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找东西,用天干地支寻找失物的方法
梅花易数找东西不同两个时间起卦为一卦两占吗
不会 时间不同 报数同样的话 变爻是会变动的 梅花易数讲究的就是 变爻的变 有变事情才能看的出来 就算卦是一样的 爻变了 形成的卦 也会有区别 而且 每个不同的时间对应不同的天干地支 属于不同的五行 挂气也会不同 这样的话 一个卦意义就明显不同了 比方中午起卦 天火同人 变 乾为天 晚上起卦天火同人 变天雷无妄 起点一样 时辰不同 变卦就不一样 结果也不同 再比如还是这个 卦 中午火气旺 克金 说明开始不好 慢慢再变 如果是晚上 水气旺 火被水克 火气弱 克不了金 反被金反克制 那么 说明 开始会遇到点小问题 但是非常容易解决 。。
怎么算十二天干地支
问题一:天干地支怎么算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六十甲子顺序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与公元纪年的换算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种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第三种算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 问题二:天干地支是怎么算时辰的?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问题三: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 问题四: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的?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问题五:天干地支快速计算方法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先来算算天干,有个公式: 4、 5、 6、 7、 8、 9、抚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今年是2005,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如何用天干地支预测丢东西的方向
某些东西原本都不该丢,只是因为找寻的方向不对,或者没有深入去找,就与原本能够寻回的物品失之交臂,实在太可惜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找回丢失的物品和走失的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在我国民间的好多地方都曾经有这样的一种人,谁家丢了东西,谁家走失了牲口,甚至谁家有人出走了,都找到“神人”来掐算一下,一般的也用不了几分钟,便告诉你,往东找�6�7�6�7往南方找�6�7�6�7你的东西被一个小孩子拿去了�6�7�6�7你的东西没丢,就在自己某处�6�7�6�7那么他们究竟是依据什么做出的判断呢? 这得感谢我们的老祖宗,还是易经的一个小应用,下面我们就把这个给大家解读一下,希望你看了以后,也成为能掐会算的高手! 在这些人当中传着一个歌诀: 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 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 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 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 这里是四组不同的歌诀,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因为寻人和寻物采用的解毒是相同的,所以这里以失物代替各种情况): 第一句“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庚日失物兑上找,壬癸可在艮上寻”是判断丢失的物品可能会在哪个方向,是相对于丢东西的位置来说的,大家可能感到奇怪,这里面没有一句是提到东南西北哪个方向的,怎么说这是物品的方向? - 2 -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知识:后天八卦所指示的方位含义,通常大家看到的八卦图上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象,表示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从西北方开始,顺时针表示的八个方向。四柱八字和先后天八卦都是易经所属,都是相通的,命理爱好者一定要了解。 知道了方向,又怎么来判断时间呢?