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详解,看风水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详解
如何理解先天河图为体,后天洛书为用
“体”就是主体的意思,“用”乃辅助之意。但在此句中两个字都是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体”“以……为用”。“中体西用”中的“体”、“用”就和此句中的意思相同。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以河图为主体,再辅助于洛书。
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哪个更重要?
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都重要,如果先天因素不好就很难弥补,如果后天环境不好,就可以弥补一部分,所以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要重视,不能忽略。先天因素是指遗传因素,后天因素是指后天的环境因素,如果一个孩子先天因素不好,那么就要靠后天的环境去弥补,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后天的环境不好,那么就要靠先天的因素去弥补。所以说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要重视,不能够忽略。先天因素是指遗传因素,后天因素是指后天的环境因素。
先天和后天的区别
“先天”与“后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重要概念。按照通常的理解,“先天”是指自然的本然原则,是天生的、天赋的,有时也指宇宙本体,万物本源;“后天”则与“先天”相对,指非天生的、出生以后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人的成功,是源于其先天的聪明和后天的努力;或者说某人的长寿,是因为他先天体质好,后天又勤于锻炼,等等。不过,古人在具体运用这一对概念时,含义则是多种多样的。先来看迄今所见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先天”、“后天”,即《周易·文言传》在阐释“乾卦”第五爻辞中的“大人”时所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对这里的“先天”、“后天”,也有多种解释,比较常见的为唐孔颖达疏:“先天”指先于天时而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后天”指后于天时而行事,“能奉顺上天,是大人合天也”。也就是说,大人的行事不论先于天,还是后于天,都与天相合。但是,后世易学中通常所说的“先天”、“后天”,意义又有所不同。人们主要用其来指八卦及六十四卦的两种图式——先天图(伏羲八卦方位)和后天图(文王八卦方位)。这种学说始于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在邵雍看来,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存在着逻辑的联系,其在《观物外篇》中说:“乾坤纵而六子横(先天图),《易》之本也;震兑横而六卦纵(后天图),《易》之用也。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认为后天之学是先天之学的应用,二者是体与用,心与迹的关系,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此外,像清代学者刘沅还利用先天、后天之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心性论:即认为心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心以天理为内涵,也就是性;后天之心受外物、欲望等的影响,或明或暗,不常不真,表现为情。其说既强调先天之心与后天之心的区别,又要求制情复性,通过修养,由后天之心向先天浑然之性转化。而在古代历法中,“先天”、“后天”又另有所指。例如,古代四分历回归年误差短期内并不明显,但年代一久,就会比较显著。10年的话只差0.077日,但100年就差了0.77日,这时人们便比较容易发现,常常在四分历推算的冬至时刻到来的前一天,就已经是正午表影最长了。这种历法预推时刻比实际天象发生时刻要晚的现象,古代称为历法后天;反之,那种历法预推时刻比实际天象发生时刻要早的现象,则称为历法先天。再来看古代内丹学中的先天、后天学说。其用“先天”来指那些无形的、自然本能状态的、功能性的东西;而用“后天”来指有形的、人为的、实体性的东西。先天和后天哪个重要
