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一定不可改变吗,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命运是注定还是可以改变?

命运有注定的成分,也有一定程度改变的成分所谓命,就是生命,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这一生要做什么,是当农民呢,还是做官,或是商人……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豪车,或者是自行车一样,是注定的。而运就是人出生后在地球上所经历过的各个时间段,运又分大运、小运,大运十年一换,五年一天干,五年一地支,小运一年一换、流年则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每一年。命运合在一起就像是一辆车行驶在路上一样,所经过的路就是大运,路是平坦的,就顺,崎岖不平的就曲折坎坷。有人说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也有人说命运是注定的,是改变不了的,这两种观点只能说是各对一半,如果命运真的是能靠自己把握的,试问天下间只要是正常的人,有谁不想好好把握自己的命运富贵显达,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有人会说,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如果不去工作,不去赚钱,钱能从天上掉来吗,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孙悟空,都在五行之中,每个人出生后,八字已定,其一生的大运也就注定,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很大的磁场,每个人八字的金木水火土与一生的大运也都将受到地球磁场的支配,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行到好运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拼搏,去努力,遇到的都是自己的贵人,都是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人,由于运气行的好,跟命里阴阳五行平衡了,顺了,和谐了,睡觉都能睡得特别香,当大运行得不好,整个人也就会变得很颓废,缺少努力赚钱的动力,遇到的都是小人,处处跟自己作对,要婚姻没婚姻,要事业没事业,经常失眠。北宋宰相吕蒙正所著时运赋更能说明这一切,万般皆是命,算来不由人,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孔子论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孔子是几千年来后人一直供奉的孔圣人,儒家得道圣人,他年轻时期周游列国时不知命,空有满腹经纶而报国无门,到古稀之年才感叹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可见只有深刻认识命运才能更好的把握命运,人生一世,不过草木一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扣除孩童的懵懂学习时间,扣除老年的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奋斗拼搏的时间算起来就只有短短二十几年,再扣除吃饭睡觉休闲娱乐的时间,真正奋斗拼搏的黄金时间也就十几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只有深刻认识命运,才能更加明确的知道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才能在运气不理想的时期养精蓄锐,养尊处优,蓄势待发,把失败降到最低,在运气最佳的时期大展身手,勇往直前,果断出击,把成功推向最高。命运到底是注定还是能改变,打个比方,比如一只鸡,从蛋壳出生后可以通过后天的精心饲养,使它成长得更好,更大,更强壮,但是鸡始终是鸡,再怎么努力饲养也不可能养成鸭或变成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改变去实现属于自己命中注定的最大的成功,但不是每个人去努力都可以做将军,不是每个人去努力都可以当皇帝,命运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现实故事,有的人命理格局高的,有官命,但运气行的不好,所以官做的很不顺,处处有人给他穿小鞋,遭人算计,仕途坎坷,运气行得好的,左右逢源,贵人相助,则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而有些人命理格局低,则是农民,运气行得差的,则诸事不顺,百事无成,穷困潦倒,多灾多难。运气行得好的,生活很幸福,种地风调雨顺,打工年年有余。易经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魁宝文化,大家都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站在科学的角度看待易经算命,易经算命不是为了简单的了解自身的命运,而是应该在知道命运的基础上还要知道去做到如何趋吉避凶,破祸成福。比如某人八字金旺木衰,以木为财,最宜行东方木运,最适合从事五行属木的行业,事业方位上也最适合在自己出生地为准的东方城市发展,所谓财在东方人往西,走错方向失良机,如果这个人不懂周易的,又往出生地的西方发展,行业又没选择对,加上大运不好的那不是破财疾病就是招灾,就算大运很好的,本来应该一年赚1千万的,可能只赚了6百万,方位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可见算命的境界不在于算得准,而是应该在算得准的基础上如何做到改变命运,趋吉避凶,少走弯路,以尽快求得属于自己命中的最大富贵,快速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彼岸。

