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吉凶术语详解大全,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易经八卦讲解

易经八卦的易经八卦中六十四卦解释 易经所延伸出来的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第11卦 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上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 周易八卦的详解 一、马、牛、羊、鹿图腾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陆板块的全部轮廓构造,具体由北美大陆为头部,南美大陆为前足,北美大陆以北的巴芬岛及东北部群岛构成羊、鹿图腾的头角,北美大陆和格陵兰岛形成牛的头角。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大洋洲大陆为身部躯体的轮廓影象。其中,欧亚大陆为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陆成马、牛、羊、鹿腹底 *** 之象,亚洲大陆的西西伯利亚则是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马、牛、羊、鹿之后蹄。“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兑,羊口。”八卦图腾属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态之中,二、豕(猪、兽)、狗图腾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陆为头部,欧亚大陆为身躯、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的地理形态构造。非洲大陆为豕、狗的头部,南部非洲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头顶、耳部分,非洲大陆、亚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和亚洲的 *** 半岛为其嘴部;欧亚大陆的欧洲是豕、狗的前部躯体,斯堪的挪威亚半岛是豕(猪)、狗的一足;亚洲构成豕(猪、兽)、狗后部躯体,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豕(猪、兽)、狗图腾面南背北,呈俯卧状。“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图腾属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环境中。三、鸡、雉(鸟)图腾象形地反映大洋洲为头部,亚洲南洋群岛为鸡、雉(鸟)图腾颈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印度洋段则构成鸡、雉(鸟)图腾颈腹部的连线。欧亚大陆和亚洲东部大陆架为身躯,非洲大陆和亚洲东部西西伯利亚为鸟翼的地球地理组合构造。鸡、雉图腾也同样显现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按照八卦图腾反映的地球地理构造形态或者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乾,马首;(北美大陆)”、“兑,羊口(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处)”、“巽,鸡股;(俄罗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欧洲斯堪的挪威亚半岛处)”按照图1由西向东排列艮、巽、兑、乾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图2)从八卦图腾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来看,《周易》八卦图中的震卦为龙图腾,龙图腾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条长达几万里联系各大陆板块巨大海底山脉体现的,龙图腾之首位于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龙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入”字形山结处,如龙图腾之一足;坤,牛腹,位于非洲大陆;坎,豕耳,系指亚洲大陆 *** 半岛;离,雉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海底,坤、坎、震、离四卦都处在相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以南极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组卦象组合。(图3)从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图1)上按照由西向东(地球转动的方向)的顺序排列,八卦图表现为艮 巽 兑 乾坤 坎 震 离南半球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艮 坤| |乾…北极…巽 离… 南极 …坎| |兑 震图2 图3从地球球体剖面上分析,八卦图分布在球面上,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地球地磁的两个中心点,在《周易》和八卦图上来讲是“两仪”或者“阴阳”之形容,《周易・系辞》有“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体剖面就是太极,南北极为两仪,南北极各领一组四个卦象,南北两极卦象相错、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此图的排列与《周易》八卦图隔位、八卦相错的格局对应,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只有兑卦有所不同。如果再以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由西向东(地球转动的方向)的顺序排列,即八卦坤、艮、坎、震、巽、离、兑、乾进行组合,乾坤卦是头尾,也是两仪,即阴阳,各统领三卦组成八卦。坤、艮、坎、震一组;巽、离、兑、乾一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卦象和伏羲八卦是大致是对应的,只是在震卦、巽卦阴阳属性上有不同,或者颠倒。这样的八卦图阴阳爻的排列似乎更合乎阴阳爻的变化规律。八......>> 有没有关于易经乾坤八卦的讲解的很好视频 易经本是象数之学,义理随象数而产生,象数随时空而变化。它是一门研究万象如何在宇宙时空变换中运动的古老学问。时间与空间方位,是理解易经象数的关键。不理解象数的意义,不分辩时空与五行,就无法理解河图洛书,也不可能真正理解易经易象。必须指出时空与象数,其意义都是在观察三才之象中发现和确定的,具有客观性。这是律历与易经的基本概念,是两者的精髓与实质所在。律历与易经所揭示的定则是:由天地合气而化生的万物,人体乃至一切人文现象,都与宇宙时空变换同步,具有一定的时空模式,而宇宙时空模式的变换,则是经由日、月、星、地运行周期的变化而体现出来的。这一宇宙时空模式,在现代完全有可能在自然界生物体的生化过程,特别是人体生化过程中得到验证,从而赋予科学的意义。 数学是随着古人测天量地的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数字在理解易经中有重要意义。十个基本数字被视为天、地之数。一至五为五行生数,六至十为五行成数,每个数字都有具体意义,代表某一时空与物象。十干,十二支,十二月,二十八宿,五日一候,三候‘气,廿四节气,七十二候,六十花甲,三百六十日,五年一小运,十年一大运,等等,只有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才能理解易经象数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透彻理解须要克服许多障碍。我认为,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线索,可以做到“一以贯之”,从而把它的端绪寻找出来。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易传”是解说“易经”的,将其本身所蕴涵的义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中阐发出自己的观点而触入自己新的思想体系。“易传”作为一部人文哲学著作,但它毕竟是解释“易经”和筮法,又同占筮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易经”的卦辞、爻辞、爻象甚至筮法在“易传”里都有阐述,可以说“易传”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占筮的理论著作。因为它有变易、不易、简易和交易这四大原则。“易经”是通过占筮中的卦辞、卦象、爻辞、爻象来表达其自然观和社会观,是论述宇宙和世界的大法则。古代学者有时分开讲,但大部分学者是合起来讲,张横渠是合起来讲的。横渠在系辞中写道:“欲观易先当玩辞、盖所以说易象也。不先尽系辞、则其观于易也,或近、或太艰难。不知系辞而求易,正犹不知礼而考春秋……系辞所举易义,是圣人议论到此,因举易义以成之,亦是人道之大且要者。系辞所以论易之道。既知易之道、则易象在其中,故观易必同系辞”。这几段话应该说是横渠先生学易观易的总纲,是他学易的体会总结。我们再看看横渠对系辞与乾坤的联系和阐发,才能看出他后面的宇宙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学说,变与化的辨证法等等。“易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尊与卑是乾与坤的既对立储联系的两个名词,是人的思想对宇宙这个“天”无法了解和探讨。