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是太阴星君吗,月老星君神像
太阴星君是谁?
太阴星君即为月神,俗称“太阴”。溯其源,与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有关。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文称: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 宗,地宗合为六宗。王逸注《楚辞·九章·惜诵》时云:“六神,谓六宗之神也。”可见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们视为神 而加以崇拜了。其实古人祭祀月亮时,往往是辅助于太阳而行的。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足以见古代“祭日为主,祭月为辅”的现象。关于月亮的神话由来已久。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说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其实更多的则是关于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吴刚、桂树的传说。《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羿妻)窃之奔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又据《五经通义》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据《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可见月中月兔已为当时人们达成共识。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妲娥孤栖与谁邻?”说妲娥与玉兔共栖于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吴刚伐桂之说。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于是月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为神仙境界,中有雄伟的月宫,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白兔,高大的桂树,英俊的吴刚 。后来道教吸收了这一信仰,将其与太阳、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为“十一曜”,称其神为“十一太曜星君”。封月神为“月府素曜太阴皇君”,俗称“太阴星君”。在中国民间,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一般以月饼、瓜果、豆腐作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时还要念《太阴经》和《太阳经》,以祈祷月神保佑全家兴旺平安。
月老是什么意思?
即月下老人 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
谁是月宫之主,嫦娥,太阴星君,还是月老?
关于月宫的主人,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有多种传说,比较流行的版本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国的神话都是层累的神话,就像中国上古历史是被后人一层一层不断创造的一样,比如,《诗经》中只提过大禹,商人和周人的祖先,而到了《论语》中,就有了尧舜。到了战国,才有了五帝之说,邹衍之后,黄帝成了华夏祖先。而比黄帝更早的伏羲神农,到汉代才流行起来。至于盘古开天辟地,是魏晋才有记载。神话也同样经历这种层累演变过程。观于嫦娥奔月神话最早的母本来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不死之药,但却被嫦娥给偷吃了,她随后飞到月亮之上。后羿为此惆怅若失,惋惜再也得不到长生不老药了。 恒娥,就是嫦娥,是我国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姬姓,名俊)的女儿,美貌非凡,本称恒娥,因为汉文帝叫刘恒,为了避讳,就把恒娥改叫嫦娥。据《淮南子.外八篇》记载:“昔者,羿狩猎山中,遇恒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对于《淮南子》里嫦娥奔月的神话,东汉高诱是这样注解的:“嫦娥,羿的妻子。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药,但还没服用,便被嫦娥偷吃了。嫦娥因此成仙,奔往月亮之中,成为月神。”后来人民觉得嫦娥一人在月球上太孤独,就像李白写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怎么办?唐代就添加了吴刚伐树之说。晚唐诗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天咫》中曰:“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称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段话说的是有一个西河人叫吴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能专心学习,天帝大怒,把他留月宫伐树,并说:“你若能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他每砍一斧,树伤立刻愈合,始终砍不倒。毛泽东曾写过诗:“借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可能吴刚认识到树砍不倒,就改行酿酒了。至此,月亮已成神仙境界,有嫦娥,白兔,吴刚,桂树等诸多元素,月宫的主人当然是嫦娥了。 在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月宫的主人就变成了道教神话传说中的月神太阴真君。在《西游记》原著中提到这样一段事情:在玉兔下界做乱那一回里,当孙悟空正要教训玉兔精时,月宫主人出现了,她就是太阴星君。孙悟空连玉帝都不拜的人,一见太阴星君,竞赶紧施礼,连喊“老太阴”,并口称失回避了。在古代,皇亲国戚或重要官员出行时,小百姓是要回避的,否则就要治罪,可见太阴星君地位之高。 太阴星君何许人也?在中国道教神话中,她被称月神,俗称太阴娘娘,月姑。在道教神话传说中有七大星君:太阳星君,太阴星君,金德星君,木德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土德星君。太阴星君全称“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是道教体系中主掌月亮的神明。太阴星君在道教中地位崇高,据《洞渊集》记载:“月宫太阴星君,下管五岳,四读,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邓都罗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诣月宫,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进上帝,谓之阴宫死籍”。从这段话中可见太阴星君权力之大,竟能与北斗一般管人生死。她不仅在道教中厉害,在大乘佛教中也厉害,名为月光菩萨,也叫月光普照菩萨,深受佛道两界尊重。 那么在《西游记》有没有嫦娥呢?在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说自己在当天蓬元帅时调戏的是“宫娥”。调戏的是月宫中众多仙子之一的“霓裳仙子”。可见并不是后羿之妻嫦娥。在西游记中,嫦娥代指一种职业,身份,是广寒宫中仙女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侍女,保姆这类人。吴承恩把仙女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仙子,仙娥,美姬,毛女。这几种等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毛女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字玉姜,年轻美貌,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中人,秦亡入山。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燕,出自《列仙传》。美姬在古代就是指美女,比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定居山东时,贪于财色,好美姬”。仙娥:一种意思是指仙女,如唐.刘沧《经麻姑山》诗中说:“一自仙娥归碧落,几年春雨洗兰红”。仙娥的另种意思也是指美女,如明.郎瑛诗中说:“古来花貌说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仙子:源于中国神话,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纤尘不染,高雅脱俗,且具非凡能力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女子外貌极其美丽,国色倾城。 再说下月下老人,我们小时候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中知道了月老。那么,月老是谁?月老,别名柴道煌,民间称其为月下老人。我们常说的俗语:“千里姻缘一线牵”就是指月老的故事。月下老人也是道教中的人物,是道教的专管人间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月下老人的典故源自唐朝,出自唐朝文学家李复言所著的《续玄怪录.定婚店》。记载了唐朝元和二年,杜陵人韦固,想娶妻,但一直未如愿,后来他外出游历时有人给他提亲,约好次日早见面,次日天刚亮韦固就到约会地点了,媒人没见到,却见一白发老者坐在台阶上,依着布袋对月翻书,老人自称幽冥之人,掌管天下男女的婚姻簿。老人布袋中装有红丝绳,“以系夫妻之足”,男女双方“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韦固遂问自己姻缘,老者说东市卖菜的独眼婆娑有一三岁女儿,她到十六岁时会与你结合,韦固不信,等老人走后,令仆人去杀小女孩,仆人心软,只刺了小女孩眉心一下就跑了。十几年后果然阴差阳错就娶了那女孩。韦固奇于这段姻缘,便到处暄讲,学人李复言就将此事收于书中。月老由此而来,此后世代相传,月下老人就成了媒人代称。月老不住月宫,没有月老住月宫的记载,民间有月老殿,可能天庭给他安排好其它住处了吧。月老是什么神
月老,又称月下老人、月下老儿,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月光菩萨是太阴星君吗
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这种混淆起来的东西,都是古代小说野史以及白莲教等等杜撰的,把这些当真就太蠢了
月神是谁?
月神,是指道教神仙太阴星君,俗称太阴,民间百姓又叫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月光菩萨等。
崇拜太阴星君,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汉族民间也把太阴星君看成嫦娥,认为太阴星君是一位绝色美人,所以非常受人喜欢,人人都欣赏她。
相关信息:
八月十五日的太阴星君诞辰祭,都在入夜以后,面对当空的皓月家家户外围院,排设香案点上一对红烛,供上四色鲜果,焚香膜拜,气氛十分虔诚,而又带有几分闲情逸致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亮;月色朦胧,又会使人产生许多遐想,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产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