坎坷命运如何才能得到改变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想平平安安、幸福地过一生,可命运似乎总在和我们开玩笑,本来事业中天可能突遇奇祸毁于一旦,或者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突然土崩瓦解,或者流年不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这些使我们想到了「命运和运气」似乎有某种联系,要完全唯物主义去看似乎有点睁眼说瞎话,又从唯心的话说一时半会儿又说不出个说以然,那请各位还是把下文耐心看完吧,先别急着表态,人生往往就在一瞬间改变!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就在于我们的福报大小,运气的好坏在于你的心田的善恶、做没做什么亏心事等,所谓:「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大家多多读诵这几句话,自然会明白一些道理!佛法上常讲「福慧庄严」,所以我们这一生一定要多多积累福报资粮,珍重自爱、多多积德修善、对人宽爱仁厚,这样福报大了,环境自然逐渐好转,这是来自于对善法的薰修。

福报代表我们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境,经常一筹莫展,所以福报的薰修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茂密,树荫愈大,就能容纳许多人在树下乘凉遮荫;相对的,如果大树没有了,众人也就失去了庇护。就家庭而言,家长没有福报,家庭就很苦,小孩要念书、做任何事都很艰难。公司也是一样,公司的负责人没有福德因缘,这个公司就很难发展,员工也很苦。相反的,如果负责人有福,就能庇荫众多的员工;福报大,所庇荫的人就更多。

中国人常说,福禄寿三星高照。福是福德、福报,禄是官职、位阶、月俸,寿是寿命长远;福禄寿都具足,这一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很有成就;否则,这一生都是坎坷,诸事不顺。

中国人常说,福禄寿三星高照。禄就是官位、爵位、职位,有官位的人就称为有禄位,执事便是一种禄位。福是生活的经济能力,生活所享用的种种都是福报。寿,寿命要长远,身体要健康,这就属于寿。福禄寿齐全,能有这三样就很欢喜了。现代的人觉得福禄寿还不够,还要加一个喜,要多生贵子才是喜,都是在欢喜当中也是喜,能双喜临门就更喜。而这些都要靠我们平常努力,因为这是一种果报。人人都欢喜这种果报,可是多数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当中去努力。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看到不好的环境、坏的果报,只想赶快逃避,希望得到一切好的事情。菩萨则不然,菩萨知道遇到好事情是过去种的因,现在更要在好境界当中加倍努力;遇到困难、遇到坏的事情,也是过去所种的恶因,就要惭愧、忏悔,面对现实去突破,这就是菩萨的智慧。如果每一个人都愿意从因当中去努力,未来一定可以达到福禄寿喜,成就好的果报。

佛法讲,我们不但要修福德,还要修智慧。一般人会认为有吃、有住、有玩就够了,为什么还要修智慧?智慧就是正知正见,不是耍聪明,假使有福报却没有智慧,就不知道如何去运用福报、累积福德,福上增福。社会上也有一些很富有、却缺乏智慧的人,他们以放纵的方式在享用福报,拚命地追求,甚至于造业、犯法。事实上,就算是逃避了法律,侥幸得到了财富,最后还是没有好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智慧非常重要。有钱时,知道运用钱财修善法,去培福、造福,不断地累积福德资粮;有权势,就要会用权,以权势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这就是修善积福。反之,如果运用权利胡作非为,就是在造恶业。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一方面要修善法,广集福德因缘;二方面要修智慧,知道明辨是非。掌握住这两个原则,人生就会越走越光明,越来越有福报。如果不知广积福德,也没有智慧分辨对错,一定会遇到许多障碍。无论从历史人物的遭遇,或是社会上种种现象,都是如此。佛法是人生的真理,依照这个真理去做,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如果违背这个真理,到处造作恶业,最后终会自食恶果。

「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佛法不但是真理,而且是真理当中的真理。生命是无穷尽的,人不是只有一生一世,这一生的努力不仅造福这一生,还有来生、还有生生世世。如果认为人只有这一生,就显得鼠目寸光,浅视短见。

佛的智慧广大圆满,洞悉一切因缘;能观察到过去、现在、未来。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要有佛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深入佛法,从生活上实践佛法的道理,必定能有所成就。

