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天文的关系,阴阳五行与天文学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会用五行的名称来给五大行星命名?
太阳系五大行星的叫法和我国的五行学说有关,但实际上水星上并没有水,相反它可能是行星中水含量最少的星球,因为它太靠近太阳;火星上也并没有火,其实它的平均温度很低,在零下50℃左右;木星上也没有木头,它连岩石表面都没有,更不会生成植物;土星上也没有土,它和木星一样是一个气态星球,也没有固态表面;金星上更不是遍地金子,它是太阳系最热的行星,平均温度高达460摄氏度,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之改称其为火星,它的表面上也并没有火。其实五大行星的叫法只是古人结合五行学说给它们的命名而已。
在我国历史上,五大行星的叫法大多数时期并不是叫做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水星古称辰星,金星的叫法就比较多了,傍晚的时候叫做长庚星,黎明的时候叫做启明星,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一颗星,不过它更多的时候叫做明星或太白星,火星又叫做荧惑星,木星又叫做太岁星或岁星、纪星、重华,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
但是把五大行星用五行的叫法开始的时间却很早,很可能在五行学说出现之后不久就已经有这种叫法了,不过并不常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成书时间在汉朝初年,比《史记》还早,其中将就五星与五方、五行、五帝等作了严整的对应,这是将五大行星和五行学说相结合的最早记录,其中讲到“东方木,其帝太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 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 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其神上为荧惑。 北方水,其帝颛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辰星。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
到了司马迁《史记》中,又有对五大行星改称金、木、水、火、土的说法和原因讲解,其《史记·天官书》中讲到:“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木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察刚气以处荧惑(火星),曰南方火,主夏,……历斗之会以定填星(土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察日行以处位太白(金星),曰西方,主秋;……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水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而且司马迁还讲了行星的颜色与五行叫法之间的关系,可能古人发现岁星呈青色,与植物的绿色相近,故称木星;荧惑呈红色,和火的颜色相近,故称火星;填星为黄色,和土的颜色相近,故称土星;太白为白色,和银、锡、铁等白色的金属的颜色相近,故称金星,辰星呈灰色,与河流湖泊中的水的颜色相近,故称水星。
古人虽然以貌取星,却并不知道这五大行星和五行元素到底有没有关系,所以金星上并没有金子,木星上也没有木头,土星上也不是土,火星上有没有火?水星上更没有水,五大行星的五行叫法普及开来在我国还是和现代天文学的普及有关,因为这样的叫法更加简单,相比其他的叫法更系统一些,也比较容易记忆,所以五行命名的叫法就传开了。
一元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四象、四象五行、六气七情、八卦九宫,指...
一元:指太极
一元者,大始也。就是天地还是混沌的状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太极。无极化生天地万物,其时间与空间原是无穷无尽,空间的总集称为「宇」;而时间的总集则称为「宙」。
为便于纪元,乃在无穷延伸的时间中,取天地循环终始为一巡,称为「元」,以「元」作为计算时间的最大单位。其下又分有「会」、「运」、「世」、「年」、「月」、「日」、「时」、「分」、「秒」等单位。
《皇极经世》: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当一元会数尽,天地结束,大混沌以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子会再开天,丑会再辟地,寅会再生人,又开创新纪元。如此周期性之循环,乃是宇宙间自然规律的功能。
两仪:阴阳两极
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
《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有七种说法:天地,阴阳,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
三才:天、地、人
即天格,地格,人格,《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而两之。”《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从卦象上: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一般指天象中的四象: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有五元,即元性、元神、元气、元情、元精。
还对应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称之为“五星”。对应一年中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气:体、心、意、气、精、神
是指自然界的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若这六种气候变化太过或不及,就有可能导致人体发病。
五体启示录认为的六是: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精、精合于神、神合于空。
七情: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即北斗七星,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
前四颗为魁,勺柄为斗。斗柄指东为春季,斗柄指南为夏季,斗柄指西为秋季,斗柄指北为冬季。
中医中有七情之说,指人的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也可致病,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另有奇门遁甲里的八门一说: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扩展资料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
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关于五行的问题
分类: 生活 >> 起名 问题描述: 我所知道的五行有什么大海水,沙中金.炉中火 还有什么那位朋友知道?> 解析: 看见了五行这两个宇,好像我们要开始算命了。不过,算命的确也是根据天地间的法则。五行是天文的代号。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一方面也是实际的应用。 《易经》上说:"天行健",行就是动的意思,《易》的基本原理是说,一切都在运行不息。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动的,东方文化是静的,不知是根据什么。我们姑不论西方文化的好歹,只证明中国《易经》的文化,是生生不已,一切都在不停地进行着。 究竟五行是与《易经》同时开始的,抑是在汉代开始的,说法不一。但是,汉代时期对于抽象理论科学的建立,极有成就,是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宇宙天体中五个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岁星,水是辰星,火是荧惑星,土是镇星,这五个星,加上太阳与月亮,称为七政。太阳与月亮是经星,五行之星是纬星。 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响了地球,地球当然也在放射能,而影响其他星球。 五行的意义和作用 木代表生发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肝。 金代表破坏性及坚固的本体,在人体代表肺。 水代表了冷冻,在人体代表肾及大小肠。 火代表了挥发功能,在人体代表心。 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木水火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脾胃。 依照综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相对性,凡是有好处的,一定也有缺点;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们相生的次序如下: 金→水→木→火→土→金 五行顺势相生,隔代相克如下: 金 →木 →土 →水 →火 →金 在八卦的方位上来说:金----西方,木----东方,水----北方, 火----南方, 土----中部 实际上,四川、 *** 乃多金之区;东部生长茂盛;北方天寒,冻结较久;南方则气温较高。 头 痛 医 脚 了解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就会明白中医不是头疼医头的原因。一个人感冒咳嗽了,肺部有了麻烦。肺是金,要想帮助金增加力量,必须先去扶助土,因为土能生金,土是脾胃,所以说一定要同时调理脾胃,并顾及到肾水及大小肠。 事实上,金(肺)有毛病,一定会连累到土及水,所以肺有了咳嗽,胃气绝对不适,肾气也受肺金的影响,而引起耳鸣。中医的理论根据了五行,在治疗的时候,要找到病源之所在,彻底的治法,所以不是头痛医头,而成为头疼时,反来医治其他的部位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有关系吗 五行的发明与这些天象有...
没有特殊关系 原始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构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为什么以五行来命名行星???
以为内文化
五行和天文历法有关吗
有关,最显著的例子,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十二进制有考虑过怎么来的么?答案是木星的公转周期,一年运行30°,十二年一周由此而来。十二进制不论在西方、阿拉伯、印度还是我们习惯的中华文明中都有运用,且产生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比如周代推太岁历的时候,和西域的交流还没有开启),可见木星对于历法有多重要的影响。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土星,二十八进制在中国和印度的历法中都有运用。相信楼主也猜到了,是因为土星的公转周期,特别是印度立法想了个办法凑出29进制,为的是更好地契合土星的公转周期29.5年。金星也有历法,玛雅文明就有非常独特的金星历,以584天为周期,尽管金星非常亮,但是运动起来没有木星土星这样有规律,所运用的就比较少(稍有经验的爱好者,都直接推算出若干年前/后木星土星何在,但是金星不行,计算就繁琐得多)。另外两颗在我浅薄的认识里似乎没有直接与之相关的历法,水星想看到都很不容易,除非爱好者挑选大距前后在天气大好的情况下刻意守候。自然,不容易看见就没有人会意志为基础编订历法。火星少许好些,不过运动规律性和金星一样复杂,但亮度差了很多,所以也没吸引足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