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卦讲的什么,易经象卦是什么意思
周易中所说的“象”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而楼主所言的《象》指的是《象传》,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小象。大象仍是对卦的解释,不同于《彖传》的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八卦,从八卦象征的事物来说解全卦.《易传》“最早不能过战国之末,最迟也不能过两汉之末,《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并非《易经》里的书,它属于《易传》,《象传》分大象。小象则以各爻的位置来解释每一爻辞。相传《易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但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顾颉刚认为是谣传,但作者也因为年代久远《易经》的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请问,八卦的万物类象是怎么推演的
八卦的万物类象即八卦所代表的事物现象。八卦万物类象表:乾卦万物类占,五行属金,卦数一 天时:天、冰、雹、霰。 地理:西北方、京都、大郡、形胜之地、高亢之所。 人物:君父、大人、老人、长者、宦官、名人、公门人。 人事:刚健勇武、果决、多动少静、高上下屈。 身体:首、骨、肺。 时序:秋、九十月之交、戌亥年月日时、五金年月日时。 动物:马、天鹅、狮、象。 静物:金玉、宝珠、圆物、木果、刚物、冠、镜。 屋舍:公府、楼台、高堂、大厦、驿舍、西北向之居。 家宅:秋占宅兴隆、夏占有祸、冬占冷落、春占吉利。 婚姻:贵官之眷、有声名之家、冬占宜成、冬夏占不利。 饮食:马肉、珍味、多骨、肝肺、干肉、干果、诸物之首、圆物、辛辣之物。 生产:易生、秋占生贵子、夏占有损、坐宜向西北。 求名:有名、宜随朝内任、刑官、武官、武职、掌权、宜向西北之任、天使、驿官。 谋望:有成、利公门、宜动中有财、夏占不成、冬占多谋少成。 交易:宜金玉、宝珠、贵货、易成、夏占不利。 求利:有财、金玉之利、公门中得财、秋占大利、夏占损财、冬占无财。 出行:利于出行、宜入京师、利西北之行、夏占不利。 谒见:利见大人、有德行之人、宜见官贵、可见。 疾病:头面之疾、肺疾、筋骨疾、上焦病、夏占不安。 官讼:健讼、有贵人助、秋占得胜、夏占失理。 坟墓:宜向西北、宜乾山气脉、宜天穴、宜高、秋占出贵、夏占大凶。 方道:西北 五色:大赤色、玄色。 姓名:带金傍者、商音、行位一、四、九。 数目:一、四、九。 五味:辛、辣。 离卦万物类占,五行属火,卦数三 天时:日、电、虹、霓、霞。 地理:南方、干亢之地、窑、灶、炉冶之所、刚爆厥地、其地面阳。 人物:中女、文人、大腹、目疾人、介胄之士。 人事:文画之所、聪明才学、相见虚心、书事。 身体:目、心、上焦。 时序:夏五月、午火年月日时、三二七年月日时。 动物:雉、龟、螺、蟹蚌。静物:书文、甲胃、干戈、槁衣、干燥之物、赤色之物。 屋舍:南舍之居、阳明之宅、明窗、虚室。 家宅:安稳、平善、冬占不安、克体主火灾。 婚姻:不成、利中女之婚、夏占可成、冬占不利。 饮食:雉肉、煎炒、烧炙之物、干脯之类、热肉。 生产:易生、产中女、冬占有损、坐宜向南。 求名:有名、宜南方之职、文官之任、宜炉冶坑场之职。 谋望:可以谋望、宜文书之事。 交易:可成、宜有文书之交易。 求利:有财、宜南方求、宜南方之财、冬占有失。 出行:可行、宜动向南方、就文书之行、冬占不宜行、不宜行舟。 谒见:可见南方人、冬占不顺、秋见文书考察才士。 疾病:目疾、心疾、上焦、夏占伏暑、时疫。 官讼:易散、文书动、辞讼明辩。 