了解佛法后就知道,人有过去、现在、未来。在无限的时间当中,我们的生命是很长的,有这种认知的人绝对不会自寻短见,因为知道人并非死了即一了百了。而且,生命的空间也很广大;佛经里面讲,东西南北上下、十方世界,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生命的时间、空间是如此延伸和广大,能够体悟到生命的无量,心就能得到自在。

佛法讲人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明白此理,便能体会生命中时间与空间的无量、广大。一般人不了解,去看相、算命,推算今年流年不利,东方不能去、南方不能去、北方不能去,生存的空间越缩越小。佛法则告诉我们,只要朝着修福、修慧的方向和去努力,福德和智慧具足,就有无穷尽的时间、空间可发展。

有的人对这个道理半信半疑,或者根本就不相信,以为人死了就没有未来。有这种观念的人,只看到现在,看不到未来,目光短浅,因此心量也就越来越狭小。要扩大心量,就必须要从知见上来端正,胸襟广大,人缘才会广大,事业才会扩大。

人的福报非常重要,福报大的人不会短命,也不会遭难。如报纸上曾刊登,在一次大型空难前,有一个人本要搭乘这班飞机,但是他的名字排不上去,这个人再去争取坐这班飞机,结果航空公司安排他坐另外的小飞机到目的地,当时这个人心里觉得不舒服,但只能无奈接受。不久后传出空难的消息,他才知道自己很幸运,没有搭上这班死亡的飞机。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巧合、纯属运气好,其实在佛法来讲,这个世界上的点点滴滴、所有一切,都在因缘果报中,依此道理慢慢去观察,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佛法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个世界,一切法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修善法就是善因,善法成就,就是善业,善业成就,一定得到福报,因缘果报的道理是绝对的。就佛法来讲,修善法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一般人喜欢找人改命、改方位、改风水,其实一切皆有因缘果报,想靠他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作法便流于糊涂、颠倒。想要改变命运就要从修善法做起。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军曹斌去攻打四川宜滨县,临行前,陈抟仙人告诉曹斌:元帅你是中年得志,但是晚年不好,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变命运。曹斌到了宜滨县之后,打了胜仗,城里的百姓、士兵全都投降。当时曹斌的参谋建议,关起城门,将所有的百姓、军人都集中在城里,然后放火烧城,以绝后患。曹斌想起陈抟仙人的劝告,不但没有放火烧城,还下了一道命令: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所有士兵不能夺取一分一毫。对于战俘,不可以损伤、不可以杀害;战俘如果愿意留在宜滨,划分田地供其开垦;想要回自己家乡的,就发放路费,让他回家。这个政策颁布下来,所有宜滨的人对曹斌大元帅都十分感激。

当时,宜滨县的百姓为了纪念曹斌,建了曹公庙来感念他的恩德。等到曹斌带领军队回到朝廷后,又碰到陈抟仙人,陈抟仙人一看他就说:「大元帅,你的相变了,晚年的运一定很好,将来一定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的命运有这么大的改变,想必是做了很大的善事。」后来,曹斌果然官居高品,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他活到九十多岁,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都为国家立下功劳,可说是子孙腾达。

曹斌把屠城转为善法,保住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为他们安顿好生活,减少了社会的乱源,这就是修善法。佛法中提到,公事门中好修行。一个平民百姓修行,影响的是一个小范围;如果是一位公司里的,乃至于是镇长、县长、一国的总统,愿意发心积善修德,利益的人就更多。这样不仅是发展了事业,同时也累积了善法功德;能多修善积福,必定是功不唐捐。

历史上有很多修善改变命运的记载,证明人能够修善积福,一定是功不唐捐。

佛法中提到,修善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积极的修善法是开源,消极的修善就是惜福、节流。惜就是爱惜,譬如一个人有五百万台币,假使每天吃喝玩乐、追求现代享受,很快就会耗尽这些钱财,以后的岁月为了维持生活,可能就会衍生种种问题。但是,如果能够节流、节省花费,这五百万就可以用很久。