所以古代人觉得天很伟大,就象人登到山顶四周一看,河流纵横,山峦起伏,心中总生赞美感和伟大感。我们每个人旅游参观座电梯登到某城市最高楼顶四周一看,就觉得我们人类也很伟大。这便是尊的真正涵意。人类不但感受到天的伟大,也感受到人的伟大。而大地是我们人类无法离开它而生活,离开了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人类亲近大地,热爱大地,卑在这里就是亲近亲切的意思。横渠将其引伸为,“先分天地之位,乾坤立则方见易,故其事无非易也。先言天地,乾坤易之门户也”。横渠将乾坤列为易之天地总纲是从孔子、周公、文王那里得来的。否则后天八卦不会将乾坤两卦列为六十四卦之首。这其中有很多思辩道理。我们人类从形象思维过度到直观思维再过度到抽象思维。说明凡是远大的、摸不到的都认为是好的,因为它能看见而得不到,在人的心目中地位就越高、对于很亲近的经常应用的就觉得不稀罕。如太阳与月亮之......>> 谁讲解易经讲的好 ??? 《易经》是由曾仕强主讲的,在《百家讲坛》里能看到全集,百度视频可以看到,里面好多东西都是值得学习的 关于周易八卦的解说,是如何算命的? 周易算命预测中,命的观念,起源很早。在殷周观念里,命或天命,是指具有人格的上帝之意志。先看殷商。殷人尚鬼,这四个字点明了殷商时代的文化特征。当时,刚告别野蛮时代而步人文明门槛的中华民族的先人,笼罩在祭坛的一片迷雾之中。跟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民一样,面对自然界的 *** ,不得不把自身的安乐寄托在种种神灵的庇护之上。但殷人的程度,大概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日常生活中,事无臣细,都要先卜而后行,几乎到了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的境地。这已为安阳殷墟出土的作为当时卜问的工具-龟甲兽骨所证实。那时的主要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炙,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这样的裂纹被称为兆。根据兆的形状来判断吉凶。同时,人将所占问的事和吉凶判断以及日后是否应验的情况刻在兆纹的旁边。这就是卜辞。在卜辞中,帝是最初的至上神。后来又演化为上帝、天。在殷人的观念中,这个至上神同时又是自己的宗祖神。因此,宗天与祭祖是密不可分的。帝具有无上的权威,主宰着一切。它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只有诚恐诚惶地通过每事之前的才得以丫解。因此,盛行,龟卜泛滥。 然而,今天的古史研究者往往强调当时活动近于疯狂的,而忽视了其真实的动机。事实上,殷人的和祭祀是作为人与鬼神交通的重要途径,目的还是在于了解人自身的命运,进而求得趋吉避凶的结果。比如,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或疾病,他们进行,目的是为了消除鬼神降在人身上的灾难。他们往往先贞问,这些祸害是否由鬼神所引起?如果是的话,究竟是哪位神o作祟?得知了作祟的神o以后,殷人会对此神o举行专门的祭祀,使其停止作祟,消除灾祸;或者凭借咒语,使其失灵。而对于未来,他们大多是询问下一旬中(即近期的将来)有无祸患。如果的结果是吉,商王就可以举行一些大事;如果不吉,就取消预定的活动以避祸。可见,殷人中所透露出来的观念是:命一这里是鬼神的意志,是可以预知的;而命D通过正确适当的祭祀而引来神o的报答,又是可以改变的。 表面看来,周易算命这样的观念有不合乎逻辑的地方。既然是未来,必须以未来的已定性质为前提;米来若是未定的,则无法来预测。然而,如果未来是已定的,那么占得祸害后,人V如何能回避呢?就是说,既然是命,就表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的趋势;而命又是可以更改的,不又否定了它本身具有的必然性吗?殷人显然并不考虑这个理论本身的逻辑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帮助人了解未来,寻找对策,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当时的技术还十分简陋,的答案也十分简单,但中国古代先人对于算命的实用观念以求趋吉避凶,可以在这里找到最初的源头。 周易算命是周人是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后来定居于周(今陕西岐山)公元前11世纪,周灭殷而统原。周人也是敬畏天命的。但是,为什么上天改变了它的初衷,抛弃了原先的天之骄子-殷人,转而垂青于周人呢?天命靡常--天的意志是变化的这是周人琢磨出来的结论。那么,如何使这靡常的天命不再转移呢?殷鉴不远,看来仅靠殷人那般虔诚的祭奉是无济于事的。周人明智地感悟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易经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 古人认为易经是与天地造化沟通,得到的启示是神灵给予的,所以易经是十分严肃的事情。易经法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使用的,只有那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在理智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易经法。所以,《易经》最根本的原则是:有疑则卜,无疑则不卜,这是古人的一句老话。...>> 《易经》原文及解释 《易经・说卦传》全文原文解释白话文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白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穷极幽深,参赞于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产生了 很多的蓍草.天为阳,地为阴,将天一天三天五,合起来为九,用以代表《易经》阳的数目及符号,地二地四,合起来为六,用以代表阴的数目和符号.阳数阴数既立,又观察阴阳的变化,而设立卦;发挥于阳刚阴柔的道理,而设置爻;和顺于道德,调理于合谊的事理,创造了《易经》,以穷尽事物的道理,竭尽天地的善性, 以至于探讨天命的事理. 【注释】 ①蓍:古代的一种灵草. ②参天:指天一,天三及天五,相加为九,故阳数用九,天为阳,阳数奇. ③两地:指地二及地四,相加为六,故阴数用六,地为阴,阴数偶. ④倚数:就是计算数字.参天为九,所以《易经》阳爻都用九,两地为六,所以《易经》阴爻都用六.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 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白 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将用以和顺于性命的道理的,所以立天的道理,分为阴与阳,在《易经》六爻的位置属第五爻和最上一爻,五为阳位,最上一爻为 阴位.分地的道理,为柔和刚,柔属于阴,刚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在最初一爻和第二爻,初爻为阳为刚,第二爻为阴为柔.又立人世间的道理,分为仁和义, 仁属于阴,义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属于第三爻和第四爻,第三爻为阳为义,第四爻为阴为仁,六爻都是兼备天地人三才的道理,而两两相合的,所以《易经》 以六个爻画,而成卦,阴位在二四上的三个位置,阳位在初三五的三个位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阳刚和阴柔的爻画,所以《易经》六十四个卦,皆是有六爻 的位置,迭有柔刚,而有章法,一点都不乱的.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 《易》,逆数也. 【白话】乾为天而在上,坤为地而在下,有一定的位置;艮为山,兑为泽,交互的通气,山属于大陆性气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二种气候 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震为雷,巽为风,风雷是相互的迫击而相应的;坎为水,离为火,是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而不互相厌恶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等八卦,是两两相互的交错的.要数以往的事理,须从顺推,要预知将来的事理,要逆测,《易经》是用卜筮以决断将来吉凶的,所以《易经》是要用逆推的方法以 测知天下的事理. 【讲解】 宋儒根据此章,而画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圆图.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凡是对角线上的卦,都是阴爻和阳爻完全相异.明儒来知德即从此悟了相错的道理,这在汉儒,则叫做旁通. 第四章 雷 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email protected] ,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白话】震为雷,雷是用以鼓动振动万物的,巽为风,风是用以吹 散流通的,坎为水为雨,雨是用以润湿万物的,离为日,日即太阳,太阳是用以照明天下的,艮为山为止,山是用以停止天地万象的行动的,兑为泽为悦,泽水是用 以使万物和悦生长的,乾为君为天,天是君临万物,高高在上的,坤为地,地是用以储藏万事万物的. 【注释】 ①@:照明之意. ②说:即悦字,喜悦的意思.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 易经八卦里的庚怎么讲 如旺相生身利考大学之试身体肺和大肠无啥毛病等等如衰弱生身往往是有鬼怪之气缠身丧事疾病侵体要具体讲那就太多太多了……

