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大六壬断案,大六壬占终身的方法

如何自学大六壬

1、首先系统学习梅花和六爻的理论做为术数的入门,同时也是学习六壬的敲门砖。六壬是高级的预测术,不了解五行生克及干支象意的基础,学起来难免事倍功半。 2、学习六壬起课,即九宗门,并掌握十二将、神的基本象意。3、接下来看《六壬大全》里的课经、毕法,若初看难于理解,可参看现代人写的毕法解释。课经里的少量重点格局需记忆,如铸印、斫轮、轩盖、官爵等,其它理解即可;毕法的知识点最好熟记,完成了毕法的系统学习和记忆后,此时的你对六壬的框架及基本理论已有了基本理解。 4、此时着重研究四课三传,学习掌握干支上下相生相克之类象,比如干加支、支加干,干传支,支传干各有哪些意义等等。 5、有了前面的理论知识做准备,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断课了。此阶段应将学习前人课例与自己断课相结合。前人课例如张官德的《六壬辩疑》、《毕法案录》及秦瑞生的《毕法精解》都是初学者的最佳选择。也可以在上网的时候,看一下现代人是如何断课的。 如果你是按上述步骤学习的话,现在已经基本能断课了,只是准确度可能还不够,但有些东西已经能断出来了。 6、下面开始学习《大六壬指南》、重点研究《六壬萃言》。这时候的你断课已经初有眉目了,只是对于课体的总体把握还不够到位,常常是说吉也行,说凶也可。 7、研究完上面两本著作,可以看《壬归》、《壬窍》、《断案秘诀》了,这时的你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通过这几本书的学习,你的六壬水平会提高很大一个台阶。 8、终于说到《断案》了。学习邵子的《断案》时,重在理清思路,看大师是如何用公式断事体的,细细体会先从哪断起,又是到哪结尾的。以看《断案》来说,你能看懂断案的思路,也就说明你已经不再是一般的预测者了,已经是一个小神仙级别的人物了。9、 有的人会问习壬多久可入门?又多久能学好?答案因人而异:有悟性极佳学三两月即可断对吉凶的,也有在门外徘徊良久而未得天机的。需知庸才之不常见者亦如良才之少得,我等平常之人,或有习壬数月仍觉未能入门的朋友,切不可妄自菲薄,应先查原因,次更进取,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请问大师大六壬如何断

