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礼孝义八字,如何在八字中看孝服

"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各代表什么意思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八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是我们的精髓,是我们的根。

如何排八字 八字怎么排

1、依命式表分男命(乾造)、女命(坤造),填注出生之年月日时。 2、依日主天干及地支十神表以日干对照四柱天干及地支取配十神。 3、四柱干支排列:(1)年柱、日柱。(2)月柱:依五虎遁年起月表,由年干、生月对照取之。或参阅万年历书查得干支历。(3)时柱:依五鼠遁日起时表,由日干、生时对照取之。 4、依生月、日、时,对照该月之节入,计算相隔日时数,决定藏干深浅,以知其藏干含气:正气、或中气、或余气。再以日干对照藏干,而取配藏干十神。 5、空:以年柱、日柱干支,分别对照旬中所属空亡之支字,再观四柱地支是否逢之。 6、日干十二运:以日干对照四柱地支取配。参阅日干十二运表。以知各住运势兴替旺衰。 7、命带神煞:以日干、年支、月支、日支,或其他神煞表,分别取配神煞,以为论命佐证。 8、小儿关煞:分别以年干、月支、日干取之,以为幼童养育之注意事项。 9、干支生克:依四柱天干、地支之阴阳、五行,分别论干合、干生、干克,及支三会、三合、半三合、、六冲、相刑、相破、相害、自刑等,合会成化与否亦一并以含气数注明,以为推判日主强弱旺衰、吉凶祸福之佐。 10、流年干支:以生年干支为一岁,依序顺位排列,于六甲空亡及流年干支对照表内分别注记,以利查阅。 11、辩格局:依命局五行、十神配置,先从变格(外格,或特殊格局)斟酌,是否入格?入格则取变格为格局。不入格,则以日干对照月支:1.以透月支藏干取格。2.以月支藏干深浅取格。 12、日主强弱旺衰:以四柱干支阴阳五行之含气数增减,配合月支加权计算,以论日主强弱旺衰。

求名和八字2010年11月凌晨10分生男杨博这名字怎么样?