人的福禄寿是过去的努力,过去种因,现在受果;这一生能享用一百万、五百万、一千万,是过去修善积福累积下来,那是与生俱来,一般人说先天所带来的。所以,要改变命运,要靠自己现在的努力,才能改变未来的果报。如果不知努力,这一生只能随着因缘果报流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就要从惜福、修福做起。

累积福德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节流是日常所需尽量不浪费,开源是要积极修善法,就能有好的助缘。而上班族要怎么做才能修福德?举例来说,公家的东西就要用于公务,大部份人会忽略公司团体的电话,无论是公事、私事都使用,这就错了;谈论公事,是正当的,不会减损自己的福报,如果假公济私、讲私人的事,就是在耗损自己的福报,因为这在无形中犯了偷盗戒,盗用公家的时间、用具、电话费及其他资源。佛经讲,偷盗的果报是将来贫穷 *** ;打电话是一件小事,一通电话没有多少钱,但是日积月累就很可观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正是修福、修德的机缘,注意自己的行为,不浪费公帑,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累积自己的福德。

又如,上班工作的时间,假设是八小时,这八小时是否认真做事?有没有挪用部分时间办私事?有没有迟到、早退?时时反省对工作是否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就是布施了个人的时间、体力、智慧给公司,这些都是自己所修的福报。

惜福,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修福,就是开创自己的资源。明白这个道理,在做人做事上就找到了方向,日常生活能够落实,任何地方都是道场、都是佛法、都能修行。

佛法是不看相、也不算命,但是「相」与佛法也有关系。譬如说佛有三十二相,佛陀的相好,是过去修善积福成就的果报;一般人只要有其中一相,福德因缘一定非常俱足。佛的鼻相庄严,鼻高且直,有许多人为了让自己的鼻子高挺,去开刀动手术、去隆鼻,虽然也鼻相庄严,可是那是人为的,不是修善修出来的;也有人喜欢割双眼皮、整容,用种种人为的方法改变外观,但因为不是自然福德成就的,就有许多副作用。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修善法得来的,所谓相由心生,佛陀不但相好庄严,而且福慧具足。一般人重视相貌,只图表面好看;仔细观察,有些人相貌很好,这一生却不一定有福报,烦恼也很多,这是因为心中没有善法,平时未能广修福慧;即使相貌美好,也没有福报可以享用。所以,人生必须修善才能改变命运。

佛法告诉我们一方面要修善,二方面要检讨、反省,使自心清净、慈悲、柔软,即便相貌不好,但是具有亲切、和蔼、高贵的气质,也会成就好的助缘,这要靠我们自己努力,从内心改变自己。

相是过去的业因所成就,从相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福报;假使过去没有修,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努力,不但能改变命运、福报,也能改变相貌。

在历史上有三个人纵理纹入口,分别是邓通、周亚夫与裴度,照理说这三个人都应该饿死,可是前面两个人饿死,裴度并没有饿死。

汉朝的邓通,官居上大夫,经常随伺在汉文帝旁边。邓通是个佞臣,专门讨好汉文帝,很受皇帝宠幸。某天,一位相士告诉邓通:「您的纵理纹入口,将来会因贫穷饥饿而死。」邓通就跟汉文帝报告此事,汉文帝回答:「饿不饿死的权利在我,我让你富贵你就富贵,我让你饿死你就饿死。」于是,汉文帝将四川的铜山封赏给邓通。这座山出产铜矿,邓通就用铜来铸钱、流通,可以说是富甲天下。

汉文帝驾崩以后,他的儿子汉景帝继位,汉景帝知道邓通是个奸臣,所以登基后颁布了只有国家才能铸造钱币的法令,以邓通造铜钱中饱私囊,触犯国法的罪名,没收邓通所有财产,免去官职,将其关进监牢,而且不供给三餐,邓通就活活被饿死了。

第二个是周亚夫,他是很有才能的一个大臣,当时皇帝忌妒他的名望与才德,甚至担心他将来会篡夺皇位,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关到监牢,不久,周亚夫即因绝食而死。