常用的术语:易经名词解释

[八卦]:《周易》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八种基本卦象。相传为伏羲创制,每个卦象分别由代表阳(—)与阴(--)的爻画组成。阴阳爻画以三个为一组的方式排列组合,所排列的八种卦象,即为所讲之八卦。八卦的名称分别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易传》作者认为,八卦可以象征多种事物,解《易》者亦每将八卦结合天、水、山、雷、风、火、泽、地八种方式,解释自然矛盾形态;还将八卦套以“父母”、“兄弟”、“官鬼”、“妻财”、“子孙”“世应”、六神名称,借助流年、月建、日辰、动变等因素,占筮包括人事在内的多种推算。

[八象]:《易》八卦之象。即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巽为风、震为雷八种卦之所象。 [五易]:清人总结前儒之说而归纳出的易的五种含义,即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 [卦]:《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由一长划表示的阳爻和两短划表示的阴爻配合而成。 [爻画]:记录爻性的图形。“--”为代表阳爻的爻画,“--”为代表阴爻的爻画。设六爻以效三才之动,故六画而成卦。 [卦爻]:《易》的卦及组成卦的合称卦爻。[爻画]:记录爻性的图形。“--”为代表阳爻的爻画,“--”为代表阴爻的爻画。设六爻以效三才之动,故六画而成卦。

[卦气]:《易》学术语。将《易》卦与四时气候相配,故名。六十四卦中,坎、离、震、兑为主四时的“四正卦”,其爻主二十四气;余下其它六十卦,主六日七分,其爻主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

