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有什么忌讳吗,道士有哪些忌讳

道教禁忌“三不问、三不起”是什么?为何有这种说法?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信仰的是“道”,崇尚鬼神,以道家思想为根本,在东汉末年出现。因为道教是追求长生不死,所以讲究的是顺应自然。而道教也为了能够顺利求得长生不死,也对自身的行为有了诸多的禁忌,比如“三不言”“三不问”“三不起”。

三不言,顾名思义,有三样东西不说。第一,人如果做梦,在早晨的时候最是清晰,所以要求不能在早上的时候说关于梦的事情。在道教里,他们认为梦会阻碍个人的修行,比如庄生晓梦,比如吕洞宾的黄粱一梦,比如钟离权的梦中成仙。只有做到了早上不言梦,人才能得到修行。第二,大中午的时候不谈论杀戮。道教崇尚鬼神,而在正午的时候阳气最为旺盛,可以震慑鬼神,而在中午这种时候如果讨论杀戮违背了道教的教义。第三,晚上不说鬼神。如果说中午的时候阳气最盛,那么晚上则是正好相反,阴气最盛。道教认为,如果在阴气最盛的时候谈论鬼神,就可能会导致祸事上身。

三不问,就是有三样东西不要去问道士。道教是追求长生的,所以有很多的道士都是非常的长寿,他们可不会刻意去记自己的年龄到底是多少。所以当遇到一个道士的时候,不要问他们的年龄。有的道士喜欢繁华的都市,但是也有的道士喜欢归隐山野,而这样的人他们通常都是不关心俗世。所以如果在一些深山老林遇到了道士,就不要去问他们关于俗世的事情了。道士一生以修道为主,在他们看来四海为家,处处一样,所以也不能问他们的籍贯在哪。

三不起,就是他们在做某种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去打扰他们。第一,他们在吃斋的时候。道教规定,他们吃饭前后都要朗诵咒语,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更不允许他人去打扰。第二就是他们诵经的时候。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他们与天地沟通,所以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第三就是打坐的时候。打坐就是道教的修行方式,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养生,因为打坐的时候要达到无我的境界,所以容不得别人打扰。

道教有四不吃,四不吃是什么?

指的是牛肉不吃、狗肉不吃、大雁肉不吃和乌鱼子不吃。

拜张天师禁忌

一、道观的门槛不能踩在进入道观之前,我们会发现道观的门槛都建造得很高,我们在迈进去的时候是不可以踩踏的。门槛在古代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如《礼记》中提到“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阀”。对于道观来说,建造门槛不但可以让观内聚集气场,同时也能阻挡从门外吹进来的阴风,此外还能隔绝尘世间的污秽与鬼魅。所以我们在进门的时候不可以脚踩门槛,更不能坐在上面,男游客一般要先迈右脚,女游客则是先迈左脚。二、拜神的手势要正确在道观里看到许多游客在双手合十拜神,其实这是错误的手势。道教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拜神时行的是传统的抱拳礼,左手包右手的拱手礼,寓意为扬善抑恶。左手包右手在道教寓意着负阴而抱阳,其中又蕴含五行,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对道家礼仪熟悉的可以使用子午印,即右手大拇指,中指掐在左手无名指的指根处,左手的大指和中指扣在一起。三、道长的称呼不能乱参观道观遇到道长时,不要像电视剧里那样称呼“牛鼻子老道”,或者称呼女道长“道姑”,那样很不礼貌的。道士作为道教的神职人员,以无量度人作为修行目标,值得我们的尊重,因此无论男女道士我们都可以称呼他们“道长慈悲”或者“道长吉祥”,对于一些年长的道长,可以称呼为“道爷”。记住不能说“无量天尊”而是“福生无量天尊”。四、衣服穿着要得体道观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场所,我们在进入道观时要注意穿着得体,女性游客切不可衣着暴露,或者是浓妆艳抹,男性游客有的在热天喜欢当“膀爷”,这也是不可以的。这些行为不但影响其他人,也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最好是穿一些宽松的衣服,这样也方便礼拜神明。五、吃斋饭时不能浪费道观一般会为游客准备斋饭,在斋堂吃饭时需要注意,不可以浪费食物,道士在过斋时,饭前和饭后要朗诵“供养咒”与“结斋咒”,感念“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受,唯恐罪过。”道教感恩斋饭乃是由十方供养的,如果浪费食物就是一种罪过。另外戒律要求过斋时要保持安静,不可以高声谈论,更不能嬉戏打闹。六、不能对神像用闪光灯拍照许多人看到精美的神像就会忍不住拍照,由于大殿内的光线比较昏暗,他们在拍照时还会打开闪光灯,这是万万不可的。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历史见证,许多道教古建筑都有数百年历史了,里面神像也被保存下来,拍照时的镁光灯会造成神像的老化,所以是需要注意的。七、不要问道长的年龄有时在道观里遇到仙风道骨的老道长,我们去问他们的年龄时,他们一般会笑着不回答。道教追求长生久视,重视今生的修行,渴望能证道成仙,永脱轮回。所以道士以修行作为目标,而不是以年龄大小来论道行的高低。如果贸然地询问道长的年龄,就是对他们的一种冒犯,切记。八、供神时的水果不能随便摆

