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之际的意思,什么叫晚年之命

迟暮之年是什么意思

迟暮之年是什么意思如下:

迟暮之年的意思是: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迟暮之年,没有具体指多少岁,迟暮之年指迟暮、黄昏,比喻晚年,形容人至老年。老年,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这么一段时间。

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认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进入了老年,有的人认为退休是进入老年的一个标志。

造句:

1、他虽已到了迟暮之年,身子骨却依然那么硬朗。

2、不管怎么样她们也可以一直保持性感直至迟暮之年,因此22岁或44岁也就无多大差别了。

3、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依然精力充沛。

4、神在我迟暮之年带来了我过去的那些花儿,它们在他的篮里鲜艳一如往昔。

迟暮之年拼音

[ chí mù zhī nián ]

迟暮之年的意思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繁体 ]

迟暮之年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比喻晚年

迟暮之年近义词

桑榆暮年

迟暮之年反义词

迟暮之年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老年人的各种别称

中国传统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有些褒义的称谓。◆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61岁:还历寿。◆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mào]:民间有“人到七十古来稀”之称。◆77岁:喜寿。◆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8]耋[dié]:指八九十岁的年纪。[9] [10][11]中寿:指80岁以上。◆88岁:米寿◆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即得108岁。注释1、《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年老的。2、《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3、花: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从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4、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5、杜甫有《曲江》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6、《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7、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8、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9、《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10、《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11、《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12、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13、《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之际是什么意思?

“之际”的意思是那时候。“之际”不是单独使用的,不是一个完整词汇,通常和其它字词在一起使用。搭配:弥留之际、天人之际、去就之际、易箦之际。相关词语介绍:天人之际:汉语成语,拼音tiān rén zhī jì,意思是指代天人关系,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弥留之际:汉字成语,拼音mí liú zhī jì,指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出自《尚书·顾命》。

老人的别称是什么?

老人的别称在中国传统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有些褒义的称谓。60岁耳顺之年和花甲之年和耆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61岁还历寿70岁从心之年和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70岁。77岁喜寿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中寿指80岁以上,88岁米寿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主要介绍指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在改G过程中制定某些政策时特指在某个年限之前工作的人例老人老办法和新人新办法。指长期在某个部队服役的人尤指有带了很多年兵的军官,例38军剩下的老人不多了在济宁一些地区关系较好的人也互称为老人。

之际是什么意思

“之际”的意思:的时候,“之际”不是单独使用的,不是一个完整词汇,通常和其它字词在一起使用。带有“之际”的词语有:1、仓卒之际:汉语词汇,意思是匆忙之间。作宾语,指匆忙之间。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译文:天下大乱,太多英雄豪杰崛起,在匆忙之间,不能分出强弱。2、天人之际: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代天人关系。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译文:也想要探究天人关系,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说。3、易箦之际:汉语成语,意思是老人病危将死的时刻。出自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今观易箦之际,神色不乱如此,不应于此而至于发狂恸哭也。”译文:现在看看临终之际,神色不如此混乱,不应在这里而到发狂痛哭呢。4、弥留之际:汉字成语,指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出自《尚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译文:病情一天天到来,就是将要死亡的时候。5、去就之际:汉语成语,意思是进退的分寸。出自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以至于此。”译文:不久你去留的时候没有其他原因,仅仅因为不能内慎重考虑自己,外受流言,才落到这一步。

晚年是什么意思

快死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