[卦变]:指因爻变而由此卦变为彼卦

[六十四卦]:由八卦排列组合而成,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名称依次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以上上经);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暌、蹇、解、损、益、媾、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以上下经)。

[上卦]:又称上体,外体或外卦。《易》六十四卦每卦都由八卦两两重叠而成,每卦都包含上下两个单卦,居上的单卦即称上卦。

[下卦]:又称下体,内体或内卦。《易》六十四卦每卦都由八卦两两重叠而成,每卦都包含上下两个单卦,居下的单卦称下卦。 [游魂卦]:《易》卦的一种类型。京房《易传》设每宫首卦统率本宫七卦,乾之“晋”,坎之“明夷”,“艮之”“中孚”,“震之”“大过”,“巽之”“颐”,“离之”“讼”,“坤之”需,“兑之”“小过”,皆“阴阳返复,进退不居,精粹气纯,是谓游魂。”

[归魂卦]:《易》卦的一种类型。京房《易传》设每宫首卦统率本宫七卦,凡游魂卦的下卦恢复本宫下卦象,或游魂卦的下卦变为相反卦所生成的卦,均称作归魂卦。如乾之“大有”,坎之“师”,艮之“渐”,震之“随”,巽之“蛊”,离之“同人”,坤之“比”,兑之“归妹”,皆“归魂复本,阴阳相成,万物生也。”

天数(易经用语)详细资料大全

《周易》把数分为地数、天数,以象征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陈氏命名法》命名术语。利用《四柱》天干地支产生《天数》《地数》利用天数、用数、地数产生《三元易象》,通过《三元易象》优选《命数》。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天数 外文名 :Number of days 来源 :《周易》 象征 :阳 命名术语 :基因产生的《天数》《地数》 出处 :陈氏命名法 一般意义,《易经》用语,命名术语,相关说法, 一般意义 天数 tiānshù <名> 九代表恋爱,纠合、长久 [predestination] 的人把一切不可解的事,不能抗御的灾难都归于上天安排的命运,称为天数。 天的丈数。——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 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camel39] 关于天数 ——姚泽宇 一到九表示天然的数—— 天数 ,十表示全,与百千万同表示进位。 一二三四代表材料的积累,五代表用四根木材构成房屋的框架(上下两根代表天地,中间两根交叉代表阴阳,构成四方, 《易· 系辞 》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交叉点为“中”,即五行),六代表房子,七是个十字架代表崇拜庆贺(隔成小间前可以聚众),八代表房内隔间,九代表恋爱娶媳妇,十代表完成了建立一个社会的细胞——家庭。 家的概念很大,在甲骨文年代,家与国是并列的,各路诸侯都称国家。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中”表示“天之历数”的当中一个数,即五,是四方材料组合的框架,也是五行!也就是人类必须遵守的自然界法则。 甲骨文数字 天,自然;历,运行;数,法则;天之历数,即天行的自然法则。 凡事一定要准备一二三四,并且按照五行法则制定框架提纲计画。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人类要自强不息而不是祈求上帝。 华夏农耕文明是唯物主义的,尊重自然规律,以工农业劳动创造价值为本。这有别于西方的游牧野蛮,靠求上帝混日子,靠商贸掠夺获取他人的财物,靠游牧野蛮掠夺农耕族的工农业劳动成果,甚至屠杀侵占。 《易经》用语 它是《易传》把《易经》筮法中数的奇偶变化与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相配合而形成的概念。 《易·系辞上》:“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 以一、三、五、七、九等五个奇数为 “天数” ,象征阳性,反映事物刚健的性质; 以二、四、六、八、十等五个偶数为 “地数” ,象征阴性事物,反映事物柔顺的性质。 《易传》认为这些数字错综复杂的变化,正是一切具体事物变化的原因,人们可以根据数的变化来未来事件的吉凶祸福。所以《易传》说: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系辞上》) 认为 “天数” 之和为二十五,“地数” 之和为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它的变化就已把天下所有道理包括无遗,由此建立了 “弥纶天地之道” 的唯心体系。 又,汉儒董仲舒从神秘的 “天意”出发,把人是 “天” 的缩影、副本叫 “人副天数”,说: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天数”有时又在天道规律意义上使用。如: 《荀子·王制》: “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梁启雄引《管子·法法》 注: “数,理也” ,即天道变化的规律。 命名术语 《陈氏命名法》所论“天数地数”,非《周易》推衍的《天数》25,《地数》30.。而是通过《四柱》基因数据所产生的“天数地数”,来论述《天地之数》.此《天地之数》只为命名而用。 我们知道,四柱的核心内容是由干支组成的。这些组成 四柱的干支,有60组,从甲子开始,癸亥结束,具体如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这60组干支能组成多少四柱?干支一共只有60组,那么年柱就有60种;一年12个月不变,那么,年、月两柱的组合数就是:60花甲×12月=720.日柱有60组干支组成,时柱有12个时辰组成,那么,日、时两柱的组合数也是:60×12=720。所以,四柱的组合数就是: 60×12×60×12=518400 天下有518400种四柱。 在这518400种八字中,我们要推出最小的“天地之数”,例: 甲子年、子月、甲子日、子时 完善月柱, 年上起月法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初,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春秋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完善时柱,日上起时法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完善后的八字,按天干地支“次序数”相加,即: 01甲 02乙 03丙 04丁 05戊 06己 07庚 08辛 09壬 10癸 01子 02丑 03寅 04卯 05辰 06巳 07午 未08 09申 10酉 11戌 12亥 注:“次序数”正确读法, 排在第一位的为甲,甲为阳木。非01五行为木 排在第二位的为乙,乙为阴木。非02五行为木 以此类推、、、、、、 排在第十位的为癸,癸为阴水,非10五行为水 地支“次序数”同天干“次序数” 天干:甲丙甲甲、天数06 地支:子子子子、地数04 推出最大的“天地之数”。例: 癸亥年、亥月、癸亥日、亥时。 完善月柱, 年上起月法口诀;完善时柱,日上起时法 口诀。完善后的八字,按天干地支“次序数”相加: 天干:癸癸癸癸、天数40 地支:亥亥亥亥、地数48 从实例看: 四柱最小“天数”06,最大“天数”40。 四柱最小“地数”04,最大“地数”48。 《陈氏命名法》通过天干地支的变化,也使“天地之数”在变化。故《陈氏命名法》推衍的“天地之数”为“变数”。 相关说法 干代表天,代表创造,代表造化,代表学,代表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 坤代表地,代表倍增,代表哺育,代表术,代表水土,雨露滋润禾苗壮。 学,是哲学,是科学,是数学——必须用华夏的文字表达,西文是符号堆积不出; 术,是法术,是技术,是算术——可以用西蛮的符号表达,八卦就是符号的创始。 随着社会发展,西文符号数量将越来越大,超过人的大脑承受力,因此必须淘汰! 而中文是有思维的文字,两三千就能上北大清华,日本韩国已嵌入汉字比较进步。 西蛮人为啥要害怕世界毁灭呢?就因为没文字可以思维,符号用久了会产生歧义。 有歧义就必然造成团体分化甚至种族隔离,在利益的驱使下相互打击掠夺和毁灭。 再就是社会飞速发展,单词爆炸大脑不堪负担必须借助电脑,所以怕机器人控制。