坟墓:南向之墓、无树木之所阳穴、夏占出文人、冬占不利。 方道:南方 五色:赤色、紫色、红。 姓名:带火字及立人傍姓氏、徵音、行位二、七、三。 数目:三、二、七。 五味:苦味。 巽卦万物占,五行属木,卦数五以上属个人言论,与本论坛立场无关。转贴请标明出处!天时:风。 地理:东南方之地、草木茂秀之所、花果菜园。人物:长女、秀士、寡妇之人、山林仙道之人。 人事:柔和、不定、鼓舞、利市三倍、进退不果。 身体:首、骨、肺。 时序:春夏之交、三五八之年月日时、三月、辰巳年月日时。 动物:鸡、百禽、山林中之禽虫。 静物:木香、绳、直物、长物、竹木、工巧之器。 屋舍:寺观楼园、山林之居、东南向之居。 家宅:安稳利市、春占吉、秋占不安。 婚姻:可成、宜长女之婚、秋占不利。 饮食:鸡肉、山林之味、蔬菜、酸味。 生产:易生、头胎产女、秋占损胎、宜向东南坐。 求名:有名、宜文职有风宪之力、宜入风宪、宜茶课竹木税货之职、宜东南之任。 谋望:可谋望、有财、可成、秋占多谋少遂。 交易:可成、进退不一、交易之利、山林木茶之类。 求利:有利三倍、宜山林之利、秋占不吉、山林木货之类。 出行:可行、有出入之利、宜向东南行、秋占不利。 谒见:可见、利见山林之人、利见文人秀士。 疾病:股肱之疾、风疾、肠疾、中风、寒邪、气疾。 官讼:宜和、恐遭风宪之责。 坟墓:宜东南方向、山林之穴、多树木、秋占不利。 方道:东南 五色:青绿色、碧色、洁白。 姓名:草木傍之姓氏、角音、行位五、三、八。 数目:五、三、八。 五味:酸味。 兑卦万物类占,五行属金,卦数二 天时:雨泽、新月、星。 地理:西方,泽、水际、缺池、废井,山崩破裂之地,其地为刚卤人物:少女、妾、歌*、伶人、译人、巫师。 人事:喜悦、口舌、谗毁、谤说、饮食。 身体:舌、口、肺、痰、涎。 时序:秋八月、酉年月日时、金年月日时、二四九数月。 动物:羊、泽中之物。 静物:金刃、金类、乐器、缺器、废物。 屋舍:西向之居、近泽之居、败墙壁宅、户有损。 家宅:不安、防口舌、秋占喜悦、夏占家宅有祸。 婚姻:不成、又喜、秋占可成、主成婚之吉、利婚少女、夏占不利。 饮食:羊肉、泽中之物、宿味、辛辣味。 生产:不利、恐有损胎、或利生女、夏占不利、生宜向西。 求名:难成、因名有损、利西之任、宜刑官、武职、伶官、泽官。 谋望:难成、谋中有损、秋占有喜、夏占不遂。 交易:不利、防口舌、有争竞、夏占不利、秋占有交易之财。 求利:无利有损、财利主口舌、秋占有财喜、夏占破财。 出行:不宜远行、防口舌、或损失、宜西行、秋占宜有利。 谒见:利行西方见、有咒诅。 疾病:口舌咽喉之疾、气逆喘疾、饮食不调。 官讼:有贵人帮、秋占有理、夏占理亏。 坟墓:宜西向、防穴中有水、近泽之墓、夏占不宜、或葬废穴。 方道:西方 五色:白色。 姓名:带口带金字傍姓氏、商音、行位四、二、九。 数目:四、二、九。 五味:辛辣。 震卦万物类占,五行属木,卦数四 天时:雷。 地理:东方、树木、闹市、大途、竹林、草木茂盛之所。 人物:长男。 人事:起动、怒、虚惊、鼓噪、多动、少静。 身体:足、肝、发、声音。 时序:春三月、卯年月日时、四三八年月日时。 动物:龙、蛇。 静物:木竹、萑苇、乐器、花草繁鲜之物。 屋舍:阁楼、山林之处、东向之居。 家宅:宅中不时有虚惊、秋占不利、春占吉。 婚姻:可有成、声名之家、利长男之婚、秋占不宜婚。 饮食:蹄、肉、山林野味、鲜肉、果酸味、菜蔬。 生产:虚惊、胎动不安、头胎必生男、生宜东向、秋占必有损。 求名:有名、宜东方之任、施发号司令之职、掌刑狱之官、有茶竹木税课之任、或闹市司货之职。 谋望:可望、可求、宜动中谋、秋占不遂。 交易:利于成交、秋占难成、山林木竹茶货之利。 求利:山林竹木之财、宜东方求财、动处求财、或山林竹木茶货之利。 出行:宜向利于东方、利山林之人、秋占不宜行、但恐虚惊。 谒见:可见、宜见山林之人、宜见有声名之人。 疾病:足疾、肝经之疾、惊怖不安。 官讼:健讼、有虚惊、行移取勘反复。 坟墓:利于东向、山林中穴、秋占不利。 方道:东方 五色:青色、绿色、碧。 姓名:带木姓氏、角音、行位四、八、三。 数目:三、四、八。 