甲乙丙丁这些词语就是表示时间的,我们可以查看一下万年历,在每一天上面都有这样的信息:如 2007 年 3 月 31 日是丁亥年癸卯月甲子日�6�7�6�7,主要看这个“日”前面是什么,对于31 日来说那就是甲子日,前面这个字是“甲”就表示甲日,如果是“乙”的话就表示乙日,就和歌诀中的“甲”“乙”对应上了,万年历上的每一天在“日”以前都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 个子当中的一个。现在又知道了方向,又知道了日期,向寻找在那一天丢失的物品,就该有眉目了吧! 比如在2007 年3 月29 日丢失的东西,要到哪个方向去找呢?29 日是“壬戌日”,对应歌诀中的“壬癸可在艮上寻”,那么我们在到图中去对照“艮”的方向,就是东北,也就是说,你丢的东西可能在东北方向上,简单吧? 有了第一句的基础,再看第二句就不那么难了吧,我们来看:“甲己阳人乙庚阴,丙辛童子暗来侵,丁壬不出亲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门”,这里的甲乙丙丁还表示日期,第一条中的“阳”指的是男人,也就是说,你的东西被一个男人拿了或者现在在一个男人手里;同理第一条里面的“阴”就表示女人了,第二条里的童子指的是小孩,第三条的“亲人”也不难理解吧,而最后一条中的“不出门”的意思就是这个东西根本就没被人拿走,只是被遮盖起来或者遗落在某处,一时找不着而已,早晚会自己出来的! 再举个例子,2007 年3 月28 日丢了东西的话,28 日是“辛酉日”,对照歌诀“丙辛童子暗来侵”,就表示你的东西可能是被小孩拿走了,这样就缩小了找寻的范围了吧! 第一句说的是方向,第二句说的是什么人,越来越熟练了, 我们再看第三句 “子午卯酉在路旁,寅申巳亥归他乡,辰戌丑未身未动,书书参差细推详”这个就是失物的地点了,不过这句又涉及了另外的一个知识,就是一天当中的24 小时所对应的12 个时辰。 子午卯酉在路旁”意思就是说在23:00-1:00、11:00-13:00、5:00-7: 00、17:00-19:00 这四个时间段丢失的物品可能是遗失在路边或者某个特定 - 3 - 的地方,是自己遗失的而不是被他人偷走的,找回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而且应该到路边这样的地方去找找。 “寅申巳亥归他乡”这句说的是在3:00-5:00、15:00-17:00、9:00-11: 00、21:00-23:00 这四个时段丢失的物品已经落入他人之手,找回的希望很渺茫了。 “辰戌丑未身未动”则是说在7:00-9:00、19:00-21:00、1:00-3:00、 13:00-15:00 这四个时间段发现不见了的物品其实根本就没丢,或者该物目前所处的位置离你非常的近,建议在身边仔细查看,是最有可能寻回来的。 很多人都学过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这个寻物的过程也像是在大地上画坐标点,前面已经知道了丢失物品的方向、拿走东西的人,又知道了遗失物品大概的环境信息,那么最后的一点需要知道的,就是距离了。 下面我们来看最后的一句歌诀:“甲己五里地,乙庚千里乡,丙辛整十里,丁壬三里藏,戊癸团团转,此是失物方”这里的甲乙丙丁等仍然指的是丢失物品的日期,其中的“里”指的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计算里程的单位“华里”,换算大概是1 公里=2 华里=1000 米,这样大家就有概念了。 在甲日和己日丢失的物品或走失的人可能在离事发地点五里也就是 2.5 公里左右的地方;而在乙日和庚日失物的话大概就很难寻回来了,千里不是确指,而是泛泛地指出该物早已被转手等等;丙日和辛日丢失的物品要到十里远也就是五公里远左右的地方去找;丁日和壬日发生的丢失事件要到三里也就是1.5 公里左右的地方去看看;最后一条“戊癸团团转”说的是在戊日和癸日丢失的物品根本就没有离开失物的地点附近,要在最近的地方仔细翻找。 上面的甲乙丙地子丑寅卯等词语大家一定不会太陌生吧,没错,这就是天干和地支,其中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天干加地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组合出来的名称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八字”,这回大家明白了吧。 掌握了以上四条基本的原则,找东西就没那么困难了吧?学会了以后,要多加应用验证哦。天干地支纪年法快速计算法?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扩展资料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找东西口诀
乾:西北 坎:西北 艮:东北 震:东 艮:东北 巽:东南 坎:西北 巽:东南 离:南 坤:西南 兑:西
蛇出鼠入故事简介
『壹』 蛇与老鼠的寓言故事
