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什么生肖有毒

能说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在以太阳为中心的球面上吗?

不能这么说: 1、各轨道半径不等,不可能构成一个球面 2、各轨道面一个平面,就是所谓的黄道面 3、各大行星的轨道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

曾经贵为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为何后来被剔除?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而现如今,我们对太阳系的描述都是有八大行星围绕其进行公转。

但追溯到2006年之前,是有九大行星的,在海王星之后还有一颗冥王星,在当时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

提起“冥王星”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曾经被视为第九大行星。

不过在2005年8月24日的时候,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正式定义形式的概念,将冥王星从行星中除名,划分为一颗矮行星。

冥王星

冥王星是原来太阳系内九大行星中最小的,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21%,但是它却是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中已知的最大天体,并且它的自转方向还与地球相反,这也就意味着在冥王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

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接近圆形、靠近黄道面,轨道高度倾斜,可以说是高度偏心的椭圆轨道,而且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都比较高,而且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千米。

因此冥王星也是在原来的九大行星中需要花费最长时间去绕太阳一周的行星,并且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阳光射到冥王星上需要大约5个小时,而到地球只需要8分钟,可以看出太阳光很难照耀到它,这致使冥王星处于一个黑暗的冰冻世界。

据科学们的调查发现,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居然有零下270度,导致了冥王星表面存在固体甲烷、氮气和一氧化碳,并且在其极地也覆盖着厚厚的冰原,而且这些“冰”不是水冰,也不是可燃冰,而是大量的氮冰。

换句话来说,即使是有着“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之称的水熊也是很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

冥王星的发现过程

在19世纪40年代,奥本·勒维耶通过经典力学分析了天王星轨道的摄动后又预测了海王星的位置,到了19世纪末天文学家们根据对海王星的观察,推测有其他行星在影响天王星的运行。

紧接着在1906年罗威尔天文台的创办者帕西瓦尔罗威尔由此开始搜索那个应当存在的第九大行星——X行星。到了1909年罗威尔和威廉·亨利·皮克林也提出了若干该天体可能处于的天球坐标,这个搜索一直持续到1916年罗威尔逝世为止仍然没有任何的成果。

而在1915年3月19日的巡天其实已经拍摄到了两张带有模糊的冥王星图像的照片,但是这些图像并没有被天文学家们正确辨认出来,并且此类的照片还有15张。

直到1930年克莱德·汤博经过了近一年的观测之后,发现了一颗疑似未知行星,由电报发往了哈佛大学天文台,这时候发现第九大行星的消息可以说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并且罗威尔天文台也拥有了对此天体的命名权,因为英国11岁学童威妮夏·伯尼因对古典神话的兴趣便建议以冥王普路托命名此行星,这个天体终于正式在1930年3月24日命名。

在1994年欧洲航天局的暗天体照相机也抓拍到了一张冥王星的照片,而且哈勃望远镜发现的两颗冥王星卫星也有了官方命名,分别是尼克斯和许德拉,它们的亮度大约只有冥王星的5000分之一。

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冥王星的体积不够,冥王星的直径为2300公里,而这个数字还没有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大,月球的直径为3400公里,比冥王星大了1000多公里,不仅只有月球的体积比冥王星要大,而且在冥王星附近的柯伊伯小行星带还存在一颗阋神星,体积也比冥王星要大,它的直径达到2400公里,由于不可能把一颗比小行星还要小的天体当做太阳系的行星,所以冥王星被除名也是情有可原的,可以说被踢出九大行星一点都不亏。

02、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在黄道平面内而所谓的黄道平面是由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系公转轨道所形成的一个轨道平面,因此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是位于这个黄道平面上的,同时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为零,但冥王星却不同,其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并且与黄道平面形成了大约17°倾斜角,也正是因为它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轨道不一样,才被天文学家们从行星中除名。

03、根据国际天文学联盟通过的新规定一个天体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有资格成为行星:第一,这颗行星必须是圆的;第二,这颗行星必须绕太阳运行;第三,这颗行星必须已经清除了轨道上的杂物。而冥王星只勉强满足了前两个标准,不满足第三个标准,冥王星位于柯伊伯小行星带中,附近含有大量天体,所以不符合标准,只能被划分为矮星系行列。

总而言之,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是正常的,如果可以把冥王星作为行星的话,那么对于八大行星以及阋神星是很不公平的。

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与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不一样,而且阋神星的体积都比冥王星的要大,如果冥王星能当行星,那为什么阋神星不能当行星呢?

为什么太阳系的行星都在黄道平面上?

行星的公转轨道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以太阳为焦点之一的椭圆,但除了水星及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较高之外,其余大行星的椭圆轨道其实几近正圆。行星的公转轨道差不多都落在称之为「黄道面」(Theecliptic)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太阳赤道面只有7°的夹角,而众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最大者是冥王星,有17°之多。上图显示出各行星公转轨道间距的正确比例,以及其与黄道面倾斜的情形。所有的行星都是以同一方向绕著太阳公转,亦即从太阳的北极上空看都是逆钟向的,而除了金星及天王星之外,其它行星的自转也是朝同一个方向。至於金星自转方向几与公转方向完全相反,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则几乎平躺在黄道面上。

太阳系中哪个行星的轨道面不与黄道面重合啊?

行星的公转轨道差不多都落在称之为「黄道面」(The ecliptic) 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太阳赤道面只有7°的夹角,而众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最大者是冥王星,有17°之多。上图显示出各行星公转轨道间距的正确比例,以及其与黄道面倾斜的情形。 所有的行星都是以同一方向绕著太阳公转,亦即从太阳的北极上空看都是逆钟向的,而除了金星及天王星之外,其它行星的自转也是朝同一个方向。至於金星自转方向几与公转方向完全相反,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则几乎平躺在黄道面上。

为什么太阳系上所有的行星总在一个黄道面?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公转轨道虽然不是严格位于一个平面上,但各自的轨道倾角都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行星只会出现在黄道附近很小的范围内

“各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很小”这是什么意思...

黄道面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他们轨道所在的平面夹角很小,最大的也只有7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