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卦九五爻,六爻解卦对照表
暑热时节,遁以养生
明天就将进入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热分大小,六月的节气里有两个“暑”,前面月初的为小暑,后面的为大暑,大暑节气是“热气犹大也”。大暑的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中国文化推崇顺时而养,大暑的 养生 又有什么讲究呢?这可以在《周易》里找到对应的智慧。
遁与六月、脏腑
十二消息卦是《周易》六十四卦里面的12个卦,根据卦的阴爻、阳爻的变化而顺次排列,以阳气消退为消,阳气生长为息。十月为坤卦,全部是阴爻,阴气满。十一月,一阳始生,坤最下一根爻由阴爻变为阳爻,整个卦变成复卦——地雷复。阳气继续生,到复卦的第二爻也由阴变阳,就变为十二月临卦。到临卦的第三爻变阳爻,下卦变为乾卦上卦为坤卦,就成为正月泰卦……依此类推,到六月为遁卦。
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里有一篇《诊要经终论篇》,这篇文章把月份与天气、人气对应起来,其实《黄帝内经》中将一年的季节、月份与人体相配的,大约有二十篇,有四时配五藏,有五时配五藏,有八时配八藏……其中,只有一篇是六时配六藏,将一年十二月划分为六个阶段,然后依次与肝、心、头、肺、心、肾相配。这种方法和十二消息卦是一脉相通的。十二个月里的五、六、七、八这四个月属于天干中的中央戊己土,因此人之气分别在脾和胃。暑月养在脾胃,古代文士已经这么办了。
遁卦:隐遁之道与暑月 养生
遁卦在《周易》中是“下经”的第三个卦,即六十四卦里的第三十三卦。“下经”讲“人道”,即来源于天道的人伦智慧,这种智慧非常指导 养生 。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万事万物不能恒久占据某个位置,有进必有退,有退必有进,这是天道自然。《广雅·释诂》解释“遁”有三个含义:一是“去也”,就是离开;二是“蔽也”;就是隐蔽;三是“退也”;就是隐退。遁卦主要讲隐退,隐退并非无原则地消极避世、逃世,而是应时、应势而隐,而隐遁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后面我们看卦爻辞就能知道。
总体而言,遁卦讲的是急流勇退、功成身退的大智慧,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成功之后归隐,是符合天道的,这就是遁卦的智慧。卦辞说: 遁,亨,小利贞。意思是遁卦代表亨通,对柔小的人会有利。
《彖传》说: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彖传》对遁卦的九五爻大加赞赏,九五至尊居于最高位,反而隐退,这确实很难做到。一般而言,大部分人成功后会膨胀,不知道要隐退,所以就会有潜在的危机,而遁卦里的九五爻就知道隐退,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当年曾国藩打下了天京(今南京),打败太平天国。朝廷对其功劳予以重赏,赐封侯爵,赐封曾国荃(曾国藩九弟)伯爵。曾国荃不服气说:“大哥,我出生入死打败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战功显赫,我也应该如你一样被封为侯爵,你能不能到朝廷帮我说说。”曾国藩说:“九弟,你现在要赶快归隐,要隐遁。” 曾国荃不以为然,曾国藩说:“你连续多年出生入死,身体抱恙,需要告老还乡去养伤。”曾国荃说:“我身体没伤,还能继续战斗。”曾国藩又说:“有人构陷湘军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现在朝廷已经盯上我们湘军了,准备拿我们开刀,所以要赶快归隐。”经过曾国藩多次劝说,曾国荃也意识到危机,决定归隐。归隐时,曾国藩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千秋万代都已经消失了,历代英雄豪杰已经大浪淘沙了,多少战友都已经战死了,我能留下来是值得庆幸的,所以百战归来还要再归隐读书,这就是一种遁卦的智慧。
《象传》说:“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天下面有山就构成了遁卦之象,山在天下已经开始隐遁了。”我们可以想象:天在上面、在外面,山在下面、在里面,天逐渐向上、向外隐退,而山则逐渐向下、向内引退,这样天越来越高,山越来越矮。“天”代表已经达到了最高位置,还要隐退,它不是无所作为地隐遁;“山”也是如此,已经达到高位了再隐遁。所谓隐退,不是本来是一堆烂泥,还遁,真正的隐遁是要先有成就,功成身退。“君子以远小人”即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远离小人(“君子”指“天”,“小人”指“山”)。“不恶而严”即不厌恶,不表露厌恶之情,但要很威严,使小人有敬畏感。