旭霖 宣蓦 绚柯 思合 思印 松滔 泰达 体荣 天矢 田渊 汀洋 桐芯 万春 韦泽 伟煌 炜城 尉曾 文广 文岩 乌巧 兮贞 晰娴 锡贺 习宇 先奥 纤允 显彰 香华 祥友 小偲 小堂 晓保 晓旎 晓续 孝义 心恺 芯朵 昕棠 欣园 新叶 馨辕 信泽 兴园 修炜 旭孟 宣棠 绚可 学法 雅鲭 亚蕊 芫祺 彦进 艳慧 洋霖 一蜚 一兮 伊萌 依瑞 饴博 以然 艺程 亦郎 佚菲 奕呈 弈晴 挹晴 毅峰 翼霄 胤恒 罂珏 滢静 永栋 永颐 泳州 又萝 禺波 宇聪 宇雄 雨楚 雨熹 禹志 语珍 育兵 昱兹 裕山 誉君 原均 远涛 钥彤 云雁 运欣 学光 雅瑞 亚姗 芫竹 彦蔹 艳明 洋烊 一函 一汐 伊诺 依希 贻矾 以亭 艺朵 亦朗 译蔓 奕丹 弈廷 益麟 毅锋 翼岩 胤桁 罂哲 滢瀛 永戈 永哲 勇方 又墅 禺钦 宇丹 宇仰 雨钢 雨玺 禹州 玉彬 育财 钰斌 裕晟 毓波 原松 远园 阅琨 云洋 运忆 学家 雅铄 亚珊 言良 彦枚 艳强 尧莲 一晗 一嘻 伊眙 依析 贻菊 以依 艺非 亦泺 易珂 奕朵 弈彤 益男 毅铭 懿丁 胤珩 樱金 瀛友 永鸽 永祉 勇格 又伟 禺芩 宇典 宇易 雨弘 雨榭 语含 玉菠 育华 钰锋 裕彤 毓桐 原泽 远云 阅泸 云泽 运珍 学来 学涞 学蕾 学亮 学瑞 雪波 雪娣 雪枫 雪茜 雪珍 训香 雅为 雅埙 雅伊 亚北 亚宾 亚丹 亚妃 亚翡 亚俊 亚仑 亚朋 亚铄 亚雄 亚璇 烟润 烟缨 烟羽 胭脂 菸莓 菸媚 严莲 严龙 言梁 言亮 岩良 岩雯 炎昱 研闰 颜西 衍兰 衍帅 衍妘 衍芝 彦妙 彦勤 彦如 彦闰 彦生 彦忻 彦芯 砚心 宴冰 宴枚 宴玫 艳芝 艳枝 焱晨 焱堂 雁楠 滟蕊 扬凡 阳锋 阳宏 阳明 杨博 姚杉 耀丹 耀勤 也畅 也荣 叶培 叶书 邺韩 烨诞 一播 一驰 一赫 一井 一炯 一珂 一泺 一念 一裳 一石 一霜 一堂 一棠 一星 一岩 一徭 一谕 一岳 一昭 一峥 一正 一耔 一訾 一佐 伊屿 伊垣 伊韫 衣泽 依辰 依飞 依函 依菡 依和 依慧 依凝 依席 依娴 依一 依以 祎尧 壹泽 漪盟 漪潆 仪晗 仪宏 沂菲 贻矽 贻怿 贻逸 眙予 颐聪 乙飞 乙朗 乙曼 乙萌 乙萤 乙钰 钇君 钇名 旖宁 义澈 亿菲 亿堂 弋漫 弋渔 忆镧 忆年 忆吴 艺斐 艺翡 艺吉 艺嘉 艺朗 艺培 艺澎 艺瞳 艺震 仡泽 议伟 亦玫 亦绵 亦青 亦秋 亦亭 亦桐 亦武 亦浠 亦淅 屹程 屹峰 易萌 易朋 易生 易胜 易守 易鑫 婴幼护理亲子网搜集整理 奕飞 奕枫 奕格 奕鸿 奕闰 奕涛 奕祥 奕延 奕严 奕瑗 奕孜 弈童 羿岑 羿宸 羿初 羿彤 羿泽 轶霏 轶伦 轶苏 轶堂 轶彦 益思 翊琪 翊祺 翌豪 翌潇 翌泽 逸墨 逸堂 逸仙 意林 溢潇 毅韬 熠晗 熠楠 熠鑫 熠银 镒宾 镒帆 镒凡 镒梵 镒嘉 镒菽 懿鸣 懿宁 音妙 音沛 殷豪 银宝 银成 银忠 尹沅 尹泽 印洮 胤衡 胤蘅 胤鹏 胤轩 胤哲 应东 应龙 英岑 英弘 英辉 英邝 樱涛 樱陶 鹦鹳 迎陶 茔玙 盈冬 盈锋 盈璐 盈夏 萤萤 营涛 颍超 颖刚 颖娴 影华 影靓 映井 映殳 映兮 映心 映歆 映爻 永海 永会 永开 永灵 永苓 永攀 永澎 永芹 永群 永澍 永析 永智 咏鸽 咏涵 咏杭 