道士可以吃肉吗

道教始于东汉顺帝年间{公元前122年},从宋朝末年起,就逐渐形成了“正一”和“全真”两大派。两派中有很多的不同点,其中之一就体现在生活和饮食上。道教自创教祖师—祖天师正一派在生活饮食上的禁戒忌讳,是“四不吃”,即是:不吃牛肉、鸟鱼、鸿雁、狗肉这四种食物。这也是祖天师——张道陵自创教至今一直传承的“四不吃”。首先,不吃牛肉是因为牛一辈子吃的都是青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苦功高,辛辛苦苦为民劳作,所以不能吃;不吃鸟鱼是因为正一派的道士认为:鸟鱼一到产卵期时,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到,只侍饿死升天,鸟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己游入母嘴,给予冲饥也不让母饿死,孝心实在可敬!所以鸟鱼吃不得;另外,道士们认为:失偶孤雁,终身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所以不能吃;最后是狗,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则不嫌家贫”。狗终生随主,为主効劳,所以不能吃。全真派则要求岀家清修,居住道观,不能蓄养家室,在生活饮食上要求食素菜为主,禁戒饮酒食荤。总而言之,在道教的传统中,不论哪一派,对于生活饮食上的酒、肉及五辛之菜{大蒜、小蒜、韭菜、芸苔}都是各有所禁忌的。

道教的忌讳为什么是“道不言寿”?

道不言寿有人初进道观,见到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带有敬意地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多少?”然而老道长却避而不答,只是点头微笑。修道之士,之所以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便是因为“道不言寿”的缘故。“道”又为什么“不言寿”呢?这是因为道教的思想基石是悦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所以“道不言寿”也。信仰道教的人有多种,住宫观修道者名“道士”,隐居山林修道者称“隐士”,居家修道者为“居士”。他们都是道教徒。在与他们交谈中,切莫询问其生辰和年龄,以免犯忌。戊不朝真道教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不能焚香、朝神、诵经,也不能鸣钟鼓、做斋醮。

按《九天神霄戊日禁忌》载:“昔日武帝好道求仙,于元丰元年七月望日,感西王母降临,帝问曰:‘世间虫蝗、水旱之灾缘何而来?’王母曰:‘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冒犯阴阳之禁忌,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谨。’帝曰:‘戊禁最重,如何禳解,可免此灾?’王母曰:‘戊禁最重,无法禳解。不惟虫蝗水旱之灾然,四时所犯,各有灾殃,当禁之。戊日不可浇灌肥粪触秽地灵。春犯六戊,则令人促寿绝嗣,动土,犯帝星;夏犯六戊,则令人自失明,飞灾横祸相侵,动土,犯土府星辰;秋犯六戊,令人遭瘟蝗时病,动土则犯五岳四渎;冬犯六戊,则令人官非口舌,耗散财物,动土,则犯土稷皇社。世人能畏天地,不犯六戊禁忌,即得时和岁稔,衣食自然。’言毕,王母须臾上升而去。”《抱朴子》云:“六戊者,是戊子、戊戌、戊午、戊申、戊寅、戊辰是也。此六日乃天地造化之期,独道家之忌辰。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 《女青天律》称:“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