易经基础术语

[元吉] :《周易》贞兆辞常用语。意同大吉。 [上吉] : 贞兆辞常。意同大吉。 [元亨] :《周易》贞兆辞常用语。意为大亨通。 [利贞] :《周易》贞兆辞常用语。意指卦象表明是有利的贞问 [吉亨] :贞兆辞常用语。意指吉祥而亨通。 [元] :《易经》乾卦“卦辞”。元者,善之长也,有大与始的含义。 [亨] : 《易经》乾卦“卦辞”,亨者,嘉之会也,有通的含义。 [利] :《易经》乾卦“卦辞”。利者,义之和也,有祥和的含义。 [贞] :《易经》乾卦“卦辞”。贞者,事之干也,有正与固的含义。 [小亨]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筮遇此卦,为得小亨之兆。 [无不利]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筮得此卦,所要做的事情,没有不吉利的。 [无攸利]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筮得此卦,有所举事,皆无所利。 [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咎,灾也、殃也。《周易》所谓“咎比悔为重,比凶为轻。悔乃较少之困厄,凶乃巨大之祸 殃,咎则较轻之灾患也。 [无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无灾咎。 [何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没有什么灾咎。 [何其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咎,指灾患。何其咎,义同何咎、无咎,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没有灾咎。 [为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咎,指灾患。为咎,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将有灾患之兆。 [匪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匪,读为非;咎,指灾患。匪咎,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并非灾患。 [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恨也,每从心声。《周易》所谓悔,其实不过困厄而已。 [无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无悔恨、无困厄。 [有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指困厄。有悔,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将遇困厄之兆。 [悔亡]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指困厄;亡,指消亡。悔亡,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困厄将要消亡之兆。 [悔中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指困厄。悔中悔,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困厄接踵而至之兆。 [无誉]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得不到称赞、不算好。 [初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初,指事情的初始阶段;吉,指吉祥。初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在初始阶段尚属吉祥。 [中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中,指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吉,指吉祥。中吉,《周易》断占常用语。在中间阶段是最理想的。 [终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吉,指吉祥。终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兆象表明最终还得吉祥。 [引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长久之吉。 [厉] :《周易》断占常用语。有危难的意思。 [有厉] :《周易》断占常用语。厉,指危难。有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危难之兆。+ [贞厉] :《周易》断占常用语。厉,用如危。 [贞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吉,指吉祥。贞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吉祥之兆。 [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吝作遴,行难也。《周易》中吝字有其事难行或将遇艰难之意。 [小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会遇到小小的困难。 [贞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贞吝,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难行或将遇艰难之兆。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兆象表明最终仍属艰难。 [终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 [凶] :《周易》断占常用语。与“吉”相对。指灾祸。 [有凶] :《周易》断占常用语。凶,指祸殃。有凶,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凶灾之兆。 [终凶] :《周易》断占常用语。凶,指祸殃。终凶,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兆象表明最终还逃脱不了凶祸。 更详细的资料可以阅读下面的链接,百度文库里有详细的讲解wenku.baidu/view/4c9879325a8102d276a22ffa.html非常详细,当然也是非常长