总结遁卦智慧,讲的是隐退之道,在最得意美好、功成名就之时隐退,需要勇气与智慧。欧阳修解释遁卦说:“遁者,见之先也”,隐遁是表现的开始,只有隐退了才能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后退是为了前进。程颐解释遁卦时说:“君子退藏以伸其道”,君子隐退是为了弘扬正道。所以隐退是一种智慧,遁卦的隐退不是无原则地消极避世,而是一种顺天应人的智慧。按照《周易》规律,隐退之后,就会迎来了大壮的局面。
暑月天气热,人容易烦躁,在这种情况,遁卦的智慧就很有意思了。如果还是一味地争强用勇,显然不符合暑热天气的 养生 。认识到遁卦的智慧,心静是前提,心静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时位,自然进退自如。真正做到遁卦的智慧,那更需要放下、舍得,在夏月得闲消暑,非常难能可贵。
退居闲处,“遁”文消暑
暑热时节, 养生 宜修身养性、怡情静养,自古文人多做有消暑诗,久久流传,其中的消暑 养生 方法对现代人们仍有学习借鉴意义。
《消暑诗》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意思是说,暑热时节,宜腾空居室,放空心态,以心静散热,藉空室生凉,平心静气坐窗下,悠然自得有清风。
《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意思是说,细草、荷花、莲叶,披襟凭风,放空自己,突然还能与荷花对话,仿佛听到荷花对自己讲:太阳下山了都还这么热,真是愁死个花儿啊。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意思是说,大暑时节,黄庭坚悠哉悠哉地去听吹笛,与朋友聚会,这是他的解暑 养生 法。
三首消暑诗,修己、览胜、与朋友游,都是暑期可用的 养生 法。(张其成)
...|周易六十四卦之《咸卦》《恒卦》《遁卦》《大壮卦》解读
《周易》下经咸卦开篇,咸即感,咸卦上兑下艮,柔上刚下,男女交感,咸卦彖曰“ 天地感(阴阳)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此卦让我想起泰卦,上坤下乾,地上天下,一个是阳奉阴,一个是男求女。咸卦从初六爻“ 感其拇(脚趾) ”,六二爻“ 感其腓(小腿肚) ”,九三爻“ 感其股(大腿) ”,九四爻“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爻“ 感其脢(mei背脊) ”,上六爻“ 感其辅颊舌(脸颊口舌) ”,标准的一个由恋爱到婚姻的进行曲,夫妻之间感应到背部,拍拍肩,来个安慰的拥抱这是最完美的,而一旦陷入琐事的口舌之争、夸夸其谈、敷衍了事,就要小心了。恒卦上震下巽,刚上柔下,刚柔并济,恒卦彖曰“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象曰“ 君子以立不易(改变)方 ”,雷象征刑罚,风象征德教,礼法治天下,君子应立身正道恒久不变。恒卦是咸卦的反卦,恋爱时男求女,结婚后应该夫唱妇随才是恒久之道。恒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六五爻“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啥意思?根据爻象的解释“ 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因事制宜),从妇凶也 ”,女子从一而终,吉,男子则反之?封建礼教的理论依据在此?我的思考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古来男主外女主内,主内者宜静不宜动,利守贞,主外者应随机应变,只有这样的搭配才是完美的。遁卦上乾下艮,山在天下,象曰“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说明小人当道,君子应远离小人,矜严自守,但不显露憎恶之情,不要像海瑞一样。遁卦教育我们应以退为进,凡事不要硬碰硬,特别在时势不利的时候。遁卦六爻唯六二爻“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能)说(脱) ”是要固守的,其余均教大家怎样退隐,六二为什么要固守?因为其上应九五,刚柔相济,作为君主信任且志同道合的近臣,理应意志坚定,伺机而动。九四爻“ 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爻“ 嘉遁,贞吉 ”,上九爻“ 肥(飞)遁,无不利 ”,都是在时势好的时候主动引退,这正是道家功成身退的意思。大壮卦上震下乾,雷声震天,是遁卦的反卦,两卦结合起来看,让我想起一个典故“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以退为进,退避正为了今日之大壮。大壮卦象曰“ 君子以非礼弗履 ”,说明虽处大壮之时,还是要固守正道,不合礼仪的事不做。大壮卦九三爻“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无) ”,说明小人得志便猖狂,小人得势的时候会滥用强力,而君子则不会,还是会依正道而行,正如中国虽强盛但永远不会称霸。