唐朝有一位宰相叫裴度。当年,正准备考进士时,遇到一位相士对他说:「你纵理纹入口,不用去考了,一定考不上的,即便考取了,将来也是会饿死。」裴度深信佛法,相信一切都有因果。一天他到寺里去烧香、拜佛,拜完以后就到凉亭休息。看到凉亭的石桌上有一条玉带,这条玉带非常名贵,应是朝中官员所佩带之物。裴度想,失主一定很焦急,就坐在凉亭里等失主。过了许久,有一位妇人哭哭啼啼的来到凉亭,慌张地四处寻找。裴度问妇人是否掉了什么东西?妇人回答:「我把一条玉带放在凉亭里,休息一阵子之后,因为忙着赶路,忘了玉带;走了十多里路才想起玉带还在凉亭,这条玉带对我和家人是很重要的!」原来这位妇人的先生在朝为官,被人诬告入狱,这条玉带可以平反冤狱,救一家五口人的生命。裴度听了缘由,确认妇人是失主,就把玉带还给妇人。

几天后,裴度又巧遇那位相士,相士惊讶的说:「你的相完全改变了,一定是累积了许多阴德,将来必定福禄具足,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久,裴度进京考试,中了进士,后来果然官居宰相,年享上寿。由于一念慈悲,修善积褔,因而改变一生的命运。这就证明佛法所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

命运要靠修福修慧、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有些人以为改变方位、风水或名字就可以改命。但是,如果这样就能改变命运,那么看相算命的人为什么不能改变他自己的命运?如果改个名字可以富贵,那么改名字的人早就富贵了。看相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经验,因为相随心转,面相能显现一个人的内心。所以,心念转变才是最重要。

唐朝有一位圣僧一心禅师,懂得看相、算命,开悟以后曾讲过几句话:「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他讲,一个人的身高不代表富贵贫贱,反倒是一尺之面可以看出这一生的命运,但是三寸之鼻更能看出一生的富贵贫贱与寿命长短;而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心才是最重要,一个人念头的正、邪直接影响整个人生,左右自己的命运。

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就找到一条光明大路。无论在公司、家庭、道场及任何生活场所,都可以本着修善积福及惜福这两个原则来做,福德越来越多,福上加福,始终是无有穷尽。

人生除了修福,还要修智慧。有福报、有财富,如果不知妥善运用,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造作恶业,虽然有钱反而容易招致堕落。社会上有些宠物,主人每天抱着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还优渥。但是,终究还是畜生道的众生,虽然前世修福报,却没有智慧辨别是非,因此造作恶业而堕落。所以,修福还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运用福报,增长福德、避免堕落。

智慧和知识不同,知识是透过学习得来,经过不断增加累积而成就,例如科技、天文、地理……等专业就是知识。而智慧是本具的,非从外得;时时检讨反省,看看心当中有没有过失?有没有贪心、嗔心、痴心、慢心?如果有就改正,慢慢转化自己的习气,使这念心像止水一样平静,像镜子一样没有尘垢,本具的智慧就会现前。

心中有贪心、嗔心、痴心的烦恼就是尘垢,因为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使这念心蒙尘,本具的智慧便无法彰显。不贪,并非什么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该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属于份内之财,便不是贪。相反的,巧取豪夺份外之财就是贪,这种钱即使得到了,将来也会从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三世,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想要富贵、功名利禄,一定要从因上去努力;因,没有别的,就是惜福、修福。

人必须要有福报;有福德的人,赚来的钱什么人也偷不走。没有福德,即使很会赚钱,什么也保不住。人的福德不同,看到外面的境界也不一样。佛经里记载,有两个朋友经过一片山林,走在前面的人看到树上有一条蛇,就赶快逃开了。后面这个人看到的却是一串钱吊在树上;没有福德的人,连钱都看成是蛇。古德也讲:「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时节因缘具足,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时节因缘过去了,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因此,平时要广修福德与智慧,福慧具足,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智慧人人本具,心清净、平静就有高度的智慧。佛经中提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性就是我们的觉性,大众听法这念灵知灵觉的心性。假使这念觉性起了烦恼,做事情就会失去章法,看不清楚真实状况。所以,佛法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念心清净,觉性彰显,就能产生智慧。

