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坤卦,易经坤卦详解

易经。坤卦。卦辞解释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彖辞翻译】:至大无际啊,坤元的始生!万物都借助你得以生成,你顺应着秉承着天道。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品德博大没有边际。包容无限而广大,各类事物都因你而亨通。牝马属了于地上的动物,驰骋四野没有疆界。阴柔温顺利于正道。君子行动的开始会迷失方向, 随后便会掌握行动的常规法则。西南得朋,是能够见到自己的同类;东北丧朋,却会得到结婚的喜庆。安于正道的吉祥,是与无边无际的地道相应的。 【卦辞意思】本卦辞的意思是:吉利通达。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有所前往时,领先而走则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人。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人生启示:以柔克刚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従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共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六十四卦中的坤卦,是由两个坤卦上下相叠而成。象征地,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请解此卦,易经第二卦:坤为地,求测今年能怀上孩子吗?

可以啊 卦象很明显啊 男孩子 六月份

《易经》中关于坤卦的小知识

今天继续重温第二卦。 摘录分享《张其成讲易经》~~     《易经》的第二卦是坤卦。为什么坤卦排在第二位?其实这是按照天地万物生成规律的先后次序排列的。因为先天后地,乾卦为天,坤卦为地,故坤卦排在第二位。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意思是到了坤元这个极点,万事万物是靠它而生的,所以它是顺应天道、承载天道的。乾代表天,乾元是万事万物的开始,而坤元是万事万物靠它而生。坤是地道,要顺应天道。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大地非常宽厚,最大的功能就是承载万事万物,所以它的品德可以无边无际。大地是无限宽广的,所以人的美德也应该无边无际。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是包容,“弘”是宽厚宏大,“光大”就是光明正大,这实际是指大地的品德,因为大地能包容、能弘扬,所以才光大;“品物”就是万事万物,“品”是“类”的意思,“咸”是“都”,“品物咸亨”就是万事万物都亨通,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的店名就出自这里。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牝马和大地是一类的,都是阴性事物,“牝马”就是母马;“行地无疆”就是在大地上可以走得无边际,母马虽然没有公马跑得快,但是耐力好,能走得更远,人也是一样的,女人的耐力强,平均寿命也长。       “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君子可以继续前行,是因为他柔顺,按照乾卦(天道)的意愿来做,这就是走了正道,所以可以继续往前走。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坤卦在西边、南边能得到朋友,在东边、北边要丧失朋友。“乃终有庆”,意思是最终是一件好事,因为东边和北边虽然没找到同类,但是找到了异类,也就是“阳”,阴阳互补,“独阳不生,孤阴不长”,所以终究是一件好事。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因为大地是宽广的,所以永远都是吉的。这就告诉我们,人也要像大地一样,具备这种宽广无边、承载万物的坤卦之德。

《易经》中关于坤卦的小知识

今天继续重温第二卦。 摘录分享《张其成讲易经》~~     《易经》的第二卦是坤卦。为什么坤卦排在第二位?其实这是按照天地万物生成规律的先后次序排列的。因为先天后地,乾卦为天,坤卦为地,故坤卦排在第二位。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意思是到了坤元这个极点,万事万物是靠它而生的,所以它是顺应天道、承载天道的。乾代表天,乾元是万事万物的开始,而坤元是万事万物靠它而生。坤是地道,要顺应天道。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大地非常宽厚,最大的功能就是承载万事万物,所以它的品德可以无边无际。大地是无限宽广的,所以人的美德也应该无边无际。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是包容,“弘”是宽厚宏大,“光大”就是光明正大,这实际是指大地的品德,因为大地能包容、能弘扬,所以才光大;“品物”就是万事万物,“品”是“类”的意思,“咸”是“都”,“品物咸亨”就是万事万物都亨通,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的店名就出自这里。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牝马和大地是一类的,都是阴性事物,“牝马”就是母马;“行地无疆”就是在大地上可以走得无边际,母马虽然没有公马跑得快,但是耐力好,能走得更远,人也是一样的,女人的耐力强,平均寿命也长。       “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君子可以继续前行,是因为他柔顺,按照乾卦(天道)的意愿来做,这就是走了正道,所以可以继续往前走。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坤卦在西边、南边能得到朋友,在东边、北边要丧失朋友。“乃终有庆”,意思是最终是一件好事,因为东边和北边虽然没找到同类,但是找到了异类,也就是“阳”,阴阳互补,“独阳不生,孤阴不长”,所以终究是一件好事。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因为大地是宽广的,所以永远都是吉的。这就告诉我们,人也要像大地一样,具备这种宽广无边、承载万物的坤卦之德。