给朋友一篇文章看下 作者:无名氏 六壬为玄学,非唯物亦非唯心,是心物二元的体系。 所以研究六壬的方法,也应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过分偏重于谈论灵感、心法则流于玄虚荒诞之境;过分偏重于它的客观规定性,则流于凝滞不通的板法。 六壬的“散” “散”字为学壬一病。 它指六壬判断理路不明,递进不紧,思维紊乱,虚浮无力。 常见于六壬学习的第二个阶段。 随着六壬学习的深入,概念理论增多,神智遂为知识所惑,心中似有万法,临阵并无真章。 如老年妇人之絮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则不知所言。 术语满天飞,实则空而无力也。 就像唱歌一样,用的是左嗓子,不是*前,就是*后,无一句打在点子上。 有人在此阶段纠缠数年不能进步。 这两年单位上评模范,都采用打分制,看上去很科学。 假如要评先进,便弄张表,上面业务成绩、思想道德、学历文凭、甲乙丙丁……若干项,评判者照表打分,然后总分累加,结果便出来了。 初学六壬的也是这样,什么两贵不贵、德入天门、驿马逢空、乘轩铸印……等等,罗列一大摞,然后统计一下,好的因素五项,坏的因素三项,五多于三,大笔一挥,断事可成。 直把个六壬判断弄成单位评模范,这就是“散”。 然“散”字一症,学壬者十有八九都有,只是程度不同。 《六壬指南》的作者陈公献断的课,气势恢宏,局象紧密。 而同是六壬大家的《六壬粹言》中的断例,风格婉约,局象便不如《六壬指南》中的紧密,相较之下,便散了些。 现代的一些六壬课例就更差了,花里胡哨,徒炫人耳目,外行看见,惊为神品,明眼人一看,形同呓语,长期受此熏染,有害无益。 断课之法,紧密者可以开阔,如果沿着这种神吹海侃的作派,再要往回收,可就难了。 这类占法,平常为人解占,滔滔不绝,颇有应验。 一到关键时刻大事需要决断的时候,犹如窑头土坯,遇雨则圮。 以圣人趋吉避凶之道,反成取辱之途。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壬学大家初学推荐《六壬指南》的原因之一,《六壬指南》中的例子就象书法中的楷书一样,规矩分明。 经过长时间浸润以后,学壬者的功力自然见长。 然后参以其它壬书,活跃思路,则壬学易成。 壬学的例子不能光看字面上的断语,实则后面是有东西的(经过的人可以看出来,没有经过的人看不出来),要不然怎么说“壬本道术”呢。 要不为什么徐养浩研壬五十年,遍览壬书,说:“然判断简妙者,莫若陈公献等指南耳”,自有道理,只不过初学者视而不见。 陈公献少而学,壮而行,挟六壬之技游于大江南北,名重于公卿之间,没有两把刷子,是混不出来的。 我一个同学当大夫,对我说,看病找大夫,不要听社会上的名气,要看医院的人病了找谁,就找那个大夫,道理很深刻。 外行叫好一半好,内行叫好才算好。 学壬廿年的程翔云评论陈公献说:“纵口而谈,悉本于理,及考其事,应如左券”,断课和事实就象复写的两联单据一样,你说厉害不厉害。 有个老师学六壬宗《六壬指南》,苦学若干年,有所成就,一日见其它壬书,长叹曰:“《指南》误我!”殊不知,正因为学《六壬指南》长年累月,得《指南》之理气,得慎独之功夫,才有今日之规模,只是欠开阔发挥而已。 如若当年即以它书为蓝本,必有今日之成就? 学壬和吃饭一样,总要自己消化,营养身体才好。 理论只是理论,例子只是案例。 要把壬书上的东西打烂了嚼碎,细细品味后,咽到肚子里,吸收到身体中才能为我所用。 初学容易照猫画虎,硬圈硬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断课不是有机的统一,不能一理融贯,只是课象的对照罗列,实则夹生米饭,这叫“夹生散”。 更有一种,壬书一看便知,凭着自己灵感,妄谈禅定,在那里玩弄独头意识,以为得计,非但壬学没有精进,已处危境而不自知,这一类可以称做“玄虚散”。 如何在学壬当中避免这个“散”呢?做起来很难,与天赋和后天都有关系。 从天赋来讲,有人天生虎视鹰扬,思想锐利,有人天生颟顸,唯唯诺诺,此乃造物所致,无可改变。 可改变者,多读书,勤思考,多历事,善总结,能慎独,能平实。 取象断课追求一个“理”字。 临断时,不昧神明,非理勿视,非理勿取,非理勿断,用一根无形的“理”的绳索把课象串起来,纲举目张,长此以往,则“散”字可消。 整个一本壬书,就是讲一个“理”字。 六壬的道理,就是事物的道理,对事物的道理了然于胸,必然六壬也有个主见在里边。 在学习和讨论六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觉,那些有哲学头脑的,学习理工的,在某一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有丰富社会阅历的,学习六壬后,断的课就相对清晰紧密。 这说明,六壬的道理是和事物的道理相通的,这些人原来对事物已经有一定的感觉和认知,一经脱胎转换(这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便派上了用场。 陈公献博览群书,旁及黄老,知晓军事,出仕任官,游历山川,见识自不与凡人同,不是一个普通的术士。 《指南》删繁就简,实则意味深长。 读之日久,有一种互相咬合,勾心斗角,刻卯对缝之感。 六壬判断如何作到整而不散,作到与事物的发展节奉共进退,是一个漫长的追求过程。 以理运数,以数明理是六壬的核心所在,只要我们坚持讲个“理”字,必定会有所收获吧。