先天和后天两者都是同样重要的,先天遗传决定后天教育,后天教育则反作用于先天遗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亦如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存在。这是哲学的基本原理。遗传性又称继承性,指抽象的、较大的对象所具有的包括静态属性及动态操作的性质自然地成为其子类的性质,即类与子类之间属性的传递。更多关于先天和后天哪个重要,进入:abcgonglue/ask/0f2b70161582465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1、何为“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就是指在风水实践中以“先天卦”为参考点,看“阴阳平衡与不平衡”作用到“后天卦位”所在“卦”所包含的人或事上的吉凶祸福,这个关系就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2、何谓“先天”? 何谓“后天”? “先天”,就是宇宙还没有形成以前或是一切事物还未形成以前,尚在酝酿的起始阶段,也就是地理改变前的原始状态、混沌状态,这个时期就是“先天”的状态。 “先天八卦”的主旨讲的是宇宙之本及其功能。先天是“体”,体是源,体是前,体是道,体是大原则。 “先天八卦”,其主要内容已在《易·说卦传》中有表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其图序相当简单,但其图藏有天地间造化的玄窍,能通达数理之根源,可谓是,字字真切,声声肺腑! “后天”,就是宇宙开始形成以后或是世间的万物已经处于产生、运动、变化、发展的阶段,也就是地理改变后的不断循环、变化的状态,这个时期就是“后天”的状态。 《易经》中的系辞说:万物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至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是“后天八卦”之基本内容。 “后天八卦”是根据“先天”的另行组合,其主旨在说明宇宙万有的运行及其作用,描述了地球及其物质世界的生成、变化、发展的法则,揭示了宇宙天体运转对人类的作用规律。 例如,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在母亲孕育的怀胎阶段,也就是我们尚未脱离母体以前,即是我们生命体的“先天”时期。我们脱离母体出生以后的发展阶段,就是我们生命体的“后天”阶段。 所以,我们的每一个生命体,一半是先天,一半是后天。 “先天”阶段,是男或是女,我们的父母亲、兄弟、姐妹,自己是无法选择的“后天”阶段,我们可以选择个人的精神理想、选择妻子、儿女,选择个人的工作环境等等。 换言之,“先天”讲“对待”,讨论的是“对待”原理(如,天对地、水对火等);“后天”演绎的是“流行”原理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易学文化的核心体系中,其所有的理论涵盖与应用,全部包含在以下五个方面当中:“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干支”。 在五个方面的核心体系中,又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个理论框架。“先天八卦、河图”为先天部分,“后天八卦、洛书、干支”为后天部分。 3、何谓“体”? 何谓“用”? “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所谓“体”,就是不变的“根本”,先天是“体”,体是源,体是前,体是道,体是大原则。 所谓“用”,就是因之以为“用”的“原则”,即人伦因以遵循的“法则”。 先天八卦讲“天道”,后天八卦论“人道”。 所谓“天道”,就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 所谓“人道”,就是人伦因以遵循的“法则”。 “先天”是“根本”,“后天”是“应用”; 先天八卦代表的是“本体”,而后天八卦代表的是“事用”。所以在运用时,主要是应用“后天八卦”。在应用方面,“先天八卦”主要是用它的“数”。 “数以先天为主、后天应用以后天八卦为主”。 伏羲是按照天地的顺序排的,所以最能反应自然的物象(所以,“数字”是“先天”的);后天八卦是按照“应用”的原则对“先天八卦”进行改进而来,是按照地理的位置排的(比如说东方太阳升起,西方太阳落下,东方震卦,震为木,树木象征生命,生机勃勃;西方为兑,兑为金,为秋,有肃杀之气;南方为离,离为火,为南方,南方地理是暖和,是热,同理北方为水)。 先天八卦的“数”是揭示规律的根本,就象是公式定理一样.后天八卦的“象”都是在变化的,就象无数复杂的计算题一样。只有了解了先天的定理公式,才有可能将后来的卦计算出来。 “先天”为“静止的”,“后天”为“变化的”; “先天”是地理改变前的状态,“后天”就是地理改变后的状态。因此,先天“没五行”(即天地定位,确立了“序数”),后天“有五行”。 比如,在地球诞生之前为“先天”,之后为“后天”;云形成之前为先天,之后为后天。就看自己怎么理解了,算卦不用看先天(没有五行),得看后天五行生克化制为准。 