易经文本—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德主,利西南得鹏,东北丧鹏。安贞,吉。 “坤”是伸的意思,也有顺的含义。象征地,纯粹的阴,最柔软。母马。 “乾”是朝日光气的舒展形象。是创造万物的天的功能。 “坤”是地气舒展的形象。是顺从天,形成万物的天的工具。 依八卦的方位,西方是“坤”“兑”的卦位,南方是“巽”“离”的卦位,都属阴,所以往西南方就可以得到同属于阴的朋友。东方是“艮”“震”的卦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都是阳,所以往东北方向就会失去朋友。安贞,吉祥。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北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鹏,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至”是至高,至大的意思。 “坤元”是大地功能的开始,生成万物的根源。乾卦用“万物资始”坤卦用“万物资生”。“始”是生命的开始。“生”是生命的完成,层面也有差异。大地的功能开始,所以形成万物的生命,是由顺从承受天的法则。 “亨”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具备无穷的德行。包容,广阔,光明,远大,使各种类的物,都能顺利生长。 “利贞”雌性属于阴,母马与大地同类,具有在地上奔驰的无限能力,而且性情柔顺,祥和,纯正,并且执着。君子应当效法,这种以母马为象征的大地的德行。 解释:领先会迷失路途,随后才能顺利的找到常规。西南的方向,可以得到朋友的协助,是因为与同类同行,东北方向,将失去朋友,所以,必须与同类同行,最后才会吉庆。安详并且坚持纯正,所以吉祥,因为符合大地无穷的德行。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象传”解说“卦辞”的“大象”部分。因为地只有一个,所以将上下卦一并解释。 “坤”象征大地的形势。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初六,在坤卦最下方,是“老阴”,有变成阳爻的可能。以“履霜,坚冰”象征。在这一最低的位置,阴气凝结成霜,但到了降霜的季节,不久寒冬即将到来临,结成坚冰。所以,当踏到薄霜时,就应当想到,结冰的季节就要到来了。这是以大地的现象,说明阴阳的消长,在这一地位,阴气开始伸长,阳气逐渐消失。 “驯”是顺从。“致”是尽的意思。阴气开始凝结成霜,依大地的法则,顺序下来,就到达结冰的季节了。 这一爻,说明见微知著的到底。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东,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是阴爻,“二”已经升到偶数的阴位。阴天阴位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最纯粹。 这一交,以大地的形势说理。大地一直向前延伸,古代说天圆地方,又极为广大,所以用“直”“方”“大”形容。以大地的德行来说,固执纯正是“直”,有整然的法则性是“方”顺从天的德行是“大”。只要具备“直”“方”“大”的德行,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行动,顺从大地的法则,一直向前,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这正是大地法则的光明伟大。 这一爻,说明直率,方正,宽大,为做人的基本态度。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是阴交,在奇数的阳位,是从属的地位,但仍然保有积极的能力。不过,“三”在下卦的最高位,已不能永远不变。 “章”是美丽的文采,必须含蓄,才能继续保持纯正。不过,美丽的文采,难以长久隐藏,随着时间,会被发现,或许不得不跟随君王,从事政务。但不可重视个人的成就,最后才能有结果,这正是智慧的光明远大。这一爻,说明含蓄。 六四:括(gua)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四”是阴爻,在偶数的阴位,却是上卦的最下位,虽然得正,但不得中,过于阴柔,仍然是危险的位置。 “括囊”是将口袋收紧。象征处于危险地位,应当收敛,谨言慎行,才不会发生过错。虽然得不到赞誉,却可避免灾难。 古:在《荀子》“非相篇”中,将“括囊无咎,无誉”。指为“腐儒”解释成乡愿,不说话,虽然不会犯错,但也不值得称赞。 这一爻,说明收敛。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六五”在上卦的中位,因为黄色象征。但在奇数的阳位,并不正,所以用“裳”比拟。 “裳”是装饰性的下衣,比拟谦虚的态度。 “黄裳”象征中庸谦逊的态度,所以说最吉祥。 “文”是美丽的文采。 解释:具备象黄色下衣般的中庸谦逊的美德,最吉祥,因为内在的文采,自然会流露于外。 黄色的下衣,是命士以上的身份的人,穿黑色礼服时,穿在下面的衣服,下士穿杂色的下衣,隐藏在上衣的下面,用来比拟内在的美德。 这一爻说明谦逊。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野:邑—郊—野 玄黄:玄:天玄,黄:地黄。 “上六”已经到达六爻的最高位置。又是偶数的阴位,而坤卦又全是阴爻。因而,阴已经旺盛到极点,是在阴极反阳的地位,不能不于阳争。小人于君子,邪恶于正义相争,结果两败俱伤。所以,用两条龙在野外战斗,留着黑黄色的血来象征。天玄地黄,天地相争,所以流的血是黑黄色。 解释:龙所以在野外战斗,是因为穷途末路,迫不得已,当然凶险。 古:这一说,是象征暴君纣王的灭亡。 这一爻说明极端阴柔,必然凶险。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六”是指占到坤卦,六爻都是变爻,有可能全部变为阳爻时的断语。“用六”与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于运用坤卦六爻的变化法则,不要被变化拘束。但不同的是乾卦“用九”,是善用阳刚,如天的法则,创始养育万物,而不求报偿,具有主体性。而坤卦“用六”,则是运用阴柔,如顺从承受天的法则,生成负载万物,是属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坤卦“用六”,就必须坚定的永远坚持纯正,目光远大,才能有利的结果。 这一爻,说明用阴柔的法则,以执著着纯正为先决条件。