《易经》的“吉凶”智慧

《易经》的“吉凶”智慧人人憧憬“心想事成”,孰料不如意十之八九。所谓“心想事成”,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真实的,“事与愿违”如影随形。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往往太骨干,从而觉悟“事与愿违”是常态。 我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我们一个前进的方向,一个奋斗的目标。希望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坎坷的。总有些时刻你会不再相信,可在心底又不停的追寻。后来,你还是豁出去了,在每一次求索中,遭遇太多的不可控。没有谁知道明天是天堂还是地狱,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现在努力,跑不过时间就跑过昨天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都有愿望落空的窘迫,还有不愿面对失败的恐惧。但,只要还存有一点希望、还没有心灰意冷、还没有碰得头破血流,执着与勇敢的人,总会义无反顾的去追求。直到自己身心疲惫、筋疲力尽,仍要借助睡梦苦苦追寻。大多数人不能用意志影响现实,他们写下一个意图然后又擦掉,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很傻,他们做不到。然后他们“见贤思齐、不甘落后”又再写,再擦去。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能做到,所以真的“心想事成”,终究没做到。可见,“心想事成”末必都是好事,“事与愿违”可能不是坏事。其实,天道无吉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丁俊贵一、天道无吉凶自然现象,本身并没有吉凶的分别,站在人类的立场,才有吉有凶。有所得为吉,有所失即凶。吉,即顺从易经所说的道理。系辞上传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指上天所佑助的人,必定顺应天道,所以吉祥而无所不利。人们通常把“吉利”连在一起,实际上,吉是吉,利是利。吉无不利,并不是利都是吉。有些利带来吉祥,有些利反而导致不吉,也就是凶。 同样的道理,凶必然是害,而害并不一定为凶。有时候看起来是害,结果却带来吉祥。善恶也是如此,善未必吉,而恶也不一定凶。从《易经》的道理来说,一阴一阳的变化,无论如何都是善的,并没有相对的恶。只是人不喜欢的,就把它叫做恶。社会上有善有恶,则是人与人之间纠缠不清的结果。二、吉凶以情迁命运的吉凶,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吉凶的变化。《易经》曰:“吉凶以情迁。”的确,如果我们总是大发雷霆,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无礼,对自己也是一种祸端。所有的坏情绪,终究都要由自己买单。而一旦保持情绪的稳定,便会发现那些烦躁的事情,不再来困扰自己,反而会招来福气。那我们应该如何控制情绪呢?很简单,在每一次发脾气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在气什么?生气可以解决问题吗?有没有比生气更好的方法呢?其实,我们每一次发脾气,都是因为冲动二字,而当我们度过最关键的冲动时刻,心绪静下来,内心和谐了,那就是情绪最好的解药。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才是一切福气的源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无道之人去激化矛盾,有道之人会化解矛盾。和谐是人类生命的真缔,能不争不斗,就不争斗。不争是一种大道境界,更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气并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和气只是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体会大道生命力的柔性之美。这里所说的“和谐”也不只是一团和气、不讲原则。您跟有些人和事过不去,那些事情必然跟您过不去。只有和谐的心态,才能引发出和谐的事态。某人过去总有很多朋友给他打电话,聊一些没用的话题,特别耗费自己的时间,每天都被搞得很疲惫,不能安心做事。致使他非常厌恶,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每次都是生着暗气与朋友闲扯一番。有一天,他去求助一位修养很高的人,那位高人说道:“这不能怪你的朋友,是你的心念出了问题,心能转物。”那人不解地问道:“心能转物是什么意思呢?”高人答道:“当你越是知道心念的重要性,你就越知道在生活当中我们真的不需要生气。你想要做什么事情,你就问问自己的心念想不想去。一切的事情都是因心成体,当你的心念非常坚定的想做一件事情,不管碰到什么,总有方法可以处理和解决。如果你的心念不坚定,你会发现总有障碍。”你生气,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与你的心念背道而驰,这才是你生气的根源。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你应该问问你的心念,想做就认真做,不想做就应该停一停。永远要使自己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才符合道。情绪并非不可控制的野兽,学会控制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你的福气会越来越多。人生路上的最大敌人,不是能力,不是条件,也不是别人,而是情绪。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别让坏情绪左右了你的“吉凶”。三、趋吉避凶的智慧《易经》里面所讲的吉凶的意思,是你如果按照《易经》的道理去做,那就是吉,因为你一定会有所得;你如果不按照《易经》的道理去做,那就是凶,因为即使你有所得,也一定受不住。什么是有所得?即使生意亏本了,也会有所得,因为亏了本,学到了经验,长进了,这对于自己的成长来讲就是有所得;被别人骗了,也会有所得,因为自己的品性变好了----本来他骗我,我就要骗他,现在他骗我,我也不骗他了,这不就是得吗?当然,这些行为都必须是依易理而行才可以。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领导对你好,你就不长进了,放纵自己,养成很多坏习惯。相反,领导一直督促你,对你很苛刻,你就会学到一身的功夫。利是害的来源,害才是利的基础。按照《易经》的思维,把利跟害结合在一起,就会慢慢得到正确的观念。一个人成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马上失败。你成绩不那么好,别人不会追赶你,你成绩优异,所有人都追赶你,你就给自己带来很多压力。如果你这一次排名第一,你要知道很多人都在默默的努力,发奋地学习,只有一个期望,就是想超过你。因此,我们千万要记住,做任何事都为所当为,少问结果。人生是积极向上的过程,而不是计较结果。做一件事情,先问问自己心里有没有梦想,有了梦想你就没有什么吉凶了,没有梦想你就会有吉凶。如果这件事情是我一生一定要做的,那不管失败成功都要做,不要再去考虑结果是吉还是凶。