五味:酸味。 坎卦万物类占,五行属水,卦数六 天时:雨、月、雪、霜、露。 地理:北方、江湖、溪涧、泉井、卑湿之地。 人物:中男、江湖之人、舟人、盗贼。 人事:险陷卑下、外示以柔、内存以刚、漂泊不成、随波逐流。 身体:耳、血、肾。 时序:冬十一月、子年月日时、一、六月日时。 动物:豕、鱼、水中之物。 静物:水带子、带核之物、弓轮矫揉之物、酒器、水具。 屋舍:向北之居、近水、水阁、江楼、茶酒肆、宅中湿地之处。 家宅:不安一暗味、防盗。 婚姻:利中男之婚、宜北方之婚、不利成婚、不可婚辰戌丑未月。 饮食:豕肉、酒、冷味、海味、羹汤酸味、鱼、带血、水中之物、多骨之物、淹藏。 生产:难产有险、宜次胎、中男、辰戌丑未月有损、宜北向。 求名:艰难、恐有灾陷、宜北方之任、鱼盐河泊之职、酒兼醋。 谋望:不宜谋望、不能成就、秋冬占可谋望。 交易:不利成交、恐防失陷、宜水边交易、宜鱼盐酒货之交易、或点水人之交易。 求利:有失、宜水边财、、恐有失陷、宜鱼盐、酒货之利。 出行:不宜远行、宜涉舟、宜北方之行、防盗、恐遇险阻陷溺之事。 谒见:难见、宜见江湖之人、或有水傍姓氏之人。 疾病:耳痛、心疾、感寒、胃冷水泻、肾疾、痼冷之病、血病。 官讼:不利、有阴险、有失困讼、失陷。 坟墓:宜北向之穴、近水旁之穴、不利葬。 方道:北方 五色:黑色。 姓名:点水傍之姓氏、羽音、行位一、六。 数目:一、六。 五味:咸酸。艮卦万物类占,五行属土,卦数七 天时:云、雾、山岚。 地理:山、径路、近山城、丘陵、坟墓、东北方。 人物:少男、闲人、山中人。 人事:阻隔、宁静、进退不决、反背、止住、不见。 身体:手指、骨、鼻、背。 时序:冬春之月、十二及、丑寅年月日时、七五十年月日时。 动物:虎、狗、鼠、百兽、黔喙之物。 静物:土石、瓜果、黄物、土中之物。 屋舍:东北方之居、山居、近石、近路之宅。 家宅:安稳、诸事有阻、家人不睦、春占不安。 婚姻:阻隔难成、利少男之婚、春占不利、成也迟、宜对乡里婚。 饮食:土中物味、诸兽之肉、墓畔竹笋之属、野味。 生产:难产、有险阻之厄、宜向东北、春占有失。 求名:阻隔无名、宜东北方之任、宜上官山城之职。 谋望:阻隔难成、进退不决。 交易:难成、有山林田土之交易、春占有失。 求利:求财阻隔、宜山林中取财、春占不利、有损失。 出行:不宜远行、有阻、宜近陆行。 谒见:不可见、有阻、宜见山林之人。 疾病:手指之疾、脾胃之疾。 官讼:贵人阻滞、未讼未解、牵连不决。 坟墓:东北之穴、山中之穴、近路边有石、春占不利。 方道:东北方 五色:黄色。 姓名:带火字及立人傍姓氏、徵音、行位二、七、三。 数目:五、七、十。 五味:甘。 坤卦万物类占,五行属土,卦数八 天时:云阴、雾气。 地理:田野、乡里、平地、西南方。 人物:老母、后母、农夫、乡人、众人、大腹人。 人事:吝啬、柔顺、懦弱、众多。 身体:腹、脾、胃、肉。 时序:辰戌丑未月、未申年月日时、八、五、十月日时。 动物:牛、百兽、牝马。 静物:方物、柔物、布帛、丝绵、五谷、舆、斧、瓦器。 屋舍:西南向、村居、田舍、短屋、土阶、仓库。 家宅:安稳、多阴气、春占宅舍不安。 婚姻:利于婚姻、宜税产之家、乡村之家、寡妇之家、春占不利。 饮食:牛肉、土中之物、甘味、野味、五谷之味、芋笋之物、腹脏之物。 生产:易产、春占难产、有损或不利于母、宜坐西南方。 求名:有名、宜西南方、或教官、农官守土之职、春占虚名。 谋望:利求谋、邻里求谋、静中求谋、春占少遂、或谋于妇人。 交易:宜利交易、宜田土交易、宜五谷利、*货、重物、布帛、静中有财、春占不利。 求利:有利、宜土中之利、*货重物之利、静中得财、春占无财、多中取利。 出行:可行、宜西南行、宜往乡里行、宜陆行、春占不宜行谒见:可见、利见乡人、宜见亲朋或阴人。 疾病:腹疾、脾胃之病、饮食停伤、谷食不化。 官讼:理顺、得众情、讼当解散。 坟墓:宜向西南、宜坤山气脉、宜田野、宜低、四季占出 贵、春占大凶。 方道:西南 五色:黄色、黑色。 姓名:带土姓人、宫音、行位八、五、十。 数目:八、五、十。 五味:甘。
易经中的《彖》《象》是什么?