因此,道教有“戊不朝真”之禁忌。道教宫观于“戊”日前天傍晚,主殿外必须悬挂“戊”牌,以告示道众。

道不朝亡

“道不朝亡”,也是道门中一个很重要的禁忌。道教徒除父母、师父逝世时叩拜外,对其他亡者一概不下跪。究其缘由有二:一是道教重生轻死、悦生恶死;二是免遭阴秽之气。

道教“三不起”

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

吃斋,即用斋,也就是吃饭或用餐。中国有两句俗语,一是“吃饭大似官”;二是“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道士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过斋堂亦是道教宫观的仪范之一。道士在吃饭时,与世俗人吃饭有很大的区别。如: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昔时,北京白云观斋堂门旁有幅对联:“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由此可知,道士吃斋过程中亦有修心之举。所以,他人不得打扰,吃斋者也不得起身。

诵经,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太上玄门功课经序》中规定:“凡诵经者,切须斋戒,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头接耳。务在端肃,念念无违……。”因此,他人不得打扰道士诵经,诵经者亦不能起身离开经案。

《道教仪范》中还载有《日忌》:“早不言梦寐,午不言杀伐,晚不言鬼神。”这“三不言”是每个道教徒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就是犯忌。“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当日所做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力争圆满完成,不能成为梦想。因此,早不言梦也。中午为阳之极,言杀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杀也。夜晚阴气重,言鬼神必招祸患,所以晚不言鬼神也。

道教有“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道士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但据闻,历史上天师世家还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乌鱼、鸿雁和狗肉。盖牛忠、乌鱼孝、雁贞、狗义之故。

道教戒律中一些禁止做的事,从广义上讲也属于道教禁忌的范畴,如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荤)。另外,玄门持戒威仪(出入威仪、事师威仪、视听威仪、语言威仪、盥栉威仪、饮食威仪、听法威仪、出行威仪、起立威仪、坐卧威仪、作务威仪、沐浴威仪)也都属于道教禁忌的范畴。如“事师威仪”中规定:“师礼拜,不得与师同拜;师前不得受人礼拜;灯月下,不得履践师影。”若违反,则是犯忌。总而言之,道教的禁忌很多,在此难以一一介绍。

道教的禁忌有那些?

道教的禁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饮食上道教忌食自己和亲人属相动物的肉,特别是 自己或亲人的生日要素食,目的是少杀戮以延生。还有忌食 狗、牛、蛇、龟等动物的肉。因狗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 是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它为主人尽职尽责,忠贞不二;牛 为人类辛勤耕耘,劳苦功高,且道祖老子西出函谷关所乘就 是牛,所以牛的地位在道教里是崇高而神圣的;龟、蛇皆为 灵异之物,在道教为“玄武”的象征,代表北方。如果想清 心修道的话,在饮食上要忌的东西更多。2。忌问道士的年龄俗称,“僧不言姓,道不言寿”,道 士一般忌问自己的年龄。道教讲形神双修,要想悟彻天地 (人生与宇宙)之真谛,就须炼形以延生,所以道教的长生思 想极其重要,修道之士以固形延生为己任,往往忘却日月之 更替,淡然处世。  3。禁止北向便溺、洗漱、整发、唾骂、解脱衣裳,因 北向多为神位之向,还是北斗所居之方位,固不可失礼而犯大忌;忌仰视“三光”(日、月、星)和怒视日月星辰;内衣 忌在“三光”下晾晒,因“三光”有照临之恩应心存敬意。  4。大、小解时不可言语,要闭气凝神以保清阳之气不 外泄。  5。忌犯六戊。 我国古代采用干支计时,即用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循环 组成的六十个干支来计时,这六十干支中有六组干支含有天 干“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 “戊戌”六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