做人做事有两个原则:一个是修福;一个是修慧。懂得明辨是非善恶,博学多闻,更要知道检讨反省,安心、静心、定心;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修慧。能够修福、修慧就是菩萨行,世间法即是出世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并非远在天上,亦不是在西方,更不是将来到那里去成佛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心念的观照。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们的;水面风平浪静,船就能平稳前进,顺利到达彼岸。如果有了风浪,波涛汹涌,船不仅无法平稳向前,甚而可能翻船,连生命都会丧失。也是如此;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行善事,这一生就能愈走愈光明,这就是「水能载舟」。相反地,心里总想投机钻营、走旁门左道、偷骗诈盗、乃至于用巧取豪夺等方式得到财富,这种心念一定是愈走愈黑暗,为自己带来灾难,这就是「水能覆舟」。

因果是一种真理,这个世界上的点点滴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果报的呈现。因果是一种定则,不是,不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无法离开这个原则。佛法所说的因缘果报,并不是要我们消极地坐在这里听天由命,而是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地的努力,绝对达不到想要的果报。

譬如在公司上班,不迟到、不早退,这就是因;每天工作都很努力、认真,这就是因;经常本着这样的因地去努力,将来的事业一定会很有发展,这就是有因有果。在念书的学生,不是等到考试时才拚命准备,而是在平时就要努力,不翘课、多复习、多听、多写、多记,能够从因中去努力,将来考试的成绩一定很好,此即因果相应。

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败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法中提到,成菩萨、成魔是自己;生净土、到地狱也是自己,都是我们这一念心使然。体悟到这一念心,时时安住在正念、善念,就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依此而行,人生会愈来愈有福报与智慧,身体也会愈来愈健康。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们这念心。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是彼此依靠的关系;藉互助合作来达到富贵、成就因缘,所以彼此要知恩、感恩、报恩。现代有些人观念错误,为了追求功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利用、打击、自私自利,彼此障碍阻扰,因此引发许多纠纷、危难,这就是水能覆舟。我们把观念建立在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成就彼此的事业、功德,这就是水能载舟。有了正确的观念,人生就会充满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里都是净土,都能吉祥平安。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改变的的?

怎么说呢?命运的大框框是不可以改变的,但一些小事情还是能改变的,就好比你不上班就没钱花,上班就有钱花。这就是改变了,如果命运注定你一辈子是一个普通的人,那你绝对不会当上大老板,大官,可以说是七分命,三分靠打拼