蛇和老鼠的故事 有人说蛇和老鼠是天敌,可能大多数情况是那样,但是也有意外,下面的故事就是这样: 一天,一条蛇先生吐着他的双叉舌到处寻找食物,忽然一股淡淡的好像是熏衣草的香味飘了过来。肯定是个美味,蛇心里想,而且一定是个爱干净、爱漂亮的美味。于是蛇先生小心翼翼地顺着香味找去。味道越来越浓,终于,在一个废旧的纸盒旁边,蛇先生发现了一只可爱的鼠小姐。她正在用爪子舔着唾液梳理着自己的皮毛,全神贯注。蛇先生慢慢的向她靠近,舌头不断的吞吐着。忽然,鼠小姐发现了他,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蛇先生早已围了上来,在她惊愕的同时把她紧紧抱在了怀里。熏衣草的香味强烈的 *** 着蛇先生的嗅觉,如梦如痴,口水不停的顺着嘴角留了出来。求求你,放了我吧,我不好吃的,鼠小姐乞求的哀怜。不行的,蛇先生语气坚定的回答,同时用舌头嗅着鼠小姐嘴唇。什么牌子,蛇问到。妮维雅,鼠小姐颤颤地说,此时因为害怕全身的毛发都已竖直,圆圆的、鼓鼓的。蛇先生已经张开了他的血盆大口,白白的牙齿发着令人发指的光芒,上下比对着鼠小姐的身材。完了,这么大,吃不下了,蛇先生摇着头叹息着。鼠小姐高兴极了,对呀,你不能吃我的,而且我刚洗的澡,身上没有了跳蚤,没营养的,你要是不吃我,我还可以给你唱歌,像对不起我爱你啦,都是我特拿手的。蛇先生想了想,好吧,那就先不吃你了,不过,晚上你要当我的香囊,我要闻着你的香味入睡,这之前我还得上动物管理局去申请一个小红本本——宠物饲养许可证。鼠小姐同意了。 就这样,蛇先生和鼠小姐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贰』 蛇入鼠出成语故事视频
照猫画虎 zhào māo huà hǔ [释义]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语出]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版11回:“这大相公聪明权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近义] 照葫芦画瓢、照本宣科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句] 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一见即会套的人。(《歧路灯》第十一回)
『叁』 老鼠与蛇是天敌吗,老鼠与蛇之间都有哪些故事典故
自古都说猫与老鼠是天生的死对头,而很少说老鼠与蛇是死对头。其实,老鼠在自然界的生物圈里属于被捕食者链里面的,而蛇却一直是凶猛的捕食者。所以在某一方面来说, 老鼠与蛇是天敌 。
但不是所有的老鼠都怕蛇,还有一种老鼠,就是食蛇鼠,顾名思义就是会吃蛇的老鼠,这种生物的体长有50厘米之多,被称为最凶猛的啮齿类动物。
『肆』 用蛇,狮子,老鼠编个故事
有一天老鼠在狮子睡觉打呼噜的时候爬到了他的肚子里 狮子很害怕 蛇说我也专爬进去帮属你把老鼠捉住 狮子不答应 然后被老鼠咬的满地打滚 后来终于张开嘴叫蛇爬了进去 然后蛇把老鼠找到吃掉了 狮子开心的继续睡觉了
『伍』 二十四史中“蛇鼠救秦王”这个故事,究竟有多离谱
《二十四史》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是国家文化历史的宝贵遗产。所以《二十四》的历史性、真实性都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在读《二十四史》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有好多的事情令人震惊和难以置信,感觉特别的离谱。比如,秦始皇寻仙、刘邦斩白蛇、蛇鼠救秦王等等,下面我们就说说蛇鼠救秦王的故事。
由此可见,像蛇鼠救秦王这种为皇帝贴金,证明李世民是真龙天子,能够吉人天相的故事,大概率下都有夸张的成份在里面,一方面这种事可能有点依据,比如有可能是秦王在侦查敌情的时候看见过老鼠和蛇,进而就有了这个故事,另一方面像这种无伤大雅的,对历史毫无影响的事情,记录了也没多大关系,还讨得皇帝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陆』 关于蛇或者老鼠的童话故事,三千字左右,
蛇和老鼠 薛汉忠 蛇大哥和鼠小弟原来是一对好邻居。它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关系可融洽啦![先写是好邻居,为下面写是仇敌作铺垫。] 可是,后来蛇却千方百计地捕捉老鼠,成了老鼠的死敌。这是什么原因呢?追根究底,这还得从鼠小弟喜欢偷东西的坏毛病说起。 [用简洁的语言引出童话故事] 蛇大哥为人勤快,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去找东西吃。而鼠小弟呢,则比较懒惰。它每天都要睡到目上三竿,等它起床后再去找吃的,就很难找了。有时候,实在饿得熬不住了,它就等别人睡熟之后,再去东家偷一点,西家捞一把地找东西充饥。久而久之,鼠小弟竟养成了日不做夜偷窃的坏习惯。[介绍蛇大哥和鼠小弟不同的生活特点] 一开始,鼠小弟并没有到蛇大哥家去偷东西,先受其害的倒是鸡大伯、鸭大娘。鸡大伯、鸭大娘家留下来过夜的食物,只要被鼠小弟窥视过,第二天你就别想再见到它。鸡大伯、鸭大娘深受其害,就央求猫大叔帮它们护院,使鼠小弟无机可乘。鼠小弟费尽心机,始终未能攻克猫大叔的防线。它接连挨了几天饿,那本来很尖的嘴巴显得更尖了。