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适合拜天后娘娘,大运戌冲月支辰
天后娘娘的介绍
天后娘娘就是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相传是福建莆田林姓人家的女儿,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传说她从小就持斋吃素,侍奉神灵。她羽化升天后,经常在海上救难,保护人民船只平安,于是受皇帝敕封为“天后”“圣母”。早在宋元时代,“天后娘娘”便随福建商人落籍海南。据史书记载,“海南岛最初的天后庙,那是元朝时代建在白沙津和海口的”(小叶田淳《海南岛史》)。《琼州府志》中对天后庙做明确记载的就有12个,几乎遍布海南沿海的乡镇。
南京天后宫吗
。天后宫是老百姓供奉天后娘娘的庙宇,十分,南京天后宫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经南京市批准开放的第一家道教宫观。
哪些人不能拜妈祖庙 不适合拜妈祖庙的人有哪些
1、不孝之人,都说百善孝为先,佛祖是不会保佑一个连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管不顾的人,更别提这个人还会积德行善,一个不懂得孝道的人是大不善,父母就是自己的佛,为何不拜,而进庙拜菩萨,这种人佛不但会耻笑你还会尽快报应你。 2、无道德的人,其实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应该就是仁义,如果说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在社会上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忽悠别人,人品很差的人,一旦遇到灾难心中有鬼,进庙烧香拜佛,这种人烧再多的香也会遭到佛祖报应。 3、坏事做尽却不知悔改,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坏人做的所有恶事,神灵的心中是一清二楚,这样的人去拜佛不仅无用,而且还脏污的圣洁之地,古人云:“过能改,归于零,倘掩饰,增一辜”,所以这种人拜佛也会遭到更加严厉的报应。新年求桃花必看!全九大超级月老庙
新的一年不想在自己一个人?春节不妨找个时间拜访全九间最的月老庙(人超级相信这个 ),不论想快找到好姻缘或斩断烂桃花,也许都能在这得到月老帮助! 来鹿港天后宫求月老记得准备的喜糖不能是酸的也不能是有芯的。(图/鹿港天后宫) 来到鹿港天后宫求姻缘,除了准备金纸、红线和铅钱外,还有准备无刺的白花、5种喜糖(不可有核或是酸得)、没刺又不酸的水果。另外,庙方贴心推出线上服务,单身者可上网申请,庙方会代为向月老传达心愿,登记在姻缘簿上,并寄姻缘手环及缘份吊饰,祝福早日遇上好姻缘。 地址: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430号 霞海城隍庙是最受欢迎的月老庙。 霞海城隍庙建于清咸丰9年(公元1859年),列为台北市三级文物古迹,主要供奉霞海城隍,是大稻埕居民的信仰主要正神,为台北知名月老庙。据统计,霞海城隍庙近10年来更已撮合进6万对佳偶(单身的小伙伴,赶紧排队吧)。 地址: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一段61号 万华龙山寺除了展现艺术,香火鼎盛也是它能屹立不摇二百多年的主因。龙山寺里的月下老人就供奉于后殿的月老厅,相当。另外,想要到龙山寺拜月下老人有些特别的程序需要注意,必需先从最大的观世音菩萨拜起,依序拜过妈祖、文昌帝君、关圣帝君等众神并说明此次来意后,才能去找月老。 地址: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11号 台中乐成宫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乐成宫,为国家第3级古迹,年代久远的乐成宫经过921大地震的侵袭,几经多次翻修,如今乐成宫已成为重要的文化资产与民众的信仰中心。庙里主要供奉旱溪妈祖之外,位于2楼的月老殿与财神爷更是香火鼎盛,来到旱溪老街走一趟乐成宫,感受传统民俗风情之外,也别忘了来觅个好姻缘。 地址:台中市东区旱溪街48号 补天宫 宜兰补天宫主要奉祀女娲娘娘,据传女娲娘娘不只补天,也建立了婚姻制度,并充当人类的第一个媒人,将男女配合起来「造人」,因此后世又尊奉为天下第一媒人,亦称婚姻之神。补天宫跟月老庙不同,不给红线只给佛珠,供品是瓦片和水泥,若不知怎么参拜也可以跟着庙中指示做。 地址:宜兰县壮围乡壮滨路六段279号 花莲胜安宫已促成无数情侣修成正果 胜安宫是花莲首座有奉祀月老的庙宇,自2012年成立已经促成数百对情侣修成正果。 地址:花莲县吉安乡慈惠三街118号 台北长春四面佛。 四面佛的拜法在泰国最正统的是拿19柱香,从正面顺时钟方向开始拜起。由于四面佛掌管人间的所有事情,因此四面所祈求的意义都不相同,第一面是求事业,第二面是求爱情,第三面是求财,第四面是求健康,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若在神佛前许下心愿而成真,切记回来还愿。 日月潭龙凤宫 出了猫囒山步道西入口,往右走约300公尺就可见到龙凤宫入口牌楼,这里是日月潭西岸规模最宏大的庙宇,奉祀北极玄天上帝、天上圣母及惭愧祖师,这里庙门与一般不同,是以龙凤造型立体浮雕作装饰;而原本位于拉鲁岛的月下老人目前安置在龙凤宫庙前左侧,许多未婚男女或是情侣来到日月潭都会到此参拜月老,祈求自己的桃花、爱情可以顺遂。 地址:南投县鱼池乡中山路291-26号 大天后宫 位于赤崁楼南方的祀典武庙和大天后宫皆为一级古迹的历史古庙,也是两大著名的月老庙。来祀典大天后宫除了求红线以外,在月老桌前有胭脂水粉,取台语谐音「缘分」,涂抹在脸颊可招桃花。另外,庙方还设有月老服务专线,单身者来电说明择偶条件,这里的志工就会贴心的为你配对。另外,如果有被烂桃花纠缠的困扰,可以拜访祀典武庙的月老,据传武庙月老的拐杖能帮助斩除烂桃花。 地址:台南市中西区永福路二段227巷18号什么人去拜娘娘庙最好