咏灵 咏曦 咏烜 咏言 泳丹 泳单 泳灵 勇勇 涌清 优璇 幽君 由由 莜珊 友函 有函 又璁 又诞 又飞 又玮 又翔 幼苹 佑保 渝权 渝桐 于波 于飞 予波 余波 臾慈 禺芹 禺勤 竽柠 娱琨 愉波 揄彤 瑜波 瑜佳 瑜萱 与汉 与嘉 宇隆 宇铭 宇柠 宇琦 宇祺 宇麒 宇钦 宇全 宇盛 宇瞳 宇浠 宇赞 宇卓 羽慈 羽娣 羽典 羽惠 羽岚 羽柠 羽馨 羽烨 羽易 雨桦 雨满 雨柠 雨樵 雨沁 雨铄 雨涛 雨铤 雨通 雨同 雨铜 雨莺 雨正 雨洲 雨铸 俣辰 禹波 禹畅 禹呈 禹初 禹捷 禹睿 语佳 语可 语萌 语茉 语蓦 语柠 语昕 语馨 语言 语叶 语盈 玉风 玉琨 玉连 玉梁 玉铃 玉镁 玉柠 玉朋 玉恬 玉馨 玉中 育金 育旋 育璇 育泽 郁柠 彧斌 彧恒 彧竹 昱慈 昱梁 昱闰 钰靖 钰恋 钰霖 钰铭 钰柠 钰朋 钰桐 钰湘 钰芷 御宇 裕恒 裕桐 煜珩 煜灵 煜命 煜廷 煜萧 煜轩 煜滢 煜潆 煜召 誉斌 元柏 元辉 元静 元琪 元祺 元钦 元祥 元樱 元源 员源 沅淇 圆宏 圆祺 圆源 袁棋 袁琪 袁希 袁析 缘姻 缘源 源富 源祥 远泽 约琨 月臣 月涵 月恒 月琨 月璐 月骐 月时 月喜 岳矗 跃吉 跃琨 粤琨 越超 越成 越进 越琨 越瞳 越跃 云付 云建 匀欣 芸枫 芸可 芸菘 芸欣 昀恺 允琨 允权 允中 运憧 运达 韫恺 韵艾 韵冰 韵函 韵姣 韵平昭孚 昭基 昭霖 昭琦 召妃 巽彧 亚蒲 芫棋 彦冰 晏玮 杨洪 一笛 一铤 伊骜 依骐 宜灏 以晨 艺安 亦黄 屹宁 易尤 奕子 轶茵 毅昂 燚达 胤恩 英涛 萦焰 庸革 永信 泳曦 又君 俞宏 宇嫒 宇淅 羽泽 雨统 禹勋 语园 玉种 昱舒 裕龙 誉诚 沅一 源翔 岳琨 云凯 运松 召辉 丫丫 亚祺 芫琪 彦岗 晏逍 洋菁 一跺 一畹 伊函 依如 宜林 以林 艺辰 亦惠 异同 易舟 弈豪 挹青 毅帆 翼菡 胤凡 英陶 滢翠 永春 永阳 泳烜 又钧 俞之 宇般 宇芯 雨赤 雨淅 禹哲 语哲 芋荥 昱芯 裕柠 誉德 爰源 远村 岳中 云希 运希 兆丰 兆浩 贞礼 臻学 钟宪 祝军 姿凡 子山 梓珩 紫骅 自轩 钻容 兆荣 贞兮 振博 舯昊 祝君 姿萱 子帅 梓横 紫骊 宗亮 尊柏 兆太 贞心 振川 舯浩 祝愿 姿杨 子廷 梓衡 紫璃 宗儒 作辉 兆巍 贞佚 振地 仲良 妆珏 滋栋 子霆 梓鉴 紫佩 宗信 作瑜 兆新 贞之 振利 仲圃 壮状 籽桐 子潍 梓隽 紫祁 祖辈 阼珲 兆籽 针杉 振敏 仲涛 卓峰 子尘 子形 梓茜 紫芊 祖臣 赵巍 照妃 照兴 肇齐 珍凤 珍祥 珍瑜 桢福 振祁 振夏 振湘忠显 仲泽 众姝 舟昊 周平 卓函 卓男 卓宣 倬纶 子沣 子泓 子荐 子君 子型 子榆 子沅 子袁 梓檀 梓玄 梓焱 梓杨 紫帷 紫惟 紫袭 紫潇 祖传 祖光 祖豪 祖好 哲帛 桢琦 忠信 周烊 倬仆 子浚 子在 梓烨 紫心 祖鸣 哲均 真谷 忠洋 洲帆 灼娴 子柯 子章 梓郁 紫昕 祖奇 哲玮 真龙 忠宇 竹馨 孜伶 子垒 子峥 梓紫 紫暄 祖琦 哲哲 真实 忠月 杼蔹 孜绅 子隆 梓禅 紫柏 紫云 祖松 柘一 真香 忠宗 柱良 孜堂 子泺 梓锋 紫禾 自军 祖伟 贞黎 臻熹 钟超 祝成 孜映 子勤 梓功 紫珩 自拴 祖尉