可是,它并不吸取教训,改掉自己贪懒和偷窃的坏毛病,而是把坏脑筋又动到了它的好朋友——邻居蛇大哥身上。[这是故事的发展,写鼠小弟想到蛇大哥家偷东西。] 蛇大哥是个豪爽的人,不很注意小节。开始几次,鼠小弟偷吃了它的东西,它竟毫不知觉,可是后来鼠小弟的贼胆越来越大,胃口也随之大增,竟连蛇大哥珍藏过冬的7只风干青蛙也被它偷吃了。这一来,蛇大哥终于觉察到自己家里失窃了。它气得足足吐了一个半小时的蛇涎,发誓要惩罚小偷。[扣住蛇的特点写蛇大哥更生动] 鼠小弟与蛇大哥家挨得很近,它做事鬼鬼祟祟,非常奸刁。因此,蛇大哥要捉住这个小偷,可真不容易。接连等了几天,它都扑了空。后来,蛇大哥束手无策了,就去请鼠小弟给它出主意。鼠小弟两只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摆出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姿势,“毛遂自荐”要到蛇大哥家义务值班蛇大哥一听非常高兴,忙不迭声地感谢鼠小弟,并叫它“好兄弟”。可是,鼠小弟到蛇大哥家值班以后,蛇大哥家丢东西有增无减。这可把蛇大哥搞糊涂了。以后,在外面找到东西,不管是多是少,它都干脆吞下去,不再带回家了。由于蛇大哥生活没有规律,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以至后来得了胃病。[这是故事的发展,写的一波三折,更有可读性。] 这天夜里,蛇大哥肚子里的东西不消化,“燥”心极了,后来就不由自主地把吃下去的东西反刍到嘴里。由于刚才蛇大哥的心“燥”得太厉害了,现在浑身乏力,于是它就干脆张大嘴巴喘气。再说鼠小弟有一顿没一顿地连受了好一阵的罪,原来圆如鼓的肚子现在瘪得快要贴在背上去了。这天夜里,它饿得实在撑不住了,便又“旧马熟路”窜进蛇大哥家想找些东西垫垫饥。刚一进门,它就发现一个热气腾腾的穴洞,里面正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直馋得它咽口水。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它便“嗖”地往穴洞里一钻。正在歇气的蛇大哥,被鼠小弟这么一闹腾着实吃了一惊。忙乱之中,它上面的两只尖利毒牙,猛地往下一磕,竞把鼠小弟弄得骨肉模糊,鲜血淋漓。蛇大哥只觉得嘴里香肥可口不知咬着了什么,吐出一看,原来是已成为“可口肉块”的鼠小弟。[这是故事的 *** ,写鼠小弟“恶有恶报”,使人大快人心。] 鼠小弟死后,鸡大伯、鸭大娘可高兴啦!它们历数鼠小弟的劣迹,说它是“罪有应得”而蛇大哥呢,也在鼠小弟家发现了被它偷去吃得剩下的风干青蛙的7只脚趾头,对鼠小弟的品行有了深刻的了解。蛇大哥深为以前分不清好人坏人的错误感到惭愧,它决心将功补过。从此以后,它就积极地搜捕鼠小弟的哥哥弟弟,成了老鼠的死敌。[这是故事的结局,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写作感悟]:艺术想象是每一个作者写作寓言、童话时必须运用的工具。笔者在写这篇童话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把蛇大哥和鼠小弟与社会生活中的那一类类人联系起来,在写蛇大哥和鼠小弟时既写到了它们是蛇和鼠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它们是社会上那一类人的特点,两相对照,既比较生动,又蕴涵生活的哲理,欢迎有志于寓言、童话创作的青年朋友一试。
『柒』 蛇入鼠出的成语故事
【名称来】蛇鼠一窝 【拼音自】shé shǔ yī wō 【广州话拼音】se4 sv2 yat1 wo1 【解释】形容坏人互相勾结,或者形容两个相互关联的人做坏事的行径如出一辙(含有贬义) 蛇,常用来指妖媚女子,有词可见,如“美女蛇”,“水蛇腰”,由此可见,蛇与美丽女子挂钩,早已有之了。 蛇是老鼠的天敌,当人们看到蛇不吃老鼠的时候,肯定很意外。在生活中,警察是抓小偷的,但是当警察和小偷一伙的时候,人们的正常生活就无法继续,因此就用蛇鼠一窝来表示警匪一家。
『捌』 “蛇入鼠出”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蛇入来鼠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源是像蛇一样进去,像老鼠一样出来,以此形象的比喻行动隐秘。
『玖』 十二生肖中老鼠和蛇的童话故事
关于生肖的故事,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这里所说的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典故等。 在十二生肖的排位上,为什么鼠小为大,排在第一位呢?这个问题首先就让人类的先哲和当今的智者百思不得其解:论体形,老鼠小得可怜,让人一把提住能玩开在股掌之间,十二生肖动物中,它是最小的一个。;论蛮力,它与牛的强壮、虎的威猛、龙的神力、马的腾跃,简直不能同日而语;论品质,牛的踏实、兔的善良、马的勤奋、羊的温顺、猪的实在,也都显得比老鼠好上许多倍;再论智慧,猴的灵巧、狗的聪慧,也都在老鼠之上。退一万步说,就算比谁最狠毒,恐怕蛇也该排在鼠的前面。