大六壬所有书籍名单,失传的,没失传的。

张志春写序,推荐徐伟刚写的《大六壬揭迷与现代应用研究》。徐伟刚的《袖里乾坤》。其实,它是由张志春老师任主编,这套书有奇门、大六壬、六爻、四柱各个门类。《神奇之门》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秦瑞生的《大六壬精注详解》。北海闲人的《六壬金针》和《大六壬断法述要》以及《毕法赋全解》、《〈大六指南〉诠解》、《〈大六壬指南〉占验今诠》。2008年时,徐伟刚的《智者乐水》,和杨景磐的《六壬断案详解》。

哪里可找到大六壬预测出灾难的化解方法,大家都在讲自己预测的非常准确...

楼主是想问大六壬如何“禳解”也就是化解出现的凶象,对吗?大六壬断事一般不要逆天强行修改,如强行修改对自己有很大影响,非不得已千万不要做,大六壬化灾有很多方式,可以结合择吉学和风水八字学的化解方法,带些小饰品或改变布局的方法,我不介绍了,网上有很多;再就是用道家法术化解,常人不易修炼,有很多禁忌的,举个例子:比如家宅一占中出现凶象,可以先于家中造口棺材来化解,家中棺材非吉象也,但有凶将至,反可以凶至凶,吉象也!还有一种六壬独有的化解方法,利用中国古代的神话来化解,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女子占胎产,如胎神被月将所克,上又有凶将加临,主近期不可以怀孕或是产之不顺,那么怎么办呢?楼主应该知道月将为太阳,也应该听说过弈射九日的神话,故让该女子取身上所佩的圆形物体或是家中的圆形物体悬挂于附近东南方日出之处,自制弓箭,每日以箭射之,方可怀孕或保胎,这是一种方法,我取个例子,一般是不用化解,世间一切事属于因果报应循环,帮别人化解,灾不会消失而会转到帮的人身上,如为自己化解,则是这件事虽吉了,但其它事明为吉事反变为凶事了!所以不能随便化解!唯一的化解无灾的方法就是多抄、多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最好的方式,上述的化解之法只可解燃眉之急!望楼主慎用之!!

寻找:大六壬的学习方案

大六壬课式结构复杂、判断因素众多,学习者如果不得其法,往往苦攻数年而无所进,只能望而兴叹,半途而废者不在少数。实际上大六壬的学习是有着极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有学习先行者(我们不用“明师”这个词)指点下,循序渐进,进展必然迅速。自学固可成功,但若有人从旁指点,可以少走数年的弯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如乘驿马追风。 大六壬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师授与自学相结合。而自学,就是以书为师,以实践为师。初学之人,对书的依赖应该相当大。因此,时时亲于典籍,与先贤的思维相通,是理解壬学的有效途径。 《秘传大六壬决策学内部教材》系大六壬门秘传心法以及王彦宾老师和东方老师研究大六壬十多年以来的心得体会,实战经验的总结,很多讲解是目前所有市面中所见资料中所未曾讲透的独门秘法。也是初学大六壬入门的最佳资料!也是大六壬专业研究者,提高的绝佳资料! 易学精英内部教材以及教学中,所传授的全是自己的心得体悟,对学员坦诚相待,知无不言,绝不保留,完全倾囊相授! 我们不怕学员学的好,就怕你不认真学。因为我们自己每日精进,日新又新,不断提升。你今天学会我教你的,明天我又有了新的进步和境界!! 大六壬晋级的捷径,是反复研读古人的壬占案例,但是古书之中对于诀窍部分,多是点到为止,很少有细讲。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六壬断案》,邵彦和先生的断语既是如此,对于很多初学,都跟不上先生断语思路。课例断语后面每见补充部分,大多是后人所议,见解不清,有很多错误之处,往往会误导后学。 本门王彦宾师兄,为大家详细注解的《门内部教学中级进级教材》中汇集详细讲解了了《六壬断案》《壬占汇选》中各类经典案例400多个,可以让各位学员在精彩简捷的点窍、详细有次序的讲解中学会正确的断课思路。只要各位认真反复研读,在论坛上、显示中多实践、多验证,相信水平会得到很快的提升!