...|周易六十四卦之《咸卦》《恒卦》《遁卦》《大壮卦》解读
《周易》下经咸卦开篇,咸即感,咸卦上兑下艮,柔上刚下,男女交感,咸卦彖曰“ 天地感(阴阳)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此卦让我想起泰卦,上坤下乾,地上天下,一个是阳奉阴,一个是男求女。咸卦从初六爻“ 感其拇(脚趾) ”,六二爻“ 感其腓(小腿肚) ”,九三爻“ 感其股(大腿) ”,九四爻“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爻“ 感其脢(mei背脊) ”,上六爻“ 感其辅颊舌(脸颊口舌) ”,标准的一个由恋爱到婚姻的进行曲,夫妻之间感应到背部,拍拍肩,来个安慰的拥抱这是最完美的,而一旦陷入琐事的口舌之争、夸夸其谈、敷衍了事,就要小心了。恒卦上震下巽,刚上柔下,刚柔并济,恒卦彖曰“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象曰“ 君子以立不易(改变)方 ”,雷象征刑罚,风象征德教,礼法治天下,君子应立身正道恒久不变。恒卦是咸卦的反卦,恋爱时男求女,结婚后应该夫唱妇随才是恒久之道。恒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六五爻“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啥意思?根据爻象的解释“ 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因事制宜),从妇凶也 ”,女子从一而终,吉,男子则反之?封建礼教的理论依据在此?我的思考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古来男主外女主内,主内者宜静不宜动,利守贞,主外者应随机应变,只有这样的搭配才是完美的。遁卦上乾下艮,山在天下,象曰“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说明小人当道,君子应远离小人,矜严自守,但不显露憎恶之情,不要像海瑞一样。遁卦教育我们应以退为进,凡事不要硬碰硬,特别在时势不利的时候。遁卦六爻唯六二爻“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能)说(脱) ”是要固守的,其余均教大家怎样退隐,六二为什么要固守?因为其上应九五,刚柔相济,作为君主信任且志同道合的近臣,理应意志坚定,伺机而动。九四爻“ 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爻“ 嘉遁,贞吉 ”,上九爻“ 肥(飞)遁,无不利 ”,都是在时势好的时候主动引退,这正是道家功成身退的意思。大壮卦上震下乾,雷声震天,是遁卦的反卦,两卦结合起来看,让我想起一个典故“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以退为进,退避正为了今日之大壮。大壮卦象曰“ 君子以非礼弗履 ”,说明虽处大壮之时,还是要固守正道,不合礼仪的事不做。大壮卦九三爻“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无) ”,说明小人得志便猖狂,小人得势的时候会滥用强力,而君子则不会,还是会依正道而行,正如中国虽强盛但永远不会称霸。易经三十三卦求解
天山遁卦的六二、九三爻为变爻,变天水讼卦。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恒就是长久的意思,万物都不能长久的居于其外而不变化,所以接着是遁卦明哲保身 转进有序33、遁卦天山遁《遁》(下艮上乾) 第三十三当位有应随时行,天下有山遁而亨;退避三舍有凶险,自缚手足乱折腾。优柔寡断必生祸,奉公克己霸业成;嘉遁贞吉志向正,果断决策兴门庭。【原文】 遁:亨。小利贞。【译文】遁卦象征避时隐退之意,天下正值隐遁之时,阴渐长而阳渐衰,君子者当匿迹避时,奉身隐退而后能得亨通。而小人者应谨守正道,不宜妄动以害阳刚君子。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艮,艮为山;天高于上,山止于地,有遁止不进的象征。