忠孝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儒家学说,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学问。儒家创始人首先认为,“耻,乃人禽之别也”,在如此认识的前提下,又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治国之道。民若“无耻”,政与刑再多、再重,也难以抑制犯罪率的攀升。然而,一旦国民能够“有耻”和“自律”,就会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规范和法律,调整自己的行为,社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另:中国人向来讲究“四维八德”,其中“礼、义、廉、耻”组成“四维”;而“八德”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因其有八字,固称做“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请问 李孝义 这个名字好吗?

李孝义得分87三才配置:【金木金】吉凶分析:【凶】命格简批:【成功运被压抑,不能有所伸张,迫害殊多,常见不安不满,有害脑,肺疾,急灾,急变,急死或境遇变转移动破乱繁多的凶配搭。】成功运被压抑,不能伸张,常见不安不满。(凶)1、总论:精神多苦闷,困难重重之象,六亲难靠,靠自力更生,能克服艰难而成功者有之,又有外伤、多病之兆,大都中年前劳碌不安。天运五行属木之人,中年后能够成功发展。2、性格:有助人之本性,而为他人多劳,一心一意为赚钱而努力,也有中途自暴自弃而沦落者,只要忍耐行事,成功是有望的。3、意志:意志不够坚定,常凭构想而行事,缺乏实际,耐力不足,处事会有冲动之象。4、事业:如摒弃依赖之心,早做自力谋生打算,任何艰难挫折当做一种大考验,培养耐力自能成功。5、家庭:父母无荫,六亲无助,夫妻多争吵,子女不敬,家庭欠温暖。6、婚姻:男娶好胜固执之妻,婚后不圆满;女嫁顽固性急之夫,婚后多争执。7、子女:子女个性顽强,与父母意见不和,从小要多予管教。8、社交:人缘社交均不错,心情时好时坏不稳定,往外发展,成功较快。9、精神:外表乐观,事事难如愿,心情多苦闷,精神不安定。10、财运:早期财运不佳,中年后财利可得,大都误打误中而得财。

理解忠 孝义信 勇含义?

“十德”论我认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的概括,要在传统的原“五常”-------“仁、义、礼、智、信”基础上,再加新“五德”-------“忠、孝、节、勇、和”,从而成为“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节”:节气、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腾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软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涌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勇”:勇敢、坚强、刚毅。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胜敌壮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断、徇义不惧、刚健不屈。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这种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刚健精神,是中华民饱经磨难、历久弥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不竭动力。“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礼用之,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传统文化还把“中”与“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和”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和谐”、“允执其中”、“时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顺和邻里、和谐社会、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平天下、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十德”可分为两组:原“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一组;新“五德”——“忠、孝、节、勇、和”为一组。10个字内涵外延,相对区别,难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十德”既有内向的,就自身内心修养而言的;又有外向的,从与他人关系、社会关系、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组各字之间,均有次序,相互对应,仁忠、义孝、礼节、智勇、信和,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概括更加完整、丰满、全面。孟子认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信”贯穿;新“五德”,“忠”为首,是根本,“和”贯穿。“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贯穿“十德”整体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十德”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现实性。“十德”是全方位的,“十德”中有道德,有价值,有人格,有文化,有制度,有法治,有经济,有,有实践,有家庭,有国家。“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是要义,是精华,是人生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伦理规范。“十德”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十德”是个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标,是崇高的境界。每个人,甚至每一代人,不可能彻底做到,不可能完全达到,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往之、为之奋斗之,不懈努力,不断地接近,直到永远!“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至德要道。中华民族坚持“十德”、弘扬“十德”、追求“十德”、实践“十德”,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是非常和谐的,我们的国家一定是非常发达的,我们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强盛的,我们的人民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