大六壬谁的书适合入门

学习术数是为人造福、为人趋吉避凶的,我不相信在模棱两可的理论中,你敢有绝对把握不让对方如何,你也绝对没有把握让对方去如何。

无他,就是因为模棱两可,你本身都不知道怎么选择,如此还怎么为人趋吉避凶?

在这方面,大六壬就不同了,它有着自己系统严格的理气,理气所行所走都是和对方挂钩的,只要抓住理气,你闭着眼睛都敢吆五喝六。因为大六壬是天文学的模型,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这个模型。更不像八字只在自己注定的领域专注,大六壬根据理气去运筹是百分百有把握的趋吉避凶,在这一点,八字绝对跟不上。

对于学习书籍来讲,最好看《六壬大全》,《六壬图解》的那三本就可以,前面九十多页就有九宗门起课的方法,很容易上手。

另外推荐一些不错的六壬入门书籍供大家参考

出自  六壬网   的六壬书籍目录:

《六壬东方朔射覆秘诀》《六壬亲抄》《六壬指迷》加强版《壬归》整理版《壬窍》(全本)《大六壬720课》《大六壬心镜》《大六壬括囊赋》略疏《大六壬指南》《大六壬指南占验今诠》《大六壬指南诠解》《大六壬揭秘与现代应用研究》《大六壬断案新编》[宋]邵彦和着《大六壬金口诀预测学全书》《大六壬金铰剪》《毕法赋全解》《河洛择日法门》《注解大六壬指南》《神奇金口诀前传》

如果嫌麻烦,那就看现代人的书,注意只看九宗门起课就可以了,他们的断法尽量不要看,否则形成主观思维后,日后的理气就很难抓取了。

总之,要学大六壬,九宗门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先机械的学精通,否则日后不能灵活运用。

学会九宗门后,就可以看图解大全的第三部了,《毕法赋》在明清是壬界举足轻重的一部书,但我们要提前知道,《毕法赋》是在宋朝形成的,宋朝很多顶峰的大师是不知道这本书的,但他们都在运用,也就是说《毕法赋》虽然是他们的经验,但并非代表他们的全部。

这也就是很多学六壬的人,《毕法赋》背的滚瓜烂熟,但一样断不了课。

为什么?因为毕法赋是死的,是机械的!那如何学习毕法赋呢?当然是死记硬背机械的去学!

注意这个死记硬背的机械学法是为了日后灵活运用,学习术数,尤其大六壬,绝对不是简单的张冠李戴。

随便一个帽子,看头合适就戴上,毕法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毕法赋是需要理气去戴的,理气是活的,死戴自然不会准。

目前市面上的六壬案例以明朝为分界线,很多人分为宋壬和明清壬,这是单独的对案例划分。

宋壬以邵彦和的断案为代表,明朝以陈公献的指南为代表,清朝以张官德为代表。

那么这三者应该研究谁呢?

如果为了好学,容易上手,就别看宋壬。

但是不看宋壬,理气就活不了!

所以这个就看你自己如何定位自己了。

我个人经验是极力推崇看宋壬,因为毕法就是宋壬总结出来的,千万不要以为学问会随时间越来越发扬光大,你看看易经道德经为啥没有人超越,学问就是学问,和时间无关,顶峰自然就是顶峰同样和时间也无关!

宋壬就倾尽全力去研究邵公的断案,第一次看,绝对绝对绝对懵逼的看不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