在老年生活后还依旧为自己的婚姻大事所操心,慢慢的也就变成了剩男剩女。

结婚成本太高

80后之所以能够成为生育的主力军,大多都是因为80后赶在一个经济独好的趋势当中,让一些80后都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同时80后也有许多的压力,因为80后在经受过60后父母的教育时,父母告诉子女要多生几个孩子,为了养儿防老。也由此一些80后都有了父母的观念,从而变成了生育的主力军。而现在的90后不愿意生孩子,大多也是考虑到在如今这个社会压力就非常的大,如果再生下来,孩子也只会给孩子造成负担。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现在养娃不光是养娃,还存在着鸡娃的现象,面对教育成本教育的支出,是许多年轻人都无力面对的。孩子抚养并不在乎数量,而是在于质量如今都提倡优生优育,与其去培养过多的孩子,倒不如把家里的孩子好好的培养。把孩子培养得更加优异,能够受到他人的存称赞,而如今这个社会养孩子也并非是防老。

90后提前迎来“中年危机”,这是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职业发展的是非常快的,而且他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职业上的竞争也是比较大的。

你身边有80后还没结婚的吗?他们不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198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到了第四个年头。 没有结婚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1980年代出生的人结婚早,有的孩子结婚,甚至成为祖父母。 当然,这样的人一定是1980年代和1981年代出生的。 是的,80后可能还有一些人没有结婚。1.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会在20岁左右开始自由恋爱或通过介绍选择合适的人,在30岁之前完成青年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并陆续结婚生子。 未婚群体是现阶段的“漏网之鱼”。2.一些未婚青年在择偶时秉持“宁愿矮小不择手段”的理念,在对另一半的选择中挑三拣四。 未婚群体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路上被抛在了脑后。 这是大多数女孩的情况。 他们单身生活很好,每年都能有一定的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们希望找一个更好的男人结婚,也绝对不甘心。他们选择男人的标准是鸡汤里“有格局,能带他们飞的男人”,所以只能选择 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比一年差的选择,不然他们真的很怀念这段婚姻。3.一些未婚青年因为早年的亲身经历或者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结婚意识。4.离婚后不想再婚。  80后离婚率高是不争的事实。 我身边有好几个姐妹离婚后都没有再婚。 有人说“我还没有遇到对的人”,也有人说“我暂时不考虑再婚,静下心来”。人们选择结婚的原因很多,法律、情感、经济、精神信仰、社会、个人生活、生理和心理需求等,选择不结婚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80后不结婚的现象。 比起婚姻,她(他)的幸福更重要。

夜半惊醒!90后的人生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你感到危机了吗?

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一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意思就是人生短暂,要好好的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上学时光 人生匆匆,一辈子也就2万多天,我们读书学习却要花上20年左右的时间,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大学,有很多人甚至要读博士后,那就花在上学的时间就更长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总是渴望早点长大,渴望自己变强,渴望自己能够早点独立,能够离开父母的束缚,想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想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比如在高中的时候,我就特别渴望去外面打暑假工,那年高考完,我毅然就和朋友结队去了广东打暑假工,以前一直生活在学校里,对于外面的工作状态毫无了解,经过家里老乡的介绍,进入了一个注塑工厂。 一天上12小时,一个月只有1000多块钱工资,在那炎热的夏天里,第一次体会到了各种酸甜苦辣,于是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不在工厂上班。 上了大学,自由了,以前各种经历已经和想法又付之一炬,逃课、旅游、玩游戏,以前没玩过的都尝试了一遍,就这样把大学时光白白的浪费了。 学校学习的时间占了我们太长,真正能立足于社会的本领少之又少,等毕业了,回首望去,光阴似箭,有点后悔浪费了那么好的青春年华。 曾国藩说过:“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少——少年时代顺风顺水,一旦踏入社会,不论在哪个角落都有起波澜的时候。年轻时确实不能太过于安逸。 工作十年 毕业后,着急着找工作,怀着踌躇满志的决心,一定要好好的闯荡出一片天地,现实似乎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我记得我第一年出来找工作,找了一个月未果,抱着高不成低不就心态,工作蛮多,只是自己很迷茫,对于工作的领域没有一个详细的目标规划。 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串,找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委曲求全的先稳定下来,起初在公司不熟悉,一心想着好好学习,毕竟学到了是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熟悉了工作流程,生活就像个机器人一样,一直简单的重复着,时间一久心生厌烦,于是萌生着重新寻找工作的想法。 几年下来,好像每一个工作都差不多,不仅得看上司的脸色行事,还有很多内部的勾心斗角,不喜,于是就出来创业。 这时的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很多同龄人陆陆续续的结婚生子,或者自己闯出了一点名头,有了自己的事业。 自己依旧处在探索期,创业意味着重头开始,也是艰难的,凭着年轻的激情冲劲,不辞辛苦的工作着,但是自己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如此忙碌,却忘记了要好好的看书,好好的去向厉害的人学习。 看起来很努力,实则成长很慢,并且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说某某某特别厉害,成就很高,心里压力倍增,似乎自己也想要活成别人说的样子。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三十而立 前几天,在梦中惊醒了起来,不知道哪里传来一个信息,告诉我说:你的生命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你现在做成了什么事情?你是否成家立业了? 掀开被子,立刻坐了起来,陷入沉思,这么多年来,以前一直瞎忙活,对于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也没有详细的人生规划。 细细想来,自己也快进入而立之年了,90后都30岁了,一股危机感由此而生,想到身边的人成家的成家,立业的立业,似乎只有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事业一塌糊涂。 以前一直安慰自己,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不一样,有的人走的快一些,有些人慢一些,有些人20出头就结婚了,有的40还是单身,有的人刚毕业没多久就赚了第一桶金买了房,有的人40岁才买。 觉得这些事情也很合理,只要自己顺应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前进,那也不必焦虑和攀比,慢一点没关系,只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即可。 但是今天却动摇了,想到老妈的催促和提醒,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年龄在增长,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并且自己的成长的很慢,想要要达成自己目标,还得好几年,面临着这股无形的压力,感到了莫大的危机。 张爱玲说过,中年男人都是孤独的: 中—— 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规划未来 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能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没有哪一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以上都赚到了,就不可能赚不到钱,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命的年纪,却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褚时健 以前的生活是因为过于凌乱,没有合理的规划,没有深刻的理解时间的宝贵,等到了失去,自己才慢慢的相通。 对于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人来讲,现在想通也为时不晚,只是你得好好的专注一个领域,不能像年轻时那么浮躁,贪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有危机感,说明你潜意识里已经在提醒着自己要比以前更加努力。 从现在起,重新整合一下自己的目标,再度前行,一步一步来,切莫因为别人的话语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有危机感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你不满足于现状,是一个自我的反馈过程,但是不要着急,有时候慢一点会更快。 记住: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80、90后直面养老危机?