比如,你还没出生之前(在母亲肚子)为“先天”,出生之后为“后天”;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三)——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4、在占断研判实践(应用)中的不同表述: 具体到“应用”方面,主要是以“后天八卦”为主去占断“人事”,并适当参考“先天八卦”会更为准确,也就是说以“后天八卦”的具体卦象为主并结合“先天八卦”的同一卦序去做研判。 如,南怀堇的《易经杂说》说:在应用方面,现在用的一般是两者的结合---用先天八卦的“数”配合后天八卦的“象”而使用。 至于如何使用,这主要是看你用来干什么用?例如--- 1)紫微六壬:“先天、后天”两者都要用; 2)六爻:用“先天”多,“后天”看风水用; 3)梅花易数:均用“先天八卦”的“数”; 4)八字:基本不用“先天”,懂卦词,能忽悠就得。 5)风水:“先天、后天”两者都要用(“先天”主要用其“数”); 先天是“体”,体是源,体是前,体是道,体是大原则。所以,我们在进行阴阳宅宜居环境的布局时,大原则是不能违背的,这个大原则就是法乎自然的先天的“体”。 如,“天地定位”。在阳宅的具体应用,我们的阳宅都是上有天下有地,承天之气,载地之德。天之气是刚健,地之德是柔顺。法天象地,我们的阳宅就应像大地一样厚重平稳,向着生生不息的生旺之方,所以古书有云:“贵屋从来方正局。” 大家都知道,一间屋最好是正方形。假如不幸你所住的屋有缺角,代表你对某种五行或运气有所欠缺。有欠缺的方位要想方设法进行补救。假如你家中的正东方缺了角,你想添一个男丁便很困难。补救的方法,你在正东方种花,或者摆兔,或写一“震”字。摆放“兔子”最有效,这是风水不传之秘。 “万物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在阳宅布局中的具体应用---“震、巽离、坎”是同一家,名为“东四宅”,因为坎水生震巽木,木生离火,是一组以木火气为主的一家。坐北向南,即坐坎向离,门开震、巽都是吉祥门,震门催官贵,巽门催财丁与文昌,见离卦之丙午丁三峰拔秀,是为天下文明之象,是催旺文昌之秀局,大利于考试与功名。若见巽、丙、丁水来潮,城市街道以来方向的车流、人流为“水”,名为“三阳催官水”,大利功名官贵与发达事业。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体”是大原则,我们必须法天象地,法乎自然顺乎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法则。“用”是百姓日常应用,百姓日常重于“用”而少言乎“体”,只有“用”才能显“体”,“体用”是不可分离。 如,先天八卦之“水火不相射”是体、是大原则,而后天八卦之“水火既济”是应用。具体应用而言,一栋阳宅坐北向南,北为坎为水,南为离为火,坐之水不克向之火?大原则就是不使之“相射”,应用技术要求就是形成“水火既济”之秀局。门开巽方,巽为木,坐之水与向之火,经木的中间调济,水生木木又火,“坐、门、向”三者连环相生,形成了“水火既济”之局矣。 6)“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或者说“先天来龙后天向”,并不是诸如“离龙乾向、坤龙巽向”之类那么简单。 “玄空风水”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就是说在我们所见的“龙砂穴水”等地理事物之外有一种东西主宰着,是以才产生种种吉凶效应,而这种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得“气”之生则生,得“气”之衰则衰。在“玄空风水”中,“先天”只论“气”不论“方”,它是根本,是“后天立向”的基础。 易学文化博大精深,曲成万物而不遗,其理论体系涵容量大。本文寻讨本原,说透天理,发河洛之精蕴,开先后天之玄关,河出马图,洛出龟书,河图洛书是天地之大文章,惟通“河洛”,明悟“体用”,方得万法之权舆。 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创造未来。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三)——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太极易理“体用”之辨 自河洛二书出现后,中国易理思维中便有了“体用思维”。 河为体,洛为用,便是源头。 体用二字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两个基本范畴。 体,其本来涵义一般指本原、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显现或用处; 又认为:隐微的理与显著的象,二者统一,没有间隙。无形的理,当以物象来显示其意义和功能,而有形之物,本于无形之理。所谓一源,即源于一理,理为根本。(见程颐《伊川易传》) 朱熹进一步发挥了程颐的这一思想。他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源’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指出体在用中,用不离体;理在物中,而物不外于理。