但事实是小小的老鼠是十二生肖的排行老大! 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个悬案,有人说,今日说法,大概只有一个解释:分管十二生肖排行的家伙,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他收了老鼠的巨大好处而做了权钱交易的色当,把第一名的金冕加在了无德无才的小小老鼠头上。这当然只是一个牵强附会的玩笑。但确确实实的是,人类对此始终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不过,人类毕竟是动物里最聪明的高级动物,在十二生肖确定了许多年后,人们终于编出了一个或许是自欺欺人自圆其说的民间故事,借以说明为什么老鼠在十二生肖排行第一。这个叫做"老鼠第一大"的故事流传在中原的湘鄂一带: 老鼠和牛马羊等当选十二属相后,老鼠说:"我应该摆在第一位。"牛、马、羊它们不服气,说:"你凭什么排第一位呢?"鼠说:"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牛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们大吗?"老鼠说:"我们几个争了不算数,还是让人来说吧。"牛马羊等都同意让人来评议。于是它们商量了办法:由牛领头,马、羊、鼠先后一个接一个从大街上走过,看人们怎么评议。 在大街上,牛走过来了,人们说:"这头牛很壮。"马过来了,人们说:"这匹马真高。"羊走过来的时候,人们说:"这只羊很肥。"最后,老鼠大摇大摆地挺着肚子走过来,人们看见大街上突然走出一只大老鼠,都追着它喊:"好大一只老鼠呀,好大的一只老鼠呀!"这样一来,牛马羊也无话可说了,让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民间还有类似的十二属相排位的故事。 关于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 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黑狸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首领,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 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众动物忙向龙和虎,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渔中之王,统管天下。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从此,苍龙戴上了桂冠。老虎、苍龙有了人间权势,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黄牛之后了。这时,又跳出一个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声说:"嘿嘿!论长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论个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护卫,应该排在海王前面。" 苍龙一听大怒,说:"你休得胡搅蛮缠,不服气咱就比试比试。"黑猪一听正中下怀,忙说:"一言为定,你们就比比赛跑吧,让猎狗来做你们的裁判员。" 狗和鸡素来不和,它见鸡讨好龙,便想借机捉弄它们一下,它选了条荆棘丛生的跑道,暗地里对兔说:"你的尾巴太长了,会妨碍比赛的,要忍痛割爱。"它给兔子剪断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点尾巴根。 比赛开始了,苍龙腾云驾雾,片刻间就飞到了前面去了,可是,当跑到灌木丛中时角就被树藤挂住了,怎么也摘不下来。野兔一蹿十八个垅,一口气跑到了终点。 黑猪不顾众动物的反对,把兔子排在了苍龙之前老虎之后。 狗去给野兔贺喜,它向兔卖好说:"要是不选这样的跑道,不帮你割断尾巴,你哪有今天的胜利呀。"野兔正捧着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听了狗的话,撇着三瓣嘴说:"哼!我是凭本领取胜的,没有你,我还丢不了这条漂亮的尾巴呢!"狗一听,眼都气红了,它说:"既然你有本领,那咱们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说:"这有什么难,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请你啃骨头。"说着就得意洋洋地跑起来。猎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样地追了上去。不一会儿,就撵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边吃一边说:"好了,这下该我啃骨头了。" 为这事,狗也受了处分,被排到最后头。 