传说易经历三圣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始作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伏羲根据洛书河图画出八卦,周文王在他的基础上推衍出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 阳爻)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即是象.而彖则是对卦象的解释.《周易》中的大象和小象指的是什么?
《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如果将《易传》中的《象传》、《文言传》所论天地之道、人道的内容与《彖传》所论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总体的思维取向不同。尽管《彖传》和《象传》、《文言传》同是用类比的方法从天地之道推导出人类社会的法则,但二者各自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彖传》多是对天地的规律作客观的认知型把握,而《象传》、《文言传》则可以说是对天地的比德,即对世界作一种情感型的把握。比德天地的论述在《象传》、《文言传》中可说是俯拾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乾·文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坤·六三.小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卦辞、爻辞、象辞和 “十翼”讲的什么
《易》在商周之前已经形成轮廓,历经上几千年,融入了无数先贤的智慧,传承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周易。加上各种网络解说五花八门。以至于学易者也是参差不齐。 周易到底分了哪几个部分?周易原文是什么样子的? 前段很多初学周易者问了,到底什么是卦辞、爻辞、象辞、彖辞、系辞、易传等等奇怪的词语。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易经的几部分组成:周易原文中有卦辞和象辞。 卦辞是对卦象的吉凶断定,而《彖传》则应该是为卦辞作的“传”,也就是对卦辞的解释。但实际上它也直接解释卦义:统论一卦之义。 象辞,是周文王和周公引用商代《坤乾易》(象辞易)做为佐证的部分辞句。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学生做了《易传》更升华了易经的高度。《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易经》的论文集。《易传》由七篇文章构成,其创作时间离经文形成的时间不是很长(约五六百年),它是解释说明是流传至今最原始,最权威的版本。其中有七篇文章:《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辅助”之义。《彖传》,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周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专著。分《上彖》﹑《下彖》两篇,内容讲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 《象传》和《彖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辞、象辞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文言传》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一部文笔优美的哲学散文。因为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经》的关键。 《文言传》从天地之道到人道的思想,从形式上看,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表面上是从天地之道到人道,实际上是用人道淹没了天地之道。但从内容上看,《文言传》所论述的人道原则却是极有价值的,它是对先秦儒家学派、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系辞》解释了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序卦传》是说明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篇名,从天地万物说起,以“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来说明乾坤两卦居于首位。然后以万物生长的过程、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物极必反、相反相生的运动规律等解释其它各卦的相互关系,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用对立统一思想,试图将六十四卦建立起因果关连。《杂卦传》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也说明了《易经》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将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起解释。因为在顺序上交杂。 看到此,还不懂的同学不妨看看《 周易自测牌 》,希望每一位国学爱好者都是国学正能量传递的继承者。 《 周易自测牌 》为国学经典,图谶系周易典藏研究家秘制绘本提供,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理论的古典哲学运用牌卡,配有古代手绘插图,创新地融入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元素的牌卡。开辟了以游戏方式传播古典文化的先河。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寓教于乐,并兼具娱乐性和学术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易自测牌》工作室作品
卦象是什么意思
以下是卦象的意思:
卦象,就是卦整体的象征,易经分为象数理占四门学科,而其中的象,就是看卦象的意思。看卦象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要不拘一格地考虑问题,不要墨守成规,思维保守之人看卦象就会觉得没有想法。
《周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都有卦名。
乾卦三阳爻,纯阳刚健,故为天,大体圆运动不息,故为圆。天生万物,如君王管理万民,如父亲主管一家一样,故为君,为父。
纯阳爻刚强坚固之象,所以象金、象玉,象冰。阳盛则色极红,故为火红,大赤色。刚健为马,树上的果实圆形,故为木果。由此可知,凡是积极的、向上的、刚健有力的、权威的、圆形的、男性长辈、珍贵的、富有的、寒冷的、坚硬易碎的,在上的等等事物都归于乾卦。
《周易》说卦传中言:“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木果。”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是易学体系的基础,先秦易学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连山(连山易)、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后世人们熟悉的是周易,它分为易经和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