又二阴爻生于下,阴渐长,有小人渐盛、君子退而避之的现象。六月之卦。正是贤人君子摆脱桎梏,避免灾害,挂冠悬笏,退隐山林的理想境界。所以卦名曰遁。君子处当遁之时,身退则道亨。小,指二阴。小利贞,小人当道,利于贞正自守。遁卦在十二消息卦上为六月为未时,阴长阳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遁的字意是退,是主动躲避。当阴盛之时,势须退避,否则其祸有不可胜言之害,因此称曰“遁亨”。 阴长而君子外于时也。隐其道,逃其情,从而正之,而后乃亨。内卦为“艮”,艮为山为止,求人事为阻隔、进退不决,止住,不见。上卦为“乾”,乾为天,求人事为刚健勇武、果决。2、3、4互卦为“巽”,巽为风,求人事为柔和、不定、利市三倍、进退不果。3、4、5互卦为“乾”,乾求名为“宜随内任”。 【原文】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译文】 《彖辞》说:“遁”、“亨”,即是退隐则通泰的意思。九五阳爻为刚,居外卦而处中位,六二阴爻为柔,居内卦而处中位,像小人盘踞于内,志得意满;君子退隐于外,明哲保身,这是时势造成的局面。君子退隐守贞,有利于自身,而无利于国事。小人之势渐浸增长,当此时君子及时退隐,意义是重大的。【原文】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艮,艮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远,是遁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不用以恶报恶的方法对付小人,而是采取严厉的态度,挂冠悬笏,自甘退隐,远离小人。凡卦皆合上下卦德以立名,上“乾”为健下“艮”为止,上下皆无退义。然而“遁”的原因,是由于“乾”与“艮”在先后天卦象上皆居在西北方位。西北方位是幽潜无用之地,谓之为“冥”。冥的意思是明藏,故称谓“遁”。天下有山,阴长之象。《遁卦》告诫我们,当我们处于不利时,切勿盲目行动。我们应该权衡轻重,韬光养晦,以退为进,保存实力,总结经验,待机而出。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小利小惠所诱惑,因小失大。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然而,很多人为了功名富贵,总是不顾一切地向前争取,却不知道前面有可能是悬崖,跌下去会粉身碎骨;或者有可能是一面墙,撞上去会鼻青脸肿。如果此时懂得以退为进,转个弯儿,绕个道儿,或许会有更加宽广的空间。战国时期田忌同齐王赛马,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一开始就以劣等马出赛,齐王以为这是田忌屡战屡败、破罐破摔的表现,不免骄傲起来,依然按上等马、中等马、劣等马的老套路出马,尽管他大胜了第一场,却连输了后面两场。暂时的胜利往往会蒙蔽人的眼睛,使之对事实背后的危险浑然不觉,这样也就丧失了最佳的挽救时机。“退一步海阔天空”、“放长线钓大鱼”等古训,都体现出以退为进的大智慧。那么,如何才能运用这种智慧呢?首先,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退”与“进”、“失”与“得”之间的辩证关系。“退”并不是无原则地忍让败退;“进”也不是不假思索地急躁冒进。我们一定要牢记:“退”应该有底线,“进”也要有节制。至于“底线”和“节制”则需要我们根据事情的不同加以灵活地判断和处理。在退却的过程中抓住良机,果断出手,绝不能拖泥带水,优柔寡断。因此,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因时而异、随势而动的。二爻变,以本卦二变辞占,且以上爻为主;也就是说解卦主要用天山遁卦的六二和九三解卦,且以九三为主【原文】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译文】六二柔顺中正,身处下卦艮止之中,上应九五之尊,犹如心系君王,担有责任,而不能言逃避退隐的君子,所以有以中正柔顺的本性,与坚贞不变的心,紧系君臣的情义,而难以解脱之象。六二,阴爻阴位得正,在下卦中位,又与九五阴阳相应,象徵中正,洁身自爱,柔顺的追随九五。意志坚定,就像用黄牛的皮革捆缚,不会解脱。黄是中色,牛性情柔顺,故曰“执之用黄牛之革”;巽反兑,兑为说(脱),故巽为“莫之胜说”。六二,被(权利场)捆住,就像被黄牛皮做的绳索捆绑住一样,不能够挣脱出来,也就是做大太强想退避也退避不得。这种状况怎么样没说,联系卦辞和其它爻意可以明白,这很危险但是没有办法。六二当位当中何以如此无奈?这种状况被这一阶段性质所决定,当位是自身实力强大,当中是环境不肯放过,说来这该不是坏事,可是具体阶段就很危险,那也只能勉为其难。