苍龙比赛失败后,经常背地里抱怨那对鸡角挂累了它,公鸡听到了又后悔又伤心,它来到海边对龙说:"龙哥哥,既然这两只角对你毫无益处,那就请你还给我吧。"龙狡猾地说:"这双角虽然害了我,但能装饰我的仪表,还你不难,要等太阳出西山,月亮下东海。"说完,便一个猛子扎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鸡信以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盼望太阳从西山出来,还不时伸长脖子,向大海呼叫:"龙哥--哥!角--还--我……" 从此,公鸡失去了两只角,也被排在后头。 只剩下猴、蛇、马、羊、猪的排位没有确定了。猪又别有用心地煽动起来:"猴弟是陆上的杂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们谁先谁后呢?"经过一番议论,它们决定再到人间进行一次民间测验,进行杂技表演。青蛇邀了红马,猴子邀了山羊,让它俩帮助做服装道具。 当时,蛇腹下有十二条腿,行走起来又笨又慢。红马是个助人为乐的实干家,它不声不响地用薄皮给蛇做了一身去筒龙衣,龙衣上面用马鬃编了方格花纹,煞是好看。红马双从腹下刮了一层油脂涂在龙衣上,使龙衣非常滑腻。青蛇穿上龙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灵敏又美观。 山羊平时就讨厌猴子,嫌它整天蹿上跳下,给它踩坏了青草,所以对猴子的帮助不那么热心,猴子想弥补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请你剪给我一点绒毛,让我补补后腚吧。"山羊不高兴地说:"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凭这身宝衣呢!"猴子没办法,只好仍旧光着腚。 比赛那天,青蛇披着龙衣,一会儿在树枝上盘卷如藤,一会儿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头颈,只用尾尖着地,表演各种杂技,人们连连喝彩。轮到猴子表演了,只见它攀杠子、荡秋千,也赢来不少喝采,当表演到"倒挂竹帘"时,猴子用尾尖卷在树枝上,头朝下做起各种惊险动作,忽听有人喊:"看啊!猴 *** 眼着火了!"人们都大声哄笑起来。猴子向来护短,它脸红心慌,忙用尾巴去遮 *** ,只听"扑通"一声,头朝下跌了个满脸花。 就这样,青蛇和红马排在了前头,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头。 给众动物排完座次,黑猪把自己写在最前头,心里说:"这回可是我升官发财、名利双收的时候了!它来到灵霄殿,见了玉帝。玉帝接过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就把前面黑猪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头。于是,玉帝让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写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辰表,并降下一道谕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间发布。 排选已定,玉帝怒气未消,又给黑猪批几句话: 无用蠢才,颠倒黑白。 罚去吃屡,一年一宰。 黑猪被贬,一下子气了个大肚子。它终日躺在茅窝里,再也懒得管闲事了。可是,有时仍然心里发痒,按捺不住,用嘴巴拱这拱那,拨弄是非。 老鼠回到家里,高兴地捋着三根半胡须跳起舞来,把熟睡的花猫惊醒了。花猫问:"还不到时候吗?"老鼠说:"早过了,咱还争了第一呢!"鼠向花猫绘声绘色地吹嘘起自己的乖巧。花猫恼悔地说:"我再三跟你说过,你怎么不叫我一声呢?"老鼠却抢白花猫说:"你自己没长耳朵?我叫你去,你还兴抢了我的位置呢!"猫一听,气得长须倒竖,杏眼圆睁,它张开锋利的爪子,一个箭步扑上去,把老鼠吃掉了。 从此,猫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拾』 蛇和田鼠的故事告诉我了一个什么道理
蛇和田鼠 一只蛇爬在草丛中,突然看见一只田鼠在地里露出了头,回当发现他的时候,田鼠飞快的答钻回地洞里。蛇没有追过去,一动不动地趴着,眼睛紧紧地闭着。 不一会田鼠又小心地钻出了头,看着蛇还在,他又闪电式的缩了回去,这样反复几次,田鼠发现这只蛇不管是姿势还是眼睛都没有动一动。他的胆子逐渐大了,悄悄地走到蛇附近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蛇,蛇闭着眼睛还是一动不动。 田鼠彻底放心了,他打了个响亮的口号招呼伙伴们说:“都出来吧!这是一条死蛇,不用怕的。” 伙伴们蜂拥而出,然后四散开来寻找食物。 就在他们毫无防备之下,蛇突然动了,片刻间吞噬了数只田鼠。 等到他逮到最先探头出来的田鼠,忍不住说道:“你真笨,明明看见的潜在的危险,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说完一口吞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