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

要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命可以改吗

命是由八字决定的,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的,是不可以更改的。但是运势是后天各种行为决定的,是可以更改的。因此,命运中既有不可以更改的先天因素,也有可以自己通过主观能动性更改的因素。而改运就是通过解析八字命理,通过选取合适的数字磁场,来弥补先天八字的不足,使较差的命运得到改善。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生年月日时,我们每个人的生辰八字从一出生就固定下来,它决定了你一生的吉凶祸福。一命二运三风水。一命讲的就是生辰八字中的先天之命。但是运势是后天各种行为决定的,是可以更改的,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就是这个道理。哪吒出生就是魔丸,就是因为不认命,敢拼,才让他摆脱魔丸的宿命。两个出生时间相同,即同年、同月、同日、同时以及同一分钟出生的人,他们的命运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1.在《易经》中我们生活的是三维空间,因出生的地点不同,所产生的气场不一样,宇宙天体都在运行中,在不同的地点方位,所形成的卦象不一样。2.我国有一坟、二房、三八字的观点。祖坟、房屋,方位不同,居家风水自然不同。3.父母兄弟子女的八字不一样。一个人的八字受身边人的八字的影响。4.有种说法叫做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命由天定,但命也只是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一个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也讲究后天的努力。5.面相手相不一样,在命理上,相学跟八字命理息息相关,当我们把一个八字断不准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参考手相和面相来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命运可以改变吗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讲的是命和心的关联。第一句是“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你命很好,你的心也要好,心就是意业,就是思想。我们思想好了,行为和语言也会好,加上命本来就好,那就能富贵直到老。第二句是“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如果心很好,命很苦的人,他的灾难反而会转为福报。古人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些人虽然生活贫穷,遇到的灾难也比较多,但是孟子告诉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天地之间,生活之中,处处有考验,处处可以改善自己。如果我们的心力很弱,不能改善自己,不能历练自己,命就只是命而已。。心好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坚持。修行善法就是贵在坚持。有位居士吃长素,他不吃蛋糕,因为里面有鸡蛋,表面上看起来很固执。固执的人有一个优点——很容易坚持,他做好事会坚持到底,但是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很难改变,像老黄牛一样拖也拖不过来。好心做善事的人,如果没有坚持的力量,做起来会非常得辛苦。不做好事,你的日子会很容易过;你想做好事,那就像上高山一样,很难爬。所以贵在坚持,凡是能够坚持下去的人,在整个人生中,自身的力量就会很强。算命的人一般不给三种人算命:第一种是修行人,特别是出家人。我们如果去摆地摊的算命先生那里,让他给我们算命,几乎没有人敢算,他说出家人的命算不准。为什么算不准呢?因为出家人的整个人生观跟在家人的不一样。不要看我们天天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子,走一样的路,念一样的经,整个观念就是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家居士正月初一出门穿了破衣服、破鞋子走在路上,我们想这个人穷困潦倒,太倒霉、太丢脸了;可是如果是出家人穿了破衣服、破鞋子在那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会说那是老修行。他自己也会想:“我不穿好衣服,我是在修行,是在惜福。”有哪位在家人会说“我穿破衣服,我是在惜福”的?很少,观念不一样。如果在家人被算出命里有三年时间会被关在一个房间里,要人家送饭,那除非是监狱,不会是别的地方了;可如果是出家人被关三年,人家给他送饭,他在里面天天安心办道,出来了大家会说:“这位师父闭关出来了!”你看,出家人和在家人整个观念都不一样。由于观念不一样,命运就变得不同了,所以说观念能改变命运。现在的出家师父为了迎合众生,或者说为了度众生,让社会大众生起欣慕之心,大部分都穿得整整齐齐,看起来非常洒脱自在。其实古人讲:如果能穿百衲衣,那惜的福就不知有多少。为什么要拜佛?三步一拜朝四大名山,是为了折服“我慢”;穿得破破烂烂,让别人瞧不起,那也是折服“我慢”的最好方法。只要“我慢”折服了,命运马上就改变了;如果“我慢”没有折服,命运就很难改变!我们出家修行大乘佛法,身心安顿,显得很庄严,就会让居士生欢喜心,同时又能安心办道,不起心动念,这是自利利他的方法。所以我们出家人或者学佛人要做得好一点、庄严一点,因为这是给众生做榜样,让他们看看我们这么洒脱自在;如果我们贪著外在,就被命运转去了。第二种是当兵人,命也是算不准的,为什么呢?因为当兵需要很强的意志力,一个好兵,他的意志力一定是非常坚强的,他要经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所以当他遇到了坏事,都当是锻炼自己,他的命会就被自己改好了。第三种就是练武术的人,他们的意志力也很强,命也算不准。所以命不一定能算得准。“心好命不好,灾祸转为福报。”当我们遇到了灾难,反而让我们得到了教训,反而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生。四料简的第三句话是“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不好,命却很好,比如说一个人地位很高,钱财很多,但是没有善心,没有慈悲心,天天想整别人,他越有钱可能做坏事就越容易,他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反而因为有钱有势而害了自己一生。有些人最终成为阶下囚,都是因为没有好好运用自己的权势。所以命好的人,心如果不好,这是最危险的。第四句是“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如果命不好,心也不好,就要遭殃,不但贫穷,还会短命。以上就是印光大师告诉我们的对于命运的认识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