80、90后直面养老危机?

1、80、90后直面养老危机

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常识:我们都知道社保有五险,其中一险就是我们的养老保险。但我们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不全是给自己养老用的,其中划入公户的钱,是给现在已退休的老人用的。

知道了这点,再来看几个数据:目前我们的.工作人口与老人人口比例是5.5:1,平均需要5个半的年轻人来供养一个老年人。5个养1个,还算合理哦。可是,随着人口的减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到了2025年,这一比例将变成3:1;而到了2040年(那时80、90后门开始陆续退休),这一比例只有2:1了!

可怕的是,就在当下,养老金账户已经在空账运行了!请你想想看,在2:1的情况下,会怎么样?

不仅是我们老了钱不够花,眼下的生活也不轻松:

4-2-1家庭结构,即一对80、90后夫妻要同时赡养4位老人和1个孩子

房奴、车奴、卡奴、孩奴,昂贵的生活成本压缩着80、90们的生活质量

真真是忙碌辛苦又没有回报的一生啊。

   2、80、90后的养老出路在哪里?

1.二胎政策

发达国家还能鼓励移民,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非移民国家,解决危机的最有效办法就多生小孩,避免倒金字塔的生育结构。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生育率开始下降,就很难回去了。从之前我们二胎文章中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到,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了,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想生。

   2.延迟退休

目前赡养比例在5.5:1时,就已经出现了延迟到65岁退休的呼声,那么当40年后比例变成2:1时,我们是不是要倒在工作岗位上了。。。可问题是,我真的不想延迟退休啊。

   3.以房养老

8090后各种苦逼与奋斗,好不容易还清了房贷,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以房养老会要求把房子再次抵押给银行,大家会愿意么?而且如果二胎跟不上,年轻人越来越少,房子变得供大于求,到时候房价下跌怎么办?

   4.保险养老

这里说的保险是除社保以外,我们为自己补充的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特点就是非常安全。但是此类保险的购买年龄越大,保费就会越贵。而且,如果计算养老保险的收益,你会发现其收益率一般都不高于2%~2.5%。如果通胀厉害的话,甚至都无法保本,好伤感。

5.理财养老

好规划理财师认为,理财养老应该是现阶段起步最容易,收益更高的养老金替代方案了。一般来说,建议选择投资期限较长、收益较为稳健、风险不能太高的投资品来积累养老金,如银行理财、国债这种固定收益产品,或者优选一只基金进行长期定投。

6、好规划理财师有话说

虽然我们80、90一代的确“生不逢时”,悲催了一些。但是我们这一代也有着别样的魅力与奋斗激情。我们应该为自己自豪,因为我们不仅能够供养上一代老人,还能自给自足地攒下幸福晚年,更将为我们的后代——那些00和10后留下一个人口不用挤、房价更合理、生活成本也更低的社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