好在当位当中,一时也不会就有凶险,只要小心谨慎,有机会就该退让下来。【原文】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象》曰:系遁,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译文】九三虽阳刚得位,但是上无应与,所以下亲比于六二,心为其所系,不能遁避而远去,就像生有重病而遭遇危厉。所以其不可参与于治理国家大事,只可操理些无关紧要,如畜养臣仆、侍妾的小事,这样可获吉祥。《象辞》说:九三亲比于六二,心为其所系,就像生病而疲惫不堪,所以不能遁避而远去,有危厉。所以九三优柔寡断,无能糊涂,仅能操理些如畜养臣仆、侍妾之小事,不可参与于治理国家大事,否则将有灾厄。九三阳爻阳位,刚强得正,但被下方的两个阴爻拖累,在应当隐遁时却迟疑不决,就像得了厉害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蓄养奴婢吉利,因为奴婢祇做身边杂事,随事可以遣走,没有权势,不会成为累赘。初六应四,被君王身边的九四权臣所牵系,六二应五,被君王所牵系。九三亲比六二,其系恋有取象二:一者:六二为人臣之位,象征君子系恋人臣之位,不是为了保住权力,而是为了尽人臣治国之责,恰如处于范文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地,故令人疲惫不堪,充满忧患。可是九三不辞官位,小人必然忌恨之,所以会有危险。二者:六二为妻妾儿女,家人怕主人隐遁山野吃苦,苦苦劝阻主人致仕(退休)在家,上可孝养父母,下可教育子女。象曰“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此言君子彻底放弃权力,由治国转向治家,卦辞曰“小利贞”,“畜臣妾”亦有容小人之意,故没有危险而许之以吉祥。请周易高手帮忙解卦:遁卦5爻动测事情是否成功?
第一,你没有说是那天,第二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所以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遁卦5爻动,则变卦是旅卦。卦变,在不考虑时间的情况下,总体看,不是太理想,因5爻为兄弟动,为争财,争利,争名。如果是想做生意,则会和朋友合伙做可成。这卦主要是没有时间,所以,无法下结论
遁卦的爻辞解释
经文:遯:亨小,利贞。注释:遯(dùn):卦名。又作“遁”。帛《易》作“掾”。古人多解作逃避、隐退。然初六爻曰“遯尾”,六二爻称“执之”,九三爻有“系遯”,九四、九五、上九爻又有“好遯”、“嘉遯”、“肥遯”之辞,由此而考之,卦中“遯”字之义,恐如高亨先生所解,“遯”乃“豚”,谓小猪。亨小,利贞:少有亨通,宜于占问。朱熹《周易本义》曰:“遁”,退避也。为卦二阴浸长,阳当退避,故为遁。初六:尾,厉,勿用有攸往。注释:遯尾,厉:猪尾有被割断之险。朱熹《周易本义》曰:遁而在后,“尾”之象,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所往,但晦处静俟,可免灾耳。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注释: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用黄牛皮捆缚它,不能挣脱。执,缚。革,皮。说,脱。朱熹《周易本义》曰:以中顺自守,人莫能戒,必遁之志也。占者固守,亦当如是。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注释:系遯,有疾厉:捆绑小猪,使(小猪)有疾病而危厉。畜臣妾:畜养奴隶。古者称男奴隶为臣,女奴隶为妾。朱熹《周易本义》曰:下比二阴,当遁而有所系之象,有“疾”而“危”之道也。然以“畜臣妾”则“吉”。盖君子之于小人,为“臣妾”则不必其贤而可“畜”耳,故其占如此。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注释: 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小猪惹人喜爱,君子吉利,小人不吉利。好,喜爱。朱熹《周易本义》曰:下应初六,而乾体刚健,有所好而能绝之,以遁之象也。惟自克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故占者君子则吉,而小人否也。九五:嘉遯,贞吉。注释:嘉遯,贞吉:小猪受到赞美,占问则吉利。嘉,赞美。朱熹《周易本义》曰:阳刚中正,下应六二,亦柔顺而中正,遁之嘉美者也。占者如是而正则吉也。上九:肥遯,无不利。注释:肥遯:小猎被养肥,(利于作祭品)。朱熹《周易本义》曰:以刚阳居卦外,下无系应,遁之远而处之俗者也,故其象占如此。