人一旦有了吉凶的观念,就表示已经不是最高等的了,已经来到中等了,如果不敢说吉凶是自己在定,而是相信吉凶是命在定,那就更下一等了。所以,人分三种。一种人认为吉凶是命在定,这是最差的;一种人认为吉凶是自己在定,这还不错;一种人认为根本没有吉凶,做任何事情都遵循为所当为,如果当为,就算舍生取义也是死得其所。自然是没有吉凶的。一朵花开了又谢了,它本身并没有好,也没有坏;一只兔子死了,没有凶;一只虫生了,也没有吉。这些都没有吉凶。吉凶是人才会产生的感觉。一只动物跟你很有感情,它死了,你会觉得很难过。一只动物跟你一点感情都没有,死就死了,你不会觉得怎么样。所以,同样一条狗,为什么有人讨厌它,有人喜欢它?因为不同的人,对狗的感情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抱着一只狗,比跟他妈妈还亲,比对他爸爸还好,你也不要笑他,也不要生气,因为他是存心气他父母,迟早他会自作自受。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平常心,追求大家公认的、正常的、合理的东西。人生不要跪求大吉大利,但要慎持无咎。《易经》所说的无咎,意指一个人会犯错,但是犯错后会改正补救,然后就无咎了。这个世界上哪有不犯错的人?你说你不犯错,那指定是认识不够缺乏自知之明亦或是自欺欺人沽名钓誉。《易经》里面列举了很多错,到最后都演化成无咎,是因为人知道错后会去补救。善于补救,才会使损害降低到最小,这是生而为人该尽的责任。有时候夫妻吵架,丈夫学西方的模式说:“太太,我最爱你。”太太心里想,你讲过好几百次了。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丈夫再学西方的方式道歉说:“太太,我对不起你。”太太心里想,老这样对不起就算了?有没有别的表示?所以这种西式行为对中国人是没有效果的。夫妻吵架后最好的方式,是丈夫倒杯热茶给太太,什么话都不要讲,太太拿双拖鞋给丈夫,十分钟以后两个人就有说有笑了。无咎,就是不后悔,也不找借口。《易经》里面经常出现两个字,一个叫悔,一个叫吝。悔是从心,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后心里面真的想改过,而且会用实际行动来补过。吝是找借口说:我不是有意的,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吝”字上面是个“文”,下面是个“口”,意思就是嘴巴找很多理由来掩饰过错,心里面却完全没有想要改过的念头,仅是一味的文过饰非罢了。人在很顺的时候容易大意,讲话就随便了,然后就变成凶,这是人生的规律。因为自我放纵,会在无意当中得罪很多人,这些被你得罪的人就会反扑,于是凶就来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样呢?你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后悔----我真的对不起人家,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那样刺激人家,然后勇敢地面对这种挑战,去化解当中的问题;另外一种是找借口----我骂他不对,可他也骂过我!他当年骂得比我凶多了,我现在骂他有什么不对?……《易经》的奥妙就在于运用大自然中的规律,来贯通掌握人类社会的规律。大自然中月圆则缺,潮起潮落,而人生的悲剧,也在吉凶悔吝中,无奈地重复着。吉生吝,吝生凶,凶生悔,悔生吉。当一个人很顺利的时候,他就开始吝啬,能帮忙的也不愿意帮忙。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凡是穷人大都乐意帮助别人,很大方。而有钱人多半不乐意帮助别人,很吝啬。有人解释说:反正穷人没有钱,就是通通给别人也没有多少;有钱人则会想,我有这么多,给你还得了吗?现实就是这样,有钱人很吝啬,没钱的人反而很大方。如果有钱人能够不吝啬,穷的人能够合理的节省,那么整个世界就改观了。这称之为“反之道”。说的再清楚一些,《易经》中的爻辞,告诉你这样做的同时,就是告诉你如果不照这样做,你还有另外一条路走。《易经》是有选择的,当它说这样会吉的时候,就在告诉你,你如果不这样,则一定是凶;当它说这样会凶的时候,你就知道反其道而行就会吉。所以,一切都是你自己在决定,不是所谓的命运在安排。什么叫趋吉避凶?就是要从吉凶悔吝的循环里面挣脱出来。怎么才能做到呢?答案很简单,只要能后悔在先,不要后悔在后,就可以了。吉、悔常用的时候,吝、凶就可以减少。常将吉跟悔联系在一起,当我们顺利的时候,先不要太高兴,应该想到自己这样顺利,会不小心得罪很多人,然后倍加小心,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如果你赚了大笔的钱,一回到老家,就把新房子高高盖起来,你就无意中得罪了左右邻居。因为你让邻居们都没有面子。你有钱了是不是?你可以盖高楼是不是?你笑话我们是不是?你欺负我们是不是?如果邻居们产生这样的想法,自己迟早要吃苦头。古人赚了钱回家也要盖高楼,但是有一个过程,不会什么都不顾,自己想盖就盖,而是首先请左邻右舍吃饭。传统思维是,别人一请他吃饭,他就开始想:为什么请我吃饭呢?想来想去大家就有数了,知道你这是为了自己家要盖新房子。喝酒吃饭的时候,主人一句盖房子的话都不讲,而是问左右邻居:“您最近怎么样?小孩怎么样?”绝不讲自己的事情。这时候其中一定会有人说:“你发财了,应该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而且你家人口多了,平房不够,最少得盖三层楼。”主人一定说:“不行不行,万万不可,我们这么久的邻居,要同甘共苦。”马上会有人说:“你不能这样啊,事情有个先后,你先盖起来,我们再学你的样子,不也很好吗!你客气什么?”主人此时会更推辞说:“不行不行,你们的好意我领了,但是我做人不可以这样。”马上又有人会敬他酒:“我们全村就靠你争气了,你再不盖高楼的话,我们全村都没有面子。”“好,为了全村的名誉我就盖!”主人这时候不能再推辞了。这样沟通下来,发财的人会得罪谁呢?而今天我们大部分人就是不懂这一套,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要记住,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尊重你。《易经》告诉我们,要想趋吉避凶,就要跳出吉凶悔吝的旋律,做到后悔在先。当我们取得成就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得意忘形,要尊重别人。当我们获得财富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丢掉勤俭的好传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必须养成习惯,讲话之前先想想时机对不对,这个时候讲这句话合不合适。虽然很多人说要爱护自己,其实人对自己是最残忍的,该睡觉时不睡觉,吃饭时一定要吃十分饱,然后一直说肚皮撑,谁撑的?都是自己撑的。人的一言一行都要分身份、时间、地点和场合,称之为“当位”。德不配位,必为灾殃。孔子只要当天参加过丧礼,他那天绝对不会唱歌。如果场合不对,身份不对,时机不对,再好的话也不能讲,如果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就为“不合时宜”,从而产生一大堆后遗症。一个人若能做到时时刻刻谨慎,不乱说一句话,不乱做一件事,即使会有难,也可以避免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完全是自己可以做主的,跟命运一点关系都没有。故曰:“我命由我不由天。”丁俊贵2023年9月20日