朱熹把体用显微的关系,更严密地建立在以理为本的基础上,更系统地解说了体用相涵的统一关系。 明代王守仁则以心来讲“体用一源”,他认为体是心,用是心之用,心之体即是理,心之用便是物,能得其体,用即在其中,以强调心就是一切的本原。明末王夫之改造了程朱的体用说,提出“道以为用,一阴一阳以为体”的思想,把体用统一在气的基础上。他所谓体即实体,用即体的功用或属性。他也以体为世界的本原,强调“由用以得体”,即从具体事物中认识世界的本原。 可见,体用思维,是在中国哲学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有体有用、体用一如的思维模式。 后来,体用范畴也被赋予了复杂多样的涵义,但主要有两种:①指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②指本质与现象或根据与表现的关系。此外,还用来表示一和多、全和偏、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等多种关系含义。 “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周易探玄》) 以上这些,是抄来的,要看得懂,要有一定的“唯心”功夫。 如果看不懂,就这样理解体用: 体为本质、为根本、为原本,为本性;用为张显、表现、使用。 实质上,体用也是一种太极阴阳关系——体为阴,用为阳。 在各种思维中,有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就是因为体用没有分得清,看得明,弄得懂。 社会中,生命为本,人为本,孝为本、义为本,德为本,幸福为本,其它都是用。保本为要,有用为乐。那些财富、官贵、名牌、好酒、好烟、荡女倩妞能有则有,有了也好,实在没有,也不用急。因为都不是体即不是必备。 在易界,易理为体,五术为用;阴阳五行为体,神煞为用;但凡千技万法,都离不开理这个本,脱离易理之技法,有如无神之尸体;所以,摆弄山人五术,必明易理之道;基础为体,远高为用。 八字命理,阴阳五行为体,八字四柱为体,大运为体,日柱为体,生克为体,顺济为体;神煞为用,运流为用,流年为用,他柱为用,冲刑合害为用; 风水勘舆:易理为体,峦头为体,气能为体,龙水砂穴为体,气口为体;技巧为用,理气为用,技法为用,朝向为用;幸福为体,财官为用;吉凶为体,万不可说风水能造命,因为这不是风水的体及用。 择日选吉:命、坐、山为体,课之各种五行、星天、神煞贵人为用。 卦爻以本卦为体,内卦为体,用神为体,卦理为体;变卦为用,化爻为用,卦象为用,卦技为用; 相术:以骨神气为体,形象肉质为用;面相为体,手相为用;体相为体,手面为用; 命运:以天命为体,风水修为福分为用;个体命运为体,国运、地运为用; 搞学术、弄技术,学悟为体,张显为用。勤奋为体,聪明为用。 论医道,以调理为本,治疾为用,缓急为本,猛药为用。 凡做事,大格局大眼光大胸怀大见识大容气为体,小肚鸡肠、精打细算、技巧过关为用。
八卦中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怎么理解?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有什么不同...
1. 古代易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分别为先天、中天,后天。前两种已失传。“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四”(---《周礼》)2. 伏羲氏画八卦,神农氏将其推衍为六十四卦。伏羲八卦方位图就是“先天八卦”。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先天八卦的来源,因为是宇宙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就存在的,即“观像于天,观法于地”,所以就叫做“先天”。 先天以艮卦为首,讲的是对待,也就是把八个卦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待关系:“天地定位,雷风相薄,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3. 后天八卦出自文王,周文王囚羑里,演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而作爻辞。若要讲究八卦的起用,一般是用文王的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以乾卦为首,讲究流行,即讲求阴阳的依存和相互。“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4 .可以这样理解:先天八卦是原本就存在的,是体;后天八卦是流行的,讲求的是用。至于两者的不同,上边也简单说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