一般求子,保佑儿童的人去拜娘娘庙最好娘娘庙是中国民间香火最为旺盛的,所供主神,各庙有所不同。除送子娘娘外,还有眼光娘娘、豆疹娘娘等多种名目。来拜娘娘庙的大多是妇女,而她们最主要的心愿是求子,也可保护儿童,赐福免灾。
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
从前,靠山的猎户供山神,靠海的渔民供海神,田野农民必供土地神。一方人供一方神,各有所求。天津城乡民间信奉多神,有的供财神、灶神。当是衣食不丰,发财不易,想求神灵保佑。有的供观音菩萨、玉皇大帝,也是因为人生艰难多灾,寻求神灵保护,精神寄托。然而,天津因为靠海临河,航船往来频繁,须求海神保佑,所以人们心目中最为崇拜的还是天后宫里的海神 (俗称娘娘)。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一个天后便凝聚和抚慰着众人心。 天后娘娘最初是人。她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县一渔家女子,生于北宋建国的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岁。据1936年徐肇琼《天津皇会考》引《天后本传》及《天后传》说,林默生而神异,幼而聪颖,擅游泳,能乘席渡海,勇敢侠义,能为人治病,救助海上遇险船只,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她死后还屡次显灵。海舟危难,有祷必应。洋中风雨晦瞑,夜黑如墨,每于樯端见神灯示祜,因而成为人们敬仰膜拜的护航女神。地方官多次褒奏,朝廷多次晋封。宋代封之为顺济夫人,元代封为天妃,清代封为天后,并且很早就在天津及东南沿海各地修庙供奉。 天津天后官建立迄今660多年,一直香火很盛。船户来往必定祀祷,远近百姓多来祈福,热闹极了。有古人的诗可证。元代张翥有首诗《代祀天妃角次直沽作》描写了拜祷天后盛况:“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元代朝廷封了天妃,又派官员代祀,可见上层人士对天后娘娘的尊重。来祭祷的人中更多的是船户,清人汪沆 《津门杂事诗》有“天后宫前舶贾船,相呼郎罢祷神筵”的诗句。清人蒋诗《沽河杂吟》有“刘家巷里如云舶,部祷灵慈天后宫”的诗句。他们描写的都是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热闹情景。农民也来给天后娘娘进香。孟韫徽《津门杂咏》说:“三月村庄农事忙,忙中一事更难忘,携儿结伴舟车载,好向娘娘庙进香。”可见农民来进香时也是成群结队。清人崔旭 《津门百吟》有首诗对祀奉天后的情形带有总结性:“飞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这首诗算是概括了600多年来从朝廷到民间敬奉天后的历史。 天后宫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字。它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北港朝大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受到全世界瞩目。天后宫的香火至今未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他们拿着香烛、供品走入山门先拜前殿的“护法神”王灵宫像和“四大金刚”神像。然后穿过前殿,就望见正殿。人们先在正殿前半人高的铁铸香炉里焚香,随即向正殿里天后圣母方向三叩头,再起身步入正殿。 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她的左右立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人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两人一个捧宝瓶,一个捧印绶。神像前的供桌上摆满了香客们供奉的月饼、苹果、绢花等。供箱里投满了人民币,也有美元、港币。从这些供品可见香客的众多和虔诚。抬头向上,看见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意为赐福沿海。两旁分别写着“盛德在水”,”万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颂天后海神。转身右看壁上,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新匾,上写“四海同光”。这是辛未年(1991年)菊月,北港朝天宫曾蔡美佐赠给天津天后宫留念的匾额。它含义丰富,把人们引入美好的联想中。 那些向天后娘娘叩头的人们,不仅老头、老太太很虔诚,中青年也有很认真的。有一对青年夫妻向天后三叩头毕,还跪着闭目合十,默祷一会,方才起身。还有一位穿着入时的年轻妇女,按着她3岁多小儿子的脑袋,让其给天后磕头,并说:“求娘娘保佑!”这些烧香祈祷的人,大约各有所求,有个等待分配的中专毕业生,就曾祈求天后,保佑她能分配个满意的工作。总之,是信仰也好,是人生游戏也好,他们都那么认真。 当然,现在到天后宫的人不只是进香客,大多是游客。因为天后宫现在又是天津民俗博物馆所在地。在它的正殿后面的藏经阁、启圣祠及两侧配殿里,都陈列着丰富的民俗文物。远近游客在这里不仅是在游览、娱乐,也是在吸取历史的民俗的文化营养,加深着对天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