易经基础术语

[元吉] :《周易》贞兆辞常用语。意同大吉。 [上吉] : 贞兆辞常。意同大吉。 [元亨] :《周易》贞兆辞常用语。意为大亨通。 [利贞] :《周易》贞兆辞常用语。意指卦象表明是有利的贞问 [吉亨] :贞兆辞常用语。意指吉祥而亨通。 [元] :《易经》乾卦“卦辞”。元者,善之长也,有大与始的含义。 [亨] : 《易经》乾卦“卦辞”,亨者,嘉之会也,有通的含义。 [利] :《易经》乾卦“卦辞”。利者,义之和也,有祥和的含义。 [贞] :《易经》乾卦“卦辞”。贞者,事之干也,有正与固的含义。 [小亨]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筮遇此卦,为得小亨之兆。 [无不利]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筮得此卦,所要做的事情,没有不吉利的。 [无攸利]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筮得此卦,有所举事,皆无所利。 [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咎,灾也、殃也。《周易》所谓“咎比悔为重,比凶为轻。悔乃较少之困厄,凶乃巨大之祸 殃,咎则较轻之灾患也。 [无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无灾咎。 [何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没有什么灾咎。 [何其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咎,指灾患。何其咎,义同何咎、无咎,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没有灾咎。 [为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咎,指灾患。为咎,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将有灾患之兆。 [匪咎] :《周易》断占常用语。匪,读为非;咎,指灾患。匪咎,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并非灾患。 [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恨也,每从心声。《周易》所谓悔,其实不过困厄而已。 [无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无悔恨、无困厄。 [有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指困厄。有悔,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将遇困厄之兆。 [悔亡]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指困厄;亡,指消亡。悔亡,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困厄将要消亡之兆。 [悔中悔] :《周易》断占常用语。悔,指困厄。悔中悔,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困厄接踵而至之兆。 [无誉]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得不到称赞、不算好。 [初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初,指事情的初始阶段;吉,指吉祥。初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在初始阶段尚属吉祥。 [中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中,指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吉,指吉祥。中吉,《周易》断占常用语。在中间阶段是最理想的。 [终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吉,指吉祥。终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兆象表明最终还得吉祥。 [引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长久之吉。 [厉] :《周易》断占常用语。有危难的意思。 [有厉] :《周易》断占常用语。厉,指危难。有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危难之兆。+ [贞厉] :《周易》断占常用语。厉,用如危。 [贞吉] :《周易》断占常用语。吉,指吉祥。贞吉,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吉祥之兆。 [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吝作遴,行难也。《周易》中吝字有其事难行或将遇艰难之意。 [小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会遇到小小的困难。 [贞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贞吝,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难行或将遇艰难之兆。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兆象表明最终仍属艰难。 [终吝] :《周易》断占常用语。 [凶] :《周易》断占常用语。与“吉”相对。指灾祸。 [有凶] :《周易》断占常用语。凶,指祸殃。有凶,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有凶灾之兆。 [终凶] :《周易》断占常用语。凶,指祸殃。终凶,意指所要贞问的事情,兆象表明最终还逃脱不了凶祸。 更详细的资料可以阅读下面的链接,百度文库里有详细的讲解wenku.baidu/view/4c9879325a8102d276a22ffa.html非常详细,当然也是非常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