解读易经(第二卦)——坤卦

源自:李守力解读:易经

坤卦 2.1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 坤卦——开始,通达,唯适宜母马般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时,若领先会迷路,若随顺才会碰到主人。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而东北方失去朋友。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解读:

坤卦也具备“元亨利贞”四德,与乾卦不同,坤卦不是普遍的利贞,而是“利牝马之贞”,牝(pìn)马是母马,柔顺健行执于正定。亦即大地顺着天的法则健行而养育万物。 因乾卦是主导,坤卦是顺从,坤唯有追随乾,才不会迷失。所以“先迷后得主”,先,领先行动;后,随顺行动。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此源于九宫洛书后天八卦图(宋人把九宫称洛书后天八卦),见下图。依八卦的方位,西南坤为母,两侧的南方为离卦中女,西方兑卦姹女,都属于阴。所以说往西南方可以得到同属于阴的朋友。东北艮为少男,两侧东方震为长男,北方坎为中男,皆是阳卦。因此往东北方,就会失去同属于阴的朋友。 九宫洛书后天八卦图(见下图)

九宫洛书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的叙述最早见于《易传.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干。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九宫之说见于先秦经典《黄帝内经》、《黄帝九宫经》、《礼记》,以及西汉《干凿度》(虽是西汉成书,但思想内容则是先秦遗存)。

《黄帝九宫经》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心总御得失。” 《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十七篇《九宫八风》(见下图):“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灵枢。九宫八风》